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請大王晉單於位
字數:5317 加入書籤
李信對於皇帝尊位,是嗤之以鼻的,對於皇帝尊號也是不屑一顧的。
作為新時代的五好青年,好不容易千年走一回,結果卻隻弄了皇帝的稱號,多少有些憋屈。
是的,在李信看來,所謂的黃袍加身,當個皇帝確實有些憋屈。
自古以來,皇帝多如牛毛,沒有三百也有八十,李信不想與那些人一樣同流合汙,更不想弄個皇帝的稱號,屈居於始皇帝之下。
要做就做皇帝之上的存在,哪怕功績不及,但至少名號上不能弱了下去。
畢竟,他李信可是立誌要做人的,做一名真真正正的人,而不是皇帝的附庸。
更不想被打上皇帝的標簽,是以這皇帝,李信是說什麽也不會接手的。
而李信這種堅決的態度,和微妙的思緒,讓臧霸賈詡等文武,很是為難。
若不然怎麽說李信此人,天馬行空,複雜難測呢。
其所思所想,與土生土長的大漢土著,是有著天差地別的。
乃至有時候在一些行為和大事上,會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這種感覺,平時還不明顯,然到了某些關鍵時刻,卻又有非同一般的堅持。
這是一種迥異於大漢,迥異正常君主,迥異於時代的特質...
而李屠夫,卻對皇帝嗤之以鼻,甚至表現出了某種嫌棄,卻讓羅睺步度根等草原首領,看到了機會。
因為他們已經看出來了,李屠夫是真的,對皇帝不感興趣。
這種排斥,不是裝出來的,也不是大漢朝所謂的三辭三讓的那種虛偽套路,而是真真切切的能夠從神色語氣態度上察覺到。
這足以說明,李屠夫有著非同於一般中原君主的毅力,和非同一般帝王的魄力。
因為當一個人對皇帝之尊,不屑一顧之時,內心中必然有著更大的追求,以及更加強大的野心。
而這恰恰是讓羅睺及步度根等,鮮卑大人所察覺的機會所在。
想到這裏根,步度根不顧大廳沉悶,突然起身出列。
他躬身到底,深深一禮道:“夏王,下臣有一言,不知可講!”
“嗯!”李信略顯意外的,看向下方哈腰垂首的步度根,感覺這家夥還挺有眼色。
隨著步度根出言,間接的打破了李夏君臣之間的僵持狀態。
也讓李信,從這種被部下,黃袍加身的窘境中,擺脫出來...
他雖然惱怒臧霸等人的堅持和倔強,但理智卻告訴他,對方並沒有錯。
自己也沒有錯,錯的是這個時代,是時代固有觀念的局限...
想到這裏,李信微微轉首,朗聲道:“大廳議事,暢所欲言!”
“步愛卿何言,盡管道來!”
“大王!”步度根捏了捏手中的汗漬,而後朗聲道:“大王,若要正統與大義,未必需要進皇帝位!”
“不當皇帝,那當什麽,難道...”
“不錯!”步度根迎著臧霸等人疑惑的眼神,直言道:“若夏王不願意當中原的皇帝,可以當草原與大漠的單於...”
“皇帝為中原天子,為南方正統,單於亦是長生天子,為北方正統...”
“大王崛起於黃河流域,中原以北,繼單於位,得長生天正統...”
“主公不可!”未等步度根把話說完,原本無甚言語的高順突然起身。
他再也顧不得什麽禮儀,直接對著步度根大聲駁斥道:“番邦蠻夷之尊,安能與天朝皇帝比肩!”
“爾等出此歹毒之策,欲要陷主公於不義乎?”
說到這裏,高順又轉身轉首道:“大帥,自古皆貴中華,中原即天下,天下即正統!”
“若您繼承蠻夷單於之位,將來何以統禦北方漢民,又如何平定中原...”
高順言辭犀利,慷慨激昂,想要李信和一眾文武認清中原與蠻夷的區別。
中原向來有內外之別,何為中原,自然是世界之中心,文明之搖籃,天朝之正統...
曆史上華夷之別的衡量,標準大致有三個,血緣衡量標準,地緣衡量標準,禮儀服飾等文化衡量標準。
說是三個,其實就一個,地域衡量標準,這才是真正的標準...
夏商周乃至春秋戰國時,區分華夏與蠻夷之間的區別,就是農耕的城邦和遊牧的山野牧民之區別...
這個時代,長城以北,長江以南,皆為蠻夷也...
而華夏的地區的大部分,則在黃河中下遊流域,或者說是華北大平原上...
很不巧,黃河中下遊,華北大平原,有一半在李信手中...
這個時候,李信自然有資格與大漢爭奪華夏正統,而不是繼承所謂的草原單於...
因為,將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視作蠻夷的,不是高順一個人的想法,也不止是眾將的想法...
而是這個時代主流的想法,是大漢境內所有文武,和百姓的想法...
甚至就連北方的烏丸、丁零、扶餘、三韓這些小種胡族,也自認蠻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種情況下,若李信繼承了蠻夷單於,中原地區的百姓,會是什麽想法...
那些世家大族,乃至飽讀詩書的文人才士,又會是什麽想法...
這會極大的阻礙,李夏這個勢力,統一中原的腳步,阻擋天下統一的進程...
是以無論是為了中原正統,還是為了華夏大義,這單於之位,繼不得...
“大帥!”朔方一係的魏越,也不得不站出來道:“大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豺狼,性氣貪婪,凶悍不仁...”
“弱則畏服,強則侵叛,步度根此人居心叵測,包藏禍心,吾以為當趁早除之...”
“嗯!”李信眉頭微挑,沒想到平日裏少言寡語的高順和魏越,會在這個時候出列,著實讓他意外。
這也從側麵說明了一點東西,那就是高順魏續等朔方兵團的將領,已經真正歸心了。
畢竟郭藴這員可靠的老將歸天,朔方諸將年輕氣盛,是何心思,李信不得而知...
但現在,隨著高順魏越等人出言表態,讓李信明白了,他們都心中的想法...
隻要這些人願意主動參與到,夏軍的大事之中來,便說明內裏已經有了很強的歸屬感。
若不然也不會在,這個勸進的關鍵場合中,出列進言。
而且高順等人說的也有些道理,也確確實實是站在李夏的,統治利益角度,出言勸誡的。
夏軍若想在將來進軍中原,就不得不去考慮華夷之別,和正統之異。
中原王朝的正統,流傳已久,從三皇五帝,到夏啟商湯,乃至姬周,後麵的春秋戰國。
前前後後,延續了不知幾千年,哪怕是開啟封建專製王朝的始皇,也是間接繼承了周天子的法統。
可以說論及正統,天子要比匈奴和鮮卑的單於,還要久遠,還要源遠流長,還要具有大義性。
若李信頂著草原單於之尊號,將來進軍中原,統治天下,很可能會遭遇中原士子強烈的抵抗。
相當於是蠻夷入主中原,這會給夏軍的統治,造成強大的阻礙。
哪怕日後李信征服了中原,取得了天下,那他到底是算是,蠻夷覆蓋中原正統?還是中原天朝自有的正統性?
李信心中思慮,一時有些糾結,他不想當皇帝,不想千篇一律。
不然自己穿越一回,還像曆朝曆代的統治者一樣,弄個所謂的皇帝位,豈不是白瞎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但同時,李信現階段,迫切的需要能夠得上分量的尊號,來彰顯自己統治的神聖與合理性。
顯然鮮卑單於這個曾經,與皇帝齊名的尊號,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卻不得不讓他另眼相看...
李信微微瞥了步度根一眼,對於是否晉位草原的單於的封號,有些猶豫不決,希望這名西部大人言明利弊。
然而步度根在麵對麵對臧霸太史慈等,一眾殺氣森然的眸光時,瞬間打了個激靈。
他一時間,立在原地,諾諾無言,不敢出聲。
顯然他沒有逢紀的那種眼力勁,或者說他有,他想要巴結李信這名人主。
但觀高順王雄等一眾欲要吃人的眼神,卻讓他卻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李夏的武將集團。
隻能立在原地,假裝沒看到,裝著鴕鳥...
.........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