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謹慎的城衛軍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其實這倒也不能全然怪在薛仁貴的身上,隻能說鄭國君臣太不當人了,他們的確是有心招安薛仁貴所部匪軍,但他們給出的條件可以說是一點誠意都沒有。
招安聖旨上寫得很清楚,薛仁貴被任命為牙將,所部兵馬擇其精銳整編為一部(5000人),其餘頭目被任命為校尉。
這也就罷了,聖旨上還說,接到聖旨之後,薛仁貴所部需要立刻西進,加入到前線戰鬥之中,接受前線衛軍將領指揮,一應糧草、兵器全部自籌。
負責招安的禮部官員說得很清楚,因為薛仁貴先後攻破了10多座縣城,獲得了大量糧草、輜重,根本就不缺這些東西,而鄭國為了支撐前線大戰,國庫空虛,一時半會地也拿不出太多的東西,讓薛仁貴先用自己的家底支撐著,等到鄭國物資充裕之後,再給補充上。
這樣的條件,薛仁貴如何能夠接受,先不說隻給了5000人的名額,連他本身率領的多精銳士卒都無法完全安置,更何況招攬俘虜還有其他山賊、土匪,麾下兵馬已經超過了3萬之數,區區5000人根本就無法容納。
接受衛軍將領指揮,薛仁貴更是不願意,他千裏迢迢來到鄭國,改名換姓成為山賊,可不是真的為了招安,是為了幫助鄭國抵禦蜀軍進攻的。
鄭國那幫將領是什麽樣的水平,他還能不知道嘛,如果真的能力強大的話,也不會被蜀國按著腦袋暴打,答應了這樣的條件,他的行為可就沒有了意義。
最關鍵的是,鄭國君臣竟然一毛不拔,薛仁貴手裏握著大批的糧草、輜重,的確是不缺,可這不是鄭國吝嗇的理由啊,什麽都不給,就想要人給你賣命,哪有這樣的好事。
還有,前來招安的竟然是禮部官員,這不是扯淡嘛,怎麽著也應該是吏部或者兵部來人吧,來個禮部官員算是怎麽回事,隻能說鄭國君臣依舊看不上土匪出身的薛仁貴,沒有給他足夠的忠實。
沒有任何的猶豫,薛仁貴當場就拒絕了這次毫無誠意的招安,連聖旨都被撕了個粉碎,脾氣本就不好的董平,或許是想起了前世的經曆,帶著親衛將鄭國一行人給狠狠地揍了一頓,若不然徐寧攔著,差點當場砍了他們。
堂堂朝廷官員,帶著聖旨前來招安,結果卻被人揍了一頓,聖旨也被撕碎了,這可是公然打臉的行為,鄭國君臣都無法接受,自然而然地就有了第三次剿匪。
2萬精銳的城衛軍加上1萬府軍,總共3萬兵馬,集結的速度倒是極快,不過三日就合兵一處,浩浩蕩蕩地南下。
這一次,城衛軍的將領們吸取了前兩次進剿失敗的教訓,沒有再度分兵,而是隻安排了一路,更是出動了大量的斥候在前方探查,以防被薛仁貴埋伏偷襲。
每當走到一處適合設伏的地方,大軍就會立刻停止前進,大批的士卒將周邊偵察個清清楚楚,確認沒有埋伏之後,才會繼續行軍。
這樣的行軍方式,固然會浪費很多的時間,行軍速度也提不起來,但勝在安全,真要是薛仁貴在這些地方設下埋伏的話,肯定會被蜀軍的斥候發現,讓計劃落空。
然而讓城衛軍將領們沒有想到的是,一路走來,都沒有發現匪軍的埋伏,就好像他們壓根就沒有準備伏擊一般。
這樣的結果,非但沒有讓城衛軍將領們安心,反倒是讓他們心中有些忐忑起來,變得有些疑神疑鬼的,害怕薛仁貴有什麽陰謀詭計,準備玩一把大的。
受到這等心思的影響,部隊行軍速度更加緩慢了,大批的斥候在前方仔細搜索,沒有百分百確認安全,主力大軍根本就不會繼續前進,寧願在後麵等著。
越來越慢的行軍速度,讓一直等待捷報的鄭國君臣坐不住,急不可耐地連連下達命令,甚至鄭國皇帝都親自下達了聖旨,催促城衛軍加快行軍速度,盡快消滅薛仁貴這支匪軍部隊。
被連番催促之下,城衛軍將領們也是沒有別的辦法,隻能是加快了行軍速度,但對於前方的偵察卻並沒有削弱,依舊保持著高強度地全麵偵察,確保不出問題。
就這樣,3萬鄭國大軍總算是抵達了薛仁貴的山寨之下,可也用不著他們進攻了,隻因為薛仁貴帶著擴充後的3萬兵馬已經等候多時。
看到匪軍那整齊的隊列、嚴整的軍容,還有高昂的軍心、士氣,身上不遜色於府軍的裝備,一群城衛軍士卒也感覺到有些肅然,都以為麵對的並不是缺乏操練的山賊、土匪,而是正規軍部隊了。
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隻是看布陣情況還有軍容軍紀,就能夠對一支部隊的戰鬥力有一個大致的預估。
城衛軍的將領們,在能力上麵或許有些平凡、普通,不是蜀國將領的對手,可他們也不是吃幹飯的,眼力和基本素養還是在線的。
一看到列陣整齊的匪軍部隊,心中頓時就是一沉,就對方表現出來的狀態,完全打破了他們對山賊、土匪那些烏合之眾的固有認知,一邊下令部隊列陣,一邊低聲歎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薛仁貴的這3萬大軍,的確已經不是烏合之眾了,其中有上萬名精銳充當骨幹力量,作為支撐,本就能夠具備不弱的戰鬥力,更何況剩下的士卒,不是投降的鄭國府軍士兵,就是從投靠而來的山賊、土匪中精心挑選的精銳。
葉白雖然遠在千裏之外,可通過兵將卡牌係統,他可以隨時掌握薛仁貴麾下部隊的情況,一張張士兵卡被消耗掉,3萬人中至少有多人,都已經脫胎換骨了。
盡管這些士兵卡的等級並不高,最多也就是老兵級別,而且數量稀少,大部分士兵卡僅僅隻有正規軍級別,總體戰鬥力是遠不如葉白麾下的幾支主力衛軍。
可放在鄭國地界,卻是一支戰力不弱的部隊,絕對能夠碾壓府軍,就連衛軍部隊也未必是他們的對手,也就眼前的城衛軍或許可以較量一二。
葉白的遠程支援,隻能夠提升匪軍士卒的單兵作戰能力,部隊的整體戰鬥力提升,還是要靠各位將領們的手段和操練。
在這方麵,薛仁貴等人可是下了大力氣,從那些縣城、府城中劫掠來的大批糧草被飛速消耗,日日進行強化操練,雖然辛苦,但彼此之間的默契卻是提升了許多,戰鬥力也是肉眼可見地得到了增強。
部隊戰鬥力提升,薛仁貴自然也就有了足夠的底氣,沒有再玩什麽伏擊,而是準備堂堂正正地與鄭國城衛軍打上一場。
上一次招安,鄭國上下沒有半點誠意,甚至是有些羞辱的意思,除了固有觀念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兩次勝利,都不是正大光明的,而是靠著計謀取勝。
說白了,就是鄭國君臣沒有看到匪軍的真正戰鬥力,依舊將他們當成一群烏合之眾,自然不會有太過重視,也就是對薛仁貴等將領的能力略微看重幾分,重視程度卻也相當有限。
正好,薛仁貴想要借著這次機會,以堂堂正正之師正麵擊敗鄭國最強大的城衛軍,讓鄭國上下都看到匪軍那強悍的戰鬥力,真正地重視起來。
同時,薛仁貴心中還有一個心思,那就是此戰獲勝之後,鄭國應該會拿出更好的招安條件,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就要搖身一變,成為鄭國軍隊,開赴前線戰場與蜀國衛軍作戰了。
蜀國衛軍雖然被葉白麾下的衛軍部隊打得潰不成軍,可卻不能否認他們的強大,隻是葉白麾下的部隊太過強大,軍中名將如雲,才會顯得蜀國衛軍部隊不堪一擊。
如今在鄭國,沒有了葉白的支持,周邊的友軍部隊說是友軍,但實際上就是一群豬隊友,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什麽事情都要靠他們自己。
麾下有一大半是新收編的“新兵”,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正麵大戰的經曆,與鄭國城衛軍一戰,也算是讓他們見識一下,有個心理準備,不至於到了西麵戰場上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城衛軍的確是鄭國最強的軍隊,從行軍狀態轉變為作戰狀態,也沒有花費多少時間,讓城衛軍將領們感到慶幸的是,對麵的匪軍並沒有趁著這個機會進攻。
一支軍隊,不管多麽精銳,在這種時候永遠都是最脆弱的,也是最為混亂的,若是遭遇突然攻擊,很難快速反應過來。
匪軍沒有趁機進攻,讓城衛軍從容地列好了戰陣,也讓城衛軍將領們徹底鬆了口氣,有著戰陣的保護,部隊就有了一戰之力,不再是脆弱不堪。
而且心中也略微降低了對薛仁貴的評價,沒有能夠抓住這等天賜良機,失去了獲得勝利的最好機會,到底不是將門出身,有些常識和軍事素養還是有欠缺的。
之前兩次勝利,不過是仗著小聰明罷了,真正的正麵作戰,薛仁貴也就沒有了優勢,反倒是暴露了自身的不足。
對薛仁貴升起了輕視之心的城衛軍將領,沒有急著開戰,而是派出了大批的斥候,對戰場周邊進行偵察,而且偵察範圍極大,就是擔心匪軍還有部隊隱藏在周邊,在兩軍大戰的關鍵時刻,突然殺出來。
喜歡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