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夏軍堅韌
字數:7006 加入書籤
“來的好!”夏軍東西兩翼,也有了動靜。
左翼主帥,是從南郡,帶軍返回的臧霸。
此刻,他統率著夏軍中,最精銳的狼騎,和雲中及漳河鐵騎,心中豪氣不可抑製。
他環顧四周,最後停留在陳東身上:“陳將軍,汝帶三千狼騎,會會這些雜胡...”
“讓他們知道,戰場上不是人多,就可以肆意妄為的...”
“諾!”一身黑色重甲的陳東,策馬出列,身後三千六百名狼騎緊隨,向鮮卑人殺了過去。
此次決戰,狼騎軍團、上黨軍團、和臧霸的雲中軍團,夏軍三部精銳軍團,皆已聚集北方。
李信更是孤注一擲,將臧霸這名大將,從南郡抽調換防。
為的就是,要為北方決戰的天平上,在添一注砝碼。
夏軍中統兵的將士多矣,像臧霸這樣身經百戰,有過大兵團作戰經驗的將領卻很少。
數十萬人相互決戰的場麵,也隻有當初的潁川平原決戰,洛陽攻防戰,以及美稷突襲匈奴戰。
很不巧,這三場戰役,臧霸都經曆過,且深度參與過。
作為跟隨大帥的老人,從豫州時,便一起作戰,無論是能力還是作戰經驗皆豐富無比。
至於將臧霸調度北上,丁原會不會在南部趁火打劫,這一點李信還真不怕。
富縣不但有伊禮十萬新軍換防,河套之地更是雲集了,夏軍三大軍團主力,和朔方匈奴兩部兵團。
其中單是在編的正規兵,便不下五十萬,若再算上一些輔助兵種,六十萬隻多不少。
這個時候的丁原,早已意識到了其中微妙,和北方陰雲壓頂的危機感。
他若有膽這個時候,橫生事端,李信甚至會佩服他的魄力。
“呼呼!”北風呼嘯,風雪飄搖,當夏軍左翼出陣的同時。
右翼匈奴八旗軍統帥韓忠,則臉色沉沉。
他刀疤縱橫中,勾勒出一雙森然的眸子:“石勒將軍,夫羅翰的這部騎兵,便交給你了!”
“三刻鍾後,我不希望在看到,對方還有人站著...”
“諾!”石勒沉聲應諾,而後手中長刀一引:“諸夏的勇士們,隨老子去會會,這群鮮卑雜碎!”
“讓他們知道,誰才是草原上,真正的雄鷹...”
“轟隆隆!”鐵蹄隆隆,風雪平原上,夏軍東西兩翼騎兵,迅捷如風,騎兵洪流轟然出擊。
茫茫風雪中,五千鐵騎策馬揚鞭,烏汪汪若洪流滔湧,高舉的長矛上下起伏,似森然的戈林,一往無前。
“殺!”高速奔騰的馬背上,一名名士兵打馬衝鋒,熱血沸騰神情亢奮。
他們揮舞著手中槍矛馬槊,發出嗚嗚的呐喊聲,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族人,提升著整體士氣。
這種亢奮的情緒所染下,使人們更加瘋狂和熱血,忘卻了心中恐懼,不知死亡為何物。
西部的右翼戰場,石勒目光冷然,手中陌刀緊握:“槊騎兵,挺鋒突刺!”
“喝!”萬馬奔騰,大地震顫,積雪簌簌,五千名正黃騎兵,挺著三丈六尺長的馬槊,直麵萬人洪流。
一望無際的雪原上,兩軍之間極速逼近,正黃旗前陣,八百名手持長槊的騎兵,端平鋒刃列成一線。
這是石勒麾下,最精銳的正旗兵,也是八旗扈從軍中,裝備最好的部隊。
是整個八旗,乃至美稷府庫中,積攢了許久的家底。
這些匈奴騎兵手中所持,皆是長達三丈六尺的,多棱長槊。
森寒的鋒刃,宛若加長的破甲長劍,給人以心理上,帶來了沉重的的壓力。
這種由硬木製成大槊,分柄和頭兩部分,柄一般長六尺,頭呈圓錘狀。
甚至為了增加破甲力,有的槊鋒上裝有七八枚合金鐵釘,有的柄尾端裝有鐏。
鋒刃可長達三到五尺,遠遠倍長於普通的槍矛的長度,既可用於騎兵衝鋒又可舞槊橫掃。
為了對付鮮卑人的精甲鐵騎,夏軍甚至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進。
那就是,匈奴人手中所持的長槊刃鋒,具有明顯的破甲棱刺。
如同工匠大師,精心打造的寶劍一樣,有三麵六麵乃至八麵。
普通的牛皮甲、魚鱗甲、鎖子甲、鐵圜甲、在破鋒槊下,一擊而破。
此戰是夏軍的生死之戰,府庫內幾乎所有的兵器甲胄,都被發配了下來,這一點上李屠夫毫不吝嗇。
因為此時不將物資武備,和積攢的甲胄,用於增強士兵戰力。
真當大軍潰敗,那這些留在後方的武器裝備,不過是一堆發黴的破木爛鐵罷了,甚至還會資敵。
為戰爭故,夏軍已經全力以赴,就連八旗的匈奴扈從軍,也鳥矛換槍。
前排精銳的三千槊騎兵,更是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鐵甲率,此刻要與鮮卑人決戰爭鋒。
“轟隆隆!”高速奔騰的馬背上,騎兵們手持三丈長槊熱血上湧,頂著著北方風雪,刺破冰冷的寒流決然衝鋒。
一箭之地,扶羅韓目光凝然,猛然高喝:“騎射,預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彎弓,放!”高速奔騰的馬背上,鮮卑騎兵瞬間人立彎弓。
他們背靠風勢,裹著漫天積雪,攢射出陣陣箭矢,直射敵陣。
“嗯!”軍陣前,石勒眼眸深沉,沒想到鮮卑人竟然進步這麽快。
夏軍的騎射之術,已然被鮮卑人參悟,並且掌握。
心思百轉間,麵對漫天的箭矢,石勒緊握戰刀目光不變。
身後三千名長槊兵,同樣保持衝鋒之勢不變,甚至無人舉盾。
“噗嗤嗤!”漫天箭雨襲來,一些倒黴蛋瞬間被攢射入肉,而後濺起鮮紅色的血液,跌落馬背哀嚎。
轟隆隆,但騎兵們沒有絲毫動搖,依然挺著長刃保持著衝鋒的姿勢。
大地上,匈奴騎兵,衝破箭雨的洗禮,與鮮卑騎兵瞬間短兵相接。
“”噗嗤嗤!”兩軍交鋒,瞬間人仰馬翻,鮮血四濺。
此時的鮮卑人,已經棄了長弓,挺著丈六槍矛,與扈從軍展開肉搏。
他們學會了騎射,卻沒有學會狼騎戰術,更沒有學到真正的精髓。
因為兩支騎兵相互對衝,若是演練不熟,經驗不夠的情況下,進行倉促變陣,很可能會被敵人一擊而潰。
此時鮮卑鐵騎,和匈奴正旗,在高速奔騰的戰馬上,相互衝鋒,比拚的就是勇氣與決心,誰慫誰軟蛋。
因為騎兵之間的對決,比之步兵陣戰,要來的更加慘烈,更加殘酷。
高速奔騰的戰馬,鋒利的長矛橫刀,擦之即死觸之即傷。
萬軍叢中,若是不慎跌落馬背,或是馬失前蹄,下場便是肉與泥。
“噗嗤哧!”白茫茫的雪地上,廝殺聲慘烈,匈奴騎兵,勇猛無雙。
此時,他們鳥槍換炮,與夏軍一樣,幾乎是統一的黑色戰袍,竹木精甲,乃至多出了三丈六尺的破鋒長槊。
衝擊時,宛若深色海潮般,一波波的向前衝擊拍打,要將眼前這股敵人淹沒。
前排的三千多名精銳槊騎,奔騰間宛若一線平推的槍林,丈六長的槍槊隻需平舉衝鋒。
靠著馬匹高速奔騰的衝撞之力,便能在三丈之外,將人敵人捅落馬下,然後被萬馬踐踏成一堆碎肉。
一個衝鋒下,迎麵而來的三千名鮮卑鐵騎,便如層層肉串般,被一長槊的捅穿染血。
如此殘酷的一幕,讓扶羅翰瞳孔猛縮,乃至心頭發涼...
因為他是第一次,見識這種騎槊戰術,己方的騎兵的長矛,尚未摸到對方,便先一步登天了。
甚至就連一些身強體悍,的鐵甲勇士,在麵對這種三丈餘長的破甲長槊時,同樣也要飲恨染血。
一寸長一寸強,這就是冷兵器時代,巔峰的武器之一,騎兵長槊...
“怎會如此!”當東線鮮卑騎兵,被匈奴人一路平推,縱馬狂衝到扶羅韓,則麵色難看。
他武力無雙,麵對敵軍的長槊,能輕而易舉的格擋並反擊,但後麵的袍澤,可就沒這個本事了。
扶羅翰環顧四周,成串串倒下的部族勇士,揚天怒吼:“殺,死戰到底!”
“死戰到底...與這些匈奴雜種拚了...”
此時廝殺慘烈的戰場上,盡管落於下風,但鮮卑騎兵與胯下戰馬,仍然頑強衝鋒。
此刻他們眼眸充血,腎上腺素極速飆升,頂著鐵騎洪流,頂著破鋒槊陣、頂著層層血腥、頂著死亡,決然衝鋒。
因為此戰,關乎到百萬聯軍的士氣,關乎到西部大人的顏麵,更關乎到整個韋族的尊嚴,他們要血戰到底。
麵對鮮卑人的血勇,石勒麵色深沉,手中長刀披血,如風車般輪轉。
將迎麵的鮮卑騎兵,連人帶馬攪成碎肉,利刃所過之處,帶起大片氤氳血霧。
這一刻,石勒信心爆棚,武力值暴漲,勇猛無雙,一往無前。
身後的匈奴槊騎兵,更是勇力無雙,他們持著長槊,宛若橫亙的鋒林。
沿著河套雪原,一路橫推,一路橫掃,將迎麵而來的鮮卑人,捅穿在槊鋒之上,碾壓在鐵蹄之下。
此刻的石勒,是勇猛的,是意氣風發的,戰場上殺敵如宰羊的感覺,讓他熱血沸騰,暢快琳琳。
因為此戰,他們第一次裝備了,夏軍中最精良的裝備,最雄俊的戰馬,乃至最強悍的破鋒之刃...
此戰若不殺個痛快,不殺他個血流成河,都對不起,他們身上這價值萬金的,豪奢裝備...
而且因為出身原因,石勒麾下的匈奴騎兵,與北方的鮮卑人之間,多少有些相互看不慣。
鮮卑人看不慣南匈奴這個斷脊之犬,南匈奴也看不慣鮮卑這個暴發戶,都自命草原正統。
但相互鄙視的同時,他們也想正麵較量一番,一爭長短。
都是馬背上長大的,此番便要決出個高下,向世人證明,誰才是草原上,真正的勇士。
石勒麾下的五千正黃騎兵,勇猛無雙,右翼統帥韓忠同樣欣慰,隻不過欣慰的同時,也夾雜著深深的忌憚。
因為三丈六尺長的馬槊,實在難以操控,哪怕是夏軍中就算是最精銳狼騎,也很難在顛簸的馬背上,保持體力平衡,舞動這些利器。
但匈奴人,是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勇士,論騎術絕對比狼騎強悍,平衡能力更強,臂力也更勝一籌。
所以李信一反常態,優中擇優,選擇匈奴八旗,列裝新式馬槊,便有了今日的匈奴槊騎。
這麽奢侈的裝備,哪怕是李信的親兵鐵衛,和狼騎精銳,都沒有幾個人裝備,足見其中利害...
要知道,夏軍上下,對河套的匈奴兵,可是有著深深地偏見,忌憚的...
而李信卻力排眾議,不顧軍中將士異議,用無數的資源武備,將匈奴八旗,從頭到腳,武裝到了牙齒...
為的是什麽,為的就是此刻與鮮卑人的決戰,為的就是讓匈奴旗兵,更大的殺傷胡人聯軍的有生力量...
是以,此戰石勒這名正黃旗統領,更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與氣力,在人海中浴血狂飆...
不宰殺幾個鮮卑頭人,不多殺百十個鮮卑嘍囉,都對不起他們這一身豪華的盔甲裝備,和手中這價值萬金的絕世利器...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