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謀士爭鋒
字數:5375 加入書籤
“嗯!”田襄心中警惕,為微不可察的掃了眼,全身籠罩在黑袍下的青年謀士。
他眉頭微微皺起,低聲道:“李屠夫此人心性如何,大單於,與諸位大人,早已有所了解!”
“不到山窮水盡之地步,想要這種人物放手投降,無異於癡人說夢....”
“非也!非也!”袁先生搖頭晃腦,聲音輕緩,不慌不忙。
他環顧一圈,見眾人望來,好似早有腹稿道:“就算李屠夫性格堅韌,那又如何?”
“就算李屠夫梟雄心性,那又如何?”
“就算李屠夫不願投降,那又如何?”
袁先生一連三問過後,幽幽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我軍跨過黃河,河套千裏雪原,無險可守...”
“聯軍百萬,鐵騎洪流強壓下,智者自有思慮...”
“以觀之,李屠夫若還算聰明,就該知道如何選擇...”
“且,就算最後不成,我軍也沒啥損失...”
“以無損無失,而換取三成機會,值與不值,大單於自有衡量...”
“值?”田襄聽到其中詭辯,心下有些凝重,不過自己也是飽學之士。
他稍微思慮一番,繼續道:“若我軍派人招降,李屠夫不應,或者假意應承拖延時間,聯軍如何?”
“李屠夫韌性十足耗得起,但聯軍百萬眾,後勤壓力如何?”
“軍中每日消耗糧草不以量計,如今大雪覆地,後勤輜重難行,壓力與日俱增…”
“如此情況,怎能在此地枯等,徒增消耗....”
“哈哈!”袁先生黑袍飄擺,搖頭晃腦:“聯軍百萬,大勢在北,何時進攻,何時招降,是攻是和,皆在大單於和諸位大人!”
“若李屠夫假意拖延,那就果斷強攻,不給其喘息的機會…”
“若李屠夫願意投降,則各位大人白得北地三十萬將士為用,白得並州河套千萬民利!”
“縱使夏軍不降,我等亦可退一步,與其結盟,共謀神州,中原腹地人口六千萬眾,比之河套多矣...”
“如今李屠夫兩線作戰,腹背受敵,應該知道如何選擇,隻要其願意讓道,中原唾手可得...”
說到這裏,袁先生眸光幽幽:“且若能得李屠夫這種梟雄人物為爪牙,大單於實力必然更上一層!”
“就算不能收服,我軍也何以吸收其入盟,匯聚實力,共圖中原大業...”
“如今大漢叛亂四起,秩序失衡,實力疲軟,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到時大單於挾煌煌天威,南滅大漢,飲馬長江,入主中原,做那九五之尊的天子,也未嚐不可...”
雖然都是忽悠,但袁先生言語直白,其中道理淺顯易懂,隻要有人言,且說得清楚明白,和連便能領悟。
如今大漢剛剛剿滅叛亂,元氣大傷,更不顧紊亂的內治,堅持遣強兵北伐李屠夫,這讓本就飄搖的腐朽帝國,更加艱難。
可以說這個時期,正是大漢最虛弱的時候,甚至比高祖當年剛剛建國之時,還要淒慘。
至少當年赤帝的統治與實力,絕對比現在的漢帝要強。
兩者若真相較,劉宏絕對能被揍的鼻青臉腫,哭爹喊爺叫祖宗,這一點和連能肯定。
而今韋族舉兵南下,大漢北伐,李屠夫兩麵受敵,局勢比誰都艱難。
隻要自己能招降,不,或者隻要能說服對方入盟,共圖大漢,瓜分神州,慷大漢之慨,便很有搞頭。
此正是千年難遇的大好機會,若現在不珍惜,可能以後越千年,都未必有如此機會了。
這是上天的眷顧,是和連的幸運,是韋族的大勢...
周圍各部大人也蠢蠢欲動,西部浦頭更是上前道:“大單於,吾以為袁先生計策,可行!”
“隻要能招降,或者會盟李屠夫,兩軍合流,到時大漢乃至中原,皆會成為我族的跑馬場...”
“沒錯,區區一個河套,怎敵中原九州富庶…”
東部彌加,也上前一步道:“中原疆域廣沃,有六千萬頭兩腳羊,等待我族勇士臨幸...”
“隻要能攻破洛陽,摧毀大漢統治,這些兩腳羊便隻能人我族魚肉!”
“沒錯,南蠻人向來溫順老實,沒了朝廷統一調度,這些人便隻能淪為我族的胯下玩物...”
“大單於,機會難得,不要在猶豫了....”
此番不但各部大人出言勸誡,就連以蹋頓為代表的烏桓扶餘人也蠢蠢欲動,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
原本以為此番會盟,能宰一個李屠夫便是幸運,攻掠河套便已是極限。
但現在形勢演變下,他們這些東北林胡,未嚐不能入住中原,嚐嚐南人娘們的滋味。
以大漢的體量,若是往日裏,他們隻能在邊疆打打草穀,劫掠一些女人牲口和奴隸。
但現在,大漢疲軟,正是他們謀事,劫掠的大好時機。
隻要能得到李屠夫的助力,兩軍合流,滅了洛都朝廷,到時整個中原,皆是他們的跑馬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漢億萬人口,就算是單純煮食,也能夠讓吃上個幾十年,不必為食物發愁。
“此乃天眷,我軍必取之!”眾人心緒激動,和連本人更是熱血沸騰,環顧四周,眺望南方,似能窺伺中原江淮。
他雄心勃勃,意氣風發道:“李屠夫乃世間智者,更是識時務的俊傑!”
“此番隻要能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往夏軍大營說明情況,他會知道該如何選擇...”
“大單於....”田襄張了張口,想要阻止。
“辛苦先生一趟了!”這一次,和連心中有了計較,言語間毋庸置疑道:“此番若能飲馬長江,入主中原,些許波折,算的了什麽!”
“完成老單於在天遺願...吾心中也算寬慰...”
如果說和連之前南下,是為了壟兵收權,那麽此番,在壟兵收權的同時,也要弄出點成果出來。
如今局勢變換間,千載難逢,怎能錯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盡管他對田先生的意見很看重,但是如今被袁先生一通忽悠後,和連又有了多種選擇。
若果真能攻滅大漢,入主中原,得億萬兩腳奴隸,這絕對能讓王庭的威嚴,如日中天。
哪怕和連等人心中知道,所謂招降或者結盟之事,可能微乎其微。
但他們還是想試一下,因為收獲與損失之間對比,自有衡量。
大單於的反複無常,讓另一側的田襄,一時間無所適從。
他臉色難看,張了張口,但都被和連那陰柔的目光堵了回來。
眼見如此,他目光複雜,隻得將眼神轉向另一側的袁先生身上。
卻見其不知何時,已重新隱於慕容威等陰影處,田先生內裏更是沉沉。
自來到鮮卑之後,第一次他對這個全身籠罩在黑袍之,看不清麵容的文士,起了忌憚之心。
如果說,自己先前鼓動,誘導鮮卑人南下,隻是單純的想給李屠夫製造麻煩,打亂夏軍的戰略節奏,斷了其的崛起之機。
那眼前的黑袍文士,則是真正的毫無底線,和不擇手段。
對方不但要鼓動鮮卑人南下,更是要誘導胡人,飲馬洛水,入主中原。
這是想讓神州淪陷,將億萬大漢子民,置於胡人的鐵蹄下哀嚎,淪為奴隸牲畜,和兩腳玩物。
這讓田襄心中發涼,甚至若真依對方之言,讓鮮卑人說服了李屠夫,後果將不可設想。
有些事不是一成不變的,局勢發展演變之下,走向如何已經超出了田先生的謀劃範圍。
謀劃的再好,但大勢之間的碰撞,可不是他們這個境界的謀士,所能決定的。
現階段得他們,最多隻能小範圍的影響其中走向,卻不能決定最終的結果如何。
除非他是和連,是漢帝,是李屠夫,是三方勢力的領袖。
若不然很難左右他們的想法,因為這些人不是提線木偶。
如果說隻有一條選擇,那麽無可厚非,但是當可選之項多時,那人的思考與想法,便難以捉摸了。
顯然,隱於角落處的袁先生,無疑是個謀人謀心的各種高手。
在玩弄人心的這一道上,正麵碰撞,田襄還真有點不是對手。
如今局勢,經過袁先生一番,剖析透理的分析後,幾乎明朗。
怎麽選擇,該如何選擇,隻要有人指明了最有利的方向,總有疑慮和抉擇...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