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王翦破楚,郢都落日現曙光

字數:4417   加入書籤

A+A-


    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在楚國邊境安營紮寨。連綿數裏的營帳井然有序地排列著,黑色軍旗在獵獵狂風中肆意舞動,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營中,士卒操練的呐喊聲、兵器相互碰撞的鏗鏘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戰前的激昂樂章。王翦深知楚國地大物博、根基深厚,且楚軍在項燕的統領下士氣正盛,所以他不敢貿然進攻。每日,他都在營帳中仔細研究斥候送回的情報,那幅巨大的地圖上,被紅筆密密麻麻地標注著,山川走勢、城池位置、楚軍營地分布一目了然。
    營外,秦軍士兵們依照王翦的指令,有條不紊地進行操練。長槍兵們列成整齊的方陣,齊聲呐喊,聲音震耳欲聾,手中長槍整齊劃一地刺出,寒光閃爍,仿佛一片鋼鐵叢林。弓箭手們張弓搭箭,箭鏃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隨著弓弦的響動劃破長空,精準地命中遠處的靶心。騎兵們駕馭著矯健的戰馬,在廣袤的原野上縱橫馳騁,馬蹄聲如雷,震得大地微微顫抖,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王翦還命人在營地周圍深挖壕溝,壕溝深達數丈,足以阻擋敵軍的騎兵衝鋒;高築壁壘,壁壘由夯實的泥土和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堅如磐石。壁壘上,了望士兵日夜值守,他們目光如炬,密切關注著楚軍的一舉一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
    項燕那邊,同樣嚴陣以待。楚軍營地中,士兵們士氣高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對擊退秦軍充滿信心。項燕每日巡視營地,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將士們,秦軍雖眾,但我們已擊敗他們一次。此次,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楚國的榮耀,就在我們手中!”楚軍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震四野,“保衛楚國!”的口號聲響徹雲霄,士氣被點燃到了極點。
    王翦這邊,並不急於進攻,而是采用了“以逸待勞,麻痹楚軍”的策略。他下令秦軍每日在營中飲酒作樂,舉行比武大賽。士兵們在營地裏歡聲笑語,故意讓楚軍斥候看到,營造出秦軍無心作戰、軍紀渙散的假象。同時,王翦還派人在楚地四處散布謠言,稱秦軍畏懼楚軍,不敢進攻,進一步麻痹項燕。起初,項燕還保持著高度警惕,他加強邊境巡邏,每一支巡邏隊都配備了精銳士兵和快馬,嚴防秦軍突襲。他日夜堅守在營帳中,仔細分析秦軍的動向,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秦軍日複一日毫無進攻跡象,項燕漸漸放鬆了警惕。他心想:“王翦不過是徒有虛名,空耗秦國兵力。”於是,項燕開始調整楚軍部署,將部分兵力調往後方,以節省糧草開支。他認為秦軍短期內不會發動進攻,便將一些精銳部隊調回後方休整,隻留下少量兵力駐守邊境。
    王翦通過細致觀察,敏銳地捕捉到楚軍防線出現鬆動。他知道,出擊的時機已到,立刻召集眾將,部署作戰計劃。營帳中,氣氛緊張而嚴肅,眾將們圍在地圖前,專注地聆聽王翦的指令。王翦指著地圖,神情嚴肅,目光堅定:“如今楚軍懈怠,我們兵分三路,正麵牽製,左右兩翼迂回包抄,務必將楚軍一舉擊潰。中路軍正麵強攻,吸引楚軍主力;左路軍從側翼突襲,切斷楚軍的退路;右路軍迂回到楚軍後方,搗毀他們的糧草輜重。三路齊發,讓楚軍首尾不能相顧!”眾將領命而去,各自準備,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心,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信心。
    戰鬥打響,秦軍正麵部隊擂響戰鼓,戰鼓聲響徹雲霄,士兵們呐喊著衝向楚軍防線。楚軍士兵匆忙應戰,雙方短兵相接,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不絕於耳。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鮮血飛濺,士兵們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令人膽戰心驚。就在楚軍全力抵擋正麵進攻時,秦軍左右兩翼精銳部隊如兩把利刃,迅速突破楚軍防線,直插楚軍後方。左路軍的騎兵們如閃電般疾馳,他們揮舞著長刀,衝向楚軍的側翼,楚軍士兵們驚慌失措,紛紛逃竄。右路軍則悄悄迂回到楚軍後方,點燃了楚軍的糧草輜重,大火熊熊燃燒,濃煙滾滾,楚軍頓時陷入混亂。
    項燕發現中計,大驚失色,急忙調兵回防。但此時,秦軍士氣高漲,攻勢如潮。王翦親自率領中軍,衝鋒在前,他身披重甲,手持長劍,大聲呼喊著:“大秦的勇士們,為了榮耀,殺!”士兵們見主帥如此英勇,更是奮勇殺敵,他們的眼中燃燒著鬥誌,毫不畏懼地衝向楚軍。戰場上,秦軍士兵們緊密配合,長槍兵在前,弓箭手在後,騎兵在側翼迂回,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楚軍漸漸抵擋不住,開始向後潰敗,士兵們丟盔棄甲,四處逃竄。
    項燕在亂軍之中奮力抵抗,試圖挽回敗局。他揮舞著長刀,左衝右突,身旁的親兵不斷倒下,但他毫不退縮。他的臉上沾滿了鮮血,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意誌。然而,秦軍攻勢太猛,楚軍已陷入混亂,敗局已定。項燕無奈之下,隻能率領殘軍,向郢都方向逃竄。他望著身後混亂的戰場,心中充滿了不甘和絕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軍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楚軍多座營寨。王翦深知不能給楚軍喘息機會,下令全軍加速前進,直逼郢都。郢都城內,一片慌亂。楚王負芻緊急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大殿內氣氛緊張壓抑,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所措。有人提議求和,認為可以通過割地賠款來換取暫時的和平;有人主張堅守,憑借郢都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糧草,與秦軍決一死戰,但都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楚王負芻心急如焚,在大殿中來回踱步,不知該如何是好。
    王翦大軍兵臨郢都城下,將郢都團團圍住。郢都城牆高大堅固,由巨大的磚石砌成,高聳入雲,但秦軍士氣高昂,發起一輪又一輪猛烈進攻。秦軍士兵們推著攻城車,攻城車由堅硬的實木打造,外麵包裹著厚厚的鐵皮,車輪巨大,每前進一步都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們扛著雲梯,衝向城門和城牆。城牆上,楚軍拚死抵抗,箭矢如飛蝗般射出,滾木礌石如雨點般落下,但秦軍毫不畏懼,前赴後繼。士兵們在攻城車的掩護下,艱難地靠近城牆,有人被箭矢射中,慘叫著倒下;有人被滾木礌石砸中,血肉模糊,但後麵的士兵立刻跟上,繼續衝鋒。
    在激烈的攻城戰中,秦軍的投石機發揮了巨大作用。巨大的投石機由粗壯的木材和堅韌的繩索構成,士兵們奮力轉動絞盤,將巨大的石塊裝填進投石機的皮兜。隨著一聲令下,繩索鬆開,石塊如離弦之箭,帶著呼嘯的風聲砸向郢都城牆,城牆上頓時磚石飛濺,楚軍士兵死傷慘重。郢都城牆出現多處裂縫,岌岌可危。楚軍士兵們驚恐萬分,他們望著搖搖欲墜的城牆,心中充滿了恐懼。
    項燕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秦軍,心中充滿絕望。但他仍決心死戰到底,帶領楚軍在城牆上頑強抵抗。他穿梭在城牆上,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楚國的將士們,我們已經無路可退,唯有死戰,才能保衛我們的家園!”士兵們在他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來,繼續與秦軍戰鬥。然而,秦軍攻勢越來越猛,郢都最終被攻破。城門被秦軍攻破,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入城中,楚王負芻被俘,項燕在亂軍之中自刎而死。他望著楚國的天空,心中充滿了對楚國的眷戀和遺憾,隨後倒在了血泊之中。
    王翦進入郢都,嚴令秦軍不得擾民。他親自巡視城中,安撫百姓,承諾會保障他們的安全和生活。他恢複市場秩序,讓百姓們能夠正常生活和交易。楚國百姓逐漸安定下來,他們看著紀律嚴明的秦軍,心中的恐懼漸漸消散。消息傳回鹹陽,嬴政大喜,重賞王翦及秦軍將士。鹹陽城張燈結彩,百姓們歡呼雀躍,慶祝這場偉大的勝利。
    楚國的覆滅,讓天下為之震動。齊國、燕國等諸侯國,深感秦國的強大壓力。嬴政在鹹陽宮召開慶功宴,大宴群臣。宴會上,嬴政意氣風發:“楚國已滅,天下統一大業指日可待。諸位愛卿,我們再接再厲,蕩平六國,建立萬世不朽之功!”群臣紛紛舉杯,高呼萬歲,聲音響徹宮殿。
    但嬴政和大臣們心裏清楚,齊國偏居東方,實力不容小覷。而且,齊國與秦國長期交好,秦國要攻打齊國,還需謹慎謀劃。嬴政召集眾臣商議攻齊之策,朝堂上氣氛熱烈,大臣們各抒己見。李斯站出來說道:“大王,齊國根基深厚,且與我秦國多年交好,貿然進攻恐失人心。臣以為,可先派使者前往齊國,以重利相誘,使其放鬆警惕,同時暗中集結兵力,做好戰爭準備。待時機成熟,一舉攻之。”
    尉繚子則提出不同看法:“齊國富甲一方,兵強馬壯,僅靠利誘恐難奏效。臣建議先對齊國實施經濟封鎖,切斷其與各國的貿易往來,削弱齊國國力,再發動進攻。如此,可事半功倍。”
    嬴政沉思良久,最終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麵派使者赴齊,假意修好,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珍貴的禮品前往齊國,向齊王田建表達秦國的友好之意;另一方麵,秘密調兵遣將,籌備糧草,等待最佳時機。秦軍在邊境悄悄集結,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邊境營地,士兵們日夜操練,時刻準備著戰鬥。
    與此同時,齊國朝堂上也在議論紛紛。齊王田建得知楚國滅亡,十分震驚。他緊急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大殿內氣氛凝重。有的大臣主張與秦國一戰,扞衛齊國尊嚴,他們慷慨激昂地說道:“我齊國乃東方大國,兵強馬壯,豈會懼怕秦國?應主動出擊,與秦國決一死戰!”有的則認為秦國勢大,應求和自保,他們憂心忡忡地說:“秦國連滅數國,實力強大,我們若與之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還是求和為妙。”齊王田建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抉擇,他在大殿中來回踱步,心中充滿了焦慮。
    在秦齊兩國緊張的對峙中,一場新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嬴政和他的大臣們,在鹹陽宮中日夜謀劃;齊王田建和齊國的大臣們,也在臨淄城中絞盡腦汁。天下局勢風雲變幻,秦國統一六國的腳步,卻從未停止,而齊國,將成為秦國統一道路上的最後一道難關。秦國的使者在前往齊國的路上,懷揣著嬴政的密令;秦軍在邊境不斷集結,士兵們摩拳擦掌;齊國朝堂上,大臣們還在激烈爭論,齊王田建仍在猶豫不決。未來的局勢充滿了變數,整個天下都在等待著這場最終對決的到來 。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