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招安未果
字數:4738 加入書籤
把招安二人組派到薛仁貴身邊來,葉白可不是讓他們來給薛仁貴出謀劃策,這兩位還沒有那個實力,隻會瞎指揮。
隻是為了借助兩人的一些歪點子還有對於招安的熟悉,說服鄭國,招安薛仁貴所部,完成滲透的計劃罷了。
要說其他事情,這兩位的確是不能讓人那麽放心,不光是葉白看不上他們,就連同樣出自梁山的將領們,也是看不上他們。
但要說招安,這兩位那就是一把好手,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肯定會表現得很不錯,關鍵是兩人是真心想要被“招安”,鄭國君臣肯定是發現不了破綻的。
薛仁貴還是太過耿直了一些,演戲這種活他可幹不來,也不擅長與鄭國大臣逢場作戲,還是宋江、吳用兩人更加合適一些,忽悠人嘛,這兩位都是一把好手。
薛仁貴不知道這兩人的“豐功偉績”,隻是憑著直覺,感覺這兩位有些不太正經,也不願意與他們過多的接觸,至於林衝等人,那就更不用多說,他們與這兩位之間,關係可是太過複雜了,怨恨多餘親切,也同樣不想見他們。
明明都在同一個山寨中,彼此都不遠,可除了薛仁貴之外,沒有人去見他們,可見這兩位的人緣之差,在山寨中地位之尷尬。
好在宋江和吳用兩人臉皮厚,壓根就沒有當回事,見誰都是笑臉相迎,還真獲得了不少不知兩人底細的士卒們的好感。
這種有些詭異的氣氛並沒有維持多久,宋江、吳用兩人隻在山寨中待了兩天,就急匆匆地下山離去,是在錦衣衛的保護下離開的,目的地正是鄭國都城。
因為有大臣反對繼續圍剿匪軍,還有鄭國皇帝本身也有些猶豫的關係,鄭國朝廷遲遲沒有定下決策,該當如何解決薛仁貴這支匪軍。
大發雷霆的鄭國皇帝,雖然叫囂著要堅決剿滅這支匪軍,並且下令從駐守都城的城衛軍中抽調2萬兵馬,協同之前調集的1萬府軍展開第三次圍剿,甚至連旨意都下達了下去,可好幾天過去,城衛軍根本就沒有任何動靜。
城衛軍的戰力在鄭國可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對皇帝足夠忠心,不可能出現接到聖旨好幾天都沒有開拔的情況,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接到了暗示,故意磨磨蹭蹭的,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除了親自下旨的鄭國皇帝之外,也沒有其他人了。
朝堂上的大臣們,可都是人精,一看城衛軍的動作就明白了鄭國皇帝的心思,馬上口風就變了,越來越多的人提議要招安薛仁貴所部匪軍。
也就隻有軍方的將領們,一直不依不饒地,非得要將薛仁貴所部全部消滅不可,雙方在朝堂上各執一詞,陷入到了僵持之中,所謂的剿匪自然也就被耽擱了下來。
一直留在鄭國都城的毛遂,很容易就知道了鄭國朝堂上的意見不統一,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當即就通過錦衣衛向薛仁貴傳信。
有些事情,毛遂是不能做的,畢竟他若是參與進去,薛仁貴等人的身份就會遭到懷疑,可不利於後續計劃的開戰,隻能是充當一個情報搜集員罷了,若不然哪裏還需要招安二人組千裏迢迢趕來,毛遂的能力還有嘴皮子功夫隻會比他們更強,絕對不會比他們差。
在錦衣衛的保護下,帶著大批金銀珠寶的宋江、吳用,很是順利地來到了鄭國都城,毛遂給他們了較為詳細的鄭國大臣們的情報,方便他們與之拉上關係。
有情報、有錢,宋江、吳用兩人就沒有打過這麽富裕的仗,頓時激情洋溢地開始行動起來,不斷拜訪朝中大臣們,坦言想要被招安。
這些鄭國大臣們,不管有沒有答應下來,卻都沒有為難宋江、吳用兩人,一來是看在大量金銀的份上,畢竟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哪怕收錢不做事,也不能反手將人給賣了吧。
二來則是朝堂上的情況,他們都看在眼裏,知道皇帝也是起了心思,說不得日後雙方就要同朝為官了,不願意輕易得罪,先留下一份香火情。
當然了,也不要指望這些能夠公然收受賄賂的大臣,有多高的道德底線,若是朝堂上的風向發生變化,他們肯定是第一個出賣宋江、吳用兩人的,以此表明他們對鄭國的忠心。
…… ……
不提宋江、吳用兩人為了招安的努力,鄭國朝堂上的爭論總算有了個結果,隻因為前線的戰況有了新的變化。
蜀國到底是壓著鄭國欺負了兩三百年的“大國”,哪怕沒有動用全力,也依舊能夠壓著鄭國打,之前兵力不足,被鄭國擋住了,可隨著後方10萬大軍支援上來,鄭國的壓力就有些大了。
謹守城池,不敢出城野戰,可蜀國也沒有客氣,調集重兵進行猛攻,同時封鎖了周邊的官道,不給鄭國支援的機會,用這樣的方式將一座座縣城攻陷。
盡管每攻下一座縣城,蜀軍就要付出不小的傷亡代價,但他們的目的達到了,狠狠地震懾了前線的鄭國大軍。
前線的鄭國將領,趕緊調兵,將預備隊也派到了前線,加強了各個城池的防守兵力,就連一座縣城都有萬人大軍駐紮,給蜀軍的進攻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用人命去填的方式,暫時擋住了蜀軍的猛攻,可鄭國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前線將領連連求援,請求派出更多援軍支援,否則他們守不住。
鄭國君臣當然知道前線戰事的重要性,可問題是他們如今哪裏還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抽調。
因為薛仁貴這支匪軍的緣故,留守的府軍少了一半,僅有三萬餘人,哪怕鄭國君臣孤注一擲,在國內不留一兵一卒,也隻有這點兵力可以調動,對於集結了數十萬大軍的前線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除非將駐守都城的城衛軍派出去。
派出城衛軍支援前線,不管大臣們如何想,鄭國皇帝是第一個不答應,少了這支部隊之後,偌大的都城可就隻剩下1萬禁衛軍守衛了。
禁衛軍是整個鄭國最精銳、最能打的一支部隊,在高額的軍餉供養還有精良的裝備配置下,戰鬥力比城衛軍還要強大,可人數是他們最大的劣勢,僅僅隻有1萬人而已。
說句不客氣的,都城各個世家豢養的家丁、護院全部加起來,至少有好幾萬人之多,若是他們生出二心,光靠1萬禁衛軍根本無力鎮壓,能夠守住皇宮就不錯了。
關係到自己的皇位,鄭國皇帝的心思自然也就多了起來,無論如何也不肯定把城衛軍派出去。
也是因此,招安薛仁貴所部匪軍的意見瞬間就占據了上風,用有些人的話來說,薛仁貴這支匪軍的戰鬥力不差,關鍵是頭領的能力不俗。
若是招安過來,派到前線,不但能夠消除國內的隱患,也能夠有力地支援前線主力,兩全其美。
這一次,就算是之前那些全力反對的軍方將領,也猶豫了,沒有繼續反對,在他們不開口的情況下,鄭國朝堂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決定招安薛仁貴所部。
戰事緊急,時間耽誤不得,當天就有一名禮部的大臣帶著聖旨還有一些賞賜,在城衛軍的保護匆匆出城而去。
不過僅僅三天之後,一道消息傳來,讓鄭國君臣上下一片嘩然,他們派出去招安薛仁貴所部的使者竟然被狠狠地揍了一頓,人雖然還活著,可麵子、裏子卻是全部丟光了,帶去的賞賜也都被扣下了。
這一下,原本提議招安的大臣們,在朝堂上被軍方的將領們罵了個狗血淋頭,就連鄭國皇帝看他們的目光也有些不善,畢竟這是損失了皇帝的威嚴。
出了這麽檔子事情之後,自然也就沒有人再提什麽招安了,軍方將領們的圍剿建議就占了上風,讓好些將領揚眉吐氣。
本就準備好的2萬城衛軍在當日就出了城,經過三日行軍之後,與同樣準備多時的1萬府軍匯合到了一起,浩浩蕩蕩地南下,直奔薛仁貴所部。
那些在朝堂上丟了麵子的大臣們,下朝之後,第一時間就派出家丁、護院前去捉拿宋江、吳用兩人,可是卻早已經人去樓空,連個人影子都沒有看到。
錦衣衛加強了在鄭國的情報搜集,尤其是都城,更是部署了大量的人員,情報搜集能力提升了一大截,很多消息,錦衣衛比鄭國君臣還要更早得知。
招安失敗的消息一傳到宋江、吳用兩人耳中,他們當即就意識到不妙,趕緊偽裝之後離開了鄭國都城,讓鄭國對他們的抓捕抓了個空。
計劃失敗,又麵臨被抓捕,宋江、吳用兩人也沒有任何的辦法,隻能是狼狽地逃回薛仁貴的山寨,不過心中卻是在暗罵自己的運氣還真是有夠背的。
前世的時候,為了招安也是一波三折,未曾順利過,不但手下的兄弟們無法理解,就連朝廷也有些看不上他們,沒有多少招安的誠意,讓他們空歡喜了一場,隻得是拒絕,然後展示自己的實力,才得到了朝廷的重視。
沒有想到,換了一個新的世界,曾經的場麵竟然再度重現了,可他們兩人已經不是老大和老二了,根本不敢責怪薛仁貴,隻能是自認倒黴。
喜歡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