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康寧郡的烽火

字數:4510   加入書籤

A+A-


    沒有了心中的疑惑,楊業的精神狀態都明顯好了不少,行軍途中不斷鼓舞士氣,幾個兒子更是親自上陣,算是提前給麾下的士卒們打了打預防針。
    這一路要繞過康寧郡的所有城池,還要盡量不能被人發現,走的都是偏僻道路,行軍有些艱難不說,速度也提升不起來,長時間這樣行軍,意誌不夠堅定可是極其容易出問題的。
    得虧親衛營和天庸營都是精銳,身體素質和戰術素養都極高,忠誠度方麵也是杠杠的,才能夠一直堅持下來,若是換成其他部隊,真就有些不太好說了,畢竟這不是正常的迂回穿插。
    穿越整個康寧郡,還是晝伏夜行那種,所需要的時間自然不是一天兩天的,晚一步出關的右軍部隊,反倒是最先與蜀軍爆發了戰爭。
    初始的幾天,右軍的攻勢那叫一個順暢,原本駐防在康寧郡的青龍衛大部分都被調走了,隻剩下了不到1營的兵馬,加上康寧郡重建的府軍部隊,滿打滿算也就不到4萬兵馬而已。
    戰力方麵,青龍衛留下的那個營倒是還算不差,據城而守的話,也算得上是一支可戰之兵,但重建的府軍就有些一言難盡了。
    純粹的新兵部隊,招募起來的新兵倒是接受了長達半年的操練,可蜀國之前損失太大了,籌集起來的錢糧優先供應給了青龍衛,才能夠保證青龍衛的戰鬥力。
    重建的府軍也就隻能撿撿青龍衛吃剩下的殘羹冷炙,幾乎一個月才能夠組織一次操練,這樣的訓練,想要快速提升戰鬥力壓根就不可能。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這些府軍也就是勉強有了點兵樣子,不再是普通百姓了,但實際戰鬥力嘛,那就有些一言難盡了。
    絕對是沒有獨立作戰的能力,也就是能夠協助青龍衛,在戰場上打打下手,充當一下輔助而已。
    青龍衛大部分兵馬調走,留下的兵力不足,這還隻是其次,掌握了天庸關上百年,沒有了邊境的危險,康寧郡的發展可是不慢,原本最靠近天庸關的區域是沒有一座縣城的。
    可上百年過去,已經有三座縣城被修建了起來,看似發展壯大了,但隨著天庸關的失守,防守壓力可就大了。
    三座縣城,本來駐紮了萬餘青龍衛大軍,足夠充當前沿陣地了,哪怕秦軍進攻,憑借城池防禦,再不濟也能夠堅持兩三天,給後方爭取時間。
    王翦的突然入侵,加上西興郡的淪陷,徹底打亂了青龍衛的防禦部署,臨近天庸關的三個縣城,兵力被抽調了一大半,隻剩下不到3000人駐守,其中還有至少三分之一是府軍。
    這樣的防禦力量,自然是擋不住突然殺出來的龍武衛右軍部隊,雙方的差距太大了。
    右軍此次是做足了進攻準備,攜帶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已經有二三十年沒有修葺過的縣城,可扛不住投石機、三弓床弩的狂轟濫炸。
    三名領兵將領,嶽飛、薛仁貴還有張憲,都是一時名將,最差的張憲也是因為頭上有個嶽飛在,光芒被掩蓋了,並不代表他的能力就差了,好歹也是一流武將,放在太始大陸各國衛軍之中,也是夠資格獨領一軍了。
    三路大軍,幾乎是同一天對康寧郡邊境的三座縣城展開了突襲,打了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盡管因為天庸關的淪陷,西興郡遭到入侵,康寧郡留守的蜀軍並沒有放鬆警惕,派出去的斥候,早早地就發現快速靠近的右軍部隊,提前關閉了城門,加強了防備。
    可硬實力的差距,讓蜀軍的防禦就如同是紙糊的一般,被大量攻城器械一頓猛轟之後,士氣就已經低落了一截。
    右軍部隊的首次試探性進攻,就差點攻破了蜀軍的防禦,連城頭都登了上去,逼著蜀軍將最後的預備隊都給調上了城頭,才終於擊退了友軍部隊的進攻。
    第一輪進攻雖然是守住了,但是蜀軍防禦的漏洞還是空虛,卻是清楚地落入到了嶽飛等人的眼中。
    這幾位是什麽人,那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觀察力和洞察力都是極其敏銳的,抓戰機的能力也是一流的,被他們逮住漏洞,那還不得往死裏狠揍啊。
    果然,經過短暫調整之後,再次發起的第二輪進攻,攻勢如同洶湧的浪潮一般,一波接一波的,駐守縣城的蜀軍,拚盡了全力,不顧傷亡地堅持,激戰了大約一個時辰之後,才終於打退了右軍的進攻。
    城牆上下留下了大量的屍體,尤其是城頭上,更是一片狼藉,若是有人仔細檢查傷亡的話,就會發現在城頭上的屍體之中,竟然是作為防守一方的蜀軍更多,也是有些滑稽。
    先後抗住了兩輪猛攻,蜀軍的精氣神已經被徹底打沒了,本就缺乏維護、修葺的城牆在眾多投石機、三弓床弩的打擊下變得破破爛爛,有些地方已經失去了防禦的作用。
    不過3000餘人的守軍,加上臨時從城內百姓中征召而來的數千青壯,更是死傷慘重,連死帶傷加上臨陣脫逃的,就超過了5000多人。
    其中至少有3000人是因為見到右軍攻勢太猛,守軍死傷太重之後,被慘烈的戰場給嚇住了,扔掉武器就逃回了家中的普通老百姓。
    這些老百姓戰力有限,不過是充充人頭而已,可他們的臨陣脫逃卻是進一步損傷了蜀軍的軍心和士氣。
    等到右軍部隊發動第三輪攻擊的時候,士氣已經跌落到穀底的蜀軍徹底崩潰了,再也堅持不住,城頭、城門相繼淪陷,大批的秦軍士卒順著敞開的城門,殺進了城內。
    至少兩萬秦軍士卒殺進城內,清理著殘餘的蜀軍,占領了所有要地和重要機構,連帶著將一些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也給殺了個幹淨。
    一條條街道上滿是鮮血和屍體,周邊的民房中,百姓們與家人抱在一起,躲藏在被窩之中,生怕下一刻就有如狼似虎的秦軍士卒一腳踹開房門,衝進來大肆殺戮。
    對於嶽飛的右軍來說,這種攻城戰早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眾多士卒和中低層軍官們,早就已經爛熟於心,哪怕沒有將領們的指揮,他們也有足夠的經驗應對城內的戰鬥。
    沒有像樣的抵抗,進城的右軍部隊與其說是進攻,不如說是清理殘局,擊殺的地痞流氓,反倒是比蜀軍士卒還要更多。
    一個個鮮血淋漓的人頭被懸掛起來,震懾著所有居心不良,想要趁著戰爭而發泄心中欲望的人們,從人頭上不斷滴落下來的血液,就如同是冰點一般,讓所有頭腦發熱的人,瞬間變得清醒起來。
    三座縣城相繼淪陷,都是在同一天落入到了右軍手中,差距不過也就一兩個時辰而已。
    全麵清理了縣城,在血腥味濃鬱的縣城中休整了一晚,大軍主力翌日就再度出發,隻留下了傷員和1000士卒繼續駐守,反正後方還有更多的府軍和民夫正在趕來,等他們一到,這幾座縣城就徹底落入了他們手中,蜀軍想要重新奪回去,幾乎不太可能。
    右軍用了一日的時間,才攻下三座分貝鬆懈的縣城,這樣的效率並不算太高,可這本就是嶽飛的意思,他們這一路進攻,固然是要快,需要趕在蜀國援軍抵達之前,盡可能地將整個康寧郡拿下。
    不過以嶽飛的性格,在求快的同時,也相當注重穩,首戰寧願多花一些時間,也要更好地摸清楚康寧郡的蜀軍真實戰力。
    試探的結果,讓嶽飛、薛仁貴等人相當滿意,眼下在康寧郡,蜀軍不但是兵力不足,戰力也有些孱弱,以右軍10餘萬精銳大軍的戰鬥力,這一路攻擊將會勢如破竹。
    試探出了蜀軍真實戰鬥力之後,嶽飛變得更加大膽,一聲令下,原本的三路兵馬再度被拆分,變成了5路大軍,分散出擊,同時對多座康寧郡的城池發動進攻。
    接下來的數日時間,康寧郡幾乎是風聲鶴唳,一座座縣城乃至府城連連告急,可還不等駐守康寧郡的青龍衛有什麽應對之策呢,遭受攻擊的城池就淪陷了。
    情況好一點,還能夠派人將消息傳遞出來,情況不好的,甚至連淪陷了,其他人都不知道,還是幾日之後才終於知曉的。
    拆分成5路大軍的進攻部隊,每一路兵馬都不低於2萬人,在兵力方麵,依舊遠遠超過了駐守各個城池的蜀軍部隊,往往半日到一日之間,就可以攻破蜀軍的防禦,拿下城池。
    不過因為兵力減少的緣故,無法繼續全麵封鎖城池,很多人見勢不妙,在右軍部隊進城之前就提前逃離了,也將右軍的情報給帶了出去。
    隻是這個時候消息泄露已經無所謂了,蜀軍在康寧郡就那麽點兵力,多座縣城淪陷之後,更是損兵折將,就算他們知曉了右軍的攻擊路線,還有攻擊意圖,也無法調集更多的兵力加強防禦。
    一府、兩府,乃至三府之地,就在不到10日之間被多路進攻的右軍完全攻陷,從天庸關慢慢趕來的府軍、民夫還有官員們也一座座城池地進行接管,軍政配合之下,這些城池將會被牢牢地掌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