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真正的誠意

字數:6551   加入書籤

A+A-


    黃河,孟津,北部河畔。
    積雪飄毛旌旗烈烈,一眼望去營深寨磊,帳篷憐連綿無際,千裏江山盡白光。
    大營內,纛旗高揚,牛馬嘶鳴,一隊隊身披羊裘腳踩馬靴巡邏衛士,冷然巡視。
    很顯然,現階段,麵對李屠夫的兵鋒,縱使董魔王這員天不怕地不怕的西涼猛將,也不敢輕觸鋒芒。
    很明智的退到黃河以南,在沿河渡口,築城修壘,拱衛洛陽,拱衛帝都。
    因為董卓的西涼軍團,是大漢在北方,唯一一支,能夠拿的出手的力量了。
    至於攪屎棍孫雍,大漢完全不敢付出信任,更不敢相信。
    而曹操袁紹等豬猴,經曆過被董魔王強壓當炮灰,以及河東一役的慘敗。
    現階段,估計連劉豹的匈奴旗兵都弄不過,完全不是夏軍的對手。
    真正麵交鋒,幾乎就是一觸即潰,沒有絲毫士氣,和戰力可言。
    這種情況下,大漢已經沒有任何選擇了,隻能淪為夏軍任由宰割的羔羊。
    中軍帥帳,經過舟車勞頓,飽經風霜的常侍張讓,再一次見到了李屠夫。
    大帳中陳設依然寬敞簡潔,與當初在洛陽之時,別無二致。
    除了必要的案牘外,隻有一張長達十二尺的大漢輿圖,平鋪在地毯上。
    太史慈賈詡等文武腰背挺直,列坐左左右,此時一個個眼觀鼻口,靜默無言。
    一身黑色戎裝的李信,則手持一把森白寶劍,不時在輿圖上比劃舞動。
    看其劍芒所指之處,赫然是整個黃河流域,及帝都洛陽。
    目睹此景,張讓原本沉重的心猛然一縮,感覺此行可能難了。
    當初在洛陽時,他便與李屠夫相互直麵過,彼時李屠夫帳內陳設簡陋,沒有奢華之景。
    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大帳陳設變了很多,然不變的還是那種簡潔與大氣。
    這說明李屠夫還是老樣子,雖然勢力急劇膨脹,卻並沒有被權勢腐蝕。
    有道是窮逼乍富,必然心生驕橫,乃至窮奢極欲,被亂欲迷了眼。
    但李屠夫,依舊是兩年前的模樣,不是在征戰,就是在征戰的路上...
    這是一名,徹頭徹尾的戰爭狂人,仿佛無情的屠戮機器,未有絲毫停歇...
    “讓公來了!”好似察覺到對方的到來,李信眼簾微抬,舞動的長劍卻沒有絲毫停滯。
    他手腕輕輕用力,依然不急不緩的,演練著戰陣殺敵劍招。
    隨著手中劍式越武越快,他周身氣機也愈發鋒芒畢展。
    往日裏深沉壓抑的氣勢,此刻隨著長劍牽引而出,讓張讓整個人愈發的膽顫心驚。
    當初在洛陽時,李信雖然威勢不凡,卻沒有今日這般深沉嚇人。
    然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如今的李信經過常年統兵征戰,已經脫去初來乍到時的稚氣。
    一身氣勢深沉而威嚴,舉手投足間帶著一股讓人心驚的膽顫之勢。
    哪怕是久經宦海的張讓,此刻也不由束手束腳,站在一旁低首以待。
    “鏗鏘!”良久之後,李信緩緩收劍立身,而後回到主位坐定。
    他拿起連玉杯,灌了口溫熱的酒水,暖意融融,順著四肢百骸擴散,通體舒暢。
    李信這才瞥了眼帳中侍立的張常侍,沒有絲毫廢話,直截了當道:“讓公此來所為何事?”
    “為南北和平來!”張讓麵色誠懇。
    “怎麽個和平法?”
    “雙方罷兵,以黃河為界....”
    “嗬!”李信神色不耐,直接打斷道:“這種和平,不要也罷!”
    “那不知侯爺如何才肯罷兵?”
    “本將要看到誠意!”
    “誠意!”張讓神色凜然,他知道空口白話根本不可能讓對方退兵,想到這裏。
    他微微上前一步,在輿圖上掃視道:“若北侯罷兵,則大漢願敕封朔、並、冀、幽、遼、五地之主,總理北方軍政大事...”
    “同時敕封您為大漢夏王,開國建邦,世襲罔替...”
    “且每年享俸祿千萬錢,糧百萬石,青壯奴仆十萬,美人三萬名,絲綢千匹,永世不減...”
    說到這裏,張讓瞥了眼上首,低聲道:“不知夏王,以為這誠意,如何?”
    “嗯!”李信把玩著手中骨玉,麵色不變,半闔的眸光讓人看不出喜怒:“要地盤有地盤,要人口有人口,要錢糧有錢糧,要美人有美人,還有個常人夢寐以求的王號!”
    “天朝的屁民,若得此賞賜,恐怕會感恩戴德,將天皇老子當成祖宗一樣供著...”
    說到這裏,李信話音一轉,反問道:“然本將天生地養,若要為王,何須朝廷敕封?”
    “本將要青、徐、雍、涼、兗等五州地域,亦決口不提,這就是朝廷的誠意?”
    “一毛不拔就想讓本將軍退兵,朝廷倒是打的好算盤,打得好精明...”
    “侯爺!”張讓心中苦悶,自己做了如此大的讓步,每年願意上供千百萬的錢糧和數萬的青壯美人。
    到了這屠夫口中,就卻成了一毛不拔,這讓他一時不知何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難道要出言反對,當麵揭穿李屠夫這,明晃晃的謊言嗎?
    張讓很想張口反駁一句,但思慮再三,卻隻能憋著。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張讓隻得繼續妥協道:“侯爺,若朝廷再讓出河內、河東、河西三地,您看如何!”
    “毫無新意!”
    “割讓涼州、金城、隴西、武威、西平、張掖、西海等涼州之地,您看如何!”
    “驅虎吞狼!”
    “再割青州、平原、南濟、樂安、北海、東萊,徐州琅琊、東海、下邳、廣陵...”
    “以及兗州濟北、東郡、東平、泰山等三州十三郡,您看如何...”
    “有點意思!”李信眉頭微挑,對於朝廷的魄力有了新的認知。
    但這點東西,這點地盤,依然難以滿足他的胃口。
    因為上述地區,已經在被太史慈、陳東、孫康、孫觀等將領,攻掠的途中。
    且如今地方豬猴主力盡失,還被圈在洛陽,青徐豫兗,基本上是不設防,大軍一到,傳檄可下...
    朝廷想拿這些,注定被夏軍吞入口中的地盤,來賄賂他李信,算盤打得太響亮了...
    戰場上能得到的東西,李信自會毫不客氣的收入囊中,不需要大漢慷他人之慨...
    而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大漢也得乖乖的給老子貢獻出來...
    你大漢地大物博,割點地賠個款,還猶猶豫豫,婆婆媽媽,有沒有點天朝上國的氣度和風範...
    那種量中華之物力,結異族之歡心的氣魄哪裏去了,還是說你們看老子長的像漢人,就感覺可以空口白牙讓老子妥協。
    對於這群內鬥內行的朝廷老爺,李信絲毫不願退讓,因為他也是內鬥內行有,也把大漢看作是內患。
    對付自己人,他有的是壓榨的手段,有的是逼迫的方法。
    一句話,麵對大漢這個內人,李信就不知道什麽叫手軟,更不會讓渡一絲一毫的利益,
    “呼!”張讓深吸口氣,不得不在再次妥協道:“若大漢與諸夏約為兄弟之國,南麵為弟,夏王北麵稱皇...”
    “雙方以黃河為界,中下遊南北三百裏,為夏皇領地,您看如何?”
    “作兄弟就免了,我怕被人捅刀子,若漢帝真有心,做個兒皇帝,勉強可行…”
    張讓沒有在乎所謂虛名,而是再加了一注道:“下國願意俯首稱臣,奉諸夏為上父皇國…
    “同時納貢,承諾每年上貢,夏皇所需要的金銀美人,青壯奴仆,和百萬石糧草資源,永世不減...”
    “應有之意!”
    “下國願再嫁女和親,保安平公主與夏皇世子北上回安,您看如何...”
    “嗯!”李信緊了緊手中玉骨,沉默良久,緩緩吐出一個字:“可!”
    “奴婢...拜謝上國...開恩...”
    張讓聞言,當即俯身拜謝道:“夏皇放心,稍後會有劉氏宗王,前來與諸夏立約...”
    “還望夏皇看在奴婢...一把老骨頭的份上...體諒一二...”
    “............”李信看著眼前,低眉垂首,卑微乞憐的老常侍。
    我說這老家夥,怎麽這般大方,原來是提前找了背鍋俠...
    這些能在大漢朝廷上,屹立不倒的常青樹,都是心智多妖的老狐狸,總會給自己留條後路...
    因為曆朝曆代,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為人所不齒,乃至為人記恨的...
    哪怕是當朝宰相大將軍,若親自出麵,簽訂辱約,也會直接斷送政治生涯...
    想想後來的老李,兢兢業業的三十年,都半截入土了,因為替老妖婆背了口黑鍋,結果晚節不保...
    生前被人戳脊梁骨不算,死了還要被人從棺材中拉出來,鞭屍泄憤....
    種種境遇,不可謂不淒慘,不可謂不悲涼...
    “罷!”李信搖了搖頭,擺手道:“既然如此,便依讓公所言...”
    “稍後,吾會派人,與貴國立約...”
    看在張讓這廝,割地賠款還算爽快的份上,李信也樂的給對方一個方便...
    “謝...夏皇隆恩...”張讓見狀,再次叩首拜謝。
    這一刻,他卑微到了極點的同時,但同時也不由悄悄鬆了一口氣。
    雖然代價有些慘重,卻成功的讓李屠夫鬆口,為大漢求得一線生機,真的不容易。
    隻要李信退兵,一切都好商量,割舍一些已經被夏軍占據的地盤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
    再加上有靖王劉弘、大宗正劉焉、兗州刺史劉岱三位有分量的宗王後裔背鍋。
    想來回到洛陽,朝廷也不敢說三道四,陛下那裏也能交差了。
    如今河東河南河西地區,幾乎成為夏軍的自留地,青徐豫兗北方州郡,也被夏軍占了大半...
    既然疆域領地,已經成為既定事實,舍棄了雖然心疼,卻能廢物利用,算是舍得其所...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