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王文堯疑雲暗起謀漕運,眾好漢怒火高燃討血債

字數:5055   加入書籤

A+A-


    這一夜,王文堯沉浸在觥籌交錯之中,早已記不清自己究竟被灌下了多少杯酒,腦袋始終感覺昏昏沉沉。
    離開酒樓時,腳步踉蹌得如同踩在棉花上,每一步都給人一種虛浮不穩的印象。
    身旁的隨從趕忙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攙扶住他,半拖半拽地將他扶上了早已等候在一旁的轎內。
    一路上,轎子隨著轎夫的步伐輕輕晃動,王文堯在轎中時而歪向左邊,時而倒向右邊,發出含糊不清的囈語,惹得轎夫都忍不住低頭笑出了聲音。
    小半個時辰後,轎子穩穩停在了通判府邸門前。
    王文堯被隨從扶下轎子,他迷迷糊糊地跨進大門,就在大門關上的那一刻,一陣涼爽的夜風“嗖”地一下吹了過來,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他的臉上。
    這陣風就像一道神奇的咒語,竟讓他瞬間清醒過來,整個人像是被重新注入了活力,仿佛換了一個人。
    他的眼神刹那間恢複了往日的精明銳利,原本軟綿綿的腳步也變得沉穩有力。
    剛剛還滿臉的醉態,此刻消失得幹幹淨淨,無影無蹤,仿佛他從來就沒有喝醉過一般,又變回了那個在官場中長袖善舞、心思縝密的青州通判王文堯。
    站在自家的庭院中,王文堯抬頭望向夜空,思緒開始如潮水般翻湧。
    他心裏暗自盤算起來,之前自己委托慕容彥達賣土地的事情,那筆錢慕容彥達現在對自己隻字不提,慕容彥達的小心思自己又不是不知道。
    哼,今晚酒宴上,自己抽空又問了他,他卻顧左右而言,這不是明擺著心裏有鬼嗎?
    還有慕容彥達今晚大張旗鼓地給自己舉辦餞行宴,到底是出於什麽目的?
    宴會上慕容彥達說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以及送什麽“萬民傘”,簡直可笑至極。
    王文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的冷笑,他太清楚自己在青州的所作所為了,別人或許不清楚,難道他自己心裏還沒譜嗎?
    最近因為花家後續之事,青州百姓更是暗地裏罵他“王扒皮”,說他雞腳杆上刮油,這些他又不是聾子,不可能聽不到。
    還“萬民傘”,這東西隻要那個當官的想要,隨便找些人操辦操辦,每天收到百十個都不是難事,慕容彥達這一出,估計就是想用一把破傘來堵自己的嘴……
    王文堯靜下心來,在庭院中來回踱步,仔仔細細地琢磨著慕容彥達的心思。
    越想,他越覺得不對勁,心裏的不安也越來越強烈。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麽,猛地停下腳步,大聲問守在一旁的管家:
    “你去問問李公公,明天我們回東京走漕運如何?”
    王管家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一臉遲疑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說道:
    “老爺,之前不是都已經說好了走陸路,途經鄆州和濟州去東京嗎?
    並且李公公說已經托慕容知府給沿路州府發了公文,托他們照應……”
    王文堯心中有事,又聽到王管家竟敢質疑自己的決定,頓時眉頭緊緊皺在一起,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冷冷地盯著王管家,目光中透露出威嚴與不滿:
    “是你是老爺,還是我是老爺?
    讓你去你就趕緊滾過去!”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對了,要是李公公問為什麽要改變行程,就說我們給官家帶的禮物太多,走陸路太麻煩,不如漕運方便。”
    王管家看著王文堯發怒,心裏“咯噔”一下,暗自叫苦,在心裏狠狠罵自己是得意忘形了,怎麽就忘了自己隻是一個下人,竟然去質疑老爺的命令,這不是嫌自己命太長,想給自己的上任去作伴嗎?
    於是聽完王文堯的話後,他不敢再有絲毫耽擱,連忙朝著門外跑去。
    可剛跑出幾步,王文堯又把他喊了回來,說道:
    “算了,你明天一早去。
    先安排好漕運碼頭的事情,然後再去給李公公說,記住了。”
    “對了,你剛才說李公公托慕容知府幹了什麽事?”
    王文堯畢竟晚間喝了不少酒,剛剛王管家的話也不是聽得很清楚。
    王管家連忙跑過來,對王文堯說,
    “老爺,就是前天早上李公公安排人來告訴老爺說定回京的時間,我聽那人無意間露了一句。
    當時老爺留那人喝茶,那人無意間說李公公安排他去找慕容相公協商返京給路過的州府發公文一事。”
    隨即又把當天發生的事情詳細講給王文堯聽。
    王文堯聽後,大腦慢慢回憶起來,印象中覺得是有這麽一回事。
    但是還是劈頭蓋臉的對王管家罵道:“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不早點告訴我。”
    王管家心裏委屈,但又不敢說什麽,隻能跪在地上認錯,隨後在王文堯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後又退下。
    王文堯望著王管家離去的背影,又轉身進入房內,看著房內熟悉的陳設,輕輕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
    “但願是我想多了吧,哎,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兩天眼皮老是跳,總感覺要出點什麽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願菩薩保佑,讓自己能夠平安順利地到達東京。”
    說完,他緩緩走進臥室,關上了房門後坐在床上,屋內的燭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映照著他那若有所思的麵龐。
    ……
    而此時,正值盛夏,清風山上卻透著絲絲涼意,枝葉在山風輕撫下沙沙作響。
    花榮站在聚義廳前,抬眼望向山林間繚繞的薄霧,心中滿是運籌帷幄的篤定。
    二叔花勇因近來過度操勞,再加上不慎著涼,身體一直時好時壞,已無力處理山上大小事務。
    重擔便落在了李助肩上,好在鄭天壽、蕭讓和金大堅常在一旁出謀劃策、協助操持,才讓李助這個才上山沒幾天的“生手”能夠勉強應付。
    李助也不負所望,正式挑起軍師的職責,將各項事務逐漸打理得井井有條。
    待眾人齊聚,花榮掃視一圈,看著這些生死與共的兄弟,心中暗自得意。
    如今,自己麾下李助足智多謀,擔任軍師出謀劃策;杜壆、石寶和孫安,皆是能統兵作戰的帥才,指揮千軍萬馬不在話下;猛將糜貹,衝鋒陷陣,銳不可當;更有鄭天壽、蕭讓、金大堅等眾多兄弟,各懷絕技,輔助左右,自己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孤立無援的“光杆司令”了。
    眾人依次入座,廳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花榮身上。
    花榮神色凝重,緩緩開口:
    “我花家世代忠良,一心報國,卻被這腐敗的官府逼上了清風山。
    這其中,青州通判王文堯和知府慕容彥達,就是罪魁禍首!
    他們狼狽為奸,魚肉百姓,所作所為令人發指!”
    說到此處,花榮緊握拳頭,眼中閃過一絲憤怒的火焰。
    他稍微停頓,調整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
    “據我得到的可靠消息,王文堯明日就要升遷回東京任職了。”
    這話一出,廳下頓時炸開了鍋,兄弟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的滿臉憤怒,揮舞著拳頭;有的眉頭緊皺,低聲咒罵;還有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花榮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
    “我們與王文堯的仇恨不共戴天!
    上千兄弟和彪叔,皆是因他而死,這筆血債不能就這麽算了!
    我們決不能放任他就這麽大搖大擺地離開。
    而且,情報還說,王文堯此次返回東京,竟搜刮了價值百萬貫的民脂民膏的金銀,要一並帶走送給趙官家,用來作為置辦花石綱的花費!
    這些可都是青州百姓的血汗錢啊,怎能讓他得逞!”
    花榮的聲音愈發激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
    就在王文堯在府邸中忐忑不安地謀劃著行程變更,擔憂著未知危險的時候,花榮與清風山上的兄弟們已然在聚義廳中熱血沸騰地立下了複仇與截財的決心。
    一邊是官場老油條為求自保的謹慎周旋,一邊是綠林好漢為正義和仇恨的蓄勢待發,兩方人馬的命運軌跡,在這看似平常的夜晚,悄然發生著激烈的碰撞,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即將在青州的山水之間拉開帷幕 。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