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漢庭的應策

字數:6682   加入書籤

A+A-


    洛陽,皇宮大內,漢帝寢宮,殿門緊閉的禦房內。
    漢帝端坐在禦榻上,左手處是何進、楊彪、盧植、張讓、劉焉、蹇碩、夏惲、郭勝、孫璋...
    右下方,是畢栗嵩、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一眾心腹朝臣。
    燈火搖曳,燭光明明,漢帝麵色威嚴而深沉,與一眾朝臣密議:“都說說吧!”
    “李賊僭越共主,偽夏日漸膨脹,朕這天子該如何自處?大漢又該如何自處?”
    隨著李信在北方,開元建國,頒布新政新法,整個北方,氣象為之一新。
    雖然北夏的諸多國策,諸多政策,諸多舉措,在漢帝看來,簡直胡搞亂搞...
    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該做的...
    但架不住,諸夏官員的執行力太強,所有新法新政,都在有條不紊的施行著...
    整個黃河以北,幾乎是三天一小變,十天一大變,國力日漸強盛...
    而且北夏不但是在內政上,不斷鼎故革新,就連軍事上也是行動不斷...在不斷開拓...
    九大將軍,軍政大權獨攬,開疆拓土情緒高昂,雖然隻是小規模的向外用兵...
    但在精兵簡政的基礎下,將領強悍,士兵精銳,器械強勁,周邊小種勢力,根本不是對手...
    不是被偽夏吞滅,就是逃離棲息地,遠遁他鄉...
    可以說,北夏不但內部國力,在不斷增強,疆域領土,也在不斷擴大...
    而與之相對的,大漢疆域下紊亂,內治腐敗,世家做大...
    各封疆大吏,軍政大權獨攬,然卻並未像偽夏的將軍府一樣,向外開拓...
    而是擁兵自重,不願尊朝廷調令,有尾大不掉的趨勢,讓漢帝即憤怒,又無奈...
    為什麽,偽夏的將軍,偽夏的地方諸侯,在拿到權利之後,能夠堅定的執行李屠夫的指令,執行向外開拓的戰略...
    而大漢的將軍,大漢的封疆大吏,在拿到中央下放的權利後,會聽調不聽宣,會擁兵自重,會心懷異誌呢?
    同樣是人,同樣是君臣,為什麽兩者,相差會那麽大呢?
    難道四百年的煌煌大漢,四百年的中原正統,還比不上北方僭越篡國道李夏嗎?
    劉宏的心很累,大漢的江山,已經是風雨飄搖,八麵漏風對狀態。
    他心中危機愈發強烈,他不想坐以待斃,他不想當亡國之君...
    是以,哪怕深更半夜,也在秉燭辦公,在與心腹老臣,在宮內密議...
    如此謹慎,如此小心,為的就是防止某些策略,走漏風聲...
    因為現在的大漢境內,與偽夏集團,眉來眼去的人太多了...
    懷有異心的人,也太多了,他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在暗處,投靠了偽夏,坐那通敵賣過的奸細...
    殿中沉悶,何進楊彪盧植等一眾朝臣,你看我我看你,皆麵色糾結,不知該如何回答。
    北夏現在稱汗建製,大勢已成,各種利國利民之政策,步步推行...
    更是被北方各族推舉為主,國力蒸蒸日上,強悍之處已然展現。。
    可以說一句,天命所歸,百族歸附,萬民景福也不誇張...
    而陛下是中原的天子,兩者看上去沒什麽衝突的地方,細究下來卻是你死我活的局麵。
    其中太過複雜,一般人還真說不上來,也不好說...
    最後還是太尉楊彪,頂不住視線壓力,不得不出言道:“陛下,李賊腦生反骨,目無君父,奸詐歹毒,十惡不赦,罄竹難書、狼子野心,有目共睹!”
    “我大漢天朝,已經與其勢如水火,萬不可對此賊抱有僥幸....”
    “哼!”漢帝瞥了眼滔滔不絕的楊彪,不悅之色溢於言表。
    若是以前他聽到這種,貶低敵人,抬高自己的話,還會心情愉悅。
    那麽現在,他則感覺,自己的智商,收到了侮辱...
    “呼”劉宏深吸口氣,冷哼道:“李賊心思若何,天下盡知,不用太尉在此重複!”
    “朕現在隻想知道,我大漢該如何,應對北方偽夏....”
    “該如何,恢複大漢江山,恢複國朝威嚴...”
    “陛下!”中郎盧植出列,麵色誠誠道:“陛下,臣以為,國朝目前,不應該大動幹戈,更不應該去管外部多事...”
    “而是應該,效仿偽夏策略,苦修內功,休養生息,整頓吏治...”
    “內練強兵,梳理秩序,恢複治下和平,穩固地方人心...”
    “如此不出十年,天下太平,民生恢複,府庫充足...”
    “到時再合中原九州之力,北伐偽夏,未嚐不能建功...”
    “苦修內功!”漢帝眉頭緊皺,盧植此人雖然有些能力,然而為人太過正直。
    翻來覆去還是那一套,還是苦修內治那一套,根本毫無新意...
    大將軍何進看不得盧植裝逼,遂出聲道:“陛下,盧師口中所言策略,看上去確實美好,然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毫無新意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偽夏的李屠夫,可不是黃巾三張那等反賊,此人心狠手辣,奸邪歹毒...”
    “且偽夏統治手段,更是殘酷暴虐,麾下將士,亦是如狼似虎之輩...”
    “對方會給國朝休養生息的時間嗎?會讓大漢安安穩穩的恢複民生嗎?”
    “這!”眾人相顧無言,何進所言雖有誇張成分,但李夏此前確實是這種狀態。
    彼時李屠夫窮兵黷武,極限壓榨治下百姓潛力,直接將南北霸主,大漢和鮮卑挑翻...
    如今對方大勢已成,往日裏的殘暴姿態迅速收殮,並積極釋放戰陣紅利,恢複民生...
    如今的北方四州,現在是個什麽狀態,說一句欣欣向榮,一天一變也不誇張...
    如此李夏治下民力逐步恢複,生產力穩步提高,軍事國力日漸增強...
    這種情況下,到底是大漢恢複速度的快?還是李屠夫揮兵南下的時間快呢?
    “陛下!”就在大家凝眉思考之時,大將軍何進再次道:“臣有一策,或許可解眼前之憂!”
    “哦,大將軍有何策略,可盡直言!”
    “陛下”何進拱了拱手,沒有立刻言策,而是低聲道:“陛下,那李屠夫山林野奴出身,乃中山狼之象,更是得誌便猖狂之性格...”
    “如今一經得勢,便急不可耐的僭越稱尊,其人如此心性,必不得長久....”
    “不得長久?”漢帝心中疑惑,那李屠夫能從一介奴仆,成長為今日的北方共主,其人不可謂不強悍。
    如今更是正值青華之年,意氣風發銳意進取之時,怎會不得長久。
    “對,就是不得長久”何進雖然被稱為草包屠夫,腹中卻有些謀略,麾下人才亦不可小覷。
    他自認對李信有些了解,通過這段時間的調查,朝廷也掌握了對方的基本情況,正是因為了解,才有所輕慢。
    李信,李屠夫,出身不詳,豫州某地出產的山蠻野奴,因為黃巾之禍,被裹挾從賊。
    穎川川之時,因殺敵勇猛,治軍嚴謹,展露頭角...
    長社之戰時,用陰謀詭計,借皇甫嵩之手,除掉了賊帥波才,當上了黃巾大總統。
    之後在平原之戰中,擊敗皇甫嵩,大敗中央精銳...
    再到後來,經營豫州不成,被張曼成逼走北方....
    乃至後麵圍困帝都,接受詔安,北上並州等等...
    從這一串串信息中,何進得出了一個結論。
    那就是李信此人好似天生,便是來造大漢反的...
    如今李屠夫,拋棄反賊身份,在北方稱汗建國。
    造反之路走到盡頭,此正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何進眸光閃爍,再次道:“李屠夫此人崛起太快,心性與實力不匹配...”
    “這便如同小腳之民,陡然乍富,必然窮奢極欲,亂欲迷眼,猖狂猜疑...”
    “德不配位,便是災禍,其人如此,離滅亡不遠矣...”
    說道這裏,何進頓了頓道:“李屠夫此人,野奴出身,一無家世傳承,而無宗族依托,三無親友幫襯...”
    “其所依靠者,無非是麾下,一群驕兵悍將,一群造反出身的逆匪...”
    “這些人,腦生反骨,噬主成性,焉能老老實實,屈居於李屠夫之下...”
    “我等隻需,派遣細作,在北方散播謠言,離間偽夏君臣關係...”
    “以李屠夫生性多疑的性格,和其麾下那群造反成性的反骨逆臣,必然君臣生隙...”
    “此計若成,則偽夏不戰自潰,李屠夫不足為懼....”
    “縱使不成,也能離間偽夏的君臣關係,加深李屠夫和麾下將領之間的猜忌之心...”
    何進不急不緩,將此前綢繆之策,娓娓道來,向漢帝和一眾文武講明,其中厲害關係...
    作為漢庭大將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何進還是有些謀略的...
    而且,他麾下也有不少幕僚,和能人致仕...
    莫說李信本身就有性情上的弱點,就算沒有,也能給捏造出一個...
    “嗯!”漢帝神色微動,相比於老生常談的盧植,何進的策略,無疑為大漢指明了,一條新的方向...
    那就是挑撥李夏內部的關係,離間李信和一眾君臣之間的關係...
    畢竟若論內部矛盾,無疑北方的偽夏,比之大漢還要來的更加複雜...
    李屠夫麾下勢力成分,天南地北,四海八方,什麽樣的人都有...
    裏麵臧霸韓忠這等,一路北上的原豫州老賊,有徐晃楊俊這些,曾經的洛陽炮灰將軍...
    有張遼高順這等,曾經的大漢雁門守將,有潘豹王雄,這些大漢駐長城的,邊軍將領...
    亦有石勒多隆這等,河套的南匈奴狗腿子了,還有劉豹劉淵這等,曾經的匈奴舊王餘孽...
    更有步度根慕容度等,這些曾經敵對的鮮卑胡虜,與李夏之間,有著深深地仇恨...
    就連李夏現在的內閣首輔,號稱李屠夫的首席狗頭軍師毒士賈詡,也是當初在中山地區強行擄掠的...
    可以說,李信麾下無論是統軍將領,還是施政文武,都顯得很割裂,也很散亂...
    各有各的來路,各有各的派係,彼此之間,本就勾心鬥角,間隙重重...
    大漢隻要有心,見縫插針,總能取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
    喜歡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