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本府隨時應戰

字數:4651   加入書籤

A+A-


    第267章 本府隨時應戰
    這一天下來,包拯帶著遼國使團參觀了大宋不少的地方。
    該讓遼國使團看的都看了。
    遼國使團直到現在才徹底意識到大宋的強大,已經不是遼國所能媲美。
    以前,他們心裏還想著仗著騎兵的優勢,可以欺負一下大宋。
    可是現在,他們才認識到,大遼和大宋相去甚遠,大宋已經甩開大遼太遠太遠。
    以前的想法,原來是如此的荒唐。
    隻可惜,大遼上下還沉浸在兵強馬壯中,沾沾自喜,可笑至極。
    耶律斜軫也慶幸宰相耶律楚材的英明睿智,沒有妄言刀兵,而是選擇先來探聽大宋的虛實。
    要不然的話,就真的闖禍了。
    看著天色將晚,包拯讓趙禎送遼國使團回驛館歇息。
    包拯今天的心情也是大好。
    看著遼人敗興的樣子,隻要是個漢人,心裏都興奮,更何況還是包拯。
    “駙馬今日不是負責招待遼國使團麽,怎麽反倒這麽高興。”
    公主痛恨契丹人,也知道遼國使團來者不善。
    所以在她看來,駙馬去接待遼國使團,必然收了不少的窩囊氣。
    “公主若是看到遼國使團今天的反應,也一定會和包拯一樣高興。”
    公主微微吸了口氣,秀眉凝了凝:“遼國使團怎麽了?”
    “包拯帶遼國使團參觀了軍營、田地和國庫,向他們展露了大宋的國力。”
    公主聞言,美眸大睜:“駙馬,這些可都是國家機密,你竟然公然帶著遼人去參觀。”
    “那又如何?”包拯笑道,“大宋有如今的國力,就該大力宣揚,這是為了震懾敵人,公主能明白麽?”
    “包拯相信,從今天起,遼人都不敢在大宋麵前耀武揚威,隻能當孫子。”
    公主似懂非懂,若有所思道:“駙馬就這麽確定!”
    “當然,包拯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公主應該最清楚我。”
    公主點點頭:“好吧!朝廷之事,我一介女流,也不便過多詢問,駙馬看著辦就是了。”
    “嗯!”包拯點點頭。
    就在此時,隻見婉兒拉著已經能走路的包安民走了進來,喊道:“老爺,公主!”
    包安民喊了聲爸爸。
    包拯趕忙蹲下去,和兒子玩耍了一會兒。
    隨後,展昭也進門來:“大人!公主!”
    “展護衛。”包拯笑了笑,“坐吧!”
    展昭坐了下來,麵帶疑問道:“大人,屬下有一絲不明,軍營和國庫乃大宋之機密,大人為何任由契丹人參觀?”
    包拯笑道:“展護衛可知其中緣由?”
    展昭搖搖頭:“屬下不大明白,還望大人賜教。”
    包拯道:“這有什麽難以理解的,本府這麽做,無非就是為了宣揚國威罷了!”
    “遼人仗著兵強馬壯,動輒武力威脅,欺辱我大宋已久。”
    “如今大宋國力蒸蒸日上,理應讓他們看到我大宋的國力,如此,遼人才不敢輕易冒犯,讓他們也嚐嚐提心吊膽的滋味。”
    展昭聞言,臉上方才恍然大悟一般地擠出笑容來,道:“大人行事,果然神鬼莫測,不按常理出牌!”
    “遼人如今看到大宋兵強馬壯,國庫充實,蕭太後和他們的小皇帝以後怕是難以安枕了。”
    包拯笑著點點頭。
    展昭又問道:“遼國使團看到大宋今日的強盛,想必不會坐以待斃,大人以為,遼人會如何麵對今日之大宋。”
    包拯聞言,給展昭投去了一個欣賞的目光。
    跟著自己多年,展昭現在也學會深度思考問題,包拯心裏很欣慰。
    “今時今日的局勢,已經由不得遼人選擇。”
    “遼人必定會想方設法從大宋手裏得到高產農作物,以及鎧甲和兵器的製作方法。”
    “本府可趁這個機會,讓他們割讓幽雲十六州。”
    “遼人有兩個選擇,第一,割讓土地;第二,武力威脅,兩國開戰。”
    公主和展昭都聽得心中一驚。
    展昭思索了片刻後,回應道:“要讓遼人割讓土地,幾乎沒有這樣的可能,那麽就隻有隻有第二種結果了。”
    包拯點頭:“展護衛分析得不錯,本府也有此認為,且看遼人接下來的行動吧!本府隨時應戰,就怕他們不敢打。”
    說實話,包拯倒希望遼人主動宣戰。
    這樣的話,大宋就占據了正義的旗幟。
    反正和遼國的一戰是不可避免的,包拯還正愁找不到借口征服遼國。
    遼國要是主動進攻,大宋便可趁機一舉拿下遼國,將北方重新納入大宋版圖。
    這就是包拯最真實的想法。
    而且,他也大抵能猜測到遼人的心思。
    按照大宋現在的發展速度,已經遼國十分忌憚。
    若是現在開戰的話,可能還有一點點勝算。
    而一旦再繼續拖下去,遼國就更不敢打,隻能眼睜睜看著大宋變成龐然大物,一步步將遼國給吞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己度人,換做包拯站在蕭太後的位置上,估計也會選擇賭一賭。
    展昭道:“這麽說,大人心裏早就決定和大遼一戰!”
    “不錯!”包拯道,“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若不徹底解決,隻會遺禍後世。”
    “既然大宋現在有機會,為何不能趁機一舉消滅,永絕後患。”
    靖康之恥,乃至蒙古和滿清的統治,一直是漢人心裏揮之不去的痛。
    那是中原王朝的災難和浩劫。
    包拯不想再讓悲劇重演一遍。
    無論王朝如何更替,中原之地,都不應該交給遊牧民族來統治。
    他們隻會摧毀文明。
    華夏民族幾百年的屈辱曆史,說實話,在包拯看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滿清的統治。
    要不然,華夏民族不會被外國人欺負,乃至差點滅種。
    當然,後世的曆史,隻有包拯心裏能明白,和別人解釋也沒有任何意義。
    展昭沒敢接話。
    畢竟他隻是下屬,帶刀護衛,國家大事不是他能參與。
    雖然他心裏也反對戰爭,但他最為清楚,大人素來高瞻遠矚,一言一行都不是他所能預料的。
    大人這麽說,必定有更深層次的理由。
    他隻要聽從安排即可!
    公主聽到包拯的推斷,臉色突然凝重起來:“駙馬為何一心想著戰爭?本宮不明白!”
    包拯耐心解釋:“戰爭的性質不同,那麽戰爭的結果也就不同。”
    “遊牧民族是為了掠奪,而大宋的戰爭,是為了更長遠的和平!”
    “公主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麽?”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