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漢最後的機會

字數:4981   加入書籤

A+A-


    李信思慮著,稍微收起了一些輕視之心:“白馬將軍公孫瓚,確實不容小覷!”
    “不過,也僅僅如此了,今日便將這條遼東虎蛆...收了...”
    李信不知道,以往精明無比的公孫瓚,為何如此不智。
    放棄往日恩怨,馳援劉虞老賊,插手幽州薊縣的戰爭。
    但既然對方敢來,甚至有意找死,那李信也不會有絲毫客氣。
    想到這裏,李信眸光微轉:“王雄將軍,汝率一萬騎攔住其白馬中軍,為大軍爭取時間!”
    “諾!”一名身材高大,體格魁梧的漢子出列。
    “閻將軍,汝率八千騎,攻其左翼,遲滯對方速度!”
    “諾!”又一名魁梧漢子翻身上馬。
    “潘豹將軍,汝率八千騎,攻其右翼!”
    “諾!”一名麵色堅毅的將領出陣。
    三位將領麵色沉重,手中長刀一引,身後兩萬多名鐵騎翻身上馬,緊隨其後,向敵軍攔截過去。
    這些長城邊將們投入李屠夫麾下以來,第一次麵對正統漢軍,他們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盡管心中很是不情願,有些事卻必須得麵對,既然叫了一聲主公,入了夏軍的陣營,就要正視自己的身份。
    而且,現在的大漢正統,似乎也不是那麽穩固了。
    因為夏軍已然崛起,稱霸之路,勢在必得。
    若戰事順利,將來入主中原,大義在手,正統在身,自有大儒辯經...
    到時他們的投賊,就會變為投誠,是識時務者的俊傑。
    另一邊,公孫瓚麾下人馬,奔騰不停,他們緊握手中刀槍,目光緊緊的盯著南部的中軍纛旗,一臉決然。
    萬馬奔騰中,公孫策策馬越前,麵帶憂慮:“大哥,李屠夫已經有所警覺,我們能成功嗎!”
    “若是不能,豈不是羊入虎口...”
    “哼!”公孫瓚眸光冷冽,他緊握手中長槍,環顧四周將士:“為了大漢社稷,雖千萬人,吾往矣!”
    “此戰就算是將三萬士兵打光,也要斬了李屠夫...”
    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也是大漢唯一的機會,哪怕明知此戰凶多吉少,他們也要搏一搏...
    若不然,真讓李信帶著主力大軍,南下冀州,全據黃河,稱霸北方,則大漢可能就真的完了...
    想到這裏,公孫瓚微微瞥了眼軍左陣中的劉關張陳四兄弟,而後道:“有玄德兄相助,我軍至少有三成把握衝入中軍...”
    “隻要能斬了李屠夫,則北方可定,天下可平...”
    公孫瓚聲音堅定,麵色決絕,胯下白龍駒,奔騰有力,一往無前。
    “唉!”公孫策緊握韁繩,望了眼南方夏軍整軍以待的槍矛大陣,凶多吉少啊!
    李屠夫身在中軍,周身有一眾悍將守護,豈是那麽好殺的。
    就算劉關張等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也未必能接近對方百丈之內。
    公孫瓚為何如此不智,要正麵衝擊夏軍,近十萬人組成的軍陣。
    這裏麵是有原因的,他們雖然身處遼東地區,不代表就不關心北方戰事。
    相反,他們比朝廷還要關心,比幽州文武還要關注。
    從李屠夫擊敗諸胡聯軍,取得河套大戰勝利的消息傳遍東西南北後,他們就隱隱意識到了什麽。
    特別是,當太史慈的狼騎出現在上穀,他們便知道,幽州和劉虞可能要危險了。
    隻是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劉虞竟然如此不堪,二十萬大軍,直接被敵人不到三萬人的狼騎擊潰。
    從開戰之初,到戰事結束,前後不過半日的時間,根本不給遼東主將反應,和救援的機會
    有道是唇亡齒寒,劉虞敗亡,則遼東也別想好過。
    等到李信拿下幽州,遼東就是孤懸北地的一塊肥肉,任人宰割。
    所以無論如何,公孫瓚都要從遼東撤出來,伺機南下。
    在撤出來的同時,他也想趁著夏軍圍攻劉虞的機會,在外圍遊蕩看能不能尋到機會斬了李屠夫。
    或者將劉虞救出來,為此哪怕三萬大軍折損,也在所不惜。
    救援劉虞,這在很多人看來,簡直就是失了智。
    因為兩者宛若水火,向來看不慣對方,怎麽會好心好意的救援對方呢,這隻能看人了。
    公孫瓚想撤出遼東,到中原謀求發展,就必須要讓朝廷和陛下,看到自己的忠心與能力。
    同時劉虞也不能死,因為對方這個高個子若是死了,幽州之失很可能會算到自己頭上。
    無論是為了向朝廷表示忠心,還是讓劉虞這個高個子突圍出去。
    亦或者借此次突襲的機會斬了李屠夫,公孫瓚都想打這一仗,想博取一個機會。
    高速奔騰的背鞍上,一名名身著紅色戰袍的騎兵高低起伏的晃動著,吹著嗚嗚的冷風餘光瞥過兩側快速掠過的大地。
    他們的腎上腺素同樣在急速分泌,神情亢奮眼眸發紅,冷冽的煞氣在積蓄。
    一名名騎兵緊握著手中刀槍,仰天高吼發出震動人心之音,引動彼此間的心潮熱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激昂亢奮的情緒,隨著音波聲傳蕩曠野,感染著彼此袍澤間的士氣,這一刻士氣如決堤的洪流,一往無前生死無懼。
    這一刻不但戰馬一往無前,士兵們同樣熱血沸騰,不甘落後的舉起手中刀槍長矛,仰天長嘯發泄心中積蓄已久的煞氣。
    “呼呼!”北風呼嘯,於天地間扯出一聲聲攝人心魄的鬼嚎聲。
    薊縣城北地雪原上,夏軍大陣防衛森嚴,兩萬鐵騎分列而出。
    旌旗烈烈飄擺間,一名名身著黑色戰袍的騎兵策馬揚鞭。
    鐵蹄踏地,他們眸光森然,緊握手中的橫刀與長矛,衝鋒間若高低起伏的戈林。
    他們迎著刺骨的寒風,凝視著正前方洶湧而來的騎兵洪流,怡然不懼。
    萬馬奔騰大地震顫,白茫茫的雪花被高高高起,南北騎兵之間極速逼近。
    “彎弓,放!”一箭之地,南北兩軍騎兵同時人立彎弓,漫天的箭矢在天空中肆意激射。
    “盾!”麵對漫天的箭矢,王雄長刀高舉,大喝道:“舉盾!”
    “剁剁!”
    “剁剁!”
    遼東騎兵同樣將圓盾高舉,護住周身將漫天箭雨抵擋在外,衝破兩輪箭雨的洗禮,彼此之間短兵相接。
    “轟隆!”騎兵之間的對衝,比得就是氣勢,比的就是速度與激情,刀兵碰撞間,便是人仰馬翻,鮮血四濺。
    這是騎兵,他們之間的對決,比之步戰更加慘烈。
    高速奔騰的戰馬,鋒利的橫刀長矛,擦之即死觸之即傷,沒有僥幸可言。
    “噗嗤哧!”薊縣城外廝殺慘烈,夏軍騎兵幾乎是統一的黑色戰袍與橫刀。
    衝鋒時,宛若黑色洪流般一波波的向前衝擊拍打,要將敵軍吞噬淹沒。
    公孫瓚所部的遼東鐵騎,大多是裝備的長槍與木矛。
    相對於橫刀的鋒利,他們手中的長矛隻需平舉衝鋒,靠著馬匹衝撞之力,便能斃敵在丈外。
    他們與夏軍一樣,馬鐵馬鐙皆以配備,再加上他們中大都是遼東本地勇士,弓馬嫻熟可為戰兵。
    然他們勇力可嘉,在對敵的經驗和戰力上,終究是差了那麽一點意思。
    哪怕他們熱血上湧,毫無畏懼,但有些東西,不是短時間能夠彌補的...
    單兵對戰,或許看出不出什麽,但是當士兵達到萬這個數字時。
    任何的一點差距,都會在量變中,被無限放大...
    很顯然,遼東騎兵,與夏軍精銳,在作戰經驗上,有著不小的差距...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