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新王登基,風雲變幻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秦軒在邊境大獲全勝後,馬不停蹄地趕回鹹陽城。一路上,他滿心都是對顧盼和孩子的思念,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孩子可愛的模樣,歸心似箭。抵達鹹陽城時,天色已晚,城中燈火輝煌,可他無心欣賞這繁華夜景,徑直朝著府邸奔去。
回到家中,顧盼早已在門口等候,懷中抱著小禦霄。看到秦軒歸來,顧盼眼中淚光閃爍,嘴角卻揚起幸福的笑容。秦軒快步上前,輕輕將他們母子擁入懷中,感受著這份久違的溫暖與安寧。一家三口沉浸在團聚的喜悅中,歡聲笑語在庭院裏回蕩。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沒過多久,秦莊襄王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宮中傳出消息,秦莊襄王染上重病,臥床不起,太醫們用盡各種方法,卻都無法挽回他的生命。這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秦國朝堂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秦軒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立刻進宮探望。在秦王的寢殿中,他看到昔日威嚴的秦莊襄王如今麵色蒼白,氣息微弱地躺在病榻上,心中滿是悲痛。秦莊襄王看到秦軒,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吃力地抬起手,示意秦軒靠近。
“秦軒啊,秦國的未來就托付給你了……”秦莊襄王聲音微弱,卻充滿了信任與期待。秦軒單膝跪地,眼眶泛紅,堅定地說道:“大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新王,守護秦國。”
沒過幾日,秦莊襄王終究還是沒能戰勝病魔,與世長辭。整個秦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宮中舉辦了盛大的國喪,百姓們也紛紛自發哀悼。一時間,鹹陽城籠罩在一片哀傷肅穆的氛圍裏。
按照秦國的傳統,嬴政繼承王位。嬴政登基那日,鹹陽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想要一睹新王的風采。王宮前,嬴政身著華麗的王袍,頭戴冕旒,神色莊重威嚴。他站在高台之上,俯瞰著台下的臣民,大聲宣告著自己的誌向:“本王定當繼承先王遺誌,橫掃六國,統一天下,讓秦國成為天下霸主!”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在鹹陽城上空久久回蕩。
然而,新王登基,局勢並未就此穩定。朝堂上,各方勢力暗流湧動,都在試圖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呂不韋作為嬴政的仲父,在朝中權勢滔天,他試圖繼續掌控朝政,鞏固自己的地位。而李斯等大臣,也在暗中積蓄力量,想要在新王的統治下嶄露頭角。
呂不韋憑借著多年來在秦國朝堂積累的人脈和威望,把控著眾多關鍵事務。他的門客遍布朝野,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在新王登基後的朝會上,呂不韋常常以長輩和功臣的姿態發言,對各項決策施加影響,不少大臣因畏懼他的權勢,隻能隨聲附和。他還組織門客編寫《呂氏春秋》,並將其公布於鹹陽城門,聲稱有能增刪一字者賞千金,以此彰顯自己的文化影響力和對朝政的掌控力。
李斯則出身低微,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謀略,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他深知嬴政渴望建功立業,於是積極向嬴政進獻統一六國的策略,試圖在新王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他日夜鑽研各國局勢,撰寫了大量關於如何削弱六國、壯大秦國的奏章,在朝堂上逐漸嶄露頭角。他還與朝中一些年輕官員交好,形成了自己的小團體,暗中與呂不韋的勢力抗衡。
與此同時,其他六國得知秦莊襄王病逝,新王剛剛登基,認為有機可乘,開始蠢蠢欲動。趙國在邊境頻繁增兵,擺出一副隨時進犯的姿態;楚國則聯合齊國,暗中商討對抗秦國的策略。秦國麵臨著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麵,猶如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巨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趙國國君認為嬴政初登王位,根基不穩,秦國朝堂又處於權力更迭的動蕩期,正是收複失地、擴張領土的好時機。於是,他派遣大將廉頗率領十萬大軍,駐紮在秦趙邊境,不斷進行軍事演習和挑釁,試圖試探秦國的反應。邊境的百姓時常受到騷擾,苦不堪言,紛紛向秦國官府求救。
楚國則野心勃勃,想要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對抗秦國。楚王派遣使者前往齊國,與齊王秘密商議結盟事宜。他們認為,秦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力強盛,若不聯合起來,各國都將難以自保。楚國還積極拉攏魏國、韓國等國家,試圖組建一個龐大的抗秦聯盟。
秦軒深知局勢的危急,他一方麵要幫助嬴政穩固王位,應對朝堂上的權力鬥爭;另一方麵,還要防範六國的進犯,確保秦國的邊境安全。在這個關鍵時期,他每日忙得不可開交,常常在宮中與嬴政商討國事直至深夜,回到家中時,妻兒早已入睡。
顧盼看著秦軒日漸憔悴的麵容,心中滿是心疼。她雖不能為秦軒分擔朝堂上的壓力,但總是默默在背後支持著他。每當秦軒回到家中,她總會準備好熱氣騰騰的飯菜,為他泡上一杯香茗,給予他最溫暖的關懷。
在一次深夜的長談中,嬴政對秦軒說道:“先生,如今秦國局勢複雜,本王初登王位,還望先生多多輔佐。”秦軒恭敬地回答:“大王放心,臣定當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如今當務之急,是要穩定朝堂,加強邊境防禦,同時分化六國聯盟,逐個擊破。”嬴政聽後,連連點頭,對秦軒的謀略十分讚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了穩定朝堂,秦軒與嬴政商議,決定對朝中官員進行一次大清洗。他們將那些心懷不軌、企圖謀反的官員一一鏟除,同時提拔了一批忠誠能幹的年輕官員,充實到各個重要崗位。這一舉措雖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但卻大大加強了嬴政的統治,讓朝堂逐漸穩定下來。
他們首先調查了呂不韋門下一些行為不端的門客,搜集了他們貪汙受賄、結黨營私的證據。在掌握了確鑿證據後,嬴政下令將這些門客一網打盡,依法嚴懲。這一行動讓呂不韋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也給其他官員敲響了警鍾。
接著,秦軒和嬴政開始選拔有才能、忠誠於秦國的年輕官員。他們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科舉考試,麵向全國選拔人才。考試內容涵蓋了政治、軍事、文化等多個方麵,吸引了眾多有誌之士前來參加。經過層層篩選,一批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被充實到各個部門,為秦國的朝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邊境防禦方麵,秦軒重新部署了兵力,加強了各個關卡的防守。他還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深入六國境內,刺探情報,以便及時掌握六國的動向。同時,他開始實施分化六國聯盟的策略,利用六國之間的矛盾,進行挑撥離間,讓他們互相猜忌,無法形成有效的聯盟。
秦軒分析了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發現趙國和魏國之間存在著領土爭端,楚國和齊國也因為利益分配問題時有齟齬。他派遣了一些能言善辯的使者,分別前往各國。使者們在趙國和魏國之間誇大對方的領土野心,加深兩國之間的矛盾;在楚國和齊國之間,則散布對方暗中與秦國勾結的謠言,讓兩國互相猜忌。
在趙國,使者對趙王說:“魏國表麵上與趙國結盟抗秦,實則暗中與秦國往來密切。他們打算在秦國攻打趙國時,趁機奪取趙國的邊境城池,擴大自己的領土。”趙王聽後,心中十分惱怒,對魏國的信任大打折扣,開始重新考慮與魏國的聯盟關係。
在楚國,使者對楚王說:“齊國私下裏與秦國進行秘密談判,秦國答應給予齊國一些好處,條件是齊國在抗秦聯盟中保持中立。齊國很可能會為了自身利益,背叛聯盟。”楚王聽後,半信半疑,但對齊國的態度也變得冷淡起來。
隨著分化策略的實施,六國之間的聯盟逐漸出現裂痕,他們各自心懷鬼胎,難以形成統一的抗秦力量。秦國的邊境壓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為嬴政和秦軒進一步謀劃統一大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然而,這一切才隻是開始。秦國的統一之路還很漫長,前方還有無數的艱難險阻等待著秦軒和嬴政去克服。但他們毫不畏懼,堅定地朝著統一天下的目標邁進,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曆史大劇,正在緩緩拉開帷幕 。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