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田丁兼有 自立門戶(六)

字數:3340   加入書籤

A+A-


    這天下午,下學後,柳琦鎏老師沒有像往常一樣在學校陪著大掃除的學生,而是早早地離開了學校。今天對他而言是個特別的日子——他將要開始一係列家訪之旅。作為一名初一四班的班主任,柳老師深知家訪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拜訪,它更是一座連接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堅實橋梁。
    “小明,這是你最喜歡的書嗎?”柳琦鎏老師輕聲問道,手指輕輕滑過書架上的一本舊書。小明家不大,但溫馨整潔,牆上掛著幾幅他親手繪製的畫作。通過這次家訪,柳琦鎏老師了解到小明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他的父母也一直鼓勵和支持著這份愛好。“原來如此,難怪你在板報繪畫時表現總是那麽出色。”柳琦鎏老師笑著說道。這樣的發現讓柳琦鎏老師能夠更加全麵地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為因材施教打下了基礎。
    在小華家裏,一場關於學習方法的討論正在熱烈進行中。“我們覺得孩子有時候會因為害怕犯錯而不願意嚐試新事物。”小華的母親憂慮地說。柳琦鎏老師認真傾聽後,提出了鼓勵探索、容許失敗的教育理念。“讓孩子明白錯誤是成長的一部分,這樣他們才能勇敢麵對挑戰。”他溫和地解釋道。通過麵對麵的交流,家長與老師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互信關係,共同為孩子的未來努力。
    “小莉,你知道嗎?你的作文寫得非常棒!”柳琦鎏老師翻開小莉的作業本,指著一篇充滿想象力的文章說,“不過,在數學方麵還需要多加練習。”根據小莉的具體情況,柳琦鎏老師為她量身定製了一份學習提升方案,包括每天固定時間複習數學概念以及每周一次的寫作分享會。這種個性化的指導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增強了自信心。
    “歡迎再次來做客,柳老師!”每次離開學生家時,總能聽到這樣熱情的話語。家訪過程中,柳琦鎏老師用真心去感受每一個家庭的故事,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紐帶。孩子們不再把他僅僅看作是課堂上的老師,而是生活中可以信賴的朋友。這種情感上的支持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尤為重要,它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我們希望學校能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孩子有更多機會鍛煉自己。”一位家長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願望。通過家訪,家長們不僅能深入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還能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來。與此同時,柳琦鎏老師也會將家長們的意見反饋給學校管理層,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實現家校共贏的局麵。
    “在家裏,我發現孩子做作業時容易分心。”另一位家長提到。針對這種情況,柳琦鎏老師調整了課堂教學節奏,並引入了更多的互動環節,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家訪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成為了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使得教育更加貼合實際需求。
    “我們的校訓是‘知行合一’,這意味著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付諸行動。”在家訪過程中,柳琦鎏老師總是不忘介紹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文化特色。這讓家長們更加理解和支持學校的教育工作,同時也促進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
    “交通安全非常重要,無論是步行還是騎車上學,都要遵守規則。”每到一家,柳老師都會強調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她還與家長們探討如何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確保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遠離危險。
    “如果遇到經濟上的難題,請不要猶豫告訴我們。”在了解到部分家庭確實存在實際困難後,柳琦鎏老師主動提出可以幫助聯係相關機構提供援助。這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讓那些處於困境中的家庭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
    柳琦鎏老師坐在簡陋卻整潔的小客廳裏,對麵是一位眼神中帶著愧疚和猶豫的父親。這位父親的孩子是初一四班的一名學生,而最近,柳琦鎏老師從其他渠道了解到這個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的問題。這次家訪,柳琦鎏要和這個家長討論一下家暴的問題
    “我知道,提起這個問題可能會讓您感到不舒服,”柳老師的聲音溫和而堅定,“但是作為孩子的班主任,我必須關心每一位同學的成長環境。家暴不僅會給孩子帶來身體上的傷害,更重要的是它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深遠的影響。”
    那位父親低下了頭,沉默片刻後,他緩緩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淚花:“其實我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隻是有時候控製不住脾氣……”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柳琦鎏老師輕聲說道,“我們可以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參加情緒管理課程,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谘詢幫助。這樣不僅能改善家庭關係,也能讓孩子在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作為父親,您一定非常愛您的孩子。我想說的是,孩子確實需要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而不是通過體罰或負麵情緒的發泄來教育。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壓力和挑戰,但將這些負麵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不僅會傷害他們的身體,也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深遠的影響。孩子們的快樂和健康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應該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成長環境。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些更好的方式來處理生活中的困難,比如學習情緒管理和溝通技巧,這樣不僅能改善家庭氛圍,也能幫助孩子學會如何積極麵對生活中的挑戰。總之,我們要明白一點,孩子是用愛來維護的,不是用打來發泄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這位父親的心弦,他緊緊握住柳老師的雙手:“謝謝你,柳老師。我會努力改正自己的錯誤,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而在另一個家庭中,情況則完全不同。小剛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但近來他在學校裏頻繁出現欺負同學的行為,這讓柳琦鎏老師十分擔憂。當他來到小剛家中時,迎接他的是一對態度強硬的父母。“小孩子之間的打鬧很正常,沒什麽大不了的。”小剛的母親不以為然地說。
    麵對這樣的回應,柳琦鎏老師並沒有急於反駁,而是耐心地解釋道:“校園暴力絕不是簡單的‘打鬧’,它會給受害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同時也會影響施暴者的人格發展。我們希望孩子們在學校裏學會尊重他人、理解包容,而不是通過欺淩來獲得所謂的‘成就感’。”
    看到家長依舊麵露疑惑,柳琦鎏老師繼續說道:“溺愛孩子固然重要,但我們更應該教會他們明辨是非,懂得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成長為有責任感、有愛心的社會公民。”
    “柳老師,您說得對。”小剛的父親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們以前太過於保護孩子,反而忽略了正確的引導。今後我們會更加重視這一點,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
    通過家訪,柳琦鎏老師感覺他不僅成功地與家長們建立了更深的理解和信任,也為學生們創造了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一次次家訪不僅僅是了解了學生家庭狀況的過程,更是一次和家長心靈的交流與碰撞。在這個過程中,柳琦鎏老師就是要用他的專業素養和真摯情感,為每一個孩子撐起了一片晴空。無論是麵對家庭暴力還是校園欺淩,他覺得應該站在最前線,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喜歡田野的變遷請大家收藏:()田野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