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當仁不讓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A+A-


    汴京城內,朱雀城門方向此刻人頭攢動、人山人海。
    韋太後帶著小皇帝趙構,身後簇擁著宗澤、王進一眾文武百官站立在城門口等待著武植大軍的到來。
    “轟轟轟”,沉悶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眾人抬頭遠眺前方的官道,隻見一麵威風凜凜的龍驤大旗映入眼簾,旗麵上鬥大的“武”字在日光下煜煜生輝。
    “是秦王殿下歸朝了!”群臣見狀,頓時臉上露出喜色。
    而在韋太後與朝廷文武百官的一側,正是武植家眷所在之地。李清照、李師師、王靜殊三人皆身懷六甲,行動極為不便,所以並未現身於此。
    此時,方百花、趙淑慎、李明珠三女並肩而立,身旁圍聚著武植己年滿三歲以上的子嗣,他們此時的目光也被前方的動靜所吸引,緊盯著遠方,期待著武植歸來。
    官道之上,武植與身後眾將遠遠便望見汴京城門口方向人山人海,其中有朝廷文武百官,最前方還站著韋太後及小皇帝。
    “駕!”武植一夾馬腹,與眾人策馬前行,很快便抵達城門口。
    他剛到城門前,朝廷文武百官在宗澤、王進的帶領下,紛紛拱手抱拳,齊聲高呼:“恭迎秦王殿下凱旋!秦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與此同時,一旁圍觀的眾多百姓,望著武植及身後大軍,臉上滿是敬仰與激動,也振臂高呼,與百官的呼聲交融在一起:“秦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聲音震耳欲聾。
    百官前列,小皇帝趙構望著眼前這番熱鬧非凡的場景,不禁滿心好奇,轉頭望向了一旁的韋太後。
    韋太後瞧著趙構懵懂的模樣,微微俯身,輕聲在他耳畔說道:“構兒,還不快快拜見你的義父。”
    趙構乖巧點頭,依言而行,學著百官拱手的樣子,恭恭敬敬地躬身,仰起頭,對著武植脆生生地說道:“孩兒拜見義父。”
    武植看著眼前的景象,目光又順勢轉向百官一側,隻見幾個孩子被護衛守護著,方百花、趙淑慎、李明珠三人也在那裏,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了溫暖的笑容 。
    隨即,武植神色溫和,朗聲開口道:“諸位不必多禮。”
    朝廷百官聽聞武植之言,原本俯身的身姿這才微微直起。
    百官前方,宗澤與王進心有靈犀,二人目光交匯後,又一同投向了韋太後,韋太後留意到他們的眼神,輕輕頷首回應。
    此時周圍百姓與將士們的歡呼聲、議論聲交織一片,韋太後待眼眾人的激動情緒稍稍平複,她才抬起目光,神色莊重地望向武植開口說道:“秦王殿下為我大宋南征北戰,不辭辛勞,功績赫赫。此番更是向北開疆拓土,新增數萬裏廣袤之地,這般功績,堪稱不世之功 。”
    微微停頓,她目光悄然轉向一旁的小皇帝趙構。刹那間,眼眸深處閃過一絲極為複雜難辨的神情,似有眷戀,又含無奈,一閃而逝。
    她迅速調整思緒,將目光移回,再度麵向武植繼續說道:“然我皇兒尚處年幼,實無能力駕馭如此廣袤地業,難當這社稷重任。因此,本宮與朝中諸位重臣,經商議權衡,終決定替皇兒將皇位禪讓予秦王殿下。”
    言畢,韋太後緩緩地從袖中掏出那象征著皇權傳承的禪讓詔書,遞到了左相宗澤手中 。
    宗澤雙手鄭重地接過詔書,神情肅穆。他抬目著眼前的武植,雙目中閃過一抹難以抑製的激動。
    隨後,他將手中的詔書展開,聲音洪亮地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秦王武植,於內平定叛亂,保我大宋安穩太平;於外開疆拓土,使我朝版圖大增。自秦王殿下輔政以來,大宋國事蒸蒸日上,繁榮昌盛。然我趙宋皇官家尚幼,難以掌控如此大局。為江山社稷計,特將皇位禪讓於秦王武植。望殿下登基之後,延續盛世輝煌,庇佑天下萬民。欽此。”
    汴京城門前,朝廷百官聽到禪位詔書,神色平靜。即便部分忠於趙宋皇室的大臣,也沒有過激反應,畢竟他們早已知情。
    至於城門一旁的百姓聽聞詔書內容,個個麵露喜悅,紛紛高聲叫好。
    武植身後的一眾將領,連同虎賁軍、雄武軍的將士們,更是一臉喜色,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武植目光掃過汴京城門旁的文武百官,又轉向周遭那些翹首以盼的百姓,心裏清楚,他繼承皇位,實乃眾望所歸。
    於是,武植沒有矯情,不像曆朝曆代受禪之人那般惺惺作態、三辭三讓。而是朗聲應道:“既如此,本王便擔起這重擔。在此,本王向諸位承諾,往後定當帶領諸位臣民,開創一個遠勝漢唐盛世的輝煌時代。”
    他看向眼前的韋太後和小皇帝,和聲說道:“至於趙宋皇室,本王會賜予公爵之位,讓其與國同休。並且隻要趙氏一族不生謀反之心,爵位便會世代傳承,富貴綿延不絕。”
    韋太後聽到武植的話語,臉上終於有了喜意,武植既已在大庭廣眾之下許下承諾會善待趙氏一族,有眼前百官與眾多百姓為證,此後他必然也不會食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而趕忙帶著小趙構朝武植說道:“多謝秦王殿下。”
    其身旁的小趙構也有模有樣地跟著道:“多謝義父大人。”
    而城門前的文武百官聽到武植爽快應下繼承皇位,一時間,眾人不禁麵色一滯。
    按照以往慣例,他們預想中的場景,應是武植假意推辭三次,而後在群臣極力勸諫之下,才“勉強”登上皇位。
    可眼前武植這般直截了當地應承下來,簡直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令百官們竟有些不知所措。
    反觀周圍的百姓及武植身後的一眾將士,反應卻截然不同。
    在武鬆、盧俊義、林衝等將領帶頭下,眾人“唰”地一聲,單膝跪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圍百姓見此也跪地向武植高呼“萬歲”。
    聽到武植身後大軍及周圍百姓的高聲呼喊,如夢初醒的文武百官,也趕忙紛紛單膝下跪,高聲喊道:“我等拜見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刻整個朱雀門旁唯有武植一人端坐於馬上。周圍盡是無數向他下跪叩拜之人,場麵莊嚴肅穆,一幅曆史的畫卷在此刻定格,宣告著一個全新朝代的開篇。
    武植目光溫和地掃視眾人,朗聲說道:“諸位不必如此多禮,快快起身。”
    聽聞武植的話語,單膝跪地的十萬將士、滿朝文武,以及汴京城的百姓,這才緩緩起身。
    看到眾人起身,武植正打算開口引領眾人往京師走去。這時,百官一側的李明珠,帶著李書翰等幾名西夏臣子,步伐匆匆地快步上前,來到武植麵前。
    李明珠抬眸望向武植,眼中飛快閃過一抹眷戀,隨即便拱手對著武植稟道:“西夏女王李明珠,拜見大宋皇帝陛下。從今往後,我西夏願摒棄國號與尊位,將西夏以及所掌控的西域之地,一同並入大宋版圖,以此恭賀大宋新帝登基。”
    說完,李明珠抬眸凝視武植,臉上毫不掩飾地寫滿愛慕之意。
    原本她打算等武植正式登基大典之時再宣告此事。但此刻武植於城門便應下皇位,形勢突然變化,望著眼前群情激昂的場景,李明珠心中念頭一轉,為了進一步提升武植的威望,她當機立斷,決定就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將此事公之於眾。
    果不其然,朱雀城門處,朝廷百官及周邊百姓,還有武植身後的眾多將士,聽到李明珠這番話,瞬間群情激奮,情緒愈發高漲。
    雖說武植的心腹們大多清楚西夏以及西域全境早就在武植掌控之中,可普通百姓及絕大多數朝廷百官,還有那些基層將士,對此並不知情。
    如今看到武植登上皇位,西夏便甘願並入宋國,眾人真切感受到武植那無與倫比的威望,心中對武植的敬仰與尊崇又添幾分。
    武植看著眼前的李明珠,聽著她所言,也明白了她此舉意在提升自己在大宋百官與百姓心中的威望。
    武植雙目溫柔地凝視著李明珠,微微頷首,開口說道:“既然西夏王願率西夏群臣歸入我大宋,那本王便應下此事。從今往後,世間再無西夏一國,唯有我大宋廣袤無垠的疆土。”
    瞬間,“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喊聲排山倒海般再度響起。
    文武百官與普通百姓,每一位大宋子民都心潮澎湃,此時,一個疆域廣袤、遠超漢唐的龐大國家已然誕生,一個繁華程度亦遠超漢唐的盛世,正悄然降臨。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