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遼國全麵漢化

字數:4707   加入書籤

A+A-


    第274章 遼國全麵漢化
    耶律斜軫和耶律良才暗暗叫苦,事到如今,太後都還沒有看清現實,竟然還想著吞並中原大地。
    他們說了半天,太後是一句話都沒有聽進去麽?
    還是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中,壓根不願醒來?
    一統山河——這是曆朝曆代有理想有抱負的統治者共同的心願。
    大遼也不例外。
    在契丹人的眼裏,大宋其實才是滿意,而大遼才是華夏正統。
    遼國統治者心裏自然也希望能夠一統山河,成就一番不朽偉業,和秦皇漢武一般,名垂千古。
    “太後,今日之大宋已不比往日。”
    “以大宋的發展速度,大遼想要一統中原,再無可能,臣希望太後還是看清現實。”
    “這或許就是天命吧!”
    耶律斜軫直言不諱地奉勸道。
    蕭太後敏感的神經似是被雷電觸及到了一般,勃然變色,直接脫口大罵:“放屁!”
    曾經戰無不勝的大遼第一戰神,卻說出這等喪氣的話來。
    大宋真的有這麽可怕嗎,竟然將昔日的大遼第一勇士嚇成這個樣子。
    她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
    “看來南院大王是年紀大了,連雄心也被磨滅了。”
    耶律斜軫苦澀道:“太後,並非老臣的雄心被磨滅了,老臣隻是據實而言。”
    “也並非老臣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實在是大宋今日之強盛,遠非大遼可比。”
    “兩國一旦開戰,大遼隻有步西夏的後塵。”
    “大遼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
    耶律良才也跟著道:“太後,南院大王所言不錯。大宋之強大,乃是臣等親眼所見,並非臆想,還望太後三思而行。”
    見耶律良才對大宋也如此之忌憚,蕭太後才漸漸冷靜下來,試探地問道:“如兩位愛卿所言,大遼該當如何?”
    耶律斜軫道:“宋遼強弱懸殊,為今之計,大遼除了繼續和大宋維持和平,別無出路。”
    耶律良才道:“不錯,以臣之見,大遼必須變。”
    “如何變?”蕭太後深深凝眉。
    “全麵向大宋學習,吸收中原文明,學習大宋新建的科技和製度,種植農作物,發展農業生產,不能僅憑畜牧業。”
    蕭太後明白耶律良才的意思,大遼的經濟發展模式太過單一。
    國家的財政稅收基本上靠的就是畜牧業。
    和多元化全麵發展的大宋沒有可比性。
    這一點,的確是大遼最大的弊端。
    蕭太後也不是不想改變,不想發展農業,可惜大遼的地理環境不允許。
    地處高寒地帶,不適合種植農作物。
    對種植業也沒有任何經驗。
    想要將大遼改造成一個農業國家,簡直是癡心妄想。
    “哼!”她鼻端發出一聲輕哼,“全麵學習大宋,談何容易?你以為哀家沒有想過嗎?然而,大遼具備種植農作物的條件麽?”
    耶律良才道:“回太後,臣等此次出使,包拯曾對臣親口言道,大宋的高產水稻具有天然抗旱老災害,抗病蟲害,乃至不擇環境的優勢,任何土地均可種植。”
    “什麽?”
    蕭太後聞言,美眸頓時變得雪亮,世上有如此優良的稻穀?
    這怎麽可能?
    “包拯莫不是信口雌黃?故意嚇唬爾等。”
    耶律良才若有所思:“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不過是不是嚇唬,此事不難分辨。”
    “因為包拯還說,高產稻穀將會在大宋全麵推廣,每一寸土地上都將灑滿高產水稻的種植。”
    “若當真如此,便足以證明包拯沒有說謊。”
    “屆時,大遼再想辦法引進高產稻種,播撒在我大遼的土地上。”
    “契丹的百姓隻要人人有飯吃,大遼何懼大宋?”
    聽著耶律良才的侃侃而談和規劃,頓時豁然開朗,絕美的臉蛋上終於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當真如此的話,大遼從今都不用再為糧食的事情而發愁了。
    她美眸裏泛著希望的光芒,“愛卿繼續說。”
    耶律楚材看著兒子如此受太後的認可,心裏也是暗暗得意。
    心想看來,大遼的宰相後繼有人了。
    耶律良才道:“是!不過這高產稻穀乃大宋的根本,想讓大宋無償分享給大遼,誠為難矣!”
    “大宋從開國至今,最大的願望就是收回幽雲十六州。”
    “倘若大遼願意歸還這片土地,相信大宋會十分樂意將高產稻穀和大遼分享。”
    “什麽?”蕭太後剛剛轉好的心情,頓時又怒了起來,“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大宋,如此荒唐的話,你也說得出口?”
    朝臣一時間也投出詫異和震驚的目光,嘩然一片。
    耶律良才道:“太後,大遼經濟落後,並無其他可以交換的東西,除了割讓幽雲之地,臣想不到其他辦法。”
    蕭太後冷冷道:“好了,此事慢慢再議,你接著說。”
    “是!”耶律良才道,“大遼想要改變貧困的窘境,僅憑高產農作物還遠遠不夠,臣以為最重要的還是文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中原文明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傳承千年的原因,便是因為他們有著深厚的文明底蘊。”
    “而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最基本的載體乃是文字。”
    “遊牧民族之所以沒有形成一個傳統和文明,幾千年來,各部落之間沒有形成凝聚力,其原因便在於沒有統一的文字和文化。”
    “臣以為,想要讓各部落能徹底凝聚起來,就必須全麵推廣文字,讓每一個契丹人都得識字明理。”
    “唯有全麵學習中原文明,方能和中原文明抗衡。”
    蕭太後也聽明白了,耶律良才這是想要讓大遼全麵漢化。
    說實話,她不是很認可耶律良才的想法。
    這很可怕!
    學習中原先進的文明沒有錯,可全麵漢化,隻會讓契丹人崇尚漢人文明,反而對契丹文明識徹底失去認同感。
    那麽今後大宋都不需要攻打大遼,大遼就自己滅亡了。
    這就是遊牧民族最矛盾的地方。
    他們很向往中原文明,也一直在學習中原文明。
    可同時又排斥中原文明。
    然而,他們想要建立自己的文明,又沒這個能力。
    根本無法像中原文明一樣,形成統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一旦朝廷沒落之後,各部落之間便各自為政,又會再一次陷入混亂之中。
    從來不會像漢人一樣,想著大一統。
    各部落更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民族!
    想到這裏,蕭太後道:
    “愛卿所言,哀家不敢苟同。”
    “大遼是一個國家,豈可全麵漢化。即便要建立自己的文明,也必須創建自己的文字。”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