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跳梁小醜

字數:5687   加入書籤

A+A-


    724年,開元十二年,春。
    江風裹著水腥味掠過江麵。
    春日的江水,泛著些許渾濁的黃色。
    宛若巨蟒蜿蜒在龜蛇二山之間。
    遠處,黃鶴樓的飛簷若隱若現,透著薄霧,恍若雲中宮闕。
    江岸邊,陸遠和崔顥兩人正在甲板上看著江景,同時也是在等著渡船出發。
    “咦,伯玉兄?”
    就在此時,一道驚疑聲從後方傳來。
    “你是........你是子衡?你怎在此?”
    崔顥聽到聲音後,回頭看去,恰見一青年走來。
    仔細打量了一下後,這才認出對方來。
    “聽聞的武昌太守新得王右軍真跡,在黃鶴樓設宴,廣邀天下學子鑒賞,故而特來與會。
    伯玉兄也是為此而來?
    這位兄台是?”
    來人整理已經洗的有些發白的青衫,對崔顥解釋道。
    “哦,子衡,這位是峨眉道長元丹丘,號丹丘子。
    元兄,這是我昔日在長安結識的友人,荊州李維,字子衡。
    至於來此,唉.........官場如樊籠,不如縱情山水。”
    崔顥給兩人相互介紹了一下,而後感歎一聲道。
    “見過道長。”
    見崔顥如此說,李維略有些無語,這話他沒法接,崔顥這考上了的,確實有資格凡爾賽,說什麽官場如樊籠。
    但他今年並沒有考上進士,他做夢都想去官場看看,要不然也不至於跋山涉水的來這黃鶴樓參會了。
    所以他隻是對陸遠招呼了一句 ,沒有去接崔顥的話。
    也在此時,渡船開動。
    隨著船行,四周景色倒走,不遠處,一行白鷺驚飛。
    “你們幾位也是去黃鶴樓的嗎?
    聽聞這黃鶴樓上,曾經有仙人嘞,當年漢朝的費禕就是在那兒駕著黃鶴白日飛升的,上月還有樵夫見到雲裏飄著玉簫。”
    隨著渡船開動,一個老船夫撐著長篙湊過來對三人說道。
    嗯,不管是什麽時代,不管是開車的,還是劃船的,多少是有點話癆基因的。
    “費文偉乃蜀漢之重臣,怎會在此登仙?
    老丈怕是記岔嘍。”
    春日的江麵有著微風,微風襲來,給人帶來了幾分冷意。
    李維取出一個酒囊飲了一口後,對船夫開口道。
    “客官不信便罷!
    前朝的鮑參軍還在此寫過《登黃鶴磯詩》。
    說我們這地方仙氣繚繞,有仙家之景。”
    船夫被李維這一說,也是憋了個臉紅,但嘴上卻還是反駁道。
    在這裏撐船,來往的多是學子,老船夫倒也算是見多識廣,還能引經據典了。
    不過老船夫說完之後,也就不再理會三人,而是往船尾而去。
    “什麽仙人之說,不過無稽傳說罷了。”
    看著船夫離去,李維還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酒不錯,嚐嚐。”
    隻是李維的話剛說完,就聽陸遠輕笑了一聲,而後袖口一招,念力發動。
    李維隻覺手頭一輕,他手中的酒囊就被陸遠給攝了過去。
    這貨挺招人煩的,反正陸遠覺得他挺煩。
    嘲弄船夫也就罷了,還當著他這道士罵神仙,好家夥,他不知道道士修行,為的就是求仙嗎??
    “這.........”
    見到陸遠這一手,不管是李維還是崔顥都有些目瞪口呆。
    “有沒有仙不知道,但微末術法還是有些的。”
    陸遠嗅了嗅之後,又有些嫌棄的將酒囊扔到了李維懷中。
    “抱歉,是在下口出狂言了。”
    接過酒囊之後,李維對陸遠行了一禮道。
    陸遠沒有說什麽,隻是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場麵一度略顯尷尬。
    恰在此時,一陣江風吹過,遠處江心中,隱隱出現了一片沙州。
    “伯玉兄,元兄,二位可知這鸚鵡洲的來曆?”
    見到那沙州出現,李維看向兩人開口道。
    “哦?這其中還有典故不成?”
    崔顥略有疑惑的看向李維。
    “當然,昔年東漢狂士禰衡曾在此作《鸚鵡賦》。
    後因傲骨被戮,葬於洲上。
    可惜一代儒士。
    如今這鸚鵡州上,芳草萋萋,唯餘騷客憑吊。”
    李維歎息一聲,對崔顥講解道。
    “惟西域之靈鳥兮,挺自然之奇姿。
    體金精之妙質兮,合火德之明輝........
    是啊!可惜如此大才,卻隻有一篇《鸚鵡賦》留世。”
    崔顥吟誦了兩句禰衡的詩句,也不由跟著歎息一聲道。
    “恃才傲物,終為世所不容...........
    伯玉兄,你我讀書人求功名,逐詩名。
    若到頭來也如這禰衡,因傲骨被戮,於曆史之中,不過一葉浮萍?可其可悲啊!”
    李維點了點頭,隨後又用勸說般的語氣對崔顥說道。
    對於崔顥的事跡,他其實也有所耳聞。
    不過就是因為年少時,寫下了幾首豔詩而已,隻要崔顥放下身段,對李邕,對皇帝,多寫點讚美之詞,想來這事情也就過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自己和崔顥的關係,加上崔顥的背景,若是崔顥真能當上大官,日後即便不能考上,讓崔顥幫忙舉薦一二,自己應該也能謀上一二官職。
    “子衡此言差矣。
    禰衡雖歿,然其賦流傳千古。
    黃鶴樓幾經兵燹,這鸚鵡洲傳說,卻代代相續。
    功名如露,文章似鐵,你我筆下若能留得半句絕唱,便不枉此生。”
    崔顥不在意的搖了搖頭,低頭?他可不想低頭,至少現在不想。
    當下崔顥也不過二十一,正是意氣之際,有才華,有背景,哪有那麽容易妥協。
    “也是,不過伯玉兄你看那晴川閣,像不像浮在煙波裏的蜃樓。”
    李維笑了笑,又指向了遠處的晴川閣道。
    “即便是蜃樓,那也是一番別樣江景。。”
    崔顥說罷,搖了搖頭,直接往船艙而去。
    去年春闈之際,他與這李維在長安相會,大家都是為了當官而去,。
    那時候,他覺得與李維惺惺相惜,大有知己意味。
    然時過境遷,如今他官場失意,再與李維交談,隻覺得這李維過於勢利,甚至於讓他有些看跳梁小醜般的感覺了。
    或許這便是古人言,道不同,不與為謀吧。
    .............
    “我擦,這《鸚鵡賦》好美啊!有沒有全文?求全文!”
    “義父之前扮演劉禪的時候,怎麽沒把《鸚鵡賦》弄出來?
    體金精之妙質兮,合火德之明輝,這種文體真的是太秀了!
    感覺比詩詞還美!”
    “現在還求上了,等義父真弄出來,又有人不高興了。”
    “求的人會高興,不高興的人不會求。”
    “李維這人,看著有點不舒服,嗯,不知道為什麽,反正就是不太舒服。
    他的穿著,明明很是簡樸,可我總覺得他是那麽的高高在上,似乎對周圍的人都看不上一般。”
    “他是讀書人,他雖然自己混的不好,但他交往的都是達官顯貴,比如這次的武昌太守,雖然這武昌太守也應該沒把他當回事,但李維覺得自己這次赴會就是和太守有了交集。
    所以他對其他人都是那麽高高在上,也就是對有功名的崔顥有禮,對船夫和對義父,那就是純純的看不上,認為他李維比這兩人高一等罷了。”
    “不說別的,就他這樣挑釁義父,逼的義父都用出超能力了,結果他還活著是我沒想到的。
    “義父:你狗吠吵到我了,再叨叨就拍死你。”
    “義父:路邊一條,懶得拍死。”
    ...........
    喜歡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請大家收藏:()國運扮演:漢使怎麽扮演?死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