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田丁兼有 自立門戶(一)
字數:3056 加入書籤
縣醫院探望沈佳母親回來,柳琦鎏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自己可能去不了洛陽了。沈佳母親如此病重,自己不能棄之而去。於是,柳琦鎏就去了一家建築隊。
在時光的長河中,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宛如一幅古樸而生動的畫卷,在中國農村的大地上徐徐展開。這是一個經濟複蘇、社會變革的轉折點,也是無數家庭夢想成真的時刻——修房蓋屋。
當春日的第一縷陽光灑向這片廣袤的土地,農舍裏的人們懷著對未來的憧憬,開始了他們改善居住條件的偉大征程。那是一個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家庭大事,每一個決定都承載著幾代人的期望與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房子逐漸成型,農村社會也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就像種子破土而出,迎接新的生長季節。
建築材料的選擇如同譜寫一曲和諧樂章,磚與木在這裏相遇,演繹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那時候,大多數房屋仍保留著傳統的磚木或土木結構,仿佛是古老文明留下的足跡。然而,在一些較為富裕的地方,鋼筋混凝土也開始嶄露頭角,成為新時代進步的象征。雖然受限於當時的條件,但這些材料見證了那個時代農村建設技術的發展曆程,它們共同譜寫了屬於自己的篇章。
走在鄉間小道上,你總能看到那一片片青灰色的磚牆,與紅色機瓦屋頂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鬥拱、雕花等裝飾元素點綴其間,讓每棟房子都像是一件藝術品,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這不僅是建築風格上的選擇,更是當地居民對於美好生活追求的具體表現;每一處細節都是對傳統文化最深情的致敬。
麵對土地資源的稀缺和人口增長的壓力,村民們巧妙地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出既實用又緊湊的設計。“裏弄式”住宅、“四合院”式的布局,使得鄰裏之間更加親近,共享一片藍天。即使房屋麵積不大,卻處處體現出主人家的心思縝密與生活智慧,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生活氣息。
每當有新建房屋的消息傳來,整個村莊都會沸騰起來。鄰裏們紛紛伸出援手,帶著工具來到施工現場,男女老少齊上陣,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主家則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款待大家,感謝每一位參與者。這樣的場景不僅僅是簡單的勞動分工,更是一種深深植根於人們心中的互助精神,它連接起了每個人的心靈,使這個小小的社區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從打土坯到購買建材,再到編葦箔等一係列工序,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辛勤的汗水。挖地槽、打夯、砌磚……這些都是需要耐心和技術的工作,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完成這樣一棟新房往往需要數周甚至一個月的時間。盡管過程漫長且艱辛,但當看到新房落成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變得無比值得。
建房的資金大多來自家庭多年來的積蓄或是通過銷售農產品獲得的收入。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建房的速度也在加快。有時,在十天之內就能建成一座上千平方米的新居。這一成就背後,離不開精心的規劃和技術的支持,它是勤勞與智慧相結合的最佳證明。
優秀的建築質量離不開工匠們的精湛技藝。無論是砌磚柱還是安裝窗框,他們都力求完美,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比如,在處理牆體傾斜度時,匠人們會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做出適當調整,以防止雨水倒流等問題的發生。這種嚴謹的態度體現了他們對作品的高度負責,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回首這段曆史,我們不禁感歎時代的變遷和發展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九十年代初的修房蓋屋活動不僅僅是一場物質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心靈深處的觸動。它記錄下了那個特殊時期農村人民的生活狀態和社會風貌,同時也為今天的城鄉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讓我們珍惜這份記憶,繼續書寫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篇章。
土地承包十年時間,農民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條件的改變引發了修房蓋屋的普遍性,小型建築隊也就應運而生了。
這種建築隊結構也很簡單,由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相好不錯的人群組建而成,七八人,十來人就可以成建。有大工小工之分。說來湊巧,一天,柳琦鎏正在幹活,遇到了他的初中班主任鄭老師,柳琦鎏曾經和鄭老師說過想去當代課老師。鄭老師見到柳琦鎏告訴他,馬上要開學了,學校正好需要增加四五位代課老師,讓柳琦鎏三天後去試講。
柳琦鎏聽到這個消息既興奮又緊張。這幾天他一邊繼續手頭的工作,一邊利用空閑時間備課。他深知這次機會難得,畢竟成為一名教師一直是他心中的夢想。
終於到了試講那天,柳琦鎏精心打扮一番後來到學校。教室裏坐著幾位校領導和資深教師,包括鄭老師。柳琦鎏深吸一口氣走上講台,開始講課。剛開始他還有些緊張,說話偶爾結巴,但當他投入其中後,逐漸變得自信起來,清晰而生動地講解著知識要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試講結束後,台下的評委們交頭接耳討論著。柳琦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最後,鄭老師站起來微笑著宣布,柳琦鎏通過了試講,可以留下來擔任代課老師。柳琦鎏激動得眼眶濕潤,連連感謝在場的所有人。他知道,自己即將開啟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做好這份工作,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們,不負眾望。
得到這個結果,柳琦鎏算了算日期,也快到開學了。他想到,上一次去縣城看望老同學餘虹,被沈佳半路截了回來,一直沒有顧上去。這一天,柳琦鎏他們建築隊下午沒活,他就騎上自行車去縣城,準備去餘虹家。
等柳琦鎏快進縣城的時候,又是在上次遇到沈佳的地方,被沈佳迎麵攔住。原來沈佳這幾天一直在醫院照顧母親,今天她姐姐接替她讓她回家洗個澡,休息休息!剛剛好遇到了要去縣城的柳琦鎏。柳琦鎏問了問沈佳母親的情況,沈佳回應,已經醒過來了,但是臥床不起,不能自理。隨後就問柳琦鎏去幹什麽,柳琦鎏臉不紅心不跳的說,想去醫院看看她母親。沈佳不疑有它,就和柳琦鎏一起返回醫院。到了醫院附近,柳琦鎏又買了點補品。兩個人一同走進醫院病房。柳琦鎏看到病床上瘦弱的沈母,心中泛起一絲同情。他將補品放在一旁,禮貌地問候著沈母。沈母虛弱地笑著,眼中微微露出絲絲笑意。
就在這時,病房門突然被推開,護士進來換藥,沈佳的姐姐跟在護士後麵。沈佳姐姐看到柳琦鎏,悄悄問他有沒有和家裏商量結婚的事,柳琦鎏回應說,已經著手開始準備。
喜歡田野的變遷請大家收藏:()田野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