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台宮諫言
字數:3757 加入書籤
秦臻說到此處,稍稍停頓,眯起眼睛繼續緩緩說道:“自從初二與這位官員建立聯係之後,我便命人對他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他早年在仕途起步階段,犯下過嚴重過錯,依照魏國律法,本應遭受罷官嚴懲,甚至可能身陷囹圄。
好在秦國線人未雨綢繆,為了結交他,在暗中運作,將此事遮掩過去,他才得以保住自己的官職。
這般大恩,他自是銘記於心,他對秦國感恩戴德,對我們自然也是言聽計從。
再者,初二手中還握有他早年過錯的鐵證,這便是實打實的把柄。
真到了關鍵時刻,他顧慮自身安危,忌憚把柄被曝,決然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異動。
況且,初二心思縝密,早已在這位官員身邊安插了可靠之人,對其一舉一動都密切監視,一旦有任何異常情況,皆能及時應對,采取妥善措施。”
“先生智謀過人,這般布局,環環相扣,滴水不漏,實乃我大秦之幸!”涉英聽聞,滿臉欽佩,忍不住拍案叫絕。
.........
當然,彼時的嬴政雖貴為秦王,卻尚未親政,朝堂之上諸多要事,他皆需請示監國太後,亦要與呂不韋、關內侯等朝中重臣反複商議,方能定奪。
翌日、章台宮後殿。
嬴政帶著秦臻來到了這裏。
此時殿內氣氛凝重,華陽太後、呂不韋、關內侯、贏傒等人圍坐在一起,此刻,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秦臻身上。
夏太後並沒有出席這次會議,早些時候,她向嬴政請求了一項特權,可不參與尋常朝會。
平日裏,除了宴會、祭祀等不可或缺的場合外,夏太後極少在公眾視野中露麵,朝堂紛爭、權力博弈之事,她也一概不參與。
唯有嬴政前來請安,虛心請教治國理政之策、權謀權衡之道時,夏太後才會耐心的為其答疑解惑,傾囊相授。
盼著嬴政能在朝堂局勢中站穩腳跟。
“左庶長,派遣使者入魏,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贏傒滿臉疑惑地問道。
“派遣使者,自然是為了與魏國進行談判,尋求和平解決爭端,暫時緩解當下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秦臻言到。
聽到秦臻的話,渭陽君贏傒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那大秦東出的計劃該如何繼續?這可是關係到我大秦的未來啊!”
“左庶長,你既然有如此謀劃,不妨詳細給諸位講講,究竟是出於什麽考慮才做出這樣的決定?”華陽太後的表情則顯得較為淡定,緩緩說道。
“太後,臣的真正目標,其實是魏無忌。”
他頓了頓,觀察著眾人的反應,隻見眾人皆露出疑惑之色,便繼續說道:“暫時與魏國談和,隻是為了讓魏王對秦國放下戒心。
魏國朝堂之上,魏王圉難保忌憚魏無忌已久,唯有秦國展現出緩和姿態,魏王圉才會有機會再度架空魏無忌,並收回他的軍權。
屆時,魏國朝堂失衡,軍事力量削弱,我大秦東出之路,便能減少一大阻礙。”
秦臻剖析著局勢,緩緩說出了此記的目的。
眾人聽聞,皆若有所思。
呂不韋在一旁靜靜聽著,神色專注。
須臾,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他插話道:“原來如此!待諸事順遂,魏國朝堂徹底被我們布局滲透。
魏無忌正式被架空失勢,手中再無實權之時。
那便是我大秦再度厲兵秣馬,準備揮師伐魏的絕佳時機。”
“正是如此,雖說當下我們與魏國談和了,但這份一紙協約並非不可更改。”
說到這,秦臻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繼續道:“到時候,隻需隨便尋個由頭,譬如魏國邊境駐軍異動,或是他們對秦國商賈苛待,便可輕而易舉地撕毀協約,再度對魏國發動攻擊。
這種事,山東六國為了利益,可沒少做,秦國行事,又何須瞻前顧後,顧慮太多虛名。”
秦臻說這話的時候,神色坦然,毫無愧疚之色,一臉的理所應當。
在戰國進入中後期之後,天下局勢變得愈發錯綜複雜。
各國皆心懷鬼胎,在這亂世中謀奪霸權,明爭暗鬥一刻不停。
在這個充滿權謀與算計的時代,誠信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品,各國之間的承諾,常常被輕易違背,出爾反爾的事情屢見不鮮。
各國君王眼中隻有利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今日盟友,明日便可能兵戎相見。
就拿去年楚國來說,彼時楚國麵臨著來自魏韓齊三國的壓力,形勢危急。
楚國朝堂之上,群臣無不失色,君王亦愁眉不展。
在這危機關頭,楚國毫不猶豫地向秦國發出求援信號,言辭懇切,期望秦國能念及兩國舊情,施以援手。
秦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答應了楚國的請求,並派出了軍隊前去支援。
然而,世事無常,僅僅過了一年,楚國就翻臉不認人了。
朝堂之上,新的利益誘惑讓楚國君臣動了心思。
楚國在權衡之下,竟不顧道義,不僅沒有對秦國的援助表示感激,反而加入了合縱聯盟,與其他國家歃血為盟,一同調兵遣將,劍指秦國。
“出爾反爾”這個成語,正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應運而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以此語針砭時弊,諷刺那些言行不一、反複無常之人。
這個成語的出現,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當時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社會現實。
在政治舞台上,國家利益永遠是至高無上的核心準則,穩坐主導地位。
在利益的天平麵前,那些看似莊重嚴肅的協議,實則不過是基於當下各方勢力激烈博弈而達成的權宜之計,僅僅是無甚根基的口頭承諾罷了。
在這一過程中,各方勢力權衡自身得失,為爭取最大利益在談判桌上你來我往。
此類協議既因缺乏堅實的利益捆綁,無法使各方形成真正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又沒有可靠的強製執行力作為保障。
一旦局勢發生變動,各方利益訴求隨之改變,它便在瞬息萬變的局勢裏,隨時可能如泡沫般破碎,繼而消散於無形。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