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包拯的忠實粉絲
字數:4560 加入書籤
呂夷簡兀自悲痛,隻見晏殊、文彥博、張方平等一眾士大夫齊齊而至。
呂夷簡心知幾人的來意,趕忙將他們都請到花廳奉茶。
禮畢。
晏殊傷心欲絕地道:“老相國可知,大宋將亡矣!”
呂夷簡歎了口氣,眼神迷離:“朝中之事,老夫盡知,奈何陛下不聽老夫之言也!”
說到這裏,呂夷簡臉上也滿是無奈和無助的神情。
長籲短歎地道:“老夫老了,不中用了。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今隻是一介布衣,說的話也沒人聽了。然則,諸位都是朝中的老臣,為何也不勸阻陛下?”
幾人一陣無奈,叫苦道:“陛下被包拯蠱惑,任由包拯胡作非為,根本不聽我等勸阻。大宋江山,早晚葬送在這豎子手中。”
呂夷簡道:“老夫以前見他是個可造之材,故一直力薦於他,不想這匹夫膽大妄為,是老夫錯看他了。”
晏殊道:“老相國現在後悔還有何用,範仲淹也是老夫一手栽培,如今不也和老夫作對麽?”
呂夷簡道:“老夫年邁,管不了朝中之事了,當今朝堂,唯有一人能力挽狂瀾,解社稷於倒懸。”
晏殊皺了皺眉:“不知老相國說的是誰?”
“八賢王!”呂夷簡緩緩說出三個字。
晏殊和文彥博等人的眼睛均是一亮:“對啊,我怎麽沒想起來。”
八賢王雖然隻是一個閑散王爺,平時不幹涉朝政。
可他手中有打王金鞭,連當年垂簾聽政的劉太後也要忌憚三分,不敢輕易有僭越之舉。
八賢王在大宋的地位和分量,無人可及,而且深受皇上的敬重。
倘若能說服八王爺,必然能扭轉乾坤。
想到這裏,晏殊激動不已:“那好,老夫這就去找八王爺,那就不打擾老相國了。”
說著,幾人又相約,前往南清宮拜謁八賢王。
來到南清宮,八賢王召見幾人。
幾人說明來意,懇求八賢王出麵,阻止皇上變法。
八賢王也是一驚,當場便站了起來:“包拯怎敢如此?”
他一直待在南清宮,每天釣魚下棋,根本沒有過問朝廷之事。
所以此時的八賢王尚不知,朝廷早已翻天了。
包拯一直是他最為看中的臣子,不僅因為他性格忠正耿直,更因為包拯有著經天緯地之才。
包拯能活到今天,也是因為八賢王在暗中保護他。
原以為包拯做了宰輔之後,能輔佐陛下,匡扶社稷,為民謀福。
不想他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作出此等悖逆之事。
這不是存心要毀掉太祖嘔心瀝血方創下的基業嗎?
五代十國,武將掌權的危害,八賢王最是有體會。
畢竟大宋的江山就是父親太祖皇帝趙匡胤通過不正當手段奪來的。
所以八賢王對於武將掌權的危害最是能感同身受,也最為忌憚。
雖然原本大宋的江山是他來做,可大宋的天下還是趙家的,八賢王無論如何也無法容忍,大宋江山存在一丁點的隱患。
哪怕這可是包拯,乃至是皇上也不行。
看著八賢王激動的神情,晏殊心裏不由得舒了口氣,仿佛看到了希望,趕忙說道:
“王爺賦閑在府,不參與朝政,不知朝中發生之事,以至於奸佞禍國,蠱惑聖聽!”
“皇上如今鐵了心要更改太祖定下的國策,我等苦勸不聽,沒奈何,隻能來求見王爺。”
“王爺若再不出麵,大宋江山將毀於一旦!”
八賢王冷哼一聲,顯得極為不屑:“有本王在,誰敢亂我趙家天下,本王倒想看看,這個包拯,他意欲何為?”
話音剛落,隻聽門外一聲爆喝:“一群腐儒,也敢妄談朝政。”
隻見一年輕後生大步闖了進來。
不是別人,乃八賢王之子趙祥。
隻見趙祥怒氣衝衝地瞪著晏殊等人,嚇得晏殊和文彥博一臉的懵逼,不敢作聲。
八賢王素來疼愛兒子,可見他如此無禮,臉上也浮現出不悅之色:“放肆,沒看到父王在和幾位大人說話嗎?我平時是怎麽教你的,長大了反倒連禮數也不懂了嗎?”
趙祥被訓斥了一頓,趕忙致歉:“父王恕罪,孩兒一時激動。”
八王爺冷哼一聲。
晏殊、文彥博和張方平也趕忙起身行禮:“臣等見過小王爺!”
沒辦法,趙祥雖然沒有官職,可身份放在那裏,大臣在他麵前,始終都是臣子。
趙祥卻冷冷地回應道:“免了吧!”
晏殊等人更是莫名其妙,不知哪裏得罪了這位小王爺,他們似乎都從來沒有過什麽交集。
八賢王也頗感奇怪:“他們幾位都是朝中的老臣,國家的棟梁,你何以如此無禮?”
趙祥道:“兒臣聽說幾位大臣極力反對變法,是以心中不忿。”
八賢王眉目微凝,質問道:“包拯要亂我趙家天下,你有何不忿。”
趙祥反問道:“父王也認為包大人是在亂我趙家天下嗎?”
八賢王道:“他違背太祖遺訓,更改祖宗法製,試圖恢複武將的兵權,這不是亂我趙家天下而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祥微微一頓,不以為然地道:“回父王,兒臣並不這麽認為!兒臣反倒認為,老師這是在匡扶天下,解救大宋於危機之中。”
作為包拯的學生,趙祥對包拯有著格外的尊敬。
平時他沒少去拜會包拯,聽包拯暢談天下,無論是政治遠見,還是思想,都讓趙祥受用匪淺,將包拯視為天人。
所以,趙祥的思想也深受包拯的影響,算得上是包拯的第一忠實粉絲。
聽說包拯想要恢複武將兵權的時候,趙祥更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因為在趙祥眼裏,大宋壓製武將太甚,已讓大宋保守拖累,積重難返。
若繼續打壓武將,大宋必將被遊牧民族所滅。
隻不過他擔心父王反對,所以一直沒有告知。
現在,眼看皇上已經采納了包拯的建議,罷免了執掌兵權的士大夫,不想士大夫集團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來蠱惑父王,趙祥豈能忍受得了。
趙祥道:“兒臣知道父王擔心大宋江山,可包大人何嚐不是為國著想。”
“包大人素有真知灼見,高瞻遠矚,能見常人所不能見。”
“父王不是一直都極為看中包大人嗎,為何這次偏偏懷疑包大人?”
八賢王道:“父王的確看中他,可沒想到他掌握大權之後,已經忘了自己的身份,野心勃勃,本王豈能由得他胡來。”
“父王錯了!”趙祥語重心長,“包大人乃駙馬,也是半個趙家人,他對趙家的心沒有變,隻是包大人考慮得太過長遠,非常人所能及,是以才被世人所誤解。”
“連父王都懷疑包大人,更何況他人。”
“兒臣知道,父王心裏定然充滿憤怒和疑惑,但兒臣懇請父皇,先聽聽包大人怎麽說,再做決定也不遲。”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