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大國風範

字數:3552   加入書籤

A+A-


    當大理國被明軍占領的消息傳至汴京城時,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平民百姓,都麵露喜色。
    朝廷大臣們高興自家大明帝國版圖又擴充了萬裏之地,可治理之地又增加了不少。
    而百姓們除了為大明帝國日益強盛而歡慶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購買了四海錢莊發行的戰爭券,畢竟自家帝國大獲全勝,購買戰爭券必然會帶來豐厚的利潤。
    皇宮中的武植自收到武鬆詳盡的奏報後,得知自家大軍能夠順利拿下大理國,其中大理國國主段正嚴決心歸順起到了關鍵作用,此舉功不可沒。
    因此,武植也不吝嗇,當即寫下詔書,冊封原大理國國主段正嚴為安南侯,準許其爵位世襲罔替。
    段正嚴在陽苴咩城收到武植的冊封詔書時,他與一眾臣屬欣喜若狂。
    原本他心中以為大明皇帝頂多封自己一個低等爵位,讓自己當個富家翁便罷了,卻未曾料到,竟封自己為侯爵。
    要知道,在大明帝國,侯爵之位象征著頂級權貴。此時的大明,疆域廣袤無垠,國力繁榮昌盛,武力強大無匹,周邊各國與之相較簡直天差地別。
    能在大明獲封侯爵,其身份地位可比偏居一隅的小國國王尊貴太多。因此,段正嚴和一眾臣屬徹底歸心於大明。
    段正嚴聽聞大明軍隊即將繼續向南攻伐交趾李朝與蒲甘王朝時,他主動請纓,在大理境內積極招募人手。並將原本大理國的士兵聚集起來,打算率領他們跟隨明軍一同出征。
    武鬆見段正嚴召集來的三萬大理士兵,欣然同意段正嚴率部跟隨明軍一同進攻交趾李朝和蒲甘王朝。
    不僅如此,他還從明軍將領中抽調了一部分將校,編入這支軍隊,讓他們協助段正嚴統軍。
    段正嚴見狀,臉上非但沒有露出不悅之色,反而滿心歡喜地接納了前來任職的明軍將校。
    段正嚴身為曾經的大理國國主,即便大理國政權長期受高氏把控,卻依舊有著較高的政治覺悟。
    他心裏明白,此番召集的士兵皆為原本大理國的將士,若僅由自己一人統領,明軍將領勢必會心存疑慮。
    故而,對於武鬆派遣將校前來任職,他表現出了極高的歡迎態度。唯有讓大軍中有明軍將領參與統帥,方能使大明徹底安心,同時也能彰顯自己對大明忠心。
    武鬆與眾將在大理休整一月後,便開啟了針對交趾李朝和蒲甘王朝的戰事。經過商議,明朝大軍兵分兩路。
    其中,吳玠、關勝與段正嚴等將領統率八萬大軍,向交趾李朝進發。出兵理由為:段正嚴已獲大明朝冊封為安南侯,而安南之地位於交趾李朝境內,且交趾自漢朝起就隸屬於中原王朝,此次出兵旨在讓段正嚴這個安南侯名實相符,並且讓交趾重歸中原王朝。
    這般牽強無理的出兵緣由,讓交趾李氏王朝聽聞後暴跳如雷。
    然而,“拳頭大就是硬道理”,麵對明軍的進攻,心有不甘的李氏王朝決意奮起反抗,趕忙組建軍隊,用以抵禦明軍的攻伐。
    另一路大軍,則由武鬆親自率領方傑、龐萬春、呂師囊等一眾將領,集結十萬大軍殺向蒲甘王朝。此番出兵的理由,乃是為了追殺從大理國逃竄至蒲甘王朝境內的高氏殘黨。
    當蒲甘王朝的國王得知大明軍隊竟為了追殺數百個逃入本國境內的高氏族人,就出動十萬大軍踏入自己的國土時,驚得瞠目結舌。緊接著,又被明軍此舉的“無恥”行徑氣得火冒三丈。
    可蒲甘王朝國王思及自身王朝,雖地域廣袤,然而國力較之原本的大理國尚且不及,更遑論已然覆滅大理的明軍。
    無奈之際,他趕忙遣人同明軍將領交涉,誠懇表明定會派人搜尋高氏一族,一旦尋獲即刻送交明軍,懇請明軍寬限時日。
    但此次明軍出兵蒲甘王朝,目的便是將這蒲甘王朝納入大明版圖,又怎會給蒲甘王朝抓捕高氏一黨的時間呢?
    倘若真讓蒲甘王朝擒獲高氏眾人,那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因此,武鬆等一眾將領根本不理會蒲甘國王派來交涉之人,率領大軍徑直殺向蒲甘王朝的各個城池。
    蒲甘國王見明軍這般行徑,隻得打消心中那一絲僥幸,著手組織兵力,試圖抵擋明軍的攻勢。
    此時的武鬆,對待這些外邦之人可不像攻伐大理時那般手下留情。每抵達一座蒲甘王朝的城池,便令隨行大軍推出攻城利器——紅衣大炮。
    一輪炮擊過後,蒲甘王朝境內的任何一座城池,其城牆皆難以承受這般摧殘,瞬間被擊垮。隨後大軍壓境,迅速將城池攻占。
    另一路,由吳玠、關勝等率領攻伐交趾李朝的大軍,同樣進展迅猛。此次征伐交趾,他們也攜帶了大量的紅衣大炮。
    麵對這堪稱跨時代的攻城利器,交趾李朝的城池無一能阻擋大明軍隊進攻的腳步。短短一個月,便攻占了李朝的王都升龍城。
    兩路大軍曆經三個月的征戰,終於將蒲甘王朝與交趾李朝盡皆納入掌控。至此,大明此次出兵西南的戰略計劃完美收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京師收到武鬆傳來的又一次捷報後,整個京師朝堂內外,再次一片歡騰。
    汴京城,垂拱殿內,武植從帝座上站起身來,麵向群臣,指著身後廣闊的亞洲地圖,說道:“各位愛卿,此次我大明出兵西南,曆經半年征戰,一舉覆滅西南的大理、交趾李朝與蒲甘王朝,如今這些地方已納入我大明版圖。為更好地治理這三片區域,朕決定將這三國舊地,分別劃設為我大明帝國的大理路、交趾路以及緬甸路三路轄區。”
    武植話音剛落,大殿內群臣紛紛拱手,齊聲說道:“恭賀陛下再添國土,陛下聖明!”
    帝座之上的武植,待群臣恭賀完畢後,麵向宗澤、王進等一眾內閣大臣說道:“西南之地,距我中原王朝路途遙遠,且這三國舊域內,民族成分複雜,部落繁多,治理難度頗大。”
    “故而,還望宗愛卿、王愛卿及諸位愛卿即刻選派各路官員奔赴西南,對這片區域加以治理。朕期望十年之後,這新設的三路之地能夠徹底實現教化。”
    宗澤、王進等一眾內閣大臣聞言,立刻拱手抱拳領命。
    盡管西南之地的戰事已然告終,但大理、交趾、蒲甘三國舊地與中原王朝脫節已幾百年之久。
    雖說如今已將其納入大明版圖,然而為防明軍撤離後,這片區域的百姓反叛,武植又頒布了一道詔書,命吳階率領五萬將士駐守於三國交界處的永昌府,以戍守這片區域。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