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病榻花榮憂國勢 欲改曆史定乾坤

字數:4442   加入書籤

A+A-


    第4章 病榻花榮憂國勢,欲改曆史定乾坤
    躺在病榻之上的花榮,目光遊離,思緒如紛飛的柳絮,雜亂無章。
    他深刻地知曉,自己現今所處的這個封建王朝,早已腐朽到了骨子裏。
    那高高在上的趙官家,心思全然未曾放置在朝政之事上,反倒癡迷沉淪於“花石綱”和修道之類的荒唐事務。
    身為一國之君,不為江山社稷謀福祉、圖發展;卻隻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肆意揮霍民脂民膏,將原本大好的局麵折騰得一塌糊塗。
    明明可以無所作為,就可安享榮華富貴,可最終卻因自己這般胡亂操作,落得個在五國城悲慘喪命的結局。
    最後還成為後世皇帝在教育繼任者時,那令人警醒的反麵典型,被永遠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花榮想到,既然這趙官家已然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即便自己對曆史的走向了如指掌,竭盡全力為其出謀劃策,也隻能做個修修補補的裱糊匠。
    對於曆史的發展估計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後來的靖康之恥,說不定還會繼續發生。
    這場農耕民族的浩劫,是每一個漢族兒郎心中永遠的痛。
    那麽,在這即將如狂潮般洶湧而至的亂世之中,自己究竟應當通過何種方式來謀求生存之道?
    既然這牌局已然被趙官家和貪官汙吏們禍害得不成樣子,自己何不將其徹底推翻,讓這社會秩序和發展,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規劃來實施。
    我花榮,定要讓曆史因我而改寫。
    殺光蠻夷,一統天下。
    定高句麗,滅扶桑,殖民南洋,讓澳洲成為我漢家兒郎的牧場,讓美洲成為我華夏的後花園。
    大航海,凡日月所照,皆是我華夏。
    哼,皇帝誰不會當?
    作為一個現代人,對皇帝這個職業,花榮心中還是有點向往的。
    此念剛剛浮現,花榮自己都不禁為之一驚,或許在自己的身軀之內還殘存著原主那一縷忠君愛國的執著信念吧。
    花榮當即迅速地平複心情,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依照這個大膽的想法,在心中縝密細致地規劃起自己未來的人生走向。
    他心裏十分明白,自己在這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時代,想造皇帝的反,那必須小心謹慎,每一步都要仔細思量。
    畢竟,如今的他並非孤身一人在這世上闖蕩,有諸多需要他用盡心力去精心守護的人。
    推翻這腐朽不堪的牌局,把趙官家拉下皇帝的寶座,是自己今生必然的選擇,但絕非當下就能倉促行事。
    當下的自己實力尚且微弱,大宋盡管在麵對外部威脅時顯得羸弱不堪,稱臣納貢。
    然而也絕非自己僅憑手中的一槍一弓就能輕易推翻並掌控全局的。
    如今自己不過是清風寨的武知寨,一個從九品微不足道的芝麻小官。
    在大宋龐大的軍隊體係中,清風寨甚至都難以被歸入正規軍的序列。
    而他花榮,在整個大宋武將的行列裏更是名不見經傳,連個號都排不上。
    再者,宋朝向來有著重文輕武的傳統國策,他上頭還有個正知寨,處處對他進行壓製。
    那人便是心胸狹隘,唯老婆之命是從的劉高劉知寨。
    如果他敢大聲說出他準備造趙官家的反,估計劉高定會第一個屁顛屁顛跑去青州揭發他。
    故而,他當下急切地需要建功立業,憑借卓著的功勳來換取更高的地位。
    如此一來,一方麵,自己擁有了一定的官府地位後,能夠為他自己和花家增添來自官麵上的庇護之力;另一方麵,自己也能夠籠絡一批在朝廷中懷才不遇、鬱鬱不得誌的中下層武將。
    此外,如今這世道匪患遍地,通過剿滅那些窮凶極惡、罪大惡極的匪寇,他能夠在江湖中樹立起一定的聲望。
    君不見,宋江那黑矮胖子一經現身,雙手拱起說道:
    “小可鄆城宋江,這廂有禮了。”
    但凡來者是在江湖上闖蕩之人,立馬就會跪地參拜,高聲呼喊:
    “某某見在此過宋江哥哥,宋江哥哥可是想煞我等兄弟啊……”
    難道大家真的以為宋江此人有著多麽厲害的手段和高強的武藝?
    其實,他也不過是鄆城縣裏一個小小的刀筆小吏,在大宋朝廷裏連官都算不上,文不能治國安邦、出謀劃策,武不能征戰沙場、平定天下。
    可一眾江湖好漢卻對他如眾星捧月般緊緊追隨左右。
    還不是因為那家夥向來擺出一副善於行善助人的樣子,今日你在鄆城縣落魄遇難與他相遇,他毫不猶豫地掏出一二貫錢贈予你。
    明日你有官司纏身需要疏通關係,他不辭辛勞地幫你設法周旋……長此以往,“及時雨”的名號便廣泛傳揚開來。
    再加上江湖好漢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添油加醋地傳播,原本沒做多少大事,都能被傳得好似有著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一般。
    這青州附近大小匪患,大多是盤踞在山林之中,苦心經營日久的悍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剿匪之舉,一來能夠還給老百姓一片青天,讓社會趨於穩定,使自己在百姓的心中成功樹立起“為民辦實事”的良好形象,畢竟古話說得妙,“得民心者得天下”,贏得民心便能為日後的大業奠定下堅實無比的群眾基礎。
    二來,這些土匪長期盤踞山林,多年來積累了為數不少的財富,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所需的銀錢不計其數,僅靠花家現有的積蓄實在難以長久支撐,況且坐吃山空,財富遲早有耗盡的一天。
    三來,剿匪能夠切實地訓練軍隊、鍛煉士卒,要知道唯有實戰方可造就強兵,無論怎樣精心地訓練,都不如真刀真槍的實戰來得有效。
    ……
    想著想著,花榮不禁聯想到元末,朱元璋的謀士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口號。
    當下的自己也迫切需要按照這樣的策略口號,來進行自己的王圖霸業。
    目前自己亟需的正是發展的時間,唯有長期持續不斷地積蓄力量,才能夠應對十餘年後的那場民族浩劫。
    一想到積蓄力量,他又立刻念及人才的問題。
    如今的花家,除了二叔以及二十多名親兵家將,其餘能夠派上用場,獨當一麵的人才寥寥無幾。
    二叔在花家一直扮演著大管家的重要角色,幫助他精心打理花家上下的各種事務。
    其餘的親兵家將當中,有兩三個人具備擔任營指揮使帶兵作戰的能力,其餘的以前在軍隊大多隻是都頭、隊正級別,讓他們小規模地帶兵打仗還算能夠勝任,可若是讓他們處理其他事務,就總讓人感覺差了那麽一些火候。
    “還是極度缺人才啊!”
    花榮不禁深深地感歎道。
    這時,他突然想起《水滸傳》中,光是梁山有名有姓的好漢就多達108位,這還尚未算上王慶、田虎、方臘這三大勢力的部下。
    倘若剔除掉那些作惡多端的流氓、惡霸,其中的多數人還是當得起好漢之名的。
    嗯,確實得仔仔細細地好好謀劃一番,才能夠將那些頂尖的猛將和謀士收歸到自己的麾下。
    此刻,一個小小的想法在花榮的腦海中開始緩緩地生根、萌芽。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