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夏的商業危機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老福王龍子鈺和逍遙王端木擎看到了寧王後麵的那輛馬車,心裏對南宮博滿意了幾分。
南宮淩本人卻沒有太大的喜悅。要回大夏了,心裏越發的不舍了。
因為沐瑤不會跟隨南宮淩一起走,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她呢!
還好,有師父陪伴不至於孤單。
大夏使臣一行人被迎進了瞻雲館,讓他們稍事休息。隻等午宴時再為他們接風洗塵。
正午時分,太陽高懸,西陵的京城裏變得格外的暖和。但對於久居南邊的大夏國人,還是冷的裹緊衣袍。多虧了永平帝為他們每人配備了兩個暖手爐,才不至於那麽難受。
禮部尚書把大夏使臣親自迎進了太和殿。
寧王等人心裏暗自讚歎,西陵雖不及他們大夏疆域遼闊,但這一路行來。發現老百姓都安居樂業,街市上熱鬧的很。
鎮子上房屋林立,街道寬敞。店鋪都一個挨著一個的。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左相顏明澈對民生要比那兩位觀察的入微。他發現好多交通便利,大點的市鎮或村屯,都有一些未建完的小作坊或大廠子。
作坊多,活計就多,老百姓的日子才會好過。隻有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才會多多的消費。從而帶動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而給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顏明澈想到自己的國家,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新興的產業卻不多。若是再這樣持續的發展下去,國家經濟即使不會發生太大的波動,國庫也不會太過豐盈。
無戰事還好,若是發生大點的戰爭或是天災來臨,恐怕將掏空國庫。
大夏與西陵臨近的幾個城池,以前雖然也有通商往來,但大多是商品互換。可最近半年,通商形勢漸漸地發生了改變。西陵的商人多用銀錢購買他們夏國的商品。
一開始,大夏國商人還挺高興的,到手現銀總比換回商品再賣出去更加賺錢。省了車隊的費用不說,也避免了一些貨物由於運輸途中儲存不當,帶來的損耗。
西陵和大夏兩國的貨幣通用,不用再兌換。所以許多到他國邊境線的大夏國商人,都趕來青州城、吳淞關、北冥關等邊境城池來販賣他們的商品。
可不久,大夏國商人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手裏的銀子多了,但是能創造價值的貨物卻少了。
現在別說是賣給大夏國人物品,就是他們自家的商鋪貨架都擺不滿了。
無奈之下,這些商人又開啟了進貨模式。
和大夏通商的國家不單單是西陵一國。可幾經對比,他們發現西陵的貨物品種齊全,質地優良,而且價格合理。重要的是西陵商人敢簽訂合約,持續為他們供給所需。
就這樣,和西陵接壤的幾個城池,成了大夏最大的通商基地。
而銀子也不斷的流入了西陵人的口袋。邊城的稅銀暴漲,自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戶部尚書親派幾個商業細作進入了大夏。
隻可惜這幾個細作所打探到的消息隻是些皮毛。
他們隻知道大夏國人喜歡喝的果酒,是一個民間公主沐瑤所釀造。他們喜歡吃的烤串也是沐瑤所創。倍受大夏人喜愛的藥丸據說也和羽瑤公主有關。
而且那位羽瑤公主還是個貪吃的。聽說那黑黑的土鱉蟲她也拿來吃。還有那整天吃土的曲蟮她也能吃。
戶部尚書聽得直皺眉頭。這樣野蠻的丫頭怎麽入得了西陵皇帝的眼的?
後來那細作又說:據說羽瑤公主小時候家裏特別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差點沒餓死。
聽了這話,戶部尚書又覺得那個小丫頭還挺可憐的。
這幾個細作還打聽到那位羽瑤公主還有一些大作坊在籌建中。這其中就有困擾大夏皇帝南宮博的筆墨紙硯問題。因為大夏國雖然地廣,但是平原、丘陵和山地占了大半,森林並不多。
所以,當這一消息傳回大夏時,戶部尚書都等不急明日上早朝,當即坐車趕到了宮門外。
康順帝對此事也非常重視。翌日早朝,聽聞此消息的滿殿文臣激動不已。
他們大夏太缺紙張了。貴族還好,可用昂貴的紙張或絲帛書寫。至於窮苦的學子,平時多用竹簡。是洗了又寫,寫了又洗的。費事不說,還不方便攜帶。
更有甚者,在地上寫字做文章。直到自己認為可以了,才又抄到竹簡上。總之,書寫用品是五花八門。
筆墨硯台大夏倒不缺。可那也不如細作畫的那根細長的木頭筆好啊!聽說這種筆竟然不用蘸墨汁,省了買硯台研磨浪費時間了。
況且那筆芯用的鉛也不是多貴的東西。他們大夏山少,可礦多啊!光是不值錢的鉛礦就有三四個。
在他們大夏不值錢的東西,竟然被西陵的一個小丫頭給派上了大用場。
還不等康順帝發表意見呢,翰林大學士嚴章等一眾文臣,齊刷刷的跪了一地。
請求夏皇為了天下的學子著想,派遣使者出使西陵。花銀子買也好,用他們大夏珍貴的馬匹去換也好。一定要把這個木頭做的鉛筆和紙張的製作工藝給弄到手。
康順帝還沒說什麽呢,底下的那幫子武將可不幹了。
左將軍雲齊先蹦了出來,他的胡子被氣的撅起來老高。
他怒目橫眉的指著嚴章的鼻子,話語脫口而出:“你個酸臭的糟老頭子,你還真敢想!拿我大夏的馬匹換那不能吃穿的玩意。你咋不說把戰馬也都拉去換了。幹脆這軍隊也不用要了,有敵國攻城掠地,你們就用那一撅就折的筆杆子迎敵去吧!”
雲齊是歲數越大,脾氣越暴躁。他這一頓吼,把一向言辭犀利的翰林大學士嚴章都給整的差點詞窮了。
這還是他那個平時看著還算和善的親家公嗎?
嚴章也被氣的直撫胸口,喘了半天才怒道:“你個糟老杆,本官現在談的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為了下一代著想。你不懂能不能不要在這裏胡攪蠻纏。
本官又沒說用戰馬去換。再說咱大夏勝產馬匹,馬兒又強壯,一匹馬得換多少紙張。
況且馬兒繁衍的快,兩年就能產下一個小馬駒。可要培育一代英才最少得十年八年的。
這麽淺顯的道理你都不明白,還在這裏跟我吹胡子瞪眼睛的。你羞不羞啊!”
要論吵架,左將軍雲齊還真不是翰林大學士嚴章的對手。
可雲齊有殺手鐧啊!他那個白白嫩嫩,乖乖的小外孫嚴思航,開口會說的幾個字除了娘親、爹爹外,那就是外公了。
可把天天散朝回府先抱孫子的嚴章給嫉妒壞了。可無論他怎麽教,小孫孫都說不清楚爺爺這兩個字,隻會說捏……捏。
於是,嚴大人另辟蹊徑,教孫子喊祖父。
可小家夥覺得祖這個字不好聽,他就囑咐、囑咐的喊。
被雲齊聽到後,總拿這個事嘲笑他:“土埋半截的人了,還讓老夫的乖乖外孫囑咐你,你這一大把年紀都活哪裏去了?”
每次嚴大人一聽這句話,就氣的牙疼說不出話來。
今天雲齊又把這事給搬出來了。
沒外人說說也就罷了,可當著這麽多人不給他麵子,嚴大人的臉羞成了豬肝色。
可他旁邊的那些個文臣不幹了。
涉及到自身利益,所有的文官都站在了一個陣營。特別是上書房負責教授太子課業的東宮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