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俘虜與奴隸

字數:6927   加入書籤

A+A-


    第154章 俘虜與奴隸
    可能是察覺到帳中的氣氛,有些詭異,閻柔悄悄的瞥了眾人一眼。
    他心中疑惑,低聲問道:“可是吾等之言有甚不妥?”
    “閻將軍所言,並無不妥!”
    張既搖了搖頭道:“諸位將軍建言很好,但是對方既然已經繳械投降,我等便不可太過苛責!”
    “貶為奴隸有些過了,與我軍以往的仁義標準嚴重不符...”
    “仁義?”聞言閻柔一愣,旋即反應過來。
    他目光噴火,死死的盯著眼前文士:“那以你張大人的意思,是放他們返回北方?”
    “還是要像之前那樣,用仁德感化他們?”
    “若是如此,我軍辛辛苦苦,流血用命所為何來?”
    朝廷當初,為了彰顯自身仁德,經常對胡人俘虜恩德厚賞。
    或者賞賜牛羊奴仆,給他們劃下一塊地盤,作為棲身之所。
    而這些,也被夏軍學了一手,當初在武皋大戰之時,夏軍就曾大魚大肉的好生款待過這群畜生。
    甚至還賞賜了一些金銀財物,釋放了千餘名俘虜和頭人北歸,與鮮卑求和。
    以上種種,他們都知道,但此一時彼一時,當初大營內不過幾萬俘虜而已。
    如今河套大營內,新增俘虜九十多萬,甚至北方沿途戰場上,後續還有更多的俘虜,在源源不斷的押往大營的途中。
    如此多的胡虜,若是都用大魚大肉的款待,或者賞賜牛羊與奴仆,這要耗費多少人力和財力才能去完成,。
    想到北地無數兒郎流血犧牲,最終卻換來這樣一種結果,王雄等人便憋屈的想要流血。
    這些個文臣整日裏在後方不見刀兵摧殘,不見熱血橫流,他們能風輕雲淡的用所謂的仁義,去體諒北地胡虜。
    但一眾山珍流血廝殺的將士卻做不到,此刻一個個目光噴火,恨不得要活撕了眼前這弱雞。
    “嗬,無能狂怒而已!”張既心中不屑,對這群整日裏就知道,打打殺殺的將領沒有絲毫好感。
    相反他還巴不得,這些人對他怒目而視的粗漢,都戰死沙場呢。
    張既言語毫不客氣道:“爾等想將俘虜,貶為奴隸,是萬萬不可能的...”
    “此舉不但有失中原仁德,更與我軍施政,嚴重不符...”
    “你!”眾將憤怒,有千言萬語卻堵在胸口,潘豹等人當下不願與對方逞口舌之力。
    他們遂向上首,抱拳道:“主公,胡人畏威而不懷德,我等今日心懷仁義,隻會被他們視作軟弱可欺的兩腳羊...”
    “今日我等放過他們,給與他們賞賜,來日他們便會變本加厲的寇略邊疆,繼續燒殺搶掠...”
    “哦!”李信神色不變,半闔的眸光深沉而威嚴:“諸位將軍既然齊聚於此,吾今日便在再重申一次!”
    “記住,我李信尊重每一個思想,尊重每一個靈魂,尊重每一個人...”
    “所以軍中不許有奴隸,河套不許有奴隸,乃至將來的並州,也不允許有奴...”
    “亦不會強迫他人為奴隸,這是夏軍的堅守,亦是吾等為人的底線...”
    說到這裏,李信環顧一圈,鄭重道:“今日不會,將來不會,以後也不會,隻要夏軍還存於世,便不會讓治,再下出現奴隸這種東西!”
    “吾可以讓他們解脫,可以讓他們一了百了,絕不會讓他們當奴隸....”
    李信言語輕緩,卻鏗鏘有力,有振聾發聵之音,聽在眾人耳中,更是沉甸甸的,不知何言。
    亦如之前所言,李屠夫這人很複雜,乃至很矛盾。
    亦如當初在匈奴,在美稷,麵對大營內的數以百萬的漢人奴隸。
    可以毫不猶豫的舉起屠刀,可以讓他們解脫,但絕對不會強迫他們做奴隸,也不會讓人做奴隸。
    無論是漢人也好,匈奴人也罷,又或者是如今,新俘虜的鮮卑雜胡。
    無論他們是什麽出身,什麽成份,什麽人種,李信都不會讓他們去做奴隸。
    河套施行新政的底線,就是不能有奴,任何形式上的都不行,這是夏軍的底線,也是李信的底線,
    是李信當初重新做人後,在河套畫的一條線,一條心中堅守的線。
    雖然看起來有些天真,有些難以理解,但李信就是做了。
    不管士兵們何想,不管將士們何解,這條線就是夏軍,以後行事的準則。
    王雄等邊將,沒有經曆過當初美稷之事,但是他們對於李屠夫喜怒無常的性格,是又敬又畏不敢有絲毫反駁。
    他們可都是刀山血海裏滾出來的漢子,可以直麵生死,不懼流血,卻唯獨對李屠夫又敬又畏。
    對方雖然經常在一些戰略性的問題上,表現的獨斷專行,甚至偏執與固執,但不可否認他的韌性,和戰略感知真的很強。
    這些其實是大多數將領,都具備的特點,還不至於讓眾將對他敬畏。
    真正令一眾將士,敬畏的是,李信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事,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超出了他們所能理解的極限。
    然而有些事,後知後覺,細思起來,卻有一種發人深省的道與理。
    這些難以理解,又發人深省的矛盾點,才讓他們保持著心中敬與畏的原因...
    亦如河套新政,當初的廢奴之舉,為了保證河套七郡,從內到外的純粹性。
    李信堅持要將所有奴隸清空,哪怕是宰了吃肉,或者就地掩埋,也在所不惜...
    在那個時候,根本沒有人能夠理解,更感受不到,其中舉措的深度在哪。
    但隨著南北大戰,隨著兩線抗壓,河套七郡展現出來的頑強韌性,展現出來的恐怖動員能力,展現出來的極致行政效率...
    乃至,以河套一地人力物力,供養夏軍南北百萬大軍,兩線作戰仍有餘力...
    如此種種,也讓一眾軍中文武,認識到了,廢奴的真正精髓所在...
    河套決戰到勝利,不隻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後方的勝利。
    是地域上的,是人力上的,是效率上的,是製度上的,是環境上的,更是從內到外的,全麵碾壓式的勝出。
    夏軍對治下的統治與管理,與中原王朝,有著很大的區別。
    河套州府的統治,是一竿子插到底的形勢,對治下人員物資的安排,明細到每一村,每一戶每一人,乃至家裏的每一粒米,都詳細無比。
    這是一種,哪怕說出來,常人也難以理解的道理,難以理解的東西...
    隻有那種,真正的高屋建瓴者,真正的親身經曆,親身體驗,乃至親身見識過,可能才會有那麽一絲絲的感悟。
    普通人,就算見到了,看到了,體驗到了,也難以理解其中的妙用,與精髓所在…
    “踏踏!”正當帳內氣氛沉凝之時,一名侍衛前來稟報:“報,主公!”
    “太史將軍...回來了...”
    “嗯!”李信先是習慣性的嗯了一聲,而後猛然驚醒:“你說什麽!”
    “子義回來了,還不快請入帳內...”
    “不!”李信心中激動,騰的一下起身道:“無需再請...本帥要親自…出帳相迎...”
    “親自為子義將軍...接風洗塵...”
    說著,李信直接把俘虜之事拋卻腦後,奔出大帳,迎接自己的心腹愛將。
    河套之戰,之所以進行的如此順利,太史慈一行,可謂是功不可沒。
    若不是他們在大漠肆虐,給諸胡施加壓力,給聯軍施加壓力,和連還真未必會貿然決戰。
    太史慈雖然沒有在正麵戰場殺敵,但其中功勞,卻不容忽視。
    而且李信也好些時日,沒有見到麾下的這員大將了。
    “踏踏!”一陣深沉有力的腳步聲響起,眾將亦同時起身,跟隨主公出帳迎接。
    鏗鐺,一陣鐵甲碰撞之音響起,太史慈在見到李信的瞬間,心中猛然一驚。
    他不顧身上重甲,深深拜倒:“慈,拜見主公!”
    “勞煩主公出迎,吾心中有愧...”
    “子義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李信在見到心腹大將精氣神皆在狀態,心中激動,急忙上前將其扶起:“子義,辛苦了!”
    “真的...辛苦了...”
    “主公,折煞末將了!”
    “好漢子!”李信看著愛將身上,紅染透甲的戰袍。
    他心情複雜,隻得次拍了拍肩膀,寬慰道:“好漢子,你們都是好樣的!”
    “快...著人準備...為子義將軍設宴...接風洗塵...”
    “主公!”太史慈亦能感覺到主公關切的的目光,心中感動。
    他從身後接過一個錦盒,鄭重道:“主公,末將有一物,特獻之!”
    “禮物?”李信聞言先是一愣看著眼前的錦盒,心中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緊接著,他目露不可置信之色:“這錦盒...莫非是...”
    “正是胡酋首級...請主公過目...”
    “啪嗒!”盒蓋開合,正中間一顆漆粉頭顱,赫然其內。
    頭顱完好,雙目圓睜,淒慘而猙獰,正是鮮卑大單於,聯軍大首領,李信的宿敵,和連二世。
    觀頭顱狀態,和那暴凸的眼球,顯然是死不瞑目。
    目睹此景,李信心中振奮,當即大笑起來:“哈哈...此物...吾甚喜之...”
    “吾甚喜之...甚喜之...哈哈...哈哈...”
    李信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平複心緒,吩咐左右道:“去,召集軍中,最好的工匠,最好的醫師...”
    “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時間,將此顱打造成最精美的酒器...”
    “今日,本帥要以此杯,與軍中將士,暢飲三百杯,以示尊重...”
    這一刻,李信心情大悅,眼前這顆頭顱比慕容老賊,還要來的有分量,還要來的讓他振奮...
    和連這廝,三番五次壞自己好事,不惜兩敗俱傷,搭上鮮卑底蘊,也要與自己死磕,與自己僵持流血消耗。
    甚至在和連舉旗之前,李信都沒見過對方,沒有絲毫交集,更無一絲仇怨。
    然而就是這樣,兩不相關的的情況下,和連卻逮著自己,窮追猛打。
    後麵更是不顧道義,弄死自己的心腹謀士,如此種種,如此仇怨積累下,可謂是讓李信壓抑到了極點。
    若非和連阻撓,李信說不得現在已經,完成了燕趙戰略,與大漢朝廷劃河而治,在後方花天酒地的享福了。
    如何還要再這冰天雪地中,頂著西伯利亞寒流,頂著北風冷刀子,活活遭罪...
    這一切,都是拜和連二世所致,沒能千刀萬剮,做成豬割人彘,已經是自己仁慈的最高體現了...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