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批閱奏章

字數:4595   加入書籤

A+A-


    包拯剛剛拜相,尚未正式赴任,駙馬府便排起長隊,宛若一條巨龍。
    顯然,百官大都是來巴結這棵大樹。
    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麵對送禮的官員,包拯這次卻沒有拒絕,欣然接納。
    今時不同往日。
    身居高位,反而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絕。
    畢竟,當宰相,更需要朝臣的支持。
    不管百官帶著什麽目的,他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拒人於千裏之外,要不然中書省的工作沒法推行。
    不過,包拯也僅限於收禮,並沒有太高調。
    他不需要在百官麵前炫耀什麽。
    “包拯這次竟然收了百官的禮,這是轉性了麽?”趙禎聽到奏報,大感意外,這不是包拯的性格啊!
    這對他來說,無疑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陳琳道:“包大人現在畢竟是宰相,不同往日,若不收禮,豈不是擺明了對百官有成見!”
    趙禎點了點頭:“亞父所言極是,看來包拯這些年,的確是學會成長了不少,懂得變通了!”
    這是趙禎所樂見的結果。
    做宰相就要有宰相的格局,能容君子,更要能容小人,不然這個宰相就做不久,哪怕你再有本領。
    寇準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太過剛正不阿,以至於一生都起起伏伏。
    以前,趙禎一直覺得,包拯就是寇準的翻版,現在看來,並非如此,範仲淹說得不錯,包拯的確變了,完全具備做宰相的格局。
    想到這裏,趙禎心中最後的擔憂煙消雲散。
    陳琳臉色卻突然一沉:“陛下,不過百姓對包大人卻頗多非議。”
    陳琳都沒有解釋,趙禎便能猜想到百姓是如何議論的了。
    他歎了口氣:“也難為他了!”
    畢竟,包拯是百姓心目中的青天。
    剛當上宰相,便瘋狂收禮,與百官同流合汙,升鬥小民看問題隻看表象,誤會包拯也是情理之中。
    唯有趙禎看得明白,包拯這是通過自汙,以打消自己這個皇帝對他的忌憚和猜疑,委實不容易。
    為了大宋,包卿處處為朕著想,朕還有什麽可猜疑的?
    ……
    次日一早,包拯正式赴任,前往中書主持政務。
    其實他擔任參知政事以來,便已經參與中書省的工作。
    不過參知政事隻是副宰相,隻是協助宰相處理政務。
    而宰相,則是具備批閱奏折的權力。
    雖然有宋一朝,宰相的權力收到了極大限製,兵權被樞密院分割,財權被三司使分割,便是政權也被參知政事分割部分。
    但不代表權力不大。
    宰輔依舊是百官之首,批閱奏折,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
    包拯第一天上任,高處坐定,中書省百官也紛紛前來點卯。
    第一次坐在高位,包拯心裏的確有點飄。
    百官俯首的感覺,的確很微妙。
    也難怪百官都在覬覦這個位置,委實是誘惑太大了。
    朝廷若沒有皇帝,那宰相無疑就是一個國家的話事人。
    “參見相爺!”
    “諸位免禮!”包拯巡視百官,“本相第一天赴任,今後還望諸位多多支持和配合,為朝廷,為國家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若本相有不對的地方,還望諸位同僚能直言不諱,本相一定改正。”
    其實百官心裏也知道,包拯不是嫉賢妒能的人,隻是性格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罷了。
    百官紛紛笑道:“相爺言重了,還望相爺日後能多多指導。”
    包拯道:“諸位同僚和本相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應該明白本相的脾氣,無需本相多說,希望諸位各司其職,多為國家考慮,為天下百姓考慮。”
    “若一心隻想爭權奪利,謀一己之私,本相絕不寬待。”
    “相反,隻要諸位一心辦實事,本相也絕不會埋沒了大家。”
    百官紛紛附和:“相爺教訓得是!”
    包拯道:“好了,將尚未批閱的奏折都遞上來吧!”
    “是!”
    “此乃忻州知州請求撥款的奏折!”
    “這是安南府的水災的加急奏折!”
    “……”
    百官紛紛回報。
    包拯道:“好了,加急的奏折交給本府,其餘奏折交給參知政事先行閱覽。”
    一時之間,奏折便堆滿了案牘,包拯一個頭兩個大。
    這麽多奏折,要批到什麽時候?
    翻開第一道安南府水災的奏折,快速瀏覽一遍後,包拯眉頭皺了起來。
    “災情如此嚴重嗎,竟要五百萬兩銀子?”
    三司使韓琦道:“回相爺,具體災情尚不清楚,此時應以治災為要。”
    包拯點點頭,在地方多年,他很清楚天災的慘狀,拖延一日,就會有無數的災民喪命。
    “準了!”包拯道,“讓安南府先開戰備糧倉放糧,救濟災民為先。”
    “至於銀子,先撥一百萬兩,讓安南府尹就近購買,其餘的換成糧食,不得延誤!”
    韓琦卻是擔憂起來,“相爺,開戰備糧倉事關重大,下官看還是先稟明聖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妨,我自會向聖上稟明。救災十萬火急,百姓嗷嗷待哺,豈能延誤?”
    “是!”韓琦不再多言,包拯還隻是地方官的時候,就敢抗命私自開戰備糧倉,皇上都沒有怪罪,更何況現在是當朝首輔。
    包拯正在批閱加急奏折的同時,下首案牘上批閱奏折的夏竦,卻突然翻到一本彈劾包拯的奏折,眼睛頓時一亮。
    誰的膽子這麽肥,竟然彈劾當朝宰相,不想要頭頂的烏紗帽了嗎?
    定睛一看,竟然是廬州知州。
    “廬州,那不是包拯的老家嗎?”夏竦眉頭一皺,難不成包拯暗中貪汙受賄,背著朝廷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正愁抓不到包拯的把柄,想不到這匹夫第一天當上宰相就被官員彈劾。
    夏竦迅速瀏覽了一遍內容,原來是包拯的娘舅張藐,在地方欺男霸女,到處霸占別人的土地,橫行無忌。
    甚至仗著包拯的名頭欺壓地方官員,不把官府放在眼裏。
    看罷,夏竦如獲至寶,暗暗竊喜。
    嗬嗬,包拯,這次看你怎麽死?
    原本,夏竦想直接將奏折拿給包拯看,讓包拯下不來台麵。
    可轉念一想,包拯要是知道此事,一定會主動向皇上請罪。
    以皇上對他的恩寵,肯定不會追究他的責任,反而不美。
    不如直接呈遞給皇上,讓他認錯的機會都沒有。
    想到這裏,夏竦暗暗將奏折揣進袖口。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