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李懹籌謀劫巨款,吳亮無意探秘辛
字數:5672 加入書籤
夜色籠罩著青州城。
一家不起眼的客棧裏,燭火搖曳,映出六個神情專注的麵龐。
李懹和他的“五虎”兄弟正圍坐桌前,一場針對截獲王文堯押送的“皇綱”的周密謀劃,正悄然上演。
為了達成目標,給花榮送上一份“見麵禮”,六人不惜重金,下血本巧妙地賄賂青州官員,還真就順順利利地搞到了一份十分詳細的青州地圖。
此刻,地圖在桌上徐徐展開,上麵青州境內的雄關險道一下子就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
此前,李懹與袁朗四處奔波、多方打探消息,如今這些情報與地圖相互印證,讓他們對王文堯的行程路徑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圍繞在何處設伏,才能精準截住王文堯及其攜帶的百萬貫財富,眾人各抒己見,討論熱烈。
他們仔細分析地圖上的山川地勢、交通要道,權衡每一處設伏地點的利弊,試圖找出萬無一失的絕佳位置,好將王文堯一行人一舉攔下,把這份“厚禮”獻給花榮。
一番商討後,眾人將設伏地點定在青州和鄆州的交界處。
就在計劃看似落定之時,袁朗突然開口:“李懹哥哥,諸位兄弟,我覺得這設伏地點離青州太遠了,中間容易生變數。”
李懹聞言,頗為驚訝:
“袁朗兄弟,你有何想法?”
袁朗神色凝重,緩緩說道:
“哥哥,王文堯要攜帶百萬貫財物到東京,這麽遠的路程,銅錢太重不便運輸,極有可能是金銀一類。
之前我們打聽到通判府邸換了大量黃金,價值百萬貫的黃金足有上萬兩。
就算全部帶上黃金,那重量和需要運輸的人員也是頗多,路上人吃馬嚼的也要一筆不小的開銷。
再加上沿途並不太安全,我懷疑,他不一定會走陸路。”
袁朗的話,如同一記重錘,讓李懹陷入沉思。
是啊,能做到一府通判的人,怎會如此簡單呢?
之前他們僅憑打聽到的消息,就認定王文堯會走陸路,這想法現在看來,實在太過草率。
若設伏地點錯誤,以他們區區六人之力,到時候可就真的功虧一簣,後悔莫及了。
想到這裏,李懹看向手下“五虎”兄弟,說道:
“袁朗兄弟說得在理。
我們隻有六人,不能做守株待兔之事。
我看,咱們要不就跟在王文堯後麵,伺機找合適的機會動手。”
滕戡卻忍不住說道:
“哥哥,何必這麽麻煩?
直接去他家砍了他的狗頭,給花將軍送去不就行了?”
滕戣聽了,立刻白了他一眼,罵道:
“就你能耐!
在青州城裏動手,不說我們能不能順利離開,就是靠近他的府邸都是一個問題。
別在這裏胡言亂語瞎嚷嚷,咱們聽哥哥們的安排就行!”
馬勥和馬勁兄弟趕忙出來打圓場:
“滕戣哥哥你別生氣,滕戡兄弟是鬧著玩的,我們都聽李懹哥哥的安排就是。”
最後,經過大家的商議,最後定下計劃,聽著門街道上更夫傳來的打更聲,六人這才發現夜已經深了,兩忙匆匆躺下休息,準備天一亮,就去“護送”王文堯王相公一程。
……
與此同時,通州簽判吳亮的家中,吳亮今晚還未休息。
晚間他也受邀參加了通判王文堯的餞行宴。
好巧不巧的他被安排到了李濤、黃信、李有多他們那一桌。
吳亮是最後一個來坐下的,坐下後本來準備和三人一起喝杯喝酒的,哪知李濤就代表黃信和李有多二人說道:
“二位將軍明天還有公務,不方便多飲,我們以茶代酒和咱們簽判相公吳相公一起喝一杯。”
起初吳亮以為他們是推托之詞,畢竟他們仨現在是慕容知府跟前的紅人,而自己在慕容彥達那裏隻是普通的上下級關係。
李濤能邀請自己和他一桌都是看在同鄉的情分上,不然就現在三人在青州的地位,自己最多比一個人坐在角落裏喝悶酒的秦明好上那麽一點點。
自己從進到這酒店裏麵來後,就沒看到有人上前和秦明打招呼。
而自己眼前三位,卻不停地有官紳前來敬酒和問候。
三人都說了不喝酒,吳亮也不以為意,他本就生活清貧,也不是一個貪杯之人。
於是,四人都沒有喝酒,就是坐在一起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
突然,李有多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冒了一句:
“李先生,我們明天出發何時能夠回來,不瞞你說,我還沒去過東京城,我想給我那相好帶點禮物回來。”
李有多突然的一句話,讓李濤狠狠瞪了他一眼,罵道:
“李統製,就你事情多,遲早一天你會死在女人肚皮上。”
黃信見李濤也不是真的生氣,笑著說道:
“李先生,你不知道,咱們李統製每次出門公務都要去怡紅院找他的小桃紅解解悶。
青州上下都知道這是他雷打不動的規矩。”
說完後還一臉猥瑣的看著李濤,意思是後麵的故事你都懂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濤一聽這話也開始打趣起李有多來,說道:
“李統製,你現在都是青州兵馬指揮司副統製了,怎麽還去怡紅院這等小地方啊,我看隻有去隔壁的醉香樓才符合你現在的身份啊!”
說完後又繼續說道:“咱們這趟差事給慕容相公辦好了,我請兩位去東京的樊樓逍遙快活一圈。”
說完哈哈大笑起來,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黃信和李有多二人。
二人瞬間被李濤的話吸引住了。
吳亮以為三人是慕容彥達安排送王文堯去東京赴任,於是也笑著說道:
“羨慕三位討了個好差事,送通判相公去東京赴任,祝三位一路順遂。”
說完舉起茶杯朝三人拱手喝了一口茶。
“我們不和王相公一起,我們是去給慕容相公……”
李有多話還沒說完,李濤就咳嗽了兩聲,李有多知道自己說漏了嘴,連忙打岔說道:
“今晚王相公可真風光,不知王相公這一升遷,誰會來做咱們的新通判相公。”
一說到這裏,李濤隱晦地看了看吳亮,說道:
“吳兄,我覺得你有時間還是要多和慕容相公走動走動,我們是同鄉,按理來說你是進士出身,比我這舉人身份見識多了。
這官場上你不和上官走動,他怎麽知道你想要什麽啊?”
俗話說:“官途升遷,周旋走動為要。
當官不跑不動,原地踏步;光跑不送,降級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諺語雲又雲:‘朝中有人好做官’信然也。”
接著李濤又開始他每次關於官場生存走動的長篇大論:
“人脈乃進階之基,欲平步青雲,需交權貴,常奔走權門,殷勤侍奉,厚禮相贈,以獲賞識。
如此則消息靈通,美差肥缺,先得先機,競逐勝算亦大。
官場消息流通關鍵,走動多者知朝局、明風向,行事順勢,易顯功績,升遷順遂。
閉門自守者,雖有才學政績,亦難為人知,晉升必滯。
‘酒香也怕巷子深’,官途尤然……”
吳亮每次聽到自己這位同鄉文縐縐的官場走動哲學,心裏就十分鄙視。
但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也不好反駁他,隻是拱手說道:
“感謝吳兄的金玉良言,亮,受益匪淺。”
隨後坐了一會兒後,吳亮以出恭為借口,離開了李濤他們這一桌。
他剛走沒幾步就聽李濤嘴上罵罵咧咧的說道:
“白瞎了這進士的出生,連這最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還想做官。
呸!我看你回去做啄木官吧!”
接著黃、李二人連忙道:
“先生何必與這樣的人生氣,等我們給慕容相公去東京辦完這趟差,這通判相公的位置,慕容相公還不是給先生留下的嘛?”
吳亮還未走遠,聽著黃信和李有多二人拍李濤馬屁的話,頓時大驚,慕容彥達要辦什麽差要這三人同時去東京,還差事成了就給高官厚祿?
隨即他不動聲色在背靠三人不遠處的一張桌子上坐下,桌上其他人紛紛給他這位簽判相公拱手行禮,他卻無心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拱手還禮後,坐下靜靜地聽著三人的言語。
盞茶功夫後終於明白,三人要去東京幫慕容彥達送厚禮給慕容貴妃。
因此,回到家後,吳亮一直在糾結,要不要把這事告知給花家。
最後,經過長久的天人交戰,他還是悄悄的出了門,朝落幽巷外走去……
喜歡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請大家收藏:()花榮打造忠義新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