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包拯罷官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在太後眼裏,包拯現在的行為無異於將大宋江山拱手讓給他人。
曆朝曆代的明君聖主無疑不再加強集權,控製百官。
包拯倒好,反倒讓皇上放權,甚至還要製約皇權,簡直是膽大包天,存心亡趙家天下。
瞧著盛怒的母後,趙禎也是一陣無奈,解釋道:“母後,你當真誤會包拯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絕非母後所想的那樣。”
太後詫異不已,瞪著美眸,不敢置信地看著趙禎,以為皇上徹底魔怔了,已經被包拯給控製了。
否則怎會愚蠢到如此地步?
包拯都已經把手伸向皇權,他竟都無動於衷。
倘非被包拯操控了心智,她實在想不出其他解釋。
想到這裏,太後冷冷將目光看向包拯,用質問地語氣道:“包拯,你究竟給皇上施了什麽妖法,讓他迷失了心智!”
“太後……”包拯一陣無語。
趙禎麵色也是一苦,道:“母後,包卿乃朝廷肱骨,朕的左膀右臂,朝廷的頂梁柱,曾經為了幫助母後沉冤昭雪, 冒著被滅族的風險,勘破狸貓換太子一案,乃你我母子的大恩人。”
“如今大宋在包拯變法之下,國力蒸蒸日上,疆域幅員遼闊,四海歸一,百姓富足,國庫充盈,此借包拯的功勞。”
“包拯為國家鞠躬盡瘁,功莫大焉,對朝廷對朕更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包卿之功,蓋世無雙,母後卻把包卿當成妖孽,懷疑他的用心,豈非太讓人心寒?”
聽到這裏,太後不由得沉吟起來,目光在皇上和包拯身上來回遊離,臉色漸漸緩和下來。
“包拯做了什麽,哀家心裏豈能不知。”
“哀家從沒否定過他的豐功偉績。”
“然而,忠奸不過是一念之間之事。”
“正因他功不可沒,故而野心膨脹,欲圖染指皇權,獲得更大的權柄。”
“包拯,你告訴哀家,你是不是想做第二個王莽!”
包拯沉默了片刻,苦笑一聲,沒有說話,緩緩摘下頭頂烏紗帽,放在旁邊的石桌上。
太後臉色忽然一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包拯的意思,這是要退隱。
趙禎更是臉色大變,苦澀不已,“包卿,你這是做什麽?”
包拯從容道:“陛下,太後既然已經不信任臣,臣也沒有必要再留在朝堂之上。還望陛下看在臣這些年盡心盡力,忠心輔佐陛下的份上,準允臣歸隱林泉。”
太後想說什麽,卻沒說。
趙禎心裏卻如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急得不行。
因為他很清楚包拯的能力,天下雖然已經太平,可變法還沒有完成,他很想看到包拯所說的那樣的盛世,天下離不開包拯。
“朕不準!”趙禎不假思索道。
太後見包拯主動退隱,心裏早已迫不及待,因為在她眼裏,天下已平定,國泰民安。
而包拯功勞太大,權柄已經到了無法掌控的地步,是個定時炸彈,隨時都能威脅到皇權,顛覆趙家江山。
朝廷已不需要包拯。
他主動退隱,再好不過。
這樣大家都不為難,皇上也不至於背負卸磨殺驢的罵名,何樂而不為?
想到這裏,太後急忙打斷皇上的話頭,“皇上,包拯這些年為江山社稷盡心盡力,勞苦功高,是時候安享晚年了。他要是想退隱的話,就讓他退隱吧!”
“母後……”趙禎苦澀不已,“你以前是何等的信任包拯,為何如今反倒要趕他離開。”
太後道:“皇上,並非哀家想卸磨殺驢,哀家不是沒有良心的人,包拯對你我母子的恩情,對大宋功勞,哀家都記在心裏,沒有忘記。”
“哀家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了包拯好,更是為了趙家天下好。”
“自古功高震主的王侯將相,有多少人能得到善終的?”
“母後——”趙禎叫苦道,“朕絕對相信包拯對朕的忠心。”
“你……”太後也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母後無需多言,包卿從來沒有辜負過趙家,朕也絕不辜負包卿,隻要有朕在一日,就沒有人動得了包卿。”
趙禎臉色堅毅,說得斬釘截鐵。
太後氣急敗壞:“難不成你連哀家這個母後的話也要忤逆不成?”
“不,兒臣不敢忤逆母後。朕知道母後是為趙家江山社稷著想,可朕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
“母後不能隻聽信那群腐儒之言,斷章取義,以偏概全,懷疑包拯的用心,包拯這麽做,乃是為了大宋的將來,而不是為了他自己。”
看著皇上如此執迷不悟,太後心中的怒火再度升騰,越想越覺得包拯太可怕了,竟然能把皇上迷惑到這樣的境地,斷然留不得,否則趙家江山早晚都要被葬送。
“如此執迷不悟,簡直無可救藥。”太後盛怒地看著包拯,“包拯,你究竟給皇上灌輸了什麽迷魂湯?”
包拯隻覺可笑,“太後,皇上英明睿智,何等聰慧,包拯何德何能,能迷惑聖上。”
趙禎接過話頭:“母後,朕明白你心裏的擔憂和顧慮,可朕相信包卿的忠心,天下還有許許多多的事需要包卿來完成。”
“好了,哀家不想聽這些。”太後打斷皇上的話頭,已經沒心情和他聊下去,目光轉向包拯,“既然皇上不肯背負卸磨殺驢的罵名,那就讓哀家來背,包拯,你是讓哀家趕你走,還是你自己離開。”
“不用太後趕,包拯自行辭官便是。”包拯語氣決絕,轉過身來,朝皇上拱了拱手,
“陛下,臣……退了!”
“皇上多多保重,希望臣離開後,皇上多任用剛正的臣子。”
“此外,臣所製定的律法不能隨意改動。”
“王安石是個人才,皇上可用,但此人性格太過執拗,聽不進別人的勸諫,所以不能大用。”
“司馬光也可用,但此人太過迂腐不化,亦不能大用。”
“臣離開後,可讓韓琦擔任宰相,呂公著任參知政事,將文彥博,晏殊等老臣召回朝堂,但不能讓他們任軍職!”
“至於年輕一代才俊,歐陽修、蘇軾、蘇轍、劭雍、張載,這幾人可用,呂慧卿是個小人,絕不可用。”
喜歡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請大家收藏:()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