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絕路

字數:4006   加入書籤

A+A-


    大理國境內多為山地,地勢崎嶇,所以大理的士兵大部分也是步兵,騎兵數量同樣稀少。
    等大明的騎兵衝入鄯闡城後,城內眾多大理士兵試圖集結成陣,進行抵抗。
    然而麵對裝備精良且驍勇善戰的大明騎兵,大理士兵又怎能與之抗衡?
    僅僅幾個衝鋒,大明騎兵便將大理士兵組成的軍陣衝得七零八落。
    高泰運剛從鄯闡城的城牆之上狼狽逃回城內,還沒緩過神來,便得知城牆已被明軍占領,明軍已攻入城中。
    這消息讓他六神無主,好在鄯闡城是高氏一族的大本營 ,根基深厚。
    其餘幾位高氏掌闕者高泰明、高明量等人,迅速召集了高氏一族的精銳力量。
    眾人心裏都清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於是簇擁著高泰運,朝著鄯闡城另一個城門的方向,慌慌張張地奪路而逃。
    鄯闡城內,那些還在負隅頑抗的大理士兵,瞧見高泰運與一眾高氏核心人物逃離了鄯闡城,刹那間沒了繼續抵抗的勁頭。
    畢竟這鄯闡城乃是高氏一族的根基所在,如今連高氏自己都舍棄了,這些普通士兵又怎麽可能還甘願為其拚死效力?因此,他們紛紛放下手中武器向明軍繳械投降。
    對於向明軍投降的大理士兵,武鬆並未痛下殺手,而是命人將他們的兵器收繳後集中管理。
    此次大明出兵西南,目標可不單單是大理一國,交趾李朝和蒲甘王朝同樣在列。
    要對付這兩個王朝,從大理境內出兵最為便捷。武鬆必須確保在將大理納入版圖後,能維持其穩定,以便繼續向外征伐。
    另一邊,逃出鄯闡城後的高泰運,以及一眾高氏核心人員,回首望向身後的鄯闡府,皆麵露不甘之色。
    大理國設有一城八府四郡,善闡府便是這八府之一。高氏一族掌控著大理國八成權力,勢力龐大。
    除了作為段氏大本營的國都羊苴咩城高氏勢力相對較弱外,其餘各府各郡皆在高氏掌控之中。
    雖說如今丟失了善闡府,使得高氏元氣有所損傷,但並未傷筋動骨,仍有反抗的餘力。
    於是高泰運與一眾高氏核心人員商議之後,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高泰明、高明量等人率領部分族人前往威楚府,繼續抵抗明軍;另一路則由高泰運親自帶領部分族人返回大理國都羊苴咩城,準備找段正嚴興師問罪。
    鄯闡城內,武鬆、關勝、吳玠等一眾明軍將領,在將鄯闡城內的大理士兵盡數俘虜並妥善安置後,並未停下進軍的步伐。
    此時大理國東部重鎮已被他們的大軍占據,而大理國內其餘各城中,除了威楚府和國都羊苴咩城外,其餘均沒有太多駐軍。
    一眾將領商議之後,以鄯闡府為中心,兵分多路,對大理國內諸如統矢府、會川府、建昌府,以及東川郡、石城郡等一眾重要城池展開攻伐。
    並令吳玠率領兩萬大軍攻打威楚府,而武鬆則親自率領剩餘的兵馬徑直向大理國的羊苴咩城挺進。
    憑借眀軍近二十萬將士這一雄厚基礎,即便此刻兵分幾路,每一路大軍人數仍多達上萬人,根本無需顧慮會遭到大理國內士兵的圍擊。
    大理國境內諸多城池,麵對明軍這般浩大的攻勢,全然無力招架。
    明軍攻勢洶湧,所到之處如秋風掃落葉,在短短幾天時間裏,便將大理國東部疆域收入囊中。
    相較於大明軍隊攻勢的一帆風順,此時已抵達大理國都羊苴咩城的高泰運,所處境遇令他暴跳如雷。
    原本他率領一眾高氏精銳馬不停蹄地趕回羊苴咩城,打算找大理國主段正嚴興師問罪。
    但當他抵達羊苴咩城時,卻連城門都無法進入,望著城牆上那一群段氏族人,氣得他吐出一口老血。
    原來早在武鬆收到段正嚴決意歸順大明的詔書後,便命錦衣衛百戶率領一隊人馬再次秘密返回羊苴咩城,協助段正嚴掌控朝政。
    這錦衣衛百戶領著人馬回到羊苴咩城後,麵對城中一眾高氏黨羽,一時也無太多良策,隻得潛入宮中貼身保護段正嚴。但沒過幾日,時機便來臨了。
    隻因身處鄯闡府的高泰運,為了能夠抵擋住明軍的進攻,派遣將士傳信各府,讓他們召集兵馬前往鄯闡城。
    高氏一族留在羊苴咩城的大部分黨羽,都響應了高泰運的號召,率軍離開了國都前往鄯闡府支援。
    此刻,大理國都內高氏一族的勢力衰弱至立國以來的最低點。麵對這千載難逢的時機,錦衣衛百戶和段正嚴怎會輕易放過?
    二人一番商議後,段正嚴迅速聯絡羊苴咩城內反對高氏勢力的各方力量,與錦衣衛百戶率領的將士緊密協作,一舉將羊苴咩城內殘餘的高氏黨羽全部肅清,順利掌控了整座羊苴咩城。
    等從鄯闡府逃回來的高泰運行至羊苴咩城時,還未靠近城門就被城牆上的大理士兵用箭矢射退。
    高泰應一臉怒容,抬眼望向城牆上方。見城牆之上除了一眾大理國士兵,還有一個身著飛魚服飾之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心中暗自思忖:羊苴咩城發生如此變故,想必就是此人從中作梗!
    高泰應強忍著滿腔怒火高聲質問道:“你並非我大理國之人,為何會出現在城牆之上?”
    這身著飛魚服飾之人,正是武鬆派遣而來的錦衣衛百戶。他得知高泰運返回國都的消息後,即刻登上城牆查看情況。
    此時聽到高泰運的質問,錦衣衛百戶先是哈哈大笑,而後沉聲說道:“高氏賊人聽好了,本將乃是大明帝國天子親軍錦衣衛百戶!”
    高泰應聽聞城牆之上竟是大明帝國的錦衣衛,心中明白大勢已去,且猜到大理國主確實已歸降大明,己方高氏一族已然失勢。瞬間,他眼前一黑,怒火攻心,直接摔落馬下。
    其餘一眾高氏族人見此情形趕忙將他攙扶起來,而後眾人望著眼前城門緊閉的羊苴咩城,無奈之下隻得率領一眾士兵灰溜溜地折返而去。
    城牆上的錦衣衛百戶眼見一眾高氏族人領兵折返,心中暗自鬆了口氣。雖說此刻羊苴咩城已在掌控之中,但城內原本的士兵絕大多數皆是高氏黨羽,如今已盡數被押解。
    現今城中能夠作戰的士卒不過兩千餘人,而且還需防備城內高氏餘黨叛亂,麵對高泰運率領的幾千高氏精銳,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昏迷中的高泰運,在一眾族人的照料下,終於蘇醒過來。
    當他看到一眾族人率軍折返,臉色一變,連忙詢問道:“你們為何不繼續攻城呢?即便國都已被段氏之人掌控,可我高氏一族在國都內仍有大部分兵馬啊。那段氏能派出的士兵根本沒多少。”
    說到此處,他無奈地深歎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灰敗,繼續說道:“而且,我們往回折返,根本無路可走了。明朝大軍正向著國都方向行進呢,我們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一眾高氏族人聽著高泰運的話語,臉上麵麵相覷。
    他們這些族人皆以高泰應為馬首是瞻,見高泰運昏迷,頓時慌了神,不敢在羊苴咩城下多作停留。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