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鮮卑人的慷慨
字數:7933 加入書籤
黃河南岸,雪原千裏,晨曦初照,盡耀白光。
白茫茫的雪地上,一排排巨木砌壘的大寨,一座座高大的箭塔。
宛若一條橫亙萬千丈的城牆,牢牢的鑲嵌在,定襄渡口的凸型河曲處。
這是夏軍的第二道寨牆,高九尺,寬八尺有餘,多采陰山巨木搭建而成。
這些寨壘深壕,都是夏軍在過去三個多月的對峙期間,不辭勞苦的挖掘砌壘出來的。
為的就是,阻擋鮮卑人的鐵蹄,和延緩對方南下的腳步。
像這種大寨,夏軍建造了可不止一道,在其後麵還有十六道。
甚至後麵的大寨,更加稠密,也更加堅韌,和高大。
每隔三五百步,便有一座寨牆,高度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
甚至就連寨前端壕溝,荊棘鹿角等物,也在不斷加深,加粗加量,逐級給鮮卑人,上強度。
很顯然,這是效仿,當初鮮卑人在武皋關外,節節防守,消磨夏軍銳氣的策略。
隻是如今反過來了,鮮卑人的戰略,被夏軍學了過來。
甚至在這個過程中,推陳出新,青出於藍勝於藍。
因為河套臨近陰山,其上多巨木,夏軍的可利用資源更多。
寨牆砌壘的更高,壕溝挖的更深,寨牆的距離更加稠密。
同時夏軍采取,三段式分兵抵抗,階梯式防禦,逐級後撤的戰略模式。
利用這些高深,又稠密的木寨防線,一點點消磨鮮卑人的銳氣,和精銳力量。
如此,也為夏軍後續的決戰,提供更多的勝利籌碼。
此時此刻,北風飄毛,九尺來高大寨牆上,一隊隊身披羊毛暖衣,手持刀劍長矛的士兵迎著北風,矗立而望。
他們麵色堅毅,哪怕冬日的冷刀子,刮得臉頰生疼。
哪怕零下三十多度多嚴寒,凍得手腳僵硬,骨髓生寒。
哪怕眉目結冰,羊毛氈襖冷凝成結,他們依然牢牢的釘在城寨上。
如果說巨木砌壘的寨牆,和一道道冰滑的壕溝,是固定的防線。
那這些不畏嚴寒,不畏戰爭,不畏流血,不畏犧牲的士兵,便是守護北方真正的長城。
沒有他們,哪怕是在堅韌的城牆,在高大的城池,在巍峨的險關,也不過紙糊。
此刻士兵們盡職盡責,吹著冷風,頂著寒流,於天寒地凍中,牢牢的守衛著河套防線。
他們守衛的不止是單純的寨牆,也不止是河套平原,而是身後的家園,和千萬百姓。
士兵們沉默忍寒風,但寨內的一眾將領,心中卻有些忐忑不安。
郭藴張遼等一眾邊將,更是麵色沉沉心中憂慮,不知何言。
雪白的透亮的帥帳內,一身黑色重甲的李信端坐上首,下方文武依次列坐。
左側是賈詡、張既、孫康、孫觀、韓忠、韓猛、石勒、劉豹、多隆、禿頭等夏軍各部武將。
右側是郭藴、張遼、高順、魏越、曹性、魏續、閻柔、王雄、梁習、潘豹等邊軍將領。
大帳中央,一身黃白色貂裘暖衣的訖爾買,精神昂揚,滿麵紅光。
他環顧周圍,義憤填膺的眾將,又瞅了眼上首處,案牘前的青年將領。
訖爾買輕咳一聲,再次出言詢問:“夏王,不知吾之前提議,您考慮的如何了?”
“隻要夏軍願降,我族大單於,絕對不會虧待各位,更不會虧待了夏王...”
“許以王號,稱邦建製,隻是大單於的,小小心意...”
“甚至若將來,大單於入主中原,我族可以為您,和在座的各位將軍,在西部地區,劃下一塊偌大棲息之地....”
訖爾買笑容滿麵,侃侃而談,不斷的許諾各種好處,想要借此打動李屠夫,和夏軍高層。
畢竟不管怎麽說,他是帶著很大的誠意,和切切實實的利益來的...
可惜,訖爾買還是小瞧了,夏軍或者說,是邊軍眾將的道德底線。
此時此刻,帳中諸將臉上難堪,右側的郭藴王雄等邊將,神色變了又變。
他們脖頸間青筋暴起,暗暗握緊雙拳,想要起身反駁。
但是上首處的李屠夫眸光深沉,壓著不發話,軍中眾將卻隻能忍著,不敢有絲毫逾越。
眾將心中複雜,皆目光緊緊的,注視著上首處那麵色平靜的主帥,不知何想。
更不知道,李信會不會,被鮮卑人許諾的王號,所動搖...
因為李屠夫本身就是造反出身,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很向往...
如今,鮮卑人,許諾一方王號,許以封邦建製...
這是從身份、血脈、名分、和大義上,徹徹底底的一種升華...
“嗬嗬!”李信麵露輕笑,將眾人表情看在眼裏,更將一眾邊將的憤怒,看在心裏。
他目光環視一圈,最後停留在鮮卑使者身上:“棲息之地,和連單於,真是好大的口氣?”
“本將軍治下人口八千萬眾,帶甲之士三百萬騎,兵精將廣…”
“何等廣沃之地不能容身?又有何等廣沃之地能容吾等棲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言一出,軍中眾將皆身形一震,又見李信麵上罕見的露出一抹笑容。
以為,李信這是被鮮卑人的條件,所打動...
他們心中大急,郭藴更是急躁出列勸言:“主公,我軍兵精將廣,何須別處容身!”
“大帥,北地六十萬將士,萬眾一心,百萬軍民用命...”
“正麵決戰,縱使是在河套平原,我等也未必弱了胡人聯軍...”
“吾等願死戰到底...誓死不降...望大帥明鑒....”
“砰!”李信猛然拍案,原本和煦的麵色,陡然轉陰。
他眸光銳利,在一眾邊軍將領身上掃過:“和談之事,吾自有計較,無需爾等操心!”
“諸位隻需盡好...各自的職責本分....”
“可是...”郭藴張了張嘴,想要勸進...
李信眸光一厲,嗬斥道:“夠了...”
“主公...”郭藴艱難仰頭。
但當他觸及到李屠夫那愈發陰鷙的目光時,心中一顫,隻能悶然,退回座位。
因為李信雖然平日裏待人平和,然一旦觸及到軍中戰略上的問題,便容不得任何人置喙...
他允許軍中有不同的意見,允許各部將領有自己的堅守,甚至允許他們軍政一體,獨掌一方...
但在關乎夏軍的戰略大方向上,卻必須與李信保持一致,必須無條件的聽從指揮...
哪怕是郭藴這員,朔方兵團的統帥,也不能例外...
一眾邊將心有戚戚,他們心中不甘,環顧周身袍澤。
又望向對麵神色平靜,作壁上觀的賈詡張既等人,感覺甚是無力。
這些邊將,雖然戰場上指揮若定殺敵勇猛,不懼流血犧牲。
但來到後方,來到中軍帥帳,大方向的決斷,他們隻能建言,卻不能左右。
這北地局勢如何,還輪不到他們這些邊將來安排,因為能左右局勢的,在上首坐著。
李屠夫想戰,則戰事便會持續下去,李屠夫若降,則胡人順勢南下中原,禍亂神州。
除非李屠夫戰死,若不然這北方三州之地,終究是夏軍在做主。
哪怕郭藴兵團,和王雄閻柔,等邊將手中有四十萬人馬。
但在這個南北大戰的關鍵時期,他們也不敢忤逆李信的戰略意誌...
因為大勢裹挾下,容不得他們自主,更容不得他們左右...
“看來夏軍中也不是鐵板一塊!”一旁的鮮卑使者,訖爾買眼神閃爍。
他不著痕跡的,低掃一圈,將各部將領,特別是郭藴王雄等邊將的表現,看在眼裏。
夏軍內部不團結,這讓他感覺這裏麵,其實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在出使之前,訖爾買便做了很多情報工作,甚至族中智者,對夏軍從上到下,也分析了一遍。
李屠夫麾下士兵的成分,確實有些複雜,除了郭藴張遼這些雁門諸將外。
還有王雄、王猛、梁習、潘豹、閻柔等長城邊將。
文臣裏麵更有賈詡張既,這種當年被裹挾,被迫從軍的。
也有孫康、孫觀、韓忠、韓猛這種嫡係老賊,也有徐江楊顯這些炮灰出身的。
更有劉豹、石勒、石虎、多隆、禿頭這種主動投靠的匈奴八旗扈從軍。
可以說,夏軍的成分組成,比鮮卑人還要混亂,還要複雜。
也隻有李屠夫這種梟雄心性的人,敢用他們,鎮住他們,壓服他們。
若沒了李屠夫在上麵統籌,夏軍這等情況,內亂必然發生。
訖爾買心中思慮,各種詭計劃過,想著以後回到軍中,可以針對夏軍的複雜,在做一些謀劃。
這些隻是內裏的思慮,他終究沒有表露出來,更加沒忘記此行正事。
想到這裏,訖爾買又向上拱了拱手,勸道:“夏王,隻要貴部,和北地州郡,願意歸降...”
“大單於可以允諾,夏軍繼續駐守河套並州之地,同時建邦夏國...”
“甚至若將來入主中原,河套邊界的雍州、涼州、乃至西域百國,皆可歸於夏國統治...”
“嗯!”李信麵色不變,但心裏卻有些佩服鮮卑人的大方。
畢竟有時候慷他人之慨,也是需要遠大的抱負,和氣量的。
李信心中感歎,卻不露聲色道:“條件很豐厚,也很誘惑,本將軍亦有心動!”
“但相比於中原富庶,和連還是有些小家子氣了,區區三州之地,還不足以讓吾押注....”
說到這裏,李信瞥了眼神色不定的鮮卑使者:“大漢十三州,地廣物博,錢糧富庶,物產豐盛昌,其中隱藏億萬人口也不誇張!”
“若吾助韋族入主中原,夏軍要除西部三州之外的司、益、冀等三州之地!”
“六州?”聞言,訖爾買麵色一變,有些不淡定了:“夏王好胃口,您張口就要劃走六州之地,這未免有些...”
“哼,若爾等沒有誠意,早早退兵了事...”
李信態度強硬,超出了訖爾買的預料,這讓他臉色難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漢十三州,先前已經被李屠夫,占據了北方兩州之地。
哪怕現在夏軍退出了幽州,但境內的人口,和物資卻幾乎被搬空。
如今對方還不滿足,張口又要劃一大半去,可謂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讓他生厭。
果然傳言李屠夫此人貪婪無度,凶狠殘忍,毫無底線可言,不是空穴來風。
訖爾買心中暗罵某人不為人子,卻不敢當場翻臉,因為有求於人,低聲下氣,是姿態。
他心中不爽,隻得悶聲道:“六州之地,再加上西域百國,實在超出吾的職責範圍!”
“就算吾現在答應,韋族八百萬勇士,也不敢答應...”
“六州之地乃是底線,給與不給,全在爾等....”
李信態度,出奇的強硬,甚至不給鮮卑人留絲毫臉麵,與餘地。
有道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當初自己為了與鮮卑人和談,低聲下氣委屈求全,被和連多番侮辱,都隻能將姿態放低,屈辱求和而不可得。
甚至連心腹謀臣,逢紀都折在了聯軍大營內,此乃大恨。
如今鮮卑請和,李信也可以硬氣一回,肆無忌憚一回。
雖然他言語不算囂張,但那種目中無人的態度,卻讓鮮卑人憋屈。
且李信張口閉口,六州之地,其中意味,更讓訖爾買憤恨。
他心中惱怒,卻又無可奈何,不但要忍著,還要委屈求全,好言相求。
鮮卑人想要轉變策略,完成入主中原的大業,李屠夫這一關,是最難也是最後的關卡。
越過去,便是鯉魚躍龍門,龍遊入大海,中原萬裏,任由聯軍鐵騎馳騁。
若越不過去,鮮卑人隻能讓勇士流血用命,在這北方防線上一點點消耗。
是以,李屠夫的態度很關鍵,對方不點頭,夏軍不讓步。
這些美好的野望,和完美的戰略,隻能在紙麵上空想而已...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