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首戰告捷

字數:4567   加入書籤

A+A-


    依舊還在燃燒的篝火堆被疾馳而來的戰馬撞飛,星星點點的火焰在其他地方產生,不過並沒有造成大規模的火情。
    火攻在夜襲中可是相當常用,也極為好用的手段,不過這一期襲擊,霍去病沒有用這等手段,不是心慈手軟,隻因為這個部落之中有大量的馬匹還有牛羊牲畜。
    動物畏懼火乃是本能,就連久經訓練的戰馬都未必能夠完全克製,真要是采用火攻,將整個部落營地點燃,那麽多的馬匹、牛羊群受到驚嚇之後,將會帶來一場災難。
    不說會給這場夜襲造成多少困擾,這些戰馬和牛羊可都是霍去病早就盯上的戰利品,戰馬是作用就不用說了,雖然他們出發的時候,葉白相當大方地給他們每人配備了3匹戰馬,但深入敵後作戰,可不能嫌棄戰馬太多。
    那些牛羊,同樣很是重要,那是屬於偏師的後勤供給,要想在大草原長時間活動,就是要靠這些牲畜提供肉食,每天啃幹糧、肉幹可不是一個好主意,更何況他們攜帶的食物並不太多。
    至於說這麽多的戰馬、牛羊如何養活,霍去病可沒有半點擔心,他們如今可是在大草原上,有足夠的草料供給,人吃的食物或許不太充足,但是牲畜的食物是絕對沒有什麽問題的。
    言歸正傳,3萬精銳騎兵四麵包圍而來,在部落營地中大殺特殺,沒有想要留下俘虜的意思,但凡看到手裏有武器的,統統殺光,就連有些沒有武器的,也沒有能夠幸免。
    不要覺得太過殘忍,在大草原上,講究的就是弱肉強食,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大部落吞並中小型部落,中型部落吞並小型部落,小型部落也會彼此吞並,戰爭比大陸各國還要頻繁。
    部落之間的吞並戰爭,稱得上是滅族之戰,男人要麽被殺,要麽成為奴隸,為主人飼養牲畜,換取活命的機會,如果表現足夠好,有機會加入部落之中,擺脫奴隸的身份。
    女人不用說,下場是最為淒慘的,她們將會成為戰勝者的泄欲工具,遭受殘酷的折磨,幸存下來的,也會被帶回部落之中,成為繁衍的工具,在增加部落人口的大業添磚加瓦。
    兒童的話,但凡年齡大一些,已經記事的,同樣難逃一死,唯有幼小者,才有機會幸存下來,不過他們長大之後,也已經早就不是原本部落的子民了。
    你問老人,不好意思,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經常會出現缺糧的問題,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常常發生餓死人的事情,這些已經無法為部落提供幫助的老人,永遠都是最先死的那些人。
    更何況草原上的戰爭更加頻繁,很少有人能夠活到老年,想要在草原部落中找出一些老人,唯有那些大型部落才有可能了。
    黑燈瞎火的,霍去病又沒有打出龍武衛的戰旗,遭遇襲擊的草原部落,到現在為止,都以為是某個大部落想要吞並他們,人人拚死反抗,不願意投降,因為他們心裏很清楚,投降的下場並不會比戰死當場好到哪裏去。
    雙方實力本就懸殊,還是被偷襲狀態,盡管牧民們一直不肯投降,堅決抵抗,可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依舊讓他們沒有能夠堅持多久。
    霍去病的襲擊是從三更開始的,結束的時候已經快到五更天了,整場戰鬥持續了2個多時辰。
    真正的戰鬥,自然沒有耗費這麽長時間,在占據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要打這麽長時間,那是對霍去病的侮辱,也是對虎賁軍戰鬥力的侮辱。
    早在四更左右,整個部落營地就幾乎被霍去病所部控製住了,大部分抵抗的牧民都被殺了個幹淨,不管男人還是女人,甚至一些未成年的少年,都躺在了差點變成廢墟的營地中,就算沒死,也是身負重傷,無力掙紮。
    剩下的時間,基本上是在打掃戰場,檢查地上的屍體,該補刀的補刀,還要對整個部落進行大規模地仔細搜索,將那些隱藏在各個地方的幸存者們給找出來,送他們上路。
    畢竟都是同一個部落的,既然部落都沒有了,身為部落子民,自然要與部落共存亡,可不能搞什麽特殊化。
    沒有人能夠幸存,不管男人、女人還是小孩,都要殺個幹淨,霍去病帶著的乃是偏師,不是衛青的主力部隊,帶著俘虜那是自找麻煩,留下隱患,也不可能放他們活著離開,殺光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圈養的馬匹、牲畜也要被簡單清點一下,戰馬要挑出來全部帶走,剩下的牲畜除了少部分被帶走之外,剩下的就地宰殺。
    隨軍的夥夫們重新點燃了一堆堆篝火,將新鮮的牛肉、羊肉進行炙烤,旁邊還有幾個篝火堆上正在熬著肉骨湯,濃濃的香氣四處彌漫,衝散了空氣中的血腥味。
    從石門郡離開已經有好幾天了,終於再次吃上了熱乎乎的烤肉還有濃濃的肉湯,尤其還是在一場血戰之後,大大緩解了戰後的疲憊,士卒們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在士卒吃肉、喝湯的時候,夥夫們的工作不過才剛剛開始,他們一邊要不斷烤肉、熬湯,確保3萬士卒人人都能夠吃上一口熱乎的,更是要將剩下的牲畜宰殺,再用鹽醃製起來,便於攜帶。
    就這,還有大量的牲畜無法被處理,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哪怕因為冬季的嚴寒,使得大量牲畜死亡,可一個萬人規模的部落所擁有的牲畜依舊高達三四十萬頭。
    這麽多的牲畜,吃不可能吃完,帶也不可能全部帶走,大部分都隻能是就地放生,便宜了某些草原上的野獸或者其他部落。
    大量的醃肉,的確是加大了部隊的負擔,可繳獲了那麽多的戰馬,卻是完全彌補了這個缺陷,這就是霍去病最為擅長的以戰養戰戰術。
    拋棄其他不計,以霍去病的能力,甚至能夠帶著一支精銳騎兵在遼闊的大草原上生存數年之久。
    吃飽喝足,順便小睡了幾個時辰之後,大軍才從遍地狼藉和屍體的部落廢墟離開,帶著繳獲的戰馬再度踏上了征途。
    滅了一個部落之後,竟然沒有立即離開,反倒是在原地休整了幾個時辰,這膽子還真不是一般大。
    不過霍去病敢這樣做,那也是有底氣和信心的,草原上的各個部落關係可不是那麽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幾乎都可以算是敵人。
    再加上大草原麵積遼闊,也就造成了一種局麵,一個部落所在的草原,附近至少上百公裏的範圍內,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第二個部落的。
    原因很簡單,一個上萬人左右的部落,所能夠擁有的牲畜數量是相當恐怖的,數十萬頭牛羊,以及數萬匹的馬、駱駝,龐大的牲畜群體每日消耗的草料麵積可達二十餘平方公裏。
    換言之,遊牧民族部落對於草場的需求極大,沒有足夠麵積的草場,根本就不可能養活這麽多的牲畜,兩個部落之間靠得太近,不光是涉及到安全問題,帶給草原的生態壓力更加巨大,鬧不好兩個部落都要因為草場的問題而滅亡。
    正是因為對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習性有著足夠的了解,霍去病才敢如此大膽,一點都不擔心被其他的草原部落發現行蹤,從而遭遇無數草原騎兵的圍追堵截。
    …… ……
    在物理層麵徹底滅絕了一個小型部落,霍去病帶著更多的戰馬和3萬騎兵再一次出發了,根據地形環境,沿著水源地,準備繼續尋找下一個草原部落。
    前世的霍去病雖然功勳卓著,更是被無數後世武將羨慕、尊崇,但英年早逝的他,卻是如同一顆流星一般劃過,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將自己的光輝完全綻放出來。
    也許出道即巔峰,也許還有更大的潛能可以被挖掘,這些都成為了遺憾,不光是後世人的遺憾,同樣也是霍去病的遺憾。
    如今重活一世,霍去病自然不願意再度重蹈前世的覆轍,他要做出比前世更加輝煌的成就,在這個全新的世界,也留下自己的傳說和名號。
    這一場戰鬥,對於屠戮匈奴人無數的霍去病來說,不過是牛刀小試,根本就算不得什麽,充其量算是一個開門紅,接下來還要再接再厲,繼續將大草原攪得天翻地覆。
    當然了,在出發的時候,劉伯溫等人也專門與霍去病聊過,這一仗的確是要對草原民族進行報複,打得要狠一些,可最終目的乃是迷惑所有人,掩護進攻蜀國的行動。
    對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小懲大誡一番,摧毀幾個部落就足夠了,目前還不到真正反攻大草原,如同曆史上那樣,真正意義地擊敗匈奴人那般的滅國之戰。
    所以,霍去病在草原上的行動,打得要堅決,但又不能太過火,不能真的激怒了遊牧民族,鬧得他們組成聯軍與葉白拚命,必須要掌握一個度。
    說實話,這樣的命令,對於很多將領來說,都是一個難題,讓他們打勝仗或許不難,可讓他們控製戰爭規模,不把事情鬧大,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的了。
    這也正是帥才和將才之間的最大區別,霍去病無疑是一名優秀的將才,但是否能夠被稱之為帥才,還有待考證,畢竟他頭上一直有一個衛青壓著,眼下就到了考驗他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