第236章 排兵布陣
字數:5056 加入書籤
第236 章 排兵布陣
江寧府都護府大堂之內,此時各路大軍的將領皆聚集於此。
武植望著麾下雲集的將校,沉聲開口道:“諸位兄弟,此次召爾等前來,乃是本帥決定發兵征討方臘叛軍。現今整個江南之地,除兩浙路仍被方臘占據外,其餘六路之地皆已被納入我都護府的統轄範圍。並且經過近半年的整軍備戰,我平叛大軍如今兵強馬壯,豈能再讓叛軍逍遙法外!”
他話語剛落,下方眾多將領臉上皆露出興奮之色。對於領兵大將而言,戰爭乃是建功立業最快的途徑。
武植看到麾下眾將校的反應,輕輕搖了搖頭,麵色嚴肅:“諸位兄弟,此次征討方臘,以招降為主,剿滅為輔,切不可趕盡殺絕。雖說方臘等人反叛朝廷,但他們始終是我大宋子民。還望諸位兄弟牢記本帥指令,若有陽奉陰違者,定不輕饒。”
下方眾將校聞言,神色一凜,連忙拱手抱拳,高聲喝道:“我等謹遵大帥之令!”
武植微微頷首:“此次討伐方臘叛軍,本帥決定兵分五路,對方臘所占據的兩浙路發起進攻。”
“兩浙路乃是我大宋最為富饒之地,總計有 14 個州府。除其中的潤州被我軍占領外,還剩餘 13 個州府。”
武植說完,目光緩緩掃過下方將領,“此次五路大軍,第一路大軍主帥由盧俊義擔任,劉琦為副將。統領捧日軍 5 萬人從淮南東路南下,越運河推進,並突破方臘軍在秀州的防線,攻克秀州城後逼近杭州府東郊安營紮寨,對杭州府形成東路壓迫之勢。”
“第二路由呼延灼擔任主帥,劉光世擔任副將,帶領龍衛軍 5 萬人從江南東路與兩浙路交界處進軍,先拿下湖州,切斷杭州府與北方的聯係。繼而整修之後,兵臨杭州府南郊,在錢塘江邊安營紮寨,封鎖水路。”
“第三路大軍由韓世忠擔任主帥,嶽飛擔任副將,率領忠義軍5 萬人馬從福建路北上,對兩浙路南端的溫州、處州發起進攻,並截斷方臘南逃之路。”
“第四路大軍由吳玠擔任主帥,史文恭擔任副帥,帶領天武軍 5 萬人從江南東路西進,發揮騎兵機動性,奪取衢州後揮師東進,抵達杭州府西北,切斷方臘與西部的聯係。”
“至於第五路大軍,由本帥親自統領,任命林衝為副將。麾下有虎冀軍、永興軍、蛟龍怒海兩支水師,共計 15 萬人。大軍從潤州出發,先攻克常州、蘇州,隨後向杭州府東北方向進發,與你們四路大軍合圍杭州府。”
“此次平叛,無需速戰速決。本帥命你們以穩紮穩打的方式推進,五路大軍每攻克一座州城,便就地休整一月,恢複民生、修繕城防。而後再向下一座州城進發,莫要讓兩浙路在平定後隻剩一片狼藉。”
武植話音一落,大堂內眾將校齊齊拱手抱拳,喝道:“我等領命!”
為了平定盤踞在兩浙路內的方臘叛軍,武植此次抽調了 35 萬大軍對方臘的叛軍進行圍剿。剩餘的 5 萬人的虎賁軍則被武植留在了江寧府,以策應各路大軍。
隨著武植軍令下達,麾下一眾將校轟然領命,即刻著手整軍備戰。刹那間,江南之地大軍雲集,軍旗烈烈,數月前才剛剛熄滅的戰火,瞬間被重新點燃,金戈鐵馬之聲再度震響大地,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杭州城方臘王宮內,此刻氣氛凝重。根據他們派出去的探哨得知,在兩浙路附近各地,朝廷大軍雲集,顯然,這是準備對他們發起進攻了。
王座上的方臘望著下方的哨探,麵色凝重:“你們所打探到的朝廷大軍,大約有多少人馬?”
幾個哨探聞言紛紛開口:“稟聖公,我等在南麵發現約有朝廷 5 萬大軍。”
另外兩個哨探也紛紛開口:“秉聖公,我等在兩浙路北麵,江南東路發現兩支朝廷大軍,大約有 20 萬餘人。”
北麵的哨探也開口道:“稟聖公,我等在兩浙路北麵,淮南東路附近發現兩路大軍,約有 10 萬人。”
“什麽?”方臘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茶盞“啪”地一聲摔落在地,清脆的碎裂聲在寂靜的王宮中格外刺耳。
王宮大殿內,方臘與麾下將領們麵麵相覷,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不安。當哨探帶來朝廷發兵35萬前來討伐的消息時,整個大殿仿佛被寒霜籠罩。
“若這消息屬實,朝廷此次來勢洶洶,兵強馬壯,怕是有備而來啊!”王寅皺眉說道,聲音中滿是憂慮。
方臘眉頭緊鎖,神色凝重。他們的義軍原本還有二十幾萬人,可之前方傑在潤州城與盧俊義、林衝等人交戰,一場惡戰下來,竟折損了8萬人。如今,整個兩浙路內的義軍隻剩下十六七萬,朝廷的兵馬幾乎是他們的兩倍之多。
“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王宮中,方傑緊咬鋼牙,雙手攥住手中的方天畫戟,“哪怕敵眾我寡,我們也絕不退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夠了!”方臘突然暴喝一聲,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內回蕩。他滿臉怒容,狠狠瞪向方傑,眼中滿是失望。
方臘本對方傑這個侄子寄予厚望,視為義軍的中流砥柱,可誰能想到,在潤州城那一戰,方傑率領8萬義軍與朝廷大軍交鋒,竟被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差點連自己的性命都丟在戰場上。
“要不是王兄及時率眾救援,你早就命喪敵手了!”方臘的胸膛劇烈起伏,顯然還在為那場敗仗而怒火中燒,“如今朝廷大兵壓境,我們兵力懸殊,你拿什麽去擋?”
方傑被罵得低下頭,緊握著方天畫戟的手微微顫抖,心中滿是不甘與愧疚。
方百花此時已回到杭州城,方臘召集眾人議事,她也在列。
聽到方臘厲聲責備方傑,她柳眉微皺,輕聲勸道:“大哥,此事可不能全怪方傑。朝廷一方領兵的大將盧俊義、林衝等人,皆是武植麾下聲名赫赫的高手,當時朝廷更是出動了十萬裝備精良的大軍。方傑以少敵多,就算落敗,也實屬無奈之舉,不能過分苛責。”
方臘聽到自家妹妹的勸解,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緩緩說道:“百花,我並非是要苛責方傑,隻是心疼那8萬多的兄弟啊。”
他微微仰頭,眼中滿是追憶與痛惜,“回想半年前,咱們聖教兵強馬壯,坐擁30多萬將士,何等威風。可誰能想到,短短幾個月,就隻能龜縮在這兩浙路內。如今每日都過得提心吊膽,時刻擔心朝廷大軍什麽時候就攻過來了。”
方臘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頓時都沉默不語。一時間,大殿內鴉雀無聲,每個人的臉上都籠著一層沉重陰霾。
良久,王寅輕歎一聲,打破了這份壓抑到極致的寧靜。
“聖公,”王寅抬眸,眼中滿是憂慮,“若教中兄弟所打探的消息屬實,那此次朝廷是鐵了心要一舉蕩平我們。雖說我聖教如今還有十幾萬兄弟,可與朝廷大軍相較,兵力實在懸殊太大,咱們必須得早做打算,遲則生變啊 。”
“打算?怎麽打算?”方臘滿臉悲愴,聲音不自覺拔高,“我等還有退路嗎?如今這兩浙路,北麵、南麵、西麵都被朝廷五路大軍圍得水泄不通。難道,我們要向東麵出海嗎?”
“聖公所言不錯,我等確有一條退路,那便是向東出海。”
王寅目光緊緊盯著方臘的雙眼,沉聲說道:“聖公,在兩浙路東南方向有一個名為琉求的島嶼,那島上頗為荒僻。若聖公能帶領教中兄弟出海向東南進發,抵達琉求,想必能避開朝廷圍剿,還有機會另謀發展,總好過困守此地被朝廷剿滅。”
方臘聽著王寅的話,神色瞬間一滯,愣在當場。他之前說向東出海,不過是一時氣話,發泄心中憤懣,壓根沒真打算這麽做。可萬沒想到,王寅竟當了真,不僅力勸自己帶領教眾兄弟出海,還連退路都找好了。
念及於此,方臘隨即連忙收斂了臉上那交織著猶豫、糾結與不甘的複雜神情,緩緩地搖了搖頭。
他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決然,對著王寅說道:“王兄,這向東出海之策,如今談來確實為時尚早。當下我等被朝廷大軍圍困,局勢雖險,但我麾下尚有十幾萬大軍。若能上下一心,全力抵禦,未必沒有勝算。當務之急,是集中精力,商討如何抵禦朝廷進攻,守住我們現有的基業,方有一線生機。”
王寅看到方臘不采用自己出海的計策,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他可是早已領教過朝廷大軍的強悍,如果朝廷真的大舉來攻,自己一方根本不是對手。但見方臘決心已定,便不再多言,默默退至一旁。
方臘環視著麾下的眾將校,神色凝重,沉聲說道:“眾位兄弟皆是我聖教的中流砥柱,如今朝廷大軍壓境,欲圖剿滅我聖教。若想保住我聖教的基業,我等務必齊心協力,同仇敵愾!”
說罷,方臘將目光投向自家侄子方傑,眼中神色複雜難辨。雖說方傑此前一戰折損了8萬大軍,可終究血濃於水,他是自己的親侄子,且方傑的能力在眾多大將中確實出類拔萃。
“方傑,此次再交予你一個重任。你即刻率領兩萬義軍北上,駐守蘇州。此地戰略意義重大,務必防止朝廷將其拿下。你要吸取上次的教訓,切莫再讓本公失望。”
方臘微微一頓,語氣緩和了些,“若能成功守住,自是大功一件;即便戰事不利,也要設法全身而退,不可魯莽衝動。”
方傑緊握著手中的方天畫戟,單膝跪地,大聲應道:“叔父放心,侄兒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您的重托!”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