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幼英初顯,禦霄展才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A+A-


    時光悄然流逝,小禦霄在顧盼悉心照料與秦軒滿懷期許的目光中茁壯成長。轉眼間,禦霄到了啟蒙的年紀,秦軒為他延請了鹹陽城中最負盛名的幾位夫子,期望兒子能在學識與品德上兼修並進。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庭院,秦禦霄便已端坐在書房之中,認真誦讀經典。他的聲音清脆卻又透著一股堅定,稚嫩的臉上滿是專注,對書中的文字如饑似渴。夫子在一旁看著,不住點頭,心中暗歎這孩子的聰慧與勤勉。
    在文學知識的學習上,禦霄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詩經》裏那些優美的詞句,他隻需誦讀幾遍,便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境,甚至還能依照韻律,即興創作一些簡單的詩句。一日,夫子以庭院中的花朵為題,讓禦霄作詩。禦霄略作思索,便朗聲道:“庭院繁花綻,嬌姿映日紅。清風輕拂過,香氣漫庭中。”雖顯稚嫩,但用詞精準、意境優美,夫子聽後,不禁拍案叫絕。
    隨著學習的深入,禦霄開始接觸更為複雜的文學體裁。當夫子講解到《離騷》時,那華麗的辭藻、深邃的情感以及詩人屈原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深深吸引了禦霄。他反複誦讀,不僅能流暢地背誦全文,還能與夫子深入探討其中蘊含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哲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詩讓禦霄銘記於心,他時常思考,在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又該如何去追尋理想,探索未知。
    不僅如此,秦禦霄對曆史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最愛聽秦軒講述秦國曆代先王的豐功偉績,以及那些波瀾壯闊的戰爭故事。每當聽到秦國將士們英勇奮戰、開疆拓土的事跡時,他的眼中總會閃爍著光芒,心中滿是對先輩們的敬仰與崇拜。在學習曆史典故時,他舉一反三,常常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令夫子們刮目相看。
    一次,夫子講到商鞅變法,闡述了變法對秦國崛起的重大意義。禦霄聽完後,突然問道:“夫子,商鞅變法雖好,卻觸動了許多舊貴族的利益,最終慘遭車裂,這是否意味著變革總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若秦國日後再行變革,又當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呢?”夫子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住了,思索片刻後,才緩緩說道:“禦霄,你能思考如此深遠,實乃難得。變革之路,本就艱難險阻,需有大智大勇之人引領,更需審時度勢,權衡利弊。秦國未來的變革,自然要汲取商鞅變法的經驗教訓,穩步前行。”
    禦霄並沒有滿足於這簡單的回答,他開始翻閱家中收藏的各類史書,試圖從更多的變革事例中尋找答案。他了解到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雖使趙國軍事力量大增,但也引發了國內的權力鬥爭。他將這些變革事件進行對比分析,在與秦軒的交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父親,我覺得變革不僅要考慮到當前的利益,還要顧及長遠的影響,更要在推行過程中妥善處理各方利益關係,不能操之過急。”秦軒聽後,欣慰地笑了,他沒想到兒子小小年紀,竟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在武學方麵,秦禦霄同樣天賦異稟。秦軒為他請來了軍中的猛將,傳授他劍術和騎射之術。禦霄每日天未亮便起身練習,一招一式,都練得有模有樣。他身形矯健,反應敏捷,學習新招式時,總是能快速掌握要領,進步飛速。
    一日,在演武場上,禦霄與一位年輕的侍衛比試劍術。隻見他身姿輕盈,劍招淩厲,如蛟龍出海,又似疾風驟雨。幾個回合下來,侍衛竟漸漸不敵,敗下陣來。周圍的人紛紛鼓掌稱讚,秦軒看著兒子的出色表現,心中滿是驕傲。
    但禦霄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他並不滿足於戰勝普通侍衛。他聽聞軍中有名的劍術高手,即便在千軍萬馬中也能來去自如,殺敵無數。於是,他懇請秦軒為他安排與這些高手切磋的機會。在與高手的對決中,禦霄雖屢屢敗北,但他從不氣餒,每次失敗後,都會仔細回想對方的招式,總結經驗教訓。他的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讓軍中將士們都對他讚賞有加。
    除了劍術,禦霄在騎射上也展現出非凡的天賦。他第一次騎馬時,便毫無懼色,很快就掌握了騎馬的技巧。在練習騎射時,他常常在草原上馳騁,追逐著飄動的靶旗,不斷提高自己的射箭精度。夏日,烈日炎炎,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依舊堅持練習;冬日,寒風刺骨,他的手腳長滿凍瘡,但他從未有過一絲退縮之意。
    然而,秦禦霄並沒有因為他人的誇讚而驕傲自滿。他深知,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每日依舊刻苦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在閑暇之時,他還會與顧盼一起探討人生的道理,顧盼總是用溫柔的話語引導他,教導他要心懷仁愛,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霄兒,為人處世,切不可恃才傲物。無論你將來有多大的成就,都要記住謙遜待人,尊重每一個人。”顧盼語重心長地對禦霄說。禦霄乖巧地點點頭,將母親的話牢記在心。他在日常生活中,對待府中的下人也十分友善,從不擺少爺的架子,贏得了眾人的喜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的秦國朝堂,在嬴政和秦軒的努力下,逐漸穩定下來。但邊境的局勢依舊緊張,六國雖已被分化,但仍對秦國虎視眈眈。嬴政與秦軒商議,決定繼續推行富國強兵之策,為統一六國做最後的準備。
    為了增強秦國的經濟實力,嬴政下令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秦軒負責監督工程的實施,他帶領工匠們四處勘察地形,設計水利設施。在這期間,秦軒雖然忙碌,但他始終沒有忘記關注禦霄的成長。他會在閑暇之餘,與禦霄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見聞和心得,教導他如何從實際事務中學習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個關鍵時期,秦禦霄的成長讓秦軒倍感欣慰。他深知,兒子將來定會成為秦國的棟梁之才,為秦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而秦禦霄也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將來繼承父親的誌向,為秦國的大業披荊斬棘。
    隨著秦禦霄的不斷成長,他在鹹陽城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許多王公貴族都聽聞了他的才華與天賦,紛紛前來拜訪,想要一睹這位少年英才的風采。有的貴族帶著自家子弟前來,希望能與禦霄結交,互相學習;有的則向秦軒請教教育子女的方法,對禦霄的培養模式十分好奇。
    麵對這些來訪的客人,秦禦霄總是禮貌相待。他會與同齡人一起探討學問,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對於長輩們的詢問,他也能條理清晰地回答。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禦霄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還結交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隨著名聲的傳播,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有一位貴族子弟,名叫趙桓,他自恃出身名門,平日裏驕縱慣了。聽聞禦霄的名聲後,心中十分不服氣,總想找機會與禦霄一較高下。
    一日,趙桓帶著幾個隨從,來到秦軒的府邸,要求與禦霄比試。秦軒本不想讓禦霄參與這種無謂的爭鬥,但禦霄卻表示願意接受挑戰。他認為,這也是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
    比試當天,眾人來到演武場。趙桓選擇了比試騎射,他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在騎射方麵頗有造詣,定能勝過禦霄。比賽開始,趙桓率先出場,他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在草原上疾馳,接連射出幾箭,雖有幾箭射中靶心,但也有幾箭脫靶。
    輪到禦霄出場了,他神態自若,跨上自己心愛的戰馬。這匹馬與禦霄朝夕相處,配合默契。禦霄雙腿輕輕一夾馬腹,戰馬便如離弦之箭般飛奔出去。他在馬背上穩穩地拉弓搭箭,動作流暢自然,箭箭命中靶心。周圍的人紛紛發出驚歎聲,趙桓的臉色卻變得十分難看。
    比試結束後,禦霄並沒有炫耀自己的勝利,而是走到趙桓麵前,誠懇地說:“趙兄,你的騎射技藝也十分高超,今日我隻是運氣好而已。我們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本領,日後還需多多交流。”趙桓原本以為禦霄會羞辱自己,沒想到他竟如此謙遜有禮,心中不禁感到慚愧。從那以後,趙桓對禦霄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兩人也逐漸成為了朋友。
    秦禦霄的成長之路還在繼續,他在不斷地學習和挑戰中,逐漸成長為一個文武雙全、品德高尚的少年。而秦國,也在嬴政和秦軒的領導下,向著統一六國的目標穩步邁進,一場更為宏大的曆史篇章,正等待著秦禦霄去書寫 。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