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包拯的十大罪狀

字數:6006   加入書籤

A+A-


    劉娥總算是聽明白了,八賢王這是想保包拯。
    包拯的能力,劉娥自是聽說過,的確是難得的人才。
    隻是包拯的性格,令她太厭惡,簡直把自己當成了魏征。
    剛剛中了進士,她設宴讓新科進士為國獻治國之策。
    原本隻是為了調節一下宴席的氛圍,說幾句歌頌太平盛世的好話即可。
    孰料包拯是真提,而且一口氣便指出了大宋的十大問題,尤其是整肅軍紀,提高武將的權力,取消對遼國的歲幣等,犯了忌諱。
    要知道,武將一直都是大宋最為忌諱的存在。
    因為五代十國的藩鎮割據,自從大唐滅亡後,中原王朝一直都是因為武將篡權,陷入了幾十年的戰亂。
    自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奪了後周的江山之後,便吸取了五代十國的教訓,杯酒釋兵權,收繳了武將的兵權,同時任用文臣通兵,壓製武將。
    大宋朝的江山方得以穩固。
    之後太宗、真宗都一直奉行太祖崇文抑武的國策,對武將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防範。
    所以,軍權一直都是大宋掌權者最為忌諱的話題。
    而包拯原本的意思隻是想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不能一味的打壓武將,陷入極端。
    可在劉娥的耳朵裏,就成了別有用心,她豈能讓包拯大放厥詞,所以才將其外放地方。
    讓他做知縣,其實已經是劉娥顧及皇上和八賢王的麵子了。
    直至今日,劉娥對包拯的印象都極為深刻,太不知天高地厚,絕不可大用,否則大宋有傾覆之險!
    饒是劉太後,對崇文抑武的國策也是堅決奉行。
    “難得八賢王為哀家著想,哀家記下了!”劉太後假意感激了一聲。
    “既如此,那本王告退!”
    有了太後這句話,八賢王也放心了,相信太後是聰明人,絕不至於為了袒護皮倫不顧朝局。
    次日一早。
    天子臨朝,劉娥垂簾聽政,百官在垂拱殿朝會,三呼過後。
    殿頭官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老臣有事啟奏!”
    當下,便見吏部尚書皮倫站了出來,滿臉淚痕。
    “皮愛卿何事啟奏?”劉娥微微凝眉,心想果然是他。
    若非八賢王提前告知他真相,今日隻怕真要被他蒙蔽了。
    皮倫此時還不知太後和皇上已經知道了定遠縣發生之事,指望太後給侄子做主,辦了包拯,以泄心頭之恨。
    “回皇上、太後,老臣有個侄子,住在定遠縣。”
    “不想定遠縣知縣包拯為了博取名聲,剛一上任,便不問是非,將臣的侄兒給殺了。”
    “求皇上和太後給老臣做主啊!”
    皮倫聲淚俱下,說得繪聲繪色,若有其事。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包拯真的為了博取名聲,草菅人命,濫殺大臣親屬。
    皇上沒有說話,回頭看劉娥的反應。
    劉娥不動聲色地道:“果有此事?”
    “千真萬確啊太後!”皮倫哭得梨花帶雨,目光隨即瞥向鳳陽府知府賈至及。
    賈至及隨即出列:“啟奏皇上,太後,皮尚書之言,微臣可以做證,那包拯的確罪不可赦,剛一上任,便倒行逆施,犯下十大罪狀!”
    皇上和劉娥都驚呆了。
    劉娥也是好奇的“哦”了一聲,道:“哪十條?”
    賈至及一拱手:
    “第一,草菅人命!”
    “第二,忤逆太後,公然汙蔑太後,說太後垂簾聽政,乃牝雞司晨,禍亂朝綱。”
    “第三,不敬上官,以下犯上!”
    “第四,勾結江湖人士,毆打下官。”
    “第五,為官不明,欺壓吏員,濫施酷刑!”
    “第六,慫恿百姓誹謗朝政,圖謀不軌,居心叵測。”
    “……”
    林林總總總共十條,每一條都是死罪。
    群臣聽罷,一陣嘩然。
    就連劉太後的臉色也難看起來,包拯離京還不到一月,賈至及竟然就給他羅列了十大罪名,這是想置包拯於死地。
    若非提前得知皮熊在地方上的犯下的罪行,劉太後幾乎都信了。
    尤其是第二條,說她這個太後牝雞司晨,禍亂朝綱。
    無論如何,劉娥也是不會信的。
    畢竟,她不相信包拯有這麽大的膽子。
    此時賈至及和皮倫還一臉的得意,等著太後發落包拯。
    足足十大罪狀,包拯還能活命?
    他們哪裏知道,自己才是那個小醜。
    “啪”的一聲,趙楨再也抑製不住心中怒火,拍案而起,“簡直膽大妄為!”
    群臣都被嚇得一哆嗦。
    唯有皮倫和賈至及暗自竊喜,以為皇上發怒的對象是包拯。
    連皇上都震怒了,包拯這次是死定了。
    “皮倫,賈至及,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誣蔑朝廷命官,你們以為朕和母後是那麽容易糊弄的嗎?”
    “包拯生性耿直,乃大宋忠臣良將,可到了你們的嘴裏,反倒成了亂臣賊子。”
    “你們簡直是欺君罔上!”
    見皇上竟然把矛頭指向自己,皮倫和賈至及當場傻眼了,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冤枉啊陛下!”兩人嚇得魂不附體,撲通就跪了下去,“臣說的句句屬實,並非汙蔑!”
    雖然小皇帝沒有實權,可終歸是一國之君。
    趙楨冷哼一聲:“那皮熊仗著你這個尚書的叔叔,在地方上巧取豪奪,欺男霸女,目無王法,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裏!”
    “包拯殺了他,乃是為民除害。爾等卻挾怨報複,蒙蔽朕和母後!”
    “若非朕和母後早知此事,豈不是要被你們給蒙騙了。”
    “二等身為朝廷大臣,不為國家考慮,隻是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朕要你們何用?”
    說到憤慨之時,趙楨眼眶都紅了起來,恨不得將二人革職查辦。
    二人依舊還在懵逼的狀態,不知究竟是怎麽回事,皇上怎麽會知道定遠縣的事。
    更詭異的是,麵對皇上今天的反常舉動,太後竟然無動於衷。
    “太後——”皮倫和賈至及趕忙求劉娥。
    劉娥也是冷哼一聲,畢竟被人欺騙的滋味也不好受,自然不會繼續留他們在朝堂。
    貶皮倫為延州知州,戍守邊境。
    貶賈至及至雷州苦寒之地做團練使!
    直到現在,兩人都不明白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心裏難以接受這樣的落差。
    明明想置包拯於死地,卻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們自己反倒被貶。
    包拯一個七品芝麻官,怎麽可能有這等通天的手段。
    直到二人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八賢王出麵。
    兩人都哭笑不得。
    包拯何德何能,連八賢王都要保他。
    要是早知道他和八賢王有這層關係,打死他們都不和包拯作對了。
    隻可惜,現在說什麽都晚了,隻能乖乖收拾東西,離京赴任。
    太後親自發話,丁渭自然也不敢再保二人。
    丁渭乃是在真宗時期被宰相寇準舉薦,寇準因見其有治國之才,說丁渭有宰相之才,滿朝文武,無人能及,遂一路提拔。
    當時,李沆便提醒寇準,說丁渭是小人,不可重用。
    可寇準不聽。
    不想丁渭做了宰執後,便勾結曹利用,反過來排擠寇準。
    寇準遂遭貶,因年老體衰,受不得路途顛簸,一代明相就此隕落在路上。
    朝中忠臣對丁渭和曹利用都恨之入骨,奈何真宗對這二人卻是信任有加。
    真宗駕崩後,劉娥垂簾聽政。
    劉娥也知道二人是諂媚小人,可為了把持朝政,依舊重用二人。
    曹利用原本隻是個小官,但為人聰明,當初遼國大舉南下,兵臨澶淵,真宗趙恒在寇準極力勸諫下禦駕親征,大敗遼國將軍耶律斜軫。
    雙方在澶淵議和。
    曹利用受樞密院舉薦,以閣門隻使、崇儀副使前往遼國兵營議和。
    真宗開出的條件是拒絕割地,願納歲幣一百萬兩白銀。
    曹利用剛出門,就被寇準攔住,要他最多納稅三十萬兩。
    曹利用到了遼國兵營後,見了蕭太後,極力力爭,果然以三十萬兩的歲幣和遼國達成和議。
    真宗大喜,重用曹利用。
    後嶺南叛亂,曹利用又有平叛之功,深受真宗器重,一直升至尚書左仆射。
    但當初澶淵之盟,曹利用受寇準脅迫,一直懷恨在心。
    做了宰輔後,便和丁渭一起排擠寇準!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