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遼國再施離間計

字數:4703   加入書籤

A+A-


    耶律良才道:“太後此言差矣,我契丹同樣也是炎黃子孫。”
    “況且,從古至今,各部落之間都都吸收和學習漢文明。”
    “隻是今日,漢文明早已深入人心,並非其他文明所能比擬。”
    “大遼若是想要統治中原大地,就必須全麵漢化。”
    “因為隻有中原文明才是民族凝聚力最為強大的文明。”
    耶律良才從小就深受漢文化的熏陶,熟讀中原王朝的曆史和經史,深知中原王朝經久不衰的原因。
    雖然中原王朝也常分分合合,紛爭不休,可無論朝代如何更替,他們的百姓始終有統一的民族認同感。
    這是遊牧民族沒有的。
    倘若不學習中原文明,遊牧民族就無法長期統治,國家長久不了。
    聽著耶律良才的陳詞,大殿上一派寂靜,沒有人說話。
    蕭太後也沒有表態。
    對她來說,這關係著大遼的前途和未來,草率不得。
    她現在最關心的還是大宋的高產農作物,倘若當真如耶律良才和耶律斜軫所言那般好,大遼無論花多大的代價也要弄到手,哪怕是不要大宋三十萬兩白銀的歲幣援助。
    唯獨不能割地,這是蕭太後的底線。
    隨即將此事交給耶律良才去辦!
    耶律良才一聽,就覺得此事太玄。
    大宋不缺錢,幽雲十六州是大宋最大的心願。
    若大遼舍不得這片土地,不肯作出讓步的話,那一切都是空談。
    但太後將這個任務交給他,他也無法推卸。
    隻好再次前往大宋磋商,試圖讓大宋也退一步。
    半個月後,耶律良才抵達開封。
    不過這次他沒有驚動大宋朝廷,而是直接去駙馬府找包拯。
    因為他很清楚,包拯似乎才是決定大宋朝堂方向的人。
    唯有說服了包拯,才有可能讓朝廷作出讓步。
    “耶律將軍不遠千裏來大宋,不經朝廷卻想來見本府,卻是為何?”包拯輕笑道。
    耶律良才道:“包大人聰慧過人,想必能猜到鄙人的來意。”
    包拯笑道:“莫不是又想打高產稻穀的主意!”
    “不錯!”耶律良才直言不諱,在包拯麵前,耍心眼沒用。
    “耶律將軍是聰明人,想必知道大宋想要什麽。”
    “鄙人自然知曉,大宋想要的無非幽雲十六州之地。”
    包拯聞言,輕笑起來,他並不覺得蕭太後會同意割讓幽雲十六州之地。
    若是如此,耶律良才也沒必要單獨來找自己,而是直接和朝廷交涉了。
    “既然知曉大宋想要什麽,而你家太後又不願割讓,耶律將軍又何必浪費口舌。”
    “難道大遼除了割讓幽雲十六州之外,還有其他能讓本府心動的東西?”
    耶律良才略作思索,也賠笑道:“大宋以往所缺者,不過馬匹。然則西夏慘敗,李元昊每年向大宋進貢五萬匹寶馬,想來此時馬匹已然難以滿足包大人的胃口。”
    包拯投出一個默認的微笑,“耶律將軍知道就好。”
    耶律將軍笑道:“包大人先別急,先聽鄙人把話說完在做決定也不遲。”
    “哦?”包拯凝眉,“你還有何言語?”
    “鄙人這裏有一樣東西,包大人應該會很感興趣。”
    包拯反而好奇,隻見耶律突然從袖口內掏出一個信劄來。
    “包大人看了這封信,相信一定會有所改觀的。”
    包拯眉頭皺了起來,一時間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將信劄接過來,拆開一看。
    乃是一封書信。
    更詭異的是,上麵竟然是他的字跡。
    乃是以他的名義寫給蕭太後的一封信,大致意思便是有投敵叛國之意。
    包拯看罷,心裏微微一驚。
    頓時明白,耶律良才這是想要製造他賣國的假象,利用大宋皇帝和士大夫集團多疑的性格,誣陷他。
    好歹毒的心啊!
    的確,包拯的確吃驚了那麽一會兒。
    但很快便笑了起來,“耶律將軍想通過誣陷本府來讓本府屈服?”
    “不錯!”耶律良才不假思索,回答得很爽快。
    早在大遼的時候,耶律良才便做過幾番謀劃。
    原本的計劃是想要派人刺殺包拯,徹底解決了這個最大的境地。
    大宋沒有了包拯,用不了多久就會回到以前的狀態,趙禎一定會重新啟用士大夫掌控兵權,大遼就不用懼怕了。
    可包拯身邊有展昭和丁月華,形影不離,想要刺殺,實在太難。
    所以耶律良才思來想去,最終想到了此計。
    在耶律良才看來,這是他目前能抓住的包拯唯一的弱點。
    功高震主!
    這是每一個朝代的皇帝都最為忌憚的事情。
    而大宋在這方麵最為突出,尤其是對武將,那是防賊一樣。
    包拯雖不屬於武將,可帶過兵,打過仗,又有青天之名。
    表麵上看,大宋小皇帝趙禎對他寵幸有加,可猜疑的種子在每個皇帝心裏都有。
    隻要有合適的契機和土壤,就一定會發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耶律良才才會顯得如此自信滿滿,胸有成竹。
    “耶律將軍不用自信過頭了,就這點小伎倆,也妄想威脅本府,不覺太過兒戲了麽?你以為我大宋的皇帝就那麽好糊弄嗎?”
    “是嗎?”耶律良才嘴角輕笑,“鄙人並不覺得大宋的皇帝有多英明!猜疑包大人的時候還少嗎?之所以現在沒有表露出來,那是因為他離不開包大人,包大人對國家還有大用。”
    “鄙人從小研究中原文化,熟讀經史,曆朝曆代就沒有一個帝王不翻倍臣子的,尤其是像包大人這樣功高震主的臣子。”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鄙人其實早就打聽清楚了,大宋禁軍的十萬鎧甲,乃是包大人背著朝廷私自打造。”
    “大宋皇帝心裏難道就當真一點都沒有猜忌和忌憚麽?”
    “倘若現在鄙人再將這封迷信散播出去,大宋天子會作何感想,結果不言而喻了吧!”
    麵對耶律良才的說辭,若是換了其他臣子,估計還真就被他給拿捏了。
    雖然包拯很清楚,他的話的確有幾分說服力,但包拯根本不擔心。
    畢竟他還是相信皇上沒有那麽愚蠢。
    想到這裏,包拯淡然一笑:“耶律將軍以為,如此淺顯的嫁禍和離間之計,能瞞得過陛下。”
    “耶律將軍口才不錯!不過還是嫩了點。本府身為大宋宰輔,深受陛下信任,如今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什麽理由出賣自己的國家?”
    “不錯,然而鄙人若是將今天秘密和包大人商議之事散發出去。”
    “大宋皇帝若是得知包大人單獨接見遼國宰相之子,不知會不會誤以為你我乃是暗中密謀呢?哈哈哈……”
    “畢竟,鄙人這次乃是秘密潛入大宋。”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