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滅法行動
字數:6601 加入書籤
九十四:滅法行動
小屋裏,扶搖坐在餐桌旁,向劍秋介紹了如今法眼會在秦國的險境。
她本以為,劍秋在聽完之後,會迫不及待的回到秦國,和法眼會共渡難關。可劍秋已經隱居了半年。鄉村的平靜讓他成熟了不少,扶搖已經說完了很久,他還是靜靜的坐在旁邊,一言不發。
扶搖終於忍不住問道:“怎麽,你不準備回去?”
劍秋沉思良久,終於開口:“其實,我是在想,如果我回到法門,我能做什麽,我又應該做什麽?我沒有答案,所以還在遲疑。”
扶搖有些不解:“師弟,你此話何意?”
劍秋道:“我想,法門如今雖然沒有炬子。但尚有金刃,流水兩派的法尊當家。他們是德高望重的大人物,自然能夠主持大局。而我隻不過是一介武夫,既不懂權謀博弈,也不懂排兵布陣。回去了,又能如何?就算是和當年的林北歌一樣,以一己之力大戰秦軍。也隻不過是把法門覆滅的時間推遲了一些而已。
況且,秦軍士卒,也多為平民百姓的孩子。我若是大開殺戒。自己難免身死,可那些死在我手下的秦軍士兵們,他們和秦王非親非故,本就應該和我們法門站在一起。現在卻因為秦王的命令,枉死在我手下。這豈不是何其無辜?”
扶搖點點頭,覺得劍秋說得有理:“那你的意思是,你不會回去救援法門嗎?”
“在我沒有想明白為何回去和回去做什麽,這兩個問題之前是這樣。炬子戰死之前,曾對我委以重任,我若是無謂而死,也對不起炬子大人的重托。”
扶搖欣慰的拍拍劍秋,站了起來:“師弟,你真長大了,不再意氣用事,師姐也放心了。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了。”
劍秋也連忙站立起來,送扶搖出門。扶搖在路上又對他囑咐了幾句,並且保證自己會把法眼會的情報實時送到八重天讓他知曉。這才坐上馬車,回到龍都去了。
話分兩頭,秦王趙贏決定剿滅法門,秦國全境的衙門就開始以極為迅捷的速度行動起來。
所謂天子一聲雷,地上響連天。這次秦王的態度堅決,朝廷官員們也不再敢陽奉陰違。一夜之間,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滅法運動就開始在秦國國內全麵展開。
國王專屬的特務組織“繡衣司”派出了無數密探在各地刑官捕快的帶領下大肆搜捕法門門徒。而這些貪官汙吏更是火上澆油。他們不敢對那些位高權重的流水派門人下手。卻專一緝拿山霧派的平民百姓們。不僅如此,官府甚至還肆意抓人,汙蔑那些本非法門弟子的百姓為法門中人。趁機向人們索取賄賂,否則就要屈打成招。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大秦國內便有上千人被官府以私通法門的罪名收監。全國人心惶惶。
在民間,其實不少出身平民的山霧派弟子根本鬧不清所謂的法眼會究竟是個什麽組織。他們大都和當年劍秋的父親一樣,以為法眼會就是個同鄉會或是同行會之類的東西,隻要紋個身加入進去,便能不受旁人欺侮。甚至還有不少人僅僅是因為年輕時趕時髦就稀裏糊塗加入法門的。因此他們的信仰並不虔誠。
此時大難臨頭。不少百姓都選擇塗改身上的法眼紋身,以示退會,希望能夠避免災禍。
而法門之中最先叛變的,還不是那些山霧派的平民百姓們,而是那些兩麵三刀的大秦流水派門人。這些人本就是看中了法門之中的一些特殊資源,這才加入。在曆次朝廷針對法門的打壓時期,他們也許會因為自己的利益,為法眼會通風報信,做些順水人情。這也正是法眼會接納他們的原因。
可是這次大秦國針對清剿法門的態度顯然極為堅決。如今國王嚴令之下,大秦國的流水派門人們再也不敢冒頭替法門說話了。
畢竟新繼位的大秦國王血氣方剛,正欲立威。不久之前才頂著巨大壓力清除了號稱大秦第一勳貴的明陽君一族,收回明陽城和明陽私軍的控製權。又在明陽城一戰中和法眼會結為死仇。而流水派的門徒們又大都由朝廷的官員和貴族們組成。此時到了他們選邊站隊的時刻。
在雙方利害關係的權衡之中。無論是對流水派的威脅還是利益。都顯然是大秦朝廷對於流水派的影響更大。所以他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和大秦朝廷站在一起。一個個一改往日的囂張氣焰,偃旗息鼓,做起了縮頭烏龜來。
就連流水派的法尊洪淵,也“聰明”的選擇了明哲保身,跑到秦國之外躲了起來。準備等到風頭過後再回秦國。
甚至還有一些極為卑劣的流水派成員為了撇清關係或是為了獻媚國王,利用自己對法門的熟悉程度,向官府揭發山霧派和金刃派的弟子。
這是法門至暗時刻的開始,短短時間之內,法門在秦國最底層的各個堂口就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偏偏此時,炬子身死,後繼無人。法門還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在滅法行動開始的一段時間裏,法門內部甚至沒有一個人能有效的把大家組織起來,對抗朝廷的迫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幸虧這樣的狀態並沒有持續太久,就在法眼會風雨飄搖之際。法眼會中的一部分修行人們終於站了出來。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出身金刃派,小部分則是山霧派弟子。
金刃派是法門中最堅定的武鬥派,在法尊鐵鋒的組織下,這些各自為戰的修行人們終於組織起來。開始以武力對抗秦國朝廷的迫害,並且掩護平民弟子們的撤離。
鐵鋒為了保存法眼會的火種,同時也為了自己能夠順利上位炬子寶座。開始組織秦國各地的法門弟子向秦國西涼城的法門聖地“光明崖”撤退。同時號召列國的法門弟子向光明崖集結。共同扞衛法門最後的火種。
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征程,那些對法眼無比信仰的修行人們為了掩護同門弟子,舍生忘死的和大秦朝廷的力量戰鬥。
同時,神州大陸其餘兩國的法門弟子也開始大量湧入大秦國境,對大秦朝廷的官員們展開了血腥報複。他們四處獵殺大秦國王的官員和走狗們,用鮮血洗刷了秦王對法門的汙辱。
對於鐵鋒的決定,遠在東吳的流水派法尊洪淵卻是氣的直拍大腿,在地道密室裏痛罵鐵鋒是飯桶蠢貨。原本秦王趙贏隻是絞殺秦國境內的法門弟子,而大源國和東吳國的法門堂口分舵依然完好無損。秦王就算是威勢再強,對於大源和東吳的法眼會也是鞭長莫及。隻要其餘兩國的法眼會堂口還在,法眼會總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現在可好,整個法眼會的所有弟子都被鐵鋒的熱血動員號召,前往秦國。而大源東吳兩國的國王倒也樂得不必大費周章就送走了這群威脅國內統治的瘟神。自己國內也清淨了不少。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法眼會的勢力再強大,終究也隻是一個民間組織,就算聚在一起,也不可能和組織嚴密的國家機器正麵對抗。在洪淵看來,從不聽從自己號令的金刃派滅不足惜。可鐵鋒的行為簡直就是上趕著讓人家一鍋給端了。將來自己想要收攏兩國的殘餘勢力,在他國重新組建法眼會總部,自立炬子也難上加難。
洪淵無不可惜的歎氣道:“看來這次法眼會是注定要元氣大傷了。”
洪淵的預判果然沒錯,各國的法門子弟湧入大秦之後,一開始的確是減緩了朝廷對法門的攻勢。也給朝廷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可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大秦朝廷就反應過來,不僅穩住了陣腳,而且輕易地就打退了法眼會的攻勢:
這些精通馭民之術的官員們發現,最近大量出現的法門弟子大都是來自國外,因此才敢肆無忌憚的攻擊秦國官員。
有了目標,繡衣衛官員們立刻就推出了針對性的打法。秦國的戶籍製度本就嚴格。官員們隻需要更多批次的派出密探或差役,每晚拿著當地的居民表闖入民居清點人數。一旦發現可疑人員立刻緝拿即可。同時他們還上報國王,請求派出可靠的軍隊駐紮在各個城市,就能夠嚴格控製本國人員的流動。
秦王趙贏在聽說了法眼會竟敢煽動列國流民入境作亂,並且大肆攻擊本國的官府之後。更加怒不可遏,不僅調動自己的禦林軍滿足了繡衣衛進駐城市的請求。更是在國境線上加派駐軍,嚴格審查入境的外國人員。而且下令:無論軍士還是繡衣衛密探,一旦發現國外的法門弟子立斬不赦,就連膽敢收留他們的本國子民即使不知情也一律連坐,絕不輕饒。
一時之間,大秦在各國邊境線上陳列重兵,弄得大源、東吳兩國也是如臨大敵,生怕秦國名為肅清國內,實為伺機入侵。也隻得向國境線上增派兵馬。
在大秦強力的多重打擊之下,法眼會的抵抗反擊立刻陷入頹勢。不僅本國的法門堂口遭到鎮壓,就連入秦增援的法門也被士兵們趕出了城市,藏入深山密林。他們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甚至還有山中的強盜們朝他們趁火打劫。
入秦的法門弟子們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很快就支撐不住,隻能試著向外突圍。可是他們就算向故國的方向突圍,也闖不過各地秦軍的重重關卡還有邊境上的重兵布防。無奈之下,他們也隻能繼續向西而行,一窩蜂的湧向鐵鋒口中的法門最後的抵抗之地:光明崖。
秦王的肅清計劃進行得極為順利,三月之後。秦國境內的法門勢力已經遭受了近乎徹底摧毀。國內所有的分舵和堂口基本已被拔除。西涼城內的光明居也被官府沒收。全國有數萬人被捕,上萬人遇害,直殺得血流成河,怨聲載道。殘餘的十餘萬法門子弟龜縮在以光明崖為中心的西方群山之中,幾乎陷入了落草為寇的窘境。
“好!幹的不錯!”
看著繡衣衛指揮使呈上來的奏報,趙贏極為滿意:“做的不錯。這一次寡人雷霆一擊,一舉剿滅了為禍數百年的法眼暴民,總算是掃清寰宇,海晏河清。還了百姓們一個平安之世。你們也是功不可沒。”
伏在地上的繡衣衛指揮使趙宗嶽連忙謝恩:
“陛下聖聰如炬,天下歸心。微臣們隻是出去借著陛下的龍威方才一擊中的。怎敢貪天之功?隻是,如今法門餘孽尚有十餘萬藏身西方群山之中。若不嚴加看管,將來隻怕還有動亂。因此,微臣提議,不如調集一支精兵,前往西方群山遷離那裏的百姓,再將法門餘孽們圍困山中。令他們無從得食。如此一來,再過三月,他們就能全部餓死在山間荒野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嗯?”趙贏眉頭一皺:
“想不到法門暴民竟然流毒至此。清剿三月之後,仍有十萬殘餘。嗯,依朕之意,要餓死這些餘孽不難。可如此一來,豈不是被東吳、源國笑我秦軍無能,連幾個暴民也無法戰勝,隻能靠圍困取勝?不如點起一支軍馬,朕要禦駕親征!這一戰,不止能練兵,也能向天下證明。我大秦,徹底剿滅法門的決心。可比那兩個拿法眼會無可奈何的廢柴國家強多了!”
繡衣衛指揮使趙宗嶽心中吐槽:“明明圍死了就能解決的事,你非得勞民傷財的去強攻。還禦駕親征?我看你就是吃飽了沒事幹!”但嘴上卻順從的磕頭稱是:
“陛下聖明,是微臣淺薄了。不知陛下欲點哪一路兵馬?”
“嗯…”趙贏托腮思索片刻便有了主意:“車侯軒的白虎軍還在十萬大山邊上守著嗎?”
“是,陛下。車侯將軍如今收編了近兩萬的明陽私軍並入白虎軍,共率領近八萬兵馬駐守西南。”
趙贏不耐煩的擺擺手:“打那幾個野蠻人,哪裏用的了八萬精兵?告訴車候軒,讓他即刻抽調兩萬人馬,親自率領趕回庸涼,準備隨朕禦駕親征。”
“是!”趙宗嶽磕了個頭,突然又想起一事:“可是,車侯將軍回歸,又由誰來統領白虎軍呢?”
趙贏想了想:“讓駐軍明陽城的沙百戰去。反正如今明陽城大局已定,不如就派你去駐守。你在繡衣衛司職多年,對於鋤奸工作很是在行。我便封你為明陽城總督,明陽城就交給你了!你去十萬大山傳旨之後,就去上任吧!”
“謝主隆恩!”趙宗嶽大喜過望:一城總督可是個人人垂涎的肥差。自己從人見人厭的特務頭子,一躍成為封疆大吏,這可是從前自己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趙贏又道:“對了,告訴車候軒,帶回來的另外兵馬裏,給我選上八千當年的明陽私軍士兵。讓這些人一大半留在十萬大山戍邊,一小半去西方群山和法眼會餘孽拚命。隻要這些人回不了明陽城,明陽城就不會動亂!還有,大軍討伐西方群山時,也不必把山民遷往內地。還有,把庸涼城裏那幫不服寡人的貴族老爺們也帶上。寡人倒要看看,這次誰敢陽奉陰違,接濟那些反賊餘孽!”
趙宗嶽勸道:“可是陛下,若不遷離山民,恐怕大軍討伐時,難免禍及百姓…還有,若是帶上王都貴族,恐怕行軍之中,幹係太大…”
趙贏眉頭一皺:“這不是你該考慮的事情!”
“是是是。”眼看秦王不悅,趙宗嶽立刻閉嘴。免得自己剛剛到手的總督肥差泡了湯。要這職務,可不知道還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喜歡法眼:明王請大家收藏:()法眼:明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