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公孫瓚來了

字數:4223   加入書籤

A+A-


    薊縣北門,李信背著呼嘯的風雪,按劍督戰。
    身側一眾文武軍環衛而立,他們目光炯炯,凝視著南部的薊縣府城。
    城頭上纛旗斬斷,一杆黑底紅邊的李字大旗,迎風招展。
    很顯然,薊縣戰事,到了此刻,已成定局。
    夏軍的大旗,時隔八個月後,再一次插在了薊縣城樓上。
    隻是這一次,更加的高大,也更加的堅定和穩固。
    因為,與八個月前相比,現在的夏軍,擊敗諸胡聯軍,抗住大漢北伐,南北兩線作戰,依然強勁。
    而大漢,或者說幽州軍,已然是強弩之末,沒了與夏軍抗衡的實力和資本。
    李信已經從河套抽出精力,大勢在身,變得更加強大,也更加膨脹。
    整個北方,無論是草原,還是大漠,亦或者是現在的幽州,放眼望去,沒有一合之敵。
    反觀現在的幽州軍,一群倉惶逃竄的敗家之犬,被屠隻是早晚...
    而且有孫康孫觀等,夏軍高層將領,親自率軍,在南門督戰...
    劉虞等人,想要絕境突圍,那也要看看夏軍將士,答不答應...
    “踏踏!”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一名傳訊兵迅速來報:“報,東北渝水方向,三十裏處,發現敵情!”
    “看旗幟,是公孫瓚所部人馬,約有三萬多騎,正急速向我軍衝來...”
    “三萬人!”李信豁然轉身,深沉的眸子眺望北方大地:“三萬人就敢前來薊縣尋事?”
    “老子很想問問,他公孫瓚是從哪裏借來的膽子?又是從何處借來的腦子,敢如此行事?”
    “主公,小心為上...”
    賈詡似乎是察覺到了主帥的輕視之心,悄然上前道:“公孫瓚此人身經百戰,有萬夫不當之勇,麾下白馬義從皆是當世精銳!”
    “其既然敢來,必然有所依仗,如今如我軍陣麵南,其從後方襲擊,若是麻痹大意,很可能被對方抓到機會...”
    “文和多慮了!”李信大敗胡人百萬聯軍,攻破幽州府城,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哪怕是被公孫瓚突然來襲,也沒有把一介手下敗將,放在眼裏。
    畢竟,公孫瓚雖猛,但麾下士兵,皆是遼東新兵。
    一頭猛虎,帶著一群咩咩羊群,與自己麾下這些,身經百戰的虎狼之士,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想到這裏,李信環顧四周將士,哼聲道:“公孫瓚,一直窩在遼東,猥瑣發育多時...”
    “不思抗胡衛邊,竟敢不自量力的前來擼本將虎須,那本將就讓他知道什麽叫上下尊卑!”
    “此次正好連同劉虞老賊一起,將這幽州頑疾,連根拔起...”
    如今李信麾下,軍勢鼎盛,大軍十萬眾,戰將數十名,豈會怕了所謂的白馬將軍。
    對方來的正是時候,自己也想借此機會,徹底鏟除這頭遼東猛貓兒,而後拿下整個幽州,不留一絲隱患。
    “呼呼!”北風呼嘯,飛雪飄毛,夏軍迅速變陣,開始應對北方之地。
    李信口中說著沒把公孫瓚放在眼裏,行動卻沒有絲毫懈怠。
    隨著命令下達,各部軍隊迅速變陣,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隆隆!”沒有讓李信多等,腳下震顫之感,逐漸清晰,
    茫茫飛雪中,一支三萬眾的騎兵,迅速向夏軍湧來。
    旌旗搖動,一陣陣若滾雷般沉悶之音,震蕩四野直衝天際。
    蒼穹上積雲奔騰湧動,順著氣機的指引,愈壓愈低。
    薊縣城北的雪原戰場上,遼東大軍三路出擊。
    左翼騎兵八千眾,由劉備張飛關羽,三兄弟率領。
    右翼一萬騎,由公孫續公孫範,等公孫族人率領。
    公孫瓚本人,則率領五千白馬義從和九千遼東鐵騎,居於中陣,勇往直前。
    大地上鐵蹄奔騰雷動,如鼓點般密集而極富韻律,地麵震顫積雪簌簌。
    人馬嘶鳴士兵呐喊,鋒利的槍矛高舉起伏,若一片片林木森然,急速衝鋒。
    “轟隆隆!”一陣陣奔騰的鐵蹄聲,一陣陣嘶鳴喘息聲,一陣陣雷鳴聲在曠野激蕩。
    正前方約有五千人,銀袍白馬,與天地融為一色。
    奔騰中,卷起漫天白,若滾滾的雪潮風暴,悍然衝鋒。
    這赫然是鼎鼎大名的白馬義從,隻是不知道公孫瓚用了什麽手段。
    竟然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將原本兩千多人的義從軍,突破到現在的五千人,真是讓人意外。
    要知道,當初公孫瓚遠遁遼東之時,其麾下士兵不足一萬人,其中還多是新征青壯。
    這才過去多久,轉眼間又拉起三萬大軍,甚至還將義從軍擴大了三倍,可見這些人的厲害。
    這些個在漢末留名的軍閥,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董魔王在涼州殺得西羌膽寒。
    孫堅在南方殺得山越惶惶而遁,公孫瓚在北方捏得烏丸人驚懼。
    就連劉焉張魯這些人,也在益州馴服那些,山蠻野人。
    所以說漢末這些軍閥真的很牛逼,更何況袁紹劉備曹操這些牛人,已經嶄露頭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中很多人就像是打不敗的小強,隻要心不死,身不滅,就有機會就能東山再起,比明末那些山大王勇猛百倍。
    在見識了劉虞和公孫瓚的,恐怖暴兵能力之後,李信隱隱有些明白賈詡為何說,大漢暫時滅不得了。
    因為大漢這個正統,這個遮羞布,真的不能撕,不能倒,至少不能現在倒。
    若是沒有朝廷壓製和掣肘,董卓、丁原、劉表、劉焉、孫堅、袁紹、袁術、曹操、劉備等些個大尾巴蛆,很可能會急速膨脹。
    到時麵對這些擁有自主權的蛆王,夏軍若在想像如今這般,輕易攻城掠地,可就沒有那麽輕易了。
    到時軍閥混戰,蠱蟲爭霸,弄出幾個,血流不幹,死戰不休,韌性十足的蛆王出來,到時倒黴的還是普通百姓。
    對於這些蛆王,李信是秉承,見一個碾死一個,總之不能留著他們,在中原地區亂禍害...
    因為現在的李信,具有先發優勢,比這些潛伏在糞坑中的蛆王,更早的冒頭,更早的崛起...
    以夏軍現在展現出來的強勢,碾壓一些還在幼蟲階段的小尾巴蛆,還不是手到擒來...
    想到這裏,李信對於碾死這些蛆王的心,便更加的堅定了...
    因為現在的劉備曹操等人,雖然已經嶄露頭角,有了些許名望和實力。
    但與自己,與夏軍之間,差了十萬八千裏,此正是他仗勢欺人的大好時刻…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