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從漁陽到雲中

字數:6597   加入書籤

A+A-


    第309章 從漁陽到雲中
    當皇帝和太上皇坐著馬車從洛陽趕回京城,欲調動人力物力為大順朝補實邊防的時候,恭親王肖勁也在策馬狂奔,他的目的地不是洛陽,而是雲中今太原市)。
    楊喜被下放並州已經四年多了,雖然還是領著使相銜,並州也是邊防重地,選楊喜當並州的軍政長官,肖統也是打著加強軍事防禦名號,加封使相銜,體體麵麵的把他踢出京城的。
    可楊喜就是楊喜,是那個從小就跟著娘親寄人籬下的楊喜,他有的是心機和手段,雖然經受了雷霆,可依然堅挺著。
    肖勁就是來找嶽父,商量著如何能夠穩定範陽的局勢的,要知道雄霸東亞的大唐盛世,就是在範陽、河東、平盧三鎮造反,硬生生的演化成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本朝吸取前朝的教訓,改府兵製為募兵製,
    災年招募流民和當兵,成了國策。太祖認為,適逢災年健壯者招募當兵後,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了。
    這項國策的直接後果就是造成大量的冗兵、冗費,肖統登基後的重要措施就是改革了災年招募流民饑民當兵的製度,而是國家出錢調動他們去挖去修路掙口糧,確確實實解決冗兵的問題。
    可是誰曾想最近二十年天公作美,一年年的五穀豐登,百姓們口中稱讚著這是多少輩子沒有經曆過的太平盛世呀!
    這不就造成了邊境兵源短缺武器落後了呀,如果不是出來代天子巡視這一年多,肖勁無論如何也想想不到,我大順朝的龍虎之師竟然成了現在怎麽個模樣呀!
    其實肖勁也懂得,造成現在這種局勢是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邊關士兵的選拔和更替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本朝與各國的關係、皇帝和宰執人員對此事的重視、百姓中願意當兵的人數,以及各級軍士的待遇等等。
    如果肖勁是皇帝,既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肯定要積極行動了,他也想過可以采取招募壯丁、提高軍餉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軍。同時,加強邊防管理,確保士兵能夠得到適當的休息和輪換,也是緩解兵力不足的有效手段。
    邊關兵力不足有很大原因是各個都護府多存在虛報士兵人數,冒領軍餉的行為。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從度支司、左藏庫、內藏庫撥出的軍餉,真正用到軍隊身上的又能有幾成呀!
    如果肖勁是皇帝話,既然知道了吃空餉問題是普遍問題,肯定要下大力氣整頓了。
    一定要采取嚴格的戶籍管理和軍籍管理製度,確保士兵的真實身份和數量。同時,加強審計和監督,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也是遏製吃空餉的重要手段。
    肖勁在幽州折騰了兩個月,奏章上了好幾封,可都如同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呀!
    上邊指不上了,隻能收攏幽州的資源舊地籌集軍糧,可肖勁別看官名很威風,什麽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可聖旨上寫的明白,他就是巡視員,不是軍政長官,
    隻有定期向朝廷上奏邊關的情況和自己的整頓進展。請求朝廷給予支持和幫助,增派援兵、撥付軍餉和提供武器裝備的權利,根本就沒有挪用和調動軍用物資的權利!
    肖勁用盡一切手段了解邊關問題的根源。他不辭辛苦的與地方官員、邊關將領以及士兵進行麵對麵的交流,獲取到了第一手的信息和反饋。造成現在這種亂象原因幾個字就能夠概括無人重視罷了!
    肖勁為了他們老肖家的天下,也是肯折節就下的,帶領手下人登門拜訪了幽冀一帶的大商人,軟硬兼施的打通了運輸渠道,緊急籌集軍糧以解邊關之困。同時鼓勵眾將士就近開墾荒地,種糧種菜以求自給。
    當肖勁掄起鋤頭,扶著犁耙的時候,那些官兵們也不好意思再好吃懶做了。
    就是如此努力,也是杯水車薪,肖勁是親王,皇帝不下聖旨他是沒有權利從幽冀處招募兵員,這種有心無力的,挫敗感在這一年多巡視過程中,一次次的衝擊著他的靈魂!
    巡視範陽平盧兩道時間已經夠久了,久到同行的人都催促王爺趕緊換地方吧,畢竟河東、朔方、河西、攏右、安西這五地他們還沒有去呢!
    好在下一站是河東節度使,此節度使駐太原,名義上可是擁兵五萬餘呀!
    肖勁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決定先去找嶽父,並州知州楊喜,畢竟嶽父已經在並州經營了四年了,這上上下下的關係和人脈也門清的呀!
    女婿拜見嶽父這也是人之常情呀,更何況自從楊喜離開了參知政事得位置,肖勁還沒有見過這位嶽父呢!
    這次由親信帶著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的儀仗、隨行將領、護衛親兵、隨行軍醫、後勤人員去太原,
    他自己緊帶著十幾個人,離開了大隊人馬,悄無聲息的趕往雲中。
    就是被發現了肖勁也不怕,這個世道他是看明白了,越是自重的人越容易被孤立,有時候你漏出把柄,人家還會覺的你是可以交往的人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總之煩人的緊,熙熙攘攘的講的都是利益交換。
    楊喜到底是探花郎出身,更有帝師的光榮履曆,因此他上任以來,對並州的教育還是很重視的,開天二年這一科並州學子中第的就破天荒的多。
    有了這事打底,當楊喜呼籲在並州進行一次開天興學的時候,整個並州也是積極響應起來了。
    肖勁也是提前與楊家聯係才知道楊喜去下縣的學校進行視察了,嶽父這到底是在幹正事,早在幽州的時候,酒桌上,常知州就沒少吹噓楊使相改革並州的學校,利用州府的稅收結餘,為下縣的縣學鄉學提供資助,改善農人子弟的受教育情況。
    楊使相還設立獎學製度,鼓勵優秀學子努力學習,為地方培養更多人才。
    最讓常知州佩服的是楊使相與其他官員、飽學之士以及地方士紳共同探討長期發展的策略,提倡尊師重教,形成了樂善好學的良好風氣!
    肖勁是在雲中書院裏頭找到楊喜的,這個雲中書院是楊使相牽頭與地方鄉紳、民間力量一起倡議並籌建的。
    畢竟府學、州學、縣學吃的都是朝廷的撥款,教學內容和方式受到嚴格控製,注重講授與背誦,以應對科舉考試為主要目標。
    這雲中書院雖然也有官府參與,可主要經費來源於私人之間的捐贈,更傾向於私學,其管理與運營相對獨立,更多地體現了地方士紳和學者的意願和追求。
    教學內容:以儒家經典為主,兼顧詩詞歌賦、曆史文獻等,更加注重自學與討論相結合,頗有當年戰國時期齊國稷下學宮的性質!成立之後就成為飽學之士文化精英交流的重要場所。
    楊喜是去過雲中的官學之後,才來到這個他精心培育的私學的。
    這時候楊喜正在雲中書院的延賓館裏跟歐陽詹山長品茗閑談呢!
    就有門鬥上來稟告門外有自稱仲石的軍人打扮的人,求見楊使相!
    歐陽詹笑了“幼羅兄今兒是您的五十大壽,這不嬌客就上門了嗎?”
    楊喜也很得意可還是擺擺手“行周賢弟呀!他呀!是在幽冀遇到挫折,來我這打秋風來了!”
    歐陽詹聽了楊喜這話也歎了一口氣道“到底是認真做事的人,唉!恭親王也難呀!快請進來吧!”
    門鬥聽了自家山長的吩咐,自然是不敢怠慢了,急忙轉身去請人,楊喜忙道“就請他一個過來,那些跟著的人,你們去安排他們吃喝吧,人多了我嫌鬧騰!”
    門鬥連忙答是,歐陽詹不解的問道“恭親王身邊親叢官那多是能夠上達天庭的人,你怎可這麽怠慢!”
    楊喜冷哼一聲“我跟自己女婿在我壽辰之日敘敘舊還有錯了,上達天庭也是說壞話,還敢說好話呀!”
    歐陽詹知道他心中有氣也勸道“此一時,彼一時,你雖然是他多的年老師,可陛下是天子呀!”
    楊喜聽他說出陛下兩個字也來了興趣,用扇子遮住嘴,把頭湊到了歐陽詹耳邊呀,“我昨兒剛剛接到的洛陽的書信,你猜怎麽著,可出樂死個人的事情了,太後娘娘親自去長公主府撕燦然郡主,居然被郡主給打了!”
    歐陽詹知道楊喜消息靈通,洛陽有不少人給他通風報信,也噗嗤一聲笑出聲來“這兩個親家母都竟然能夠在光天化日之下動手,皇帝太上皇就這麽放任不管!”
    楊喜哈哈哈笑起來“就是因為皇帝太上皇都不在京城,一個兩個去洛陽追那個妖孽去了,才讓這兩個老太太撕逼起來!”
    歐陽詹也哈哈哈的樂了起來“那個杜大參任人唯親,做的唯一的好事,就是讓人們都知道那個妖孽的手段,大家都防備著他,才能夠沒有大事發生呀!”
    楊喜連忙拉了歐陽詹一把“一會兒我家女婿來了,你可不能說這事兒,就當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他呀!也是被迷惑的!”
    歐陽詹點了點頭“我明白我明白,老肖家的通病,他怎麽能夠避免呢!”
    他們正說笑著呢,肖勁走了進來,對著楊喜拱手道“小王見過嶽父。”
    楊喜欠了欠身道“賢婿免禮快快請起!”又指著旁邊的歐陽詹說“這是你歐陽叔父!”
    肖勁也對著歐陽詹說了一聲“歐陽叔父好!”
    歐陽詹連忙站起還禮道“不敢當不敢當,恭親王請坐請坐快請坐!”
    又見肖勁一臉的風霜問道“恭親王這是快馬趕過來的,可曾用過飯?”
    肖勁笑出一口白牙“已經在馬背上吃了幹糧了,不過這一路急奔渴的很,請叔父賜茶吧!”
    歐陽詹聽他這麽說連忙喊道“門鬥門鬥,快些給恭親王上茶,不要太燙呀,要入口能飲的,王爺渴了!”
    不一會茶上來了,肖勁直接拿起茶壺往口中猛灌起來,旁邊的兩人都看呆了,心裏吐槽雖然在代替天子巡邊,可到底是王爺呀,這這這也太不拘小節了吧。皇家的體麵你不要了呀!
    半壺茶進肚,肖勁自覺很痛快,笑著稱讚道“好茶好茶,真是好茶!”
    楊喜都給他給氣樂,笑著說“仲石呀,你可曾聽說這喝茶呀也是有門道的,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這樣喝,牛騾也要自歎不如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肖勁聽了他嶽父臭白他的話也不惱,笑著說“牛騾可是好東西了,他們可給普通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了,我呀,還真真想下輩子能夠直接當牛騾!”
    歐陽詹都被肖勁的話給逗樂了“王爺果非常人呀,這語不驚人死不休呀!小可佩服則個,佩服則個!”
    不知道肖勁是真聽不懂,還是故意裝傻,居然就拱手道“謝謝叔父誇讚,嶽父呀,今日是你的五十大壽,我呢給你寫了百壽圖。”說罷從懷中拿出用棉布包裹的百壽圖。
    楊喜知道肖勁這一年多的巡視工作還是相當艱苦的,也是真的沒有想到他會專門為自己生辰寫個百壽圖,因此也被感動了,眼睛亮晶晶的,手指也輕顫。
    歐陽詹也顛顛的跑過來幫忙展開,就見這百壽圖寫在宣紙上,中間一個大大的壽字,然後以它為圓心擴散成了四個同心圓,最裏邊的那一層有八個字,
    算上最中間的 圓心就是九個字,第二層是十九個字,第三層是三十二個字,第四層共四十個字,加在一起正好一百個字。
    很樸實的一幅字,還沒有裝裱!這一百個字分別用了篆書隸書行書草書多種書法形式,有的端莊大氣,有的靈動飄逸,有的古樸典雅,可以看出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歐陽詹先稱讚起來“王爺這書法還真不錯的,看的出有很用心的練字,能夠在巡邊的途中,一筆一劃的寫出也是難得呀,幼羅兄呀,你有個好女婿呀!”
    肖勁連連說“謝謝叔父誇讚,我這也是沒辦法,一不會唱歌,二不會畫畫,隻能傻嗬嗬的練個字了!”
    楊喜知道他說的是誰,司馬擅長彈琴唱歌,田雪鬆畫畫很有天賦) 可真不想扯下去,忙說“賢婿呀,你這禮物老夫很是喜歡呢?老夫就說嗎怎麽也是老夫五十大壽呢,上天怎麽也得給老夫安排點好事呢,這不你就送來這可心的壽禮了嗎?”
    喜歡人間情多請大家收藏:()人間情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