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後院起火
字數:3819 加入書籤
大理國善闡府,高泰運聽了哨探的稟報後,臉上露出震驚之色。
他連忙再次確認道:“你所言可是當真?現今那大明軍隊當真都已渡過大渡河,抵達我大理國境內了嗎?”
哨探望著眼前神色緊張的高泰運,連忙點頭,再次說道:“大人,此事千真萬確,乃是卑職親眼所見。”
高泰運聞言,頓時氣急敗壞地說道:“這中原的大明王朝到底想幹什麽?怎會無緣無故派兵越過大渡河?難道當真是想對我大理國不利嗎?”
高泰運在大堂內急得來回踱步,隨即又看向哨探,追問道:“你可探知這大明軍隊約莫有多少人?”
哨探臉上泛起蒼白之色,心有餘悸地回道:“大人,當時末將所處位置距離較遠,隻瞧見大渡河旁漫山遍野都是大明軍隊。依末將推測,人數應當不少於十萬之數。”
“什麽?十萬?”高泰運聽聞最少有十萬明軍,臉色嚇得煞白,一個踉蹌,跌坐在椅子上,盡是驚慌之色。
聽到至少有10萬明軍踏入了大理國境內,高泰應心中確定,大明此番舉動就是想覆滅大理國。
良久,回過神來的高泰運麵露堅定之色,心中暗自思忖:“不行!雖說大理國表麵上是以段氏一族為國主,但實際上自祖父高智升起,大理國便一直被我高氏一族掌控。明軍若想覆滅大理,實則便是覆滅我高氏一族啊!”
高泰運身為高氏一族的族長,又擔任著大理國的國相,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想到鄯闡府現今僅有三萬大理將士,根本抵擋不住明軍的進攻。
於是他立刻派遣親衛,策馬向大理境內的各城傳遞命令,要求他們即刻集齊兵馬,前來鄯闡府集結,準備抵禦明軍的進攻。
但顯然高泰應在這時候才慌忙開始集結軍隊來對抗明軍,已然錯失了最佳時機。
武鬆一拿到段正嚴的詔書後,當機立斷整頓兵馬,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直逼鄯闡府。
而此刻身在鄯闡府的高泰運,還在盼著大理國各城的援兵能早日趕到,可他還沒等來援軍的影子,武鬆所率的明軍便已兵臨城下。
鄯闡城牆上,高泰運望著前方密密麻麻的大明將士,一臉憤怒,他對著城牆下方的武鬆等將領高聲嗬斥道:“爾等大明身為中原王朝,乃禮儀之邦,為何無故出兵攻打我大理?”
城牆之下,武鬆、吳玠、關勝等一眾將領聽到城上高泰應的怒喝,頓時哄堂大笑。
武鬆轉頭對身旁的一位將領說道:“你去告知這高泰運,我大明軍隊為何踏入大理國境。”
“得令!”這將領麵帶笑意,策馬靠近城牆,對著鄯闡城上的高泰運及一眾大理士兵高聲喝道:“爾等高氏一族叛黨聽好了!我大明軍隊乃是奉你大理國國主段正嚴之詔令與請求,此番進入大理國,正是為剿滅高氏一族而來!”
說完,他將武鬆交予他的詔書展開,雙手高舉,好讓城牆上的高泰運及一眾大理士兵看得真切。
鄯闡城牆上,高泰運及一眾大理士兵凝望著下方明軍將領高高舉起的詔書,那詔書上的字跡,在陽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見。
盯著詔書上的內容,以及段正嚴那熟悉的的字跡,高泰運頓時氣急敗壞,暗自咬牙切齒道:“沒想到我不過離開國都短短幾日,區區傀儡的大理國國主,竟會勾結明軍算計我高氏一族!”
隨後高泰運目光掃向身旁一眾大理國士兵,見他們臉色微變,正竊竊私語,心中頓時暗叫不妙。
他趕忙開口說道:“各位大理國的勇士,切莫上當!下方那詔書定是假的,我大理國的段國主絕不可能歸順大明!”
可他的這番話語並未起到多大作用,仍有不少士兵麵露懷疑之色。隻是因高氏一族在大理國權勢極大,而善闡府又是高氏一族的根基所在,這些大理國士兵雖說心有疑慮,但還是紛紛將懷疑拋諸腦後,聽從高泰運的命令。
城牆上的高泰運緊盯著下方仍高舉詔書的明軍將領,眼中凶光畢露,他伸手從身旁一名士兵手中奪過弓箭,迅速拉滿弓弦,箭頭朝著明軍將領疾射而去。
然而能被武鬆派出來叫陣的將領,又怎會是泛泛之輩?無一不是身經百戰,武藝超群之流,他一直留意著城牆上高泰運的舉動。
見對方有所動作,他迅速收起手中詔書,麵對射向自己的箭矢,嘴角浮起一抹不屑的輕笑,伸手一探,動作快如閃電,精準地捏住了飛來的箭矢。
下一秒,明軍將領手臂發力,猛地一甩,那支箭矢便沿著原路朝著高泰運倒飛回去。
“啪嗒”一聲脆響,高泰運隻覺頭頂一涼,他下意識抬頭,隻見自己頭頂的相國帽已被那支折返的箭矢穿透,飄落於地。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高泰應雙腿發軟,一屁股跌坐在城牆之上,臉上寫滿了驚恐。
城牆之下的明軍將領此時也並未多作停留,策馬返回明軍軍陣,又把懷中的詔書呈遞給了武鬆。
武鬆接過詔書,對著眼前的將領投去一絲讚賞的目光,望向遠處善闡城牆上的高泰運及一眾大理國士兵,冷聲說道:“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休怪本帥無情了!眾將聽令,即刻準備攻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得令!”一眾將領紛紛領命。隨即,軍陣中早已準備完畢的步軍,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朝著鄯闡城發起了進攻。
武鬆此次率領的大軍裏,雄武軍和天武軍主要由步軍構成,騎兵數量稀少。鎮南軍的騎兵規模相對雄武軍與天武軍稍大,不過騎兵也隻占全軍的三分之一。
關勝從西南各路調集來的駐軍,騎兵更是寥寥無幾。由於西南地區多山地,地形崎嶇複雜,騎兵難以發揮優勢,所以當地駐紮的大多是步兵。
因此,在這二十萬大軍之中,步軍約有十五萬,騎兵僅有五萬。不過,對於攻打大理、交趾這類山地眾多的地區而言,這樣的步騎比例極為合適。若是騎兵過多,反而不利於作戰。
鄯闡城牆上的高泰運眼見明軍發起進攻,一臉驚慌地急忙站起身來,對著身旁的大理士兵高聲呼喝:“給我抵住明軍的進攻!待擊退明軍之後,本相重重有賞!”
說完,他卻領著一隊親衛,轉身匆匆逃下了城牆。
但當下鄯闡城內不過僅有三萬大理士兵,在明軍從四麵八方發起的猛烈進攻下,根本寡不敵眾。
並且,明軍裏的雄武軍,那可是武鬆親手組建的精銳之師,一路隨武鬆和武植南征北戰,曆經平定西夏、討伐方臘、攻滅遼國、金國等諸多大戰,每一名將士都身經百戰,堪稱虎狼之師。
而其餘的天武軍與鎮南軍,盡管比起雄武軍稍有差距,可同樣也是一等一的強軍。
在這樣一支如狼似虎的明軍麵前,鄯闡城的大理士兵完全不是對手。僅僅兩輪攻城戰,明軍便憑借勇猛的攻勢和出色的戰術,成功占據了城牆,鄯闡城城門很快被順利打開。
武鬆望見城門開啟,立即下令讓將領率領騎兵迅速衝入鄯闡城內。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