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沐瑤威震校場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A+A-


    宣周如願的做了羽瑤公主的徒弟,心裏非常歡喜。
    本來喜歡騎馬的宣周,為了多和沐瑤待在一起,也鑽進了她的馬車。
    好在沐瑤出京城時又添了兩輛馬車,要不然宣周再加上四個宮女,馬車裏得擠的像蒸籠。
    一路上,宣周又問了沐瑤許多關於縫合術的問題。沐瑤有問必答,耐心的給宣周講解。
    說著走著,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昌陵島。
    深秋的海風吹在身上多了一絲絲涼意。
    昌陵島地處西陵的最東邊。海島雖大卻有一半被高山所占據,而且山上氣候雖然寒冷,但冬日卻不落雪。
    昌陵島上沒有百姓居住,全部是駐軍。
    因為有大戰發生時,昌陵島就處在了水深火熱之中。而百姓恐怕也無法安居樂業。
    沐瑤一行人剛到橋頭,就被守在那裏的飛毛腿張愣子給領到了宣武所在的主營帳。
    宣武在小校場操練兵馬還沒有回來,他手下的參將韶華接待了眾人。
    沐瑤並不累,也想去士兵的訓練場看看。若是別的公主要去,韶華得請示一下他家少將軍。可羽瑤公主不說她有尚方寶劍在手,就是她這些日子在煙波城裏做的事,就值得他們信賴、敬重,所以韶華親自領著眾人去了山腳邊的小校場。
    昌陵島上本沒有山,島嶼也沒這麽大。幾萬年前的島上無人居住,上麵滿是一片荒蕪。
    經曆了幾次海嘯後,沙石、泥土不斷的堆積、推舉,就成了現在的黃石山。
    山上被來往停歇的鳥兒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種子,原本寸草不生的黃石山滿是生機。
    浣月國時一個商隊路過昌陵島,在島上休息時,覺得這島太過寂寞,於是第二次來時帶來了許多小獸。
    從此,昌陵島上就熱鬧起來。
    由於昌陵島的土質和氣候多方麵的原因,黃石山上不但野獸多,而且也不乏各種珍貴的藥材。
    黃石山是西陵最大的野山參生產基地。這裏的野山參不但植株大,而且藥效強。因此吸引了許多探險者和藥農來到昌陵島。
    昌陵島一直是浣月國的國土,隻不過那時沒有駐軍,是探險家的樂園。直到西陵王朝時由於瓜哇國人經常去島上搶掠,先祖皇帝才在昌陵島派遣了駐軍。那時島嶼才被稱之為昌陵島。
    沐瑤來此的目的就是野山參。
    野山參是參氏一族中的王者,被譽為參王、參仙。
    野山參也確實有稱仙的本領。
    沐瑤在西麓山時就碰到過一株品相不錯的野山參。隻可惜那時一隻花豹子作亂。等沐瑤打死了豹子回頭再到發現野山參的地方一看,哪裏還有野山參的影子。隻有一片新鮮的土壤待在那裏。
    很多有經驗的參農都說:野山參有靈性。遇到它不是驚喜。隻有把它拿在自己的手裏那才是驚天之喜呢!
    野山參不光是煉製生機丹的主打藥材之一,也是還魂丹等多種丹藥的必備品。
    沐瑤來昌陵島的另外一個原因起源於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
    昌陵島每五百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海嘯,而海嘯退走之時總會留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就比如像星星一般的軟乎乎的小東西,像火一樣通紅通紅的石頭,像水珠一樣透明的軟軟的圓球,像馬兒一樣會遊泳的怪物。總之,海嘯帶給昌陵島的不是毀滅,而是神奇,或者說希望。
    沐瑤不知道現在是不是五百年之期,但她覺得這裏有對她很重要的東西。這個東西指的不是野山參,也不是有可能是海馬的還可以做藥材的珍貴魚。至於是什麽,沐瑤不知道。但是內心有個東西在驅使她快點來。
    黃石山東南兩邊都是陡峭的山體,就像刀削斧鑿的一般。峭壁上別說是樹木,就是雜草都沒得幾根。光禿禿的黃石裸露在外麵,看著一片荒蕪。可山頂和那兩麵山體上可是鬱鬱蔥蔥,就好像老天故意設立的一道屏障。
    黃石山的西北麵山體坡度較緩,是上山的最佳位置。同時那裏還有一塊不算太大的坡地,也是昌陵島駐軍的小校場。
    沐瑤到校場時,兵馬操練正在進行中。
    宣武提前就知道了羽瑤公主要來,見到她並不驚訝。見禮過後,宣武請沐瑤參觀將士們的對戰演習。還打算稍後請沐瑤參觀一下昌陵島的防衛。
    宣武對沐瑤的事跡可是都有詳盡的調查,特別是剿滅山匪那一戰和罌粟事件這一戰。
    十歲的女孩能有如此的膽量和縝密的布局,是令宣武從沒想過的。
    宣武不相信沐瑤在領兵禦敵這方麵沒有獨到的見解。他還聽說羽瑤公主可是自己訓練了一批新兵的。雖然那批人沒參加過任何戰鬥,但他們的實力可以跟暗衛相提並論。
    這一點讓宣武很是好奇。羽瑤公主是怎麽做到的。若是他手底下的兵能得到羽瑤公主的點撥,是不是也能像暗衛那般厲害。真是這樣的話,大戰來臨,能減少不小的傷亡。
    沐瑤也沒負宣武所望,把她訓練新兵的辦法和心得都告訴了宣武。而且自己也和宣武還有一些功夫不錯的將士切磋,指出他們對戰中的不足。
    古代人的兵器不是大刀就是長槍的,很少肉搏。除非兵器被振飛或是無力再握住手裏的兵器。可這時問題就來了,手無寸鐵的他們就跟普通人打架一樣毫無章法可言。
    你抓著我的脖領子,我薅住你的戰袍。誰力氣持久誰就最終獲勝。也有的幹脆摔起了跤,比誰抗摔。
    但沐瑤今天的動作刷新了他們對打仗的認知。
    沒有武器時,手、腳、頭,甚至是屁股,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皆可作為武器。
    沐瑤說時將士們心裏還不服氣,您是公主,您是金枝玉葉,您說啥就是啥。可當沐瑤赤手空拳對戰六個手拿兵器,而且是軍中佼佼者的人,而且一直壓著他們打,最後把他們都累趴在地時,這幫人是徹底的服了。
    甚至是後來這裏的當兵的都奉沐瑤為軍神。他們也理解了何為真正的武器。
    沐瑤的這一手,也讓宣武兄妹倆吃驚的合不攏嘴。
    宣武更加堅定,隻要是羽瑤公主親自巡視過的城防,一定不會出現紕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