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搬運銀杏樹

字數:4165   加入書籤

A+A-


    宋陽一家人的生活,就像上了發條的時鍾,一刻不停地忙碌著。
    冬雪消融之後,他們便一頭紮進了各種農事當中。
    先是精心地把杜仲樹苗、金銀花樹苗悉心栽培到台地裏,隨後又馬不停蹄地幫著宋軍,將那些扡插成功的大葉茶苗,一一移栽進茶園。
    僅僅是植樹這一項工作,全家人早出晚歸,就耗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宋陽的藥園和宋軍的茶園,規模都不算大,但他們也不著急,想著以後有的是時間,抽空慢慢拓展就好。
    等植樹的事兒告一段落,宋陽找來了王嶽、甄淩峰以及村裏十來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他們一同前往山上,將之前就看中、後來因山體滑坡而歪倒的那棵大銀杏樹挖了出來。
    大家齊心協力,仔細地修整了它的枝葉和根係,然後十幾個人喊著號子,合力把這棵大樹抬到了盤龍灣,種在了院子裏。
    就為了這棵銀杏樹,從刨挖、修剪,再到搬運和栽種,十幾個人整整忙活了三天。
    這些人都是平日裏和宋陽玩得極為要好的朋友,宋陽要給他們工錢,可沒一個人肯要,隻說讓宋陽在這三天裏,好酒好菜招待就行。
    他們實在想不通,宋陽費這麽大勁,弄這麽一棵被修剪得七零八落的銀杏樹栽到院子裏,到底是圖什麽,而且都懷疑這樹能不能栽活。
    宋陽自己心裏也沒底,畢竟為了把樹搬運出來,不得不對它進行大幅度的修剪。
    看著沒剩幾個枝杈的銀杏樹,在眾人用繩子牽引下,緩緩在提前挖好的大土坑裏扶正,他心裏也直犯嘀咕,不知道這樹還能不能熬過這一關。
    沒辦法,隻能先把泥土填好,踩實後,用四根粗壯的撐杆把樹穩穩撐住,再澆上定根水,剩下的就隻能看後續情況了。
    這可是愈發少見的古銀杏啊,一旦成活,待到枝繁葉茂之時,金秋季節一到,那滿樹金黃,絕對是院子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而且在後世,一些有錢人家即便願意出大價錢,也不一定能弄到這麽一棵古銀杏種到自家院子裏。
    當然,宋陽種這棵銀杏,可不是為了以後賣錢,純粹就是想讓自家院子變得更美觀,同時也是為未來做些準備。
    畢竟選擇盤龍灣,可不單單隻是為了種點藥材,他心裏還謀劃著更長遠的發展呢。
    接下來的日子,一家人又開始忙碌於往田地裏搬運農家肥。
    多虧了家裏養的牛、羊和豬,積攢下了一大堆農家肥。
    在這個年代,農家肥可是肥田的寶貝,養牲口的好處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好在田地離得不遠,搬運農家肥這事兒,主要由宋建國負責。
    每天早上,他就趕著牛車,往地裏拉上四趟農家肥,下午則忙著去放羊。
    宋陽、馮曉萱和王靜雅呢,則負責把年前王靜雅從山上摟回來,堆在田頭地腳的腐殖土,均勻地撒到田地裏。
    等這些事兒全部做完,半個月又過去了。
    之後,宋陽專門跑了一趟鎮上,給杜春明送了些好處,杜春明答應,等肥料分配下來的時候,想辦法給宋陽弄六袋化肥。
    自家的土地肥力太差,雖說往裏麵施了不少腐殖土和農家肥,但這些土肥的肥力釋放緩慢,得經過三四年不斷積攢,土地才能慢慢肥沃起來。
    今年要是想讓糧食產量有所提升,就隻能指望這六袋化肥了。
    好在這個時候的土地,還沒遭受過大量化肥、農藥的過度侵蝕,隻需施用少量化肥,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宋陽相信,有了這六袋化肥,哪怕是自家的瘦地,今年也能有個不錯的收成。
    畢竟去年洪澇過後,吃了連續三個月的救濟糧,今年得還上,另外公糧也得按時上交,這需要的糧食可不少。
    翻過年,雪剛化,田地裏的油菜花就星星點點地開了起來。
    等到天氣放晴轉暖,更是大片大片地盛開,漫山遍野一片金黃。
    油菜籽可以用來抵交公糧,所以桃源鎮下屬的各個生產隊,土地到戶後,不少人都種起了油菜。
    在桃源鎮,隨便選個方向出發,隻要有村落的地方,路兩邊總能看到成片的油菜花田。
    有了這麽充足的蜜源,宋陽那些養在石崖上、山坡林間和青溝的蜜蜂,早早地就活躍起來。
    油菜花大約開了二十天左右,又到了割蜜的時候。
    這次,宋陽沒叫王嶽幫忙,而是喊上馮曉萱,兩人花了三天時間,收割了油菜花蜜。
    經過過濾,竟然收獲了將近三百斤蜂蜜。
    王嶽養在老宅的三十來群蜜蜂產蜜也不錯,可他自己不太會打理,隻能指望宋陽。
    宋陽花了一天時間幫他割蜜,等王嶽把蜂蜜過濾好後,又叫上甄淩峰,三人一起把年前進山圍獵打到的皮毛,送到鎮上的收購站賣了。
    油菜花蜜雖然價格不算高,但勝在產量大,這一趟下來,賣了不少錢。
    加上賣皮毛的收入,宋陽手頭的錢已經達到一萬兩千塊了。
    不過,像熊膽、麝香這些屬於自己的好東西,宋陽沒急著賣,而是留著,打算再等幾年,等價格更高的時候出手。
    農村田地裏的活計,仿佛永遠幹不完。緊接著,就到了收割油菜籽、育秧苗和育紅苕苗的時候。
    把油菜搬回家曬幹,用連枷打出菜籽,揚去雜質後,送到公社補足去年的公糧和救濟糧,又該種包穀、插秧了。
    等這兩項農活完成,年前種下的小麥又到了收割的時候。
    割完小麥,接著犁地,把麥地裏種上包穀,再把紅苕也種上。
    轉過頭來,最先種的包穀已經長到一拃高了,地裏的雜草也得趕緊鏟除。大家頂著大太陽,又是忙了好些天。
    接下來,還要薅秧,給苞穀施化肥、攏土。等這些事情全部忙完,端午節都已經過去了。
    就這樣,接連幾個月,山裏人一直忙個不停,田地裏總有幹不完的事兒。
    在這期間,也就清明前後,宋陽在家裏守了幾天,算是稍微清閑了一陣。
    油菜花花期結束,蜜蜂也到了分蜂的時候。盤龍灣的蜂群數量已經足夠,不能再增加了。
    宋陽花了兩天時間,用細細的蔑條精心編製了一些囚王籠,又花了三天時間,把那些產蜜不高的土蜂換上新出的優質蜂王,淘汰了一些老蜂王。
    想要蜂蜜產量高,對蜂群進行優勝劣汰是必須的。
    宋陽還盼著五六月份,山裏五倍子花開的時候,能再收割一波五倍子蜜呢。這五倍子蜜可比油菜蜜好多了,也值錢得多。
    等所有這些農事忙完,宋陽一家終於能鬆口氣了。
    這時的盤龍灣院子裏,又是一派熱鬧景象。
    王靜雅用雞蛋孵出了二十多隻小雞。
    豬圈裏新添了四隻黑豬豬仔,每天都跟著兩隻大豬到山溝裏找食吃。
    院子裏還多了八隻和野生黃羊雜交生出的羊崽,個個長得壯實,羊群出去後,它們就在圈房邊曬太陽,活蹦亂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