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宣周拜師
字數:3616 加入書籤
沐瑤沒有過問罌粟事件的後續發展。她把骨瘦如柴的武平接到了客棧,等到武平身體好的差不多時,又讓人把他送回了杏林鎮。
宣平瀚和北四等人都是有功夫在身的,傷口本就恢複的比正常人快。沐瑤又在他們的藥中加入了少量的靈泉水。十多天後,傷最重的宣將軍腹部傷口已經完全結痂。就是小腿骨裂,走路還不能走的太快。但宣平瀚自己感覺,再養個十天他就能騎馬上陣殺敵了。
沐瑤一行人在煙波城內耽擱了不少時間。她看宣平瀚的傷勢無礙,就出發去往煙波城的東大門——昌陵島。
同沐瑤一起出發的還有宣平瀚的女兒宣周。
宣平瀚的副將羅列,早就派人告訴了宣武煙波城發生的事,讓他加固城牆的防守。同時暗查軍中是否有心懷不軌之人,偷偷帶入了罌粟丸。
而宣周跟著羽瑤公主可不是為了去昌陵島見自己的哥哥。
宣周這些天吃住一直都在客棧這邊。她見識到了沐瑤的膽量和縝密的心思,對她是敬畏有加。而讓宣周佩服的五體投地的是沐瑤的醫術。
宣周還是頭一次見到可以用針術給傷兵消炎止痛,重要的是見識到了神奇的縫合術。
竟然能通過小小的針線,就把偌大的傷口像縫衣服那般縫合起來。而且放在裏麵的線還不用取出來,也不會影響病人,不會造成二次感染。
縫合後的傷口愈合快,隻留下淡淡的疤痕。羽瑤公主還說了,她能製作一種祛疤膏,讓術後的疤痕慢慢的消失。
隻不過公主的手裏缺少很多美容養顏的草藥。
就這樣,當重傷的宣平瀚十多天後精神飽滿的站在宣周麵前時,她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這要是把針術和縫合術用到軍隊的話,那得挽留多少將士的性命啊!
這不但緩解了一場大戰後傷兵營帳短缺,軍醫、藥物嚴重不足的情況。而且傷兵恢複的快,不會再出現兵員缺少的現象。
羽瑤公主的醫術可是解決了他們駐邊部隊的大難題啊!
宣周也跟自己的爹爹,還有封伯伯提起過這個問題。但人家羽瑤公主不會在這裏久留的。又有哪個軍醫能在這短短的幾天內,就學會高深的針術和神奇的縫合術呢!
最後宣周對爹爹說:“爹爹,現在軍隊沒有大的戰事,將士們有什麽小傷小痛的,師傅和那幾個叔叔伯伯就能忙的過來。女兒想跟羽瑤公主一起走,學針術和縫合術。女兒相信頂多一年就能學有所成。到那時再回來教別的軍醫。”
宣周對自己很有信心。她說話時眼睛裏都帶著光,好像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宣平瀚也被女兒的自信所感染。試想一下,若是所有的軍醫都像羽瑤公主醫術那般精湛,那他煙波城守軍的整體戰力都會提升。
即使做不到羽瑤公主那樣,隻會縫合術也好啊!這樣就能讓傷兵早日重返戰場。
宣平瀚也很看好自己的女兒。他的女兒可不是什麽吃不得苦的嬌弱小姐,從小這丫頭就像個假小子似的,天天跟著自己往軍營裏跑。
人家都要求女孩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他家的女兒是上得戰場,下得廚房。
宣平瀚看女兒決心要去,也不阻攔:“周周,明天一早公主就要啟程去昌陵島了。你若執意要去,爹爹也不阻攔。記住爹爹的話:不怕學的時間長,一定要學精、學通。若是學兩樣有難度的話,那就放棄針術,隻學縫合術。學會這一樣,對咱們當兵的來說都是福氣。”
宣平瀚之所以讓女兒選擇縫合術,是因為女兒雖然不會繡工,但簡單的縫縫補補還是可以的。到時候就把人的皮肉當衣服縫就成了。實在不行,等她回來後給她抓幾隻野兔回來,拿它們練練手。反正人和動物都差不多,都是血呼啦的。
這宣平瀚的思想倒挺前衛的,就是現代醫學院的學生也是先在動物身上做實驗的。
見爹爹不反對,宣周決定今天早些回去好好陪陪娘親。
娘親是個識大體的人,隻要她和哥哥做的事情是好的,娘親都大力支持。就是苦了娘親經常見不到自己和哥哥。
唉!哥哥若是能常回來,讓嫂子生個一兒半女的就好了。那樣娘親和嫂子在家裏也有事幹,不至於寂寞。
其實,不是宣武不想要孩子。而是和他一起守城門的一個兄弟的娘子有孕,生產時大出血。雖然孩子是保住了,可卻成了沒有親娘疼愛的孩子。
所以,宣武怕自己的娘子也像那個女人一樣離他而去,竟嚇的不太敢回家了。
他又不知道怎麽對爹爹和娘親說,倒苦了他的娘子經常一個人獨守空房。
宣周的母親深明大義。她聽說女兒周周要拜師學藝,而且拜的師傅是西陵的福星神醫羽瑤公主。高興的不得了,幫著女兒收拾出門的行囊。
這一家子光顧著樂嗬了,竟然沒問人家沐瑤願不願意收徒。
時間很快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宣周激動的這一宿都沒怎麽睡,頂著個黑眼圈就出了門。
沐瑤聽到宣周要拜她為師,說道:“宣周,本公主知道你聰慧好學。這些天你的進步確實也不小。但醫之一道不光靠天賦,還得持之以恒的努力。學醫可不是一個短時間內就能掌握的本領。再說本公主就要走了。”
宣周等沐瑤把話說完,認真的道:“公主,您說的道理臣女都懂。您看臣女身後,”宣周說著指了指自己身後背的行李,說:“臣女都已經準備好了,您去哪,臣女就跟到哪。請公主收下宣周為徒吧!宣周也希望咱們西陵的將士免受病痛之苦,也想為西陵的將士謀點福祉。”
宣周的話也讓沐瑤深感觸動。
前世身為雇傭兵的她,見慣了太多的流血犧牲。前世那麽好的醫療條件,有時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戰友離去。何況在這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了。
沐瑤看著宣周期望的眼神道:“宣周,前些日子看到那些傷兵,本公主就想過在各地建醫館,隻收願意學醫,又有這方麵天賦的人來學習醫術。讓我們西陵的百姓不再受病痛的折磨。隻是本公主現在沒時間去籌備建醫館的事情。
你若真有意想學醫術,那就跟本公主一起走吧。等你學成歸來,再把醫術教給煙波城的軍醫和周邊的大夫。讓他們也能救治更多的人。宣周,本公主說的你可願意去做?”
宣周聽到沐瑤的話,心裏有些慚愧。自己隻想到了煙波城的軍民,胸襟實在是太小了。若真像公主所說,在西陵各地建立醫館收學生,那對於西陵的百姓來說那可是天大的福氣呐!
想到自己或許能為將來的醫館出一份力,宣周重重的點了點頭。
就這樣,宣周帶著親人和師傅他們的期盼,帶著對未來的向往,跟著羽瑤公主踏上了艱難的學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