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包拯太毒了
字數:4363 加入書籤
第276章 包拯太毒了
包拯沒想到耶律良才年紀輕輕,卻有這般城府,委實有點出乎預料。
不過包拯也不是剛穿越那會兒的包拯了。
就耶律良才這點小伎倆,和他玩心機,還是不夠格。
看著他那胸有成竹的樣子,包拯心裏反而迸發出一個更宏偉的計劃。
不玩死他,包拯覺得對不起耶律良才的這份自信。
想到這裏,包拯故意表現出一絲絲的不安情緒,卻又沒那麽明顯。
畢竟過分明顯的話,反而讓耶律良才懷疑。
果然,看到包拯那微不可察的皺眉後,耶律良才心中暗喜,以為包拯真的害怕了。
“怎麽樣啊包大人,沒想到鄙人會有這麽一出吧?”
“不怎麽樣!”包拯“假裝”鎮定,“區區伎倆,嚇不到本府。”
“是嗎?”耶律良才輕笑,“好了包大人,鄙人知道包大人是聰明人,最清楚你家皇帝,此事不急,鄙人給包大人三天時間,三天之後鄙人希望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複,鄙人告辭了。”
說完,耶律良才得意地轉身離去。
看著他的背影,包拯嘴角撇了撇。
隨即換了身衣服,徑直進宮去了。
禦書房。
正在批閱奏折的趙禎聽到包拯求見,趕忙召見,詢問包拯來意。
包拯笑道:“陛下,臣有要事單獨和陛下商議。”
趙禎麵色一怔,於是讓陳琳回避。
“包卿,禦書房現在就剩你和朕,究竟有何機密之事?”
連陳琳都要回避的事,自然絕不簡單。
包拯沒有說話,而是將耶律良才偽造的信劄直接遞給了皇上。
趙禎看完書信,整個人都僵硬了起來:“包卿,這是……”
“陛下,此乃遼國偽造的書信。遼國宰相之子耶律良才回國後,又秘密潛入大宋,並且以此信威脅臣,試圖離間我君臣關係,要臣將高產稻種和大遼分享。”
趙禎聽罷,都吃了一驚,倘若包拯不主動來找他,他可能還怎會收到影響。
“想不到遼人賊心不死,簡直豈有此理!”他憤憤地說道。
“陛下,遼人狼子野心,忘我之心不死。”
“包卿勿慮,朕對你從無猜疑,任憑遼人如何離間,朕心絕不動搖,包卿大可放心。”
“臣固然知曉陛下對臣信任有加。然則遼人狼子野心,豈能任由他們擺布。”
趙禎皺了皺眉,有些不解,畢竟宋遼之間乃是盟友,就算他們想離間大宋君臣關係,又能怎麽樣。
“包卿此話是何意?”
“陛下,臣還是那句話,遊牧民族隻要存在一日,就永遠是大宋最大的威脅。”
“縱然陛下仁慈,不忍百姓陷入戰火之中,然而也不能讓遼國有壯大的機會,臣有一計,可使遼國一蹶不振。”
趙禎“哦”了一聲,眼睛裏露出濃濃的興趣,“包卿快說!”
“遼國不是一心想要得到高產稻種嗎?可將計就計,將高產水稻送給遼國。”
“什麽?”趙禎大跌眼鏡,驚呆了,“包卿這是何言語?”
“陛下別激動,聽臣把話說完。”包拯笑道,“朕所說的稻種乃是不會發芽的稻種。”
“啊……”趙禎思潮起伏,“假稻種?”
“是的!”包拯解釋,“大遼若是得到稻種,必定會將畝產改為田地,大麵積種植,如此一來,不出半年,遼國必定陷入糧食危機。”
趙禎聽罷,訝然地凝視包拯,似是有些不相信,包拯會出此歹毒之計。
“包卿,如此毒辣之計,有傷天和,包卿如何想得出來。”趙禎道,“遼國百姓也是人,他們何罪之有?”
包拯聽到這裏,沉默好半天。
“陛下真乃千古仁君!”
“然則陛下,兩國相交,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遼國不滅,受苦的就是我大宋的黎民百姓。”
“大宋百姓才是陛下的子民,契丹者,豺狼也,非我族類,死不足惜。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陛下寧可悲憫契丹人,卻不悲憫自己的子民嗎?”
趙禎一時間無言以對,良久才緩緩解釋:“可宋遼現在有盟約在身,和平共存。”
“朕以為,遼國今後也絕不會輕易撕毀盟約,包卿又何必非要挑起戰事?”
“戰爭乃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如無必要,又有誰願意塗炭生靈?”
“包卿此謀,實不足取,朕不同意。”
包拯心裏湧出一股無力感來,實在是有點帶不動啊!
“陛下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一統山河。”
趙禎苦笑:“朕何嚐不想,可一統山河,談何容易。”
“不然!”包拯解釋,以大宋今日之強盛,已然具備一統山河的條件。
隻看皇上願不願意,有沒有這樣的雄心壯誌。
至少包拯覺得,這個機會很大。
趙禎微微一笑,表示太祖皇帝尚且未能一統天下,更何況他?
他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包拯道:“臣尚且不懷疑陛下的能力,陛下又何必妄自菲薄,不相信自己。”
“陛下缺乏的並非能力,而是性格使然。”
“陛下從小在劉太後的強權下成長,以至於性格優柔仁慈。”
“然而,自從陛下親政之後,不也獨掌朝政,國力日漸強大。”
趙禎輕笑道:“大宋能有今日,全賴包卿!”
包拯道:“臣不敢居功,臣所想表達的是,朕應該培養自信。陛下既然有勇氣廢除太祖崇文抑武的國策,為何就不能展望未來,開創一番不朽之功業!”
“自古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先有大誌向,大抱負,而後付諸行動!”
“放眼古今王朝,哪一個朝代的開創和一統,不是靠著屍骨推擠而成。”
“陛下熟讀經史,相必知道‘齊紈魯縞’的典故。”
趙禎不假思索道:“朕自然知曉,齊紈魯縞說的是管仲為了對付魯國,讓齊桓公故意帶頭穿魯縞,並下令高價購買。”
“魯國見有利可圖,百姓紛紛放棄糧食種植,轉而全麵養蠶,投入紡織業。”
“次歲,齊桓公突然下令禁止購買魯縞,取消對魯國出售糧食,以致魯國魯縞無法出手,無糧可食,國家大亂,不得不臣服於齊國。”
包拯聽罷笑了起來,“不錯,臣今日也不過是效仿管仲,古聖賢為了自己的國家尚且可以不擇手段,我大宋又有何不可?”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