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清明祭魂,初心如磐

字數:5118   加入書籤

A+A-


    “盼兒,禦霄,我來看你們了。”秦軒站在那座古舊斑駁的祭台前,輕聲呢喃,聲音裏裹挾著無盡的思念,在細密的雨絲中悠悠飄散。他身著素白長袍,身姿挺拔卻又透著幾分孤寂,雨水順著衣角滑落,融入腳下的泥土,仿若他的思念也跟著紮根,再也拔不出來。“今天是清明,在我來的那個世界,這是個專門緬懷先人的日子 ,我總想著,一定要把這份心意,也帶到你們身邊。”
    蒼穹像是被一塊沉甸甸的鉛板死死壓住,雲層低懸,密不透風,天地間滿是壓抑沉悶之感。細雨如絲,悄無聲息地編織著一張哀傷的大網,將世間萬物都籠罩其中。身為穿越者的秦軒,本對清明的傳統再熟悉不過,可身處這大漢的時空,清明尚未成為一個完整的節日概念,但他心底那份對逝去之人的追思,卻不因時代的差異而有絲毫減弱,他依照記憶中清明的祭祀之禮,擺上祭品,點燃香燭,試圖跨越時空的界限,與摯愛之人對話。
    他緩緩抬起手,那雙手雖還保留著青年的朝氣,卻也在歲月的磨礪中多了幾分粗糙。他輕輕點燃三炷香,幽微的火光在黯淡天色下閃爍跳躍,映照出他寫滿悲戚與疲憊的麵龐。他麵龐清瘦,眼神中滿是化不開的哀傷,仿佛一潭深不見底的幽淵,蓄滿了對往昔的追憶與眷戀。
    “盼兒,你還記得我們初遇的那個春日午後嗎?”秦軒閉上雙眼,往昔的畫麵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意,“那天,暖陽灑在小鎮的石板路上,街邊的桃花開得正豔,微風拂過,花瓣紛紛揚揚飄落,宛如一場浪漫的花雨。我一眼就看到了你,你身著一襲淡藍色的羅裙,手持一本詩集,靜靜地站在一棵桃樹下,美得如同仙子下凡。那一刻,我的心跳都停止了,時間仿佛也凝固了,整個世界就隻剩下你。”
    “後來,我們一起走過了那麽多美好的時光。春日裏,我們漫步在街巷,感受著微風拂麵的愜意;夏夜,我們在庭院中仰望星空,傾訴著彼此的心事;秋日,我們攜手走過楓林,看那漫山紅葉如火般絢爛;冬日,我們相伴在暖爐旁,共賞窗外的皚皚白雪。你說,要陪我一生一世,可為何,為何你這麽早就離我而去……”秦軒的聲音漸漸哽咽,淚水奪眶而出,混著雨水,大顆大顆地砸落在冰冷的地麵上,濺起小小的水花,又迅速消失不見,仿佛在訴說著這份思念的無盡與無奈。
    “禦霄,我的兒啊!”秦軒猛地睜開眼睛,望向遠方,仿佛能看到那個小小的身影在向他跑來,“你還那麽小,那麽純真無邪,爹還沒來得及好好陪你長大,還沒來得及教你騎馬射箭,教你讀書識字,你怎麽就走了呢?你軟糯的呼喚還在爹的耳邊回響,你那純真的笑容,爹這輩子都忘不了啊!”
    “爹一定會為你查明真相,討回公道。你在那邊要乖乖的,等爹。”秦軒緊握著拳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可那光芒之下,是深深的痛苦與自責。
    “白起,我的好徒兒!”秦軒低聲說道,思緒飄回到秦朝的銳誌營,“還記得初見你時,在那實戰演練場上,敵軍的模擬防線固若金湯,其他士兵都畏縮不前,唯有你目光如炬,敏銳地察覺到敵軍側翼的薄弱點,果斷率領小隊人馬,以閃電般的速度迂回包抄,一舉突破了防線。那一刻,我就知道,你是個可造之材。”
    “後來,我們在營帳中無數次秉燭夜談,在沙盤上推演各種戰局。你求知若渴,舉一反三,提出了那麽多獨特的見解。戰場上,我們師徒二人配合默契,銳誌營在我們的帶領下戰無不勝,令敵人聞風喪膽。還記得那場與趙國的大戰嗎?秦軍被趙軍精銳騎兵糾纏,陷入僵局,是你主動請纓,帶領輕騎部隊,趁著夜色繞到趙軍後方,襲擊他們的糧草輜重。趙軍大亂,我們趁機發動總攻,一舉擊敗了趙軍。那一戰,讓你聲名遠揚啊!”
    “可沒想到,你最終還是功高震主,被那昏庸的秦昭襄王猜忌、忌憚,落得個被賜死的下場。徒兒,你放心,你的血海深仇,為師絕不會忘記,定會讓那些陷害你的人付出代價!你的英名,將永垂不朽!”秦軒的眼中燃燒著怒火,那是對正義的執著堅守,也是對徒兒的深切懷念。
    “李猛,我的好兄弟!”秦軒提高了音量,像是李猛就站在他麵前,“想起當年在銳誌營,你那一身的蠻力和不要命的衝勁,誰見了不佩服?咱們第一次上戰場,麵對敵軍如潮水般的攻勢,你大喊著‘跟他們拚了’,掄起大刀就往前衝,殺得敵人膽戰心驚。那時候,我就認定你這個兄弟了!”
    “每次打完仗,咱們幾個就聚在營帳裏,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你最愛說的就是‘隻要跟著秦大哥,咱就啥都不怕’。你那豪爽的笑聲,現在還在我耳邊呢。”
    “還記得那次在邊境,匈奴突襲。咱們兵力懸殊,情況危急。你為了給大部隊爭取撤退的時間,帶著一小隊人馬斷後。我讓你回來,你卻吼道:‘秦大哥,別管我!隻要能保住兄弟們,我這條命算啥!’等我帶著援軍趕回去,隻看到你倒在血泊裏,手裏還緊緊握著那把砍缺了刃的大刀……”秦軒的聲音顫抖著,眼眶再次濕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嬴政,曾經的陛下!”秦軒長歎一聲,“想當初,在秦國宮廷,我憑借著軍事才能和智慧嶄露頭角,得到了你的賞識和重用。我們攜手並肩,一心想要結束春秋戰國以來的紛爭局麵,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你的帶領下,秦國鐵騎縱橫捭闔,橫掃六國,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修築長城,這些偉大的功績,足以名垂青史。”
    “可後來,隨著權力的不斷集中,你變得多疑、專製,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阿房宮,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驪山陵墓,百姓苦不堪言。我多次勸諫,希望你能以百姓的福祉為重,施行仁政,可你卻被權力蒙蔽了雙眼,聽不進任何逆耳忠言。我們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終,我心灰意冷,離開了秦國。”
    “如今,你已離去,我隻希望你在另一個世界,能明白我的苦心。你所追求的太平盛世,我會竭盡全力去守護,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秦軒輕輕拿起酒壺,緩緩將美酒倒入杯中,酒水在杯中泛起漣漪,酒香愈發濃鬱。“來,兄弟們,都喝一杯!”他雙手端起酒杯,向著天空、大地以及祭台的方向,各敬上一杯,“這一杯,敬天地自然,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這一杯,敬我的親人們,盼兒、禦霄,我好想你們;這一杯,敬我的摯友們,白起、李猛,我們生死與共的情誼,我永生難忘;這最後一杯,敬曾經的陛下嬴政,願你安息。”
    隨後,他再次點燃香燭,雙手捧著香,閉目默禱。“我定會不負你們的期望,守護這天下太平,讓百姓們不再遭受戰爭的苦難,讓你們的英魂得以安息。哪怕前方荊棘密布,我也絕不退縮!”他的嘴唇微微顫動,似在與逝者輕聲交談,訴說著這些年的思念、心中的抱負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香煙嫋嫋升騰,帶著他的心聲,飄向遠方。默禱完畢,他才將香穩穩插入香爐,看著那香燭的火苗在微風中搖曳,仿佛看到了逝者的麵容在火光中浮現。
    這些年,秦軒憑借著穿越者的見識,在大漢的土地上四處奔走。他深知,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現狀。於是,他投身朝堂,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勇氣,在朝堂上嶄露頭角。
    一次朝會上,他向皇帝進言:“陛下,如今百姓生活艱難,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每逢旱澇,莊稼歉收,百姓便要忍饑挨餓。臣建議,撥出專款,修繕水利,同時,推廣新的耕種之法,提高糧食產量。”皇帝聽後,微微頷首,命他負責此事。
    秦軒不辭辛勞,親自前往各地考察。在一個偏遠的村莊,他看到百姓們在幹涸的土地上苦苦掙紮,老人們滿臉愁容,孩子們瘦骨嶙峋。他走到一位老者麵前,輕聲問道:“老人家,這日子苦啊,你們有啥難處,都跟我說說。”老者抬起渾濁的雙眼,哽咽著說:“先生,這地都旱了好久了,莊稼沒指望了,上頭的賦稅卻一點沒少,我們可怎麽活啊!”秦軒握緊了拳頭,暗暗發誓,一定要改變這一切。
    回到京城後,秦軒日夜操勞,製定詳細的水利修繕計劃和農耕推廣方案。他四處招募工匠,組織百姓參與水利建設。在施工現場,他親自指揮,與百姓們一同勞作。有人勸他:“秦大人,您乃朝廷命官,何必如此辛苦?”秦軒卻笑著說:“百姓的疾苦,就是我的疾苦,能為他們做點實事,再辛苦也值得。”
    在推廣新耕種之法時,百姓們心存疑慮,擔心新方法行不通。秦軒便親自開辟試驗田,示範新的種植技術。他耐心地向百姓們講解:“大家看,這種密植的方法,能充分利用土地,還能讓莊稼更好地吸收養分,產量肯定能提高。”慢慢地,百姓們看到了成效,開始紛紛效仿。
    除了民生,秦軒也關注著大漢的軍事。他深知,邊疆的安寧是國家穩定的重要保障。於是,他向皇帝提議,改革軍製,加強邊防建設。“陛下,如今匈奴時常侵擾我邊境,百姓深受其害。我們必須訓練一支精銳之師,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才能保家衛國。”皇帝采納了他的建議,任命他負責軍隊改革。
    秦軒來到邊疆,看著士氣低落的士兵,他決定先從鼓舞士氣入手。他召集士兵們,大聲說道:“兄弟們,我們守護的是身後的萬千百姓,是我們的家園。匈奴犯境,燒殺搶掠,我們絕不能退縮!為了國家,為了家人,我們要拿起武器,奮勇殺敵!”士兵們被他的話語激勵,士氣大振。
    他根據現代軍事理念,對軍隊進行了全麵改革。他重新編排軍隊編製,加強士兵的體能和戰術訓練,還引入了新的武器裝備。在訓練場上,他親自示範,嚴格要求每一個士兵:“戰場上,一絲疏忽都可能丟了性命,大家一定要刻苦訓練,才能保護自己,保護百姓!”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漢的國力逐漸增強,百姓生活越來越好,邊疆也日益穩固。但秦軒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每到清明,秦軒都會回到這座祭台前,與逝去的親人和摯友們訴說著這一年的點點滴滴。“盼兒,你看,這天下正慢慢變好,百姓們不用再流離失所,孩子們能在學堂讀書。禦霄,爹好想你,要是你還在,看到這太平景象,該有多高興。”
    “白起,徒兒,我按照你的兵法,訓練出了一批精銳之師,他們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像你當年一樣。李猛,兄弟們都還記得你的勇猛,每次衝鋒,都喊著你的名字,像是你在帶著他們。”
    “嬴政,你未竟的事業,我正在一步步完成。這太平盛世,正在到來。”
    又是一年清明,細雨依舊如絲如縷。秦軒緩緩走到祭台前,祭品依舊擺放得整整齊齊,香燭的火苗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盼兒,禦霄,白起,李猛,嬴政,還有大夥,你們瞧見了吧,如今國泰民安,孩子們都能安心讀書,莊稼漢能安心種地,這都是你們所期望的。我會守好這一切,世世代代,永不停歇。”秦軒的聲音平和而堅定,帶著曆經歲月沉澱後的從容與欣慰 ,在這熟悉又哀傷的氛圍裏,訴說著又一年的堅守與思念。
    喜歡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請大家收藏:()我創造的書竟然成為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