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南北決戰
字數:7559 加入書籤
黃河,定襄渡口。
朝陽明明,旌旗烈烈,纛旗招展,人馬嘶鳴,林立的兵戈,覆壓三十裏。
北方聯軍大陣,六尺高的主帥台上,一身戎裝的和連,背風而立。
他目光悠遠,舉目眺望,在南部雪原上,不斷巡梭。
經過三個日夜的風吹雪打,夏軍大陣木壘森嚴,頑強穩固的立在原地,兵戈森然,旌旗招展。
到了此刻,和連方才心中感慨,“果然如先生之前所說,這九宮八卦陣,持久耐耗!”
“其內士兵增減隨心,卻能保持陣型主體不變,甚至三個日夜的風雪消磨,竟然不見一絲疲弱,確有強悍之處...”
“嗬嗬!”袁先生隻是搖頭輕笑,對於和連的吹捧,不以為意。
夏軍中部大陣,何止持久,簡直就是一架嚴密的戰爭機器...
甚至經過三日消磨,夏軍陣中的的防禦工事,又添加了不少壕溝鹿角,乃至高大的木壘。
很顯然,在聯軍枯等待這段時間內,夏軍並沒有閑著。
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從將軍到士兵,都在源源不斷的努力著,為勝利的天平上,增加一注注砝碼...
而與之相對的聯軍,則是在河套雪原上,白白浪費了一天又一天。
各部之間,勾心鬥角,甚至為了後勤補給的分配額度,而相互衝突消耗...
如此下去,每耗一天,聯軍的勢頭便會弱一分,士氣便會低落一分,直至從內部崩潰瓦解...
很顯然,和連這名鮮卑大單於,聯軍首領,也隱隱知道自身,目前的微妙處境。
他暫時收起高傲,向袁先生拱了拱手道:“此番破陣,便全仰仗先生了!”
“若先生能破此陣,掃除李屠夫這個障礙,吾必兌現前番諾言...”
“大單於客氣了!”
袁先生不敢大意,他躬身還禮道:“吾亦早想試試,那五毒謀士的斤兩!”
“此番,吾便傾盡畢生所學,全力以赴,與賈毒士爭個高下...”
此時此刻,袁先生眺望南方大寨,好似能看到,某人的身影...
有道是,文武無第一,他袁某人胸中亦有韜略良謀,自認不會弱了誰...
縱使是以五境之稱的毒士,他也有信心,憑借百萬聯軍的之力,與對方較個高下...
哪怕最後百萬大軍折盡,決戰失敗了,他也能做到心中無愧,人生無憾。
是以不管最後戰事如何,無論勝敗,死的都是鮮卑烏桓等胡虜,無需憐惜…
因為鮮卑人家大業大,底蘊深厚,死個百八十萬人,對袁先生來說不過毛毛雨。
此番南北爭霸,他可以盡情施展畢生所學,揮灑胸中韜略。
一句話,他袁某人,比賈毒士更有試錯的本錢,也比賈毒士來的更豪奢…
想到這裏,袁先生一甩黑袍,意氣風發道:“李屠夫此番所倚仗者,無非是毒士的謀略,和戰陣軍略...”
“但今日,吾要讓那毒士知道,論計謀、論謀略、論謀人,論軍事、論戰事、吾一點都不比他弱...”
“嗯!”和連見此,也不再耽擱,猛然抬首,而後踏步上前。
他神色鄭重,從王庭侍衛手中接過早已準備好的黃色令旗,猛然一揮:“大軍出陣,今日便破了夏軍的烏龜殼...”
“隻要破陣,宰了李屠夫,入主中原大地,指日可待...”
“呼呼!”紅黃色的令旗,迎風招展,嘩啦啦的扇動搖曳。
與此同時,下方鮮卑聯軍大陣收到指令,瞬間分列出九隊,萬人規模,隊形各異的軍陣,依次排開。
大軍分擊,旌旗蔽空雪,人海烏泱行,步伐整齊,兵戈起伏,列陣有序。
中軍當頭,為一字長蛇陣,行進間宛若長虹貫日,排列成一條長龍的陣勢。
長蛇首尾犀利,蜿蜒陣運轉,猶如巨蟒出擊,暗含淩厲攻勢,為一字長蛇陣。
左側行軍兩列,每列六千人,行進間宛若雙爪擒龍,陰陽兩路仿如兩條龍在戰鬥。
時而交錯、時而分開,此陣勢令敵人防不勝防,為二龍出水陣。
右側軍勢三才,以天、地、人三才為戰鬥隊形,小而疏散,前後重疊。
陣中多弓弩手,每才三千六百九十人,曰三才無量陣...
左中側,乃是典型的方陣為列,按照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方排兵布陣,形成包圍之勢等...
鮮卑此次出列共有九陣,分別是一字長蛇、二龍出水、天地三才、四象混元、五行變換...
六方六合、七星北鬥、八門金鎖、九字連環等,兵書中著名的軍勢陣列...
如此陣勢,就連一旁的浦頭彌加等人,也頻頻側目張望。
想要從中,窺視一些門道,學到一些讓他們受益的東西...
畢竟,這些陣型,皆是中原兵書中的不傳之秘...
但此刻,卻真真切切的,暴露在了他們都眼皮子底下...
若是他們能偷學個三才五陣,或者窺探出其中精髓,絕對受用無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生真乃大才也!”慕容威虎目圓睜,俯視雪原九大陣列,和那複雜的各色兵種,眸光中異彩連連。
他久經戰陣,對於中原漢軍的陣列,並不陌生。
但像今天這樣,一日出九陣,宛若走馬觀花般,讓他眼花繚亂...
“呼!”和連深吸口氣,他也是第一次見識這等,九陣同出的場麵。
能指揮這樣,舉世罕見的大陣作戰,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想到這裏,和連將目光轉向一旁的黑袍文士,請教道:“袁先生,我軍陣勢已列,大軍已出!”
“不知此番...該如何進攻...如何破敵...”
和連言語懇切,甚至暫時放下了心中驕傲,帶著虛心求教的味道。
雖然是自己是大單於,是軍中統帥,但這具體破陣之道,還是需要布陣的先生來統籌。
專業的事,應該交給專業的人才去做,外行指導內行,其中的效果如何,還真不好說。
此戰關乎聯軍成敗,關乎韋族日後入主中原的大業,不可馬虎,所以這個時候,和連算是放下了一些麵子和虛榮心。
大單於不恥下問,袁先生也不矯情,他站在高高的指揮台上,居高臨下俯視著雪原兵戈,凝視著列陣整齊的鮮卑士兵。
袁先生麵色一正,向身側的大單於解釋道:“夏軍的九宮八卦陣,雖然變幻莫測,但其中基礎,和本質之道,擺在那裏...”
“若想破陣,其重點還是在這,八卦節點上...”
“九宮變換,八門為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聯軍隻需要從正東生門打入,往西南休門殺出,複從正北開門殺入,直入中軍核心...”
“隻要赫蘭將軍,能破了夏軍中陣,拔了他的帥旗,亂了他的軍勢...”
“則此陣可破!此局可定!此戰可勝矣!”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袁先生真乃大才也!”
和連心中感歎,聯軍在決定破陣時,便已經收集各方情報,和中原信息。
並著手了解夏軍的九宮八卦陣,以及左右翼型結合的優劣之處。
其中情況,和各種信息,與袁先生說得幾乎全部吻合。
甚至就連破陣之法,也如出一轍,此也證明了其所言非虛。
這說明,袁先生並沒有藏私,至少沒有表現出其他不該有的心思...
想到這裏,和連抬首眺望南部的中軍大陣,心中有了決斷:“破陣就在今日,決戰就就在今時!”
“傳令下去,讓左右兩翼,慕容虎,和步度根各率三萬騎兵,與中軍赫蘭九陣,策應引援...”
“今日,本單於,便徹底敲碎李屠夫,引以為傲的烏龜殼,拔除南下阻礙...”
“嗚嗚!”隨著命令下達,蒼涼的的牛角號聲,響徹天地,震蕩蒼穹風雪,激昂著士兵熱血。
轟隆隆,一麵麵五色旌旗揮動間,聯軍前列九陣,終於動了,先是兩翼六萬鐵騎,縱馬掠陣。
而後以中軍一字長蛇陣為軸,東西左右,四方八陣聯動。
共九萬八千名聯軍士兵,踏著整齊的步伐,挺著森寒的槍矛,越過厚厚的冰雪,緩緩向夏軍中陣壓了過去。
聯軍號稱百萬勇士,他們上馬為兵,下馬為民,給人的印象是以騎兵為主。
但他們步戰同樣弱,甚至若論單兵體型,和戰鬥素養,比中原漢軍還要強。
若不然,曆代的草原帝國,是怎麽憑借區區百萬的部族人口。
便將所謂占據製度、科技、文化、人口、乃至戰術優勢的中原王朝,壓得抬不起頭來。
想想冒頓的匈奴帝國,與同時代的高祖大漢,再想想後世的耶律大遼與同時期的趙慫,再想想完顏金與完顏趙,乃至後麵的蒙古帝國。
甚至就連韃清野豬皮,也能憑借著十幾萬條蟎蟲野人,便殺的兩萬萬豬明帝國,人頭滾滾,奴役三百年…
這些都說明了,冷兵器時代,乃至火槍大炮時代,遊牧民族絕對有著,中原人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某種優勢與特質…
是以曆代的草原大漠,隻要有統一整合的主體族群出現,必然會呈現帝國勢的強盛與擴張。
哪怕如今的鮮卑人,出現了和連這種豬猴牛逼綜合症的二代單於,但他們的人傑依然健在,人口底蘊依然深厚,實力依然強勁。
所以此刻的鮮卑人,有著檀石槐時期留下的軍事人才,和戰兵底蘊。
他們的戰術並不死板,甚至因為習俗的問題,比中原王朝的軍隊還要靈活。
前番木魯樺的三萬鐵騎,正麵衝擊夏軍步兵方陣的結果,他們自然早已知道,此番經過推演,便果斷下馬步戰。
並且經過三日的短暫訓練,臨時結出九大經典陣列,要以陣破陣,與夏軍爭個高下...
雖然是短時間倉促結出的大陣,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他總歸是步兵,總歸是陣列不是...
“轟隆隆!”大地震顫,積雪飄毛,白茫茫的河套雪原上,九萬八千名,聯軍勇士,以肉眼可見速度,向夏軍大陣逼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人聯軍列陣整齊,隊伍井然有序,五花繚亂的戰袍行動間,宛若一片片整齊花海,高低起伏極富韻律。
夏軍陣勢如牆,橫亙在無際的雪原上,陣中旌旗招展,黑色戰袍隨風飄擺,宛若烏汪汪一片黑潮。
聯軍總攻開始,李信也不勢弱,一身重甲扶劍而立,立於中軍最高台。
他環顧周身將士,俯視雪原兵戈,高聲激勵士氣:“聯軍號稱百萬眾,戰馬千萬匹,終究不過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武城一戰,拓跋燾受首,十萬鮮卑人,被臧霸將軍殺得棄甲投降...”
“雲中一戰,魏越將軍,斬首北方雜胡七萬級...”
“渡口一戰,我軍殺傷聯軍精銳,六萬眾...”
說道這裏,李信高聲怒喝:“如今和連,不思反省,反而得寸進尺,與我等死耗,那老子就成全他...”
“我等能殺聯軍十萬,便能屠他百萬,此戰我軍必勝,諸君必勝,河套必勝,....”
“此戰,必勝!”
“必勝!必勝!”
“必勝!必勝!”
纛旗烈烈下,三十萬夏軍將士,轉首凝視著高塔上,那道冷然的身影。
他們高舉長刀,拍打著自己的胸膛,激蕩身體熱血,情緒高昂感染著袍澤,讓所有人熱血沸騰。
那是李信,是衛將軍,是所有夏軍將士,心目中的統帥。
亦是他們心目中的戰神,他們心目中領袖與信仰,更是北疆的希望所在。
此刻李信與他們同在,與他們一同頂著風雪,頂著北方寒流。
頂著聯軍的百萬兵鋒,屹立在這河套雪原上,與胡人決一死戰...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