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天山郡成了流油之地

字數:9751   加入書籤

A+A-


    樂樂的眼睛在漂亮的白玉藥瓶和金算盤之間來回轉。
    然後,她一手抓一個,都拿了起來。
    這貪心的一幕將大家逗笑了。
    孫楚嘖嘖兩聲,“一次選兩個,算哪個?”
    葉初棠笑著摸了摸樂樂的腦袋,“兩個都算。”
    在23世紀,抓周還抓三次呢!
    祁宴舟讚同地點頭,“學醫毒能保己救人,經商能吃喝不愁,獲得權勢,挺好。”
    宋景寧聽到這話,逗弄安安。
    “你隻選一個,有沒有覺得虧大了?”
    安安一本正經地搖頭,“一個就夠了。”
    在抓周之前,祁老爺子給他講過每個物件的用意。
    那時候他就決定,要權利!
    宋景寧很滿意安安的回答,“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勝過千般武藝。”
    葉初棠對兩個小家夥的抓周結果都很滿意。
    “安安和樂樂已經抓完周了,吃飯吧。”
    因為人多,祁家準備了兩桌。
    飯菜很豐盛,為了方便夾菜,還用上了旋轉盤。
    端起酒杯,熱鬧開場。
    大家說著這一年的收獲和進步,失誤和困難。
    聊完後,又聊明年的計劃和打算。
    聊著聊著, 話題就落在了葉初棠身上。
    畢竟她的想法超前,行動力又很強,而且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的。
    短短一年時間,天山郡的百姓就擺脫了吃不上飯的困境。
    “祁夫人,你明年打算做什麽?”
    葉初棠和孫楚的生意,如今做得很大,已經拓展到了整個西北。
    明年自然還會繼續往外擴張。
    但這不是她的規劃重心。
    見大家都好奇,她說道:“明年主要發展百姓經濟。”
    在場的隻有孫楚能聽懂這話的意思。
    夏姝好奇地問道:“弟妹,什麽叫百姓經濟?”
    “一人富不算什麽,得讓百姓富起來,天山郡才能有發展。
    所以我明年的計劃是讓百姓也跟著我賺錢,種經濟作物。”
    葉初棠之所以沒讓百姓今年就種,是因為她想要先將河渠挖好,將路修好。
    基礎設施到位了,發展經濟才能效率翻倍。
    夏姝不恥下問:“經濟作物又是什麽?”
    “比糧食更賺錢的作物,比如我在琉璃大棚種的那些你們之前沒見過的蔬菜和瓜果。”
    葉初棠打算采用和糧食類似的種植方式。
    她出種子和技術,等作物成熟後,她會回收,百姓無需愁銷路。
    等百姓拿到錢,再付買種子的錢就好。
    賺多賺少,就看他們有沒有用心種,並且按照她說的,將作物照顧好。
    大家聽完葉初棠的計劃,對她的敬佩之情又深了一些。
    宋景寧笑著道:“初兒,百姓有你,是他們的福氣。”
    葉初棠不甚在意地笑笑,“換個想法,有了百姓幫忙,我賺錢也更容易了。”
    孫楚舉起杯子,“合作共贏,甚好!”
    吃完年夜飯,大家沒有離開,留在祁家守歲。
    宋景寧說起了前些天聽到的消息。
    “祁家二房被抓去了京城。”
    雖然祁家兩房已經徹底沒了關係,但被抓也算大事,得知道一下。
    祁家人聽了這話,除了祁老爺子蹙眉外,其他人都沒反應。
    老爺子有反應,是因為老祖宗畢竟是他親娘。
    不管他對老祖宗有多大的怨氣,都不希望她出事。
    祁宴舟說道:“爹,你想怎麽做?”
    他並不想管二房的人,但怕坐視不理,會讓父親有心結。
    祁老爺子歎了口氣,“天高皇帝遠,不管了。你能救二房一次,不能救他們一輩子。”
    除非將二房護在大房的羽翼之下。
    可二房之前做的事太過分了,以德報怨會讓一家人都很膈應。
    祁宴舟給心情不佳的老爺子倒了杯熱茶。
    “爹,如今皇城在皇帝的掌控之中,我救不了二房的人,也不想救,但若隻救老祖宗,可以一試。”
    他不敢保證能成功,但可以試試。
    祁老爺子不想當家裏的壞人,再次搖頭。
    “不用了,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二房的因果,得他們自己承受。”
    祁老夫人見老爺子是真不想管二房,岔開了話題。
    “今年百姓的日子過得富足,除夕夜比去年熱鬧多了。”
    鞭炮聲不絕於耳,漫天都是祈福的孔明燈。
    葉初棠說道:“馬上就子時了,我們去放孔明燈吧。”
    說完,她看向單兒。
    “去準備筆墨紙硯,寫祈福語。”
    祁家準備的孔明燈很多,大家在燈麵上寫好祈福語後,一起放飛。
    十多個孔明燈一起上升,畫麵很美。
    葉初棠笑著道:“希望所有人在來年,越來越好。”
    ***
    春去秋來,眨眼就過了三個年頭。
    天山郡如葉初棠計劃的那般,早已不複之前的貧瘠,富庶又繁華。
    成了除江南之外的,流油之地。
    她僅僅靠種棉花,和養蠶,就讓百姓脫貧,過上了好日子。
    天山郡百姓原有的高台民居,如今都換成了水泥建成的二層樓房。
    水泥路也實現了村村通。
    不僅便於村民通行,也方便秋收之後運貨。
    挖河開渠早兩年就完成了,河渠兩旁的樹,如今已成蔭。
    農戶再也不用為灌溉而犯愁,每年的收成都有保證。
    天山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溫差大紫外線強,種出的瓜果很甜。
    最初賣不完,如今還沒種就被訂購一空。
    旱情雖然得到了緩解,但還沒徹底結束。
    背井離鄉的百姓都前往西北。
    因為葉初棠說過:“人口越多,生產力越足,再搭配技術,不愁富不起來。”
    所以西北地區的官員,不會驅趕流民,還會接納他們。
    帶他們開荒,給他們分地,教他們種糧食,
    或者請他們當工人,不僅包一日三餐,還給工錢。
    當然,流民被接收的前提是身份沒問題。
    葉初棠和孫楚合開的各種鋪子,已經實現了全國連鎖。
    她要說一句自己是首富,沒人敢不服。
    江南揚州的分鋪,由唐家兩老負責。
    如今唐家嫡係雖然不是江南首富,但也是少有的富貴人家。
    大約是有了盼頭,以及葉初棠送去的強身健體的藥。
    兩老不僅越來越精神,還將財權都掌控在了自己手裏。
    他們還直言,所賺的銀錢都是留給葉初棠的。
    葉初棠早就想去江南看一看外祖父和外祖母,但因事情太多,脫不開身。
    如今生意已經穩固,定製的發展計劃也完成了。
    “該下江南了,正好帶安安和樂樂出去見見世麵。”
    祁宴舟沒意見。
    “三月的江南,值得一去,我讓人準備一下,三日後出發。”
    他的公事也已經忙完了。
    除了京城附近的州郡,其他地方已經被他暗中收複。
    祁家軍的數量也由最初的一萬,增加到了三萬。
    各個都是精兵強將,對付普通士兵能以一敵五,若遇上精兵,能以一敵二。
    葉初棠點點頭,“我一會去刺史府一趟,兄長早就想去江南了,不知道他能不能抽出時間。”
    天山郡距離揚州甚遠,哪怕是快馬加鞭,一來一回也一個月。
    若是遊山玩水地一來一回,怎麽都得三個月。
    雖然天山郡如今安穩又繁榮,但宋景寧是刺史,不宜離開太久。
    朝堂和各地的動向,祁宴舟知道的比葉初棠要多。
    他知道宋景寧最近的動作有些多。
    但宋景寧具體在忙什麽,他沒有去打探。
    “你兄長最近挺忙的,怕是沒有時間。”
    葉初棠有些日子沒見宋景寧了。
    “我一會去書院接安安和樂樂,然後去刺史府吃晚飯,你要一起嗎?”
    “不了,若去江南,肯定會離開很久,我得將事情都安排一下。”
    “行,你忙吧,先正好去學院一趟。”
    如今的英華書院聲名遠播,學子如雲。
    不僅在一些州郡開了分院,還有不少貴女聞名而來求學。
    學院在去年就不再虧損,開始盈利。
    葉初棠剛到巷子口,就聽見了朗朗讀書聲。
    她很少來書院,但重要活動都會參加。
    而且每十天就會來一次,教學醫的學子外科手術。
    為此,學院養了很多兔子,給學生練手。
    若兔子死在了手術刀下,學院就會拿去給學子加餐,不會浪費。
    葉初棠進書院後,先去看了眼安安和樂樂。
    安安正在聽夫子講學。
    她沒有打擾,去看了樂樂。
    樂樂正在學算學,有關心算的部分。
    她很聰明,但很貪玩,學的不怎麽用心,夫子對他又愛又恨。
    葉初棠剛出現在課堂的窗戶旁,樂樂就發現了。
    “娘,你怎麽來了?”
    四歲多的女孩嬌俏可愛,笑起來眉眼彎彎。
    她和葉初棠越長越像,但性格完全不同。
    一個沉穩內斂,一個活潑好動。
    葉初棠知道樂樂很皮,嚴肅地看她一眼。
    “好好上課,下學後我會考你。”
    這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落在樂樂的頭頂。
    她臉上的笑容頃刻消失,蔫巴了。
    葉初棠笑著道:“夫子請繼續。”
    說完,她離開課堂,去書房找崔舒月。
    還沒走近,就聽到了爭吵聲。
    “舒月,你如今已經二十有一,是老姑娘了,終身大事不能再拖。”
    “這是我和你爹選出來的青年才俊,你趕緊挑一個。”
    “爹娘,我不想嫁人,困於內宅,蹉跎一生。”
    “胡鬧!你若不成婚,不知道多少人會說你閑話!”
    “嘴長在別人身上,他們愛說什麽說什麽,我不在意。”
    崔舒月說完,語氣輕鬆地說道:“爹娘,祁夫人有句話說得很對,隻要你站在了高處,就算別人想罵你,也得仰著頭。”
    崔家夫婦見說不動女兒,生氣又無奈。
    “既然你這麽說,那我們就去拜訪一下祁夫人,問問她,你是該成婚,還是當一輩子老姑娘!”
    既然他們說不動女兒,那就找個能說動她的!
    崔舒月頭疼不已,想要攔住父母,結果他們已經起身出門。
    “爹娘,你們……”
    勸阻的話還沒說完,她就發現兩人站著不動了。
    “怎麽?出什麽事了?”
    回應葉初棠的不是崔父崔母,而是葉初棠。
    “對不起,我沒想聽牆角,是意外。”
    崔父想到剛才和女兒的爭論被葉初棠聽到了,有些尷尬。
    “意外而已,祁夫人無需介懷,你來找舒月是有事吧?你們聊,你們聊。”
    說完,他就準備拉崔母走。
    崔母卻覺得眼下是勸女兒成婚的絕好機會,一把甩開了丈夫的手。
    她笑看著葉初棠,“祁夫人,我們剛才的話,你應該都聽到了,能不能幫著勸一勸舒月,讓她分點精力出來,和青年才俊相看一下?”
    崔父附和道:“祁夫人,舒月最聽你的話,你勸勸她,不然老了孤苦無依,多可憐啊。”
    葉初棠還沒說什麽,崔舒月就搶著開口。
    “爹娘多慮了,欽天監解先生上沒老下沒小,更沒有娶妻,他可憐嗎?”
    崔父崔母被堵得啞口無言。
    好一會才憋出一句,“男女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崔舒月上前兩步,挽住崔父崔母的胳膊,笑容燦爛。
    “爹娘,我是英華書院的院長,將來桃李滿天下,等垂垂老矣,就算沒有子孫後代,也會有學生探望,你們別擔心。”
    這話一出,崔父崔母更是不好再說什麽。
    “罷了,成婚之事強求不得,你自己看著辦吧,以後別後悔就行。”
    “爹娘放心,我做的任何決定都是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以後絕不後悔。”
    “行,你和祁夫人聊正事吧,我和你娘去找你兄長和嫂嫂。”
    崔雲琛早就做了祁宴舟的謀士。
    他在兩年前成婚了,娶的是善易容的嵐月。
    嵐月有孕,即將生產。
    崔父崔母來天山郡,主要是為了照顧她。
    兩老走後,崔舒月吐出一口濁氣。
    “祁夫人,讓你見笑了。”
    之前,崔家兩兄妹都沒成婚,崔父崔母主要是催崔雲琛。
    畢竟他是嫡子,得生下嫡孫延續香火。
    他和嵐月成婚後,崔家老家就開始催崔舒月。
    結果催了兩年都沒動靜,兩老急得不行。
    葉初棠拉著崔舒月進書房坐下。
    “舒月,你別一心撲在書院,若遇到合適的,就相處試試。”
    她向來不摻和別人的感情之事。
    但她不希望崔舒月被書院困住,活得像人機。
    崔舒月知道葉初棠是好心,笑著道:“好,若能遇到有緣人,我一定牢牢抓住。”
    她不是不想成婚,而是不想將就,和一個不愛的人共度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