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遼東對世家的解題方案

字數:4262   加入書籤

A+A-


    青州。
    趙雲帶領的白馬義從分散於各個世家莊園之外。
    一發衝鋒之後,世家莊園厚實的城牆就此被撞碎。
    “遼東有令,青州世家有不服從遷移者,屠之!”
    說罷,一眾兵士便衝入莊園內,三兩下的擊殺前來阻攔的部曲,將那各個家族家主和族人從房中拽出來。
    “遼東如此暴戾,必為天下人所反!”
    張家家主乃是三流文士,本就一郡太守,本以為此次磨難躲入家中便能避災,卻沒想到遼東並未屠城,
    而是遷移百姓,不僅僅是城中百姓,周邊農村他家佃農也全部遷移而且。
    張星本以為躲在莊園城牆中便能夠躲避此禍,卻沒想到一早起來,遼東軍已然殺到家門口。
    “最後一次機會,是否願意陪同遷移!”
    話說到此,張星還能說些什麽,隻能是跟隨遷移。
    安排人收拾家產。
    麾下士兵看了一眼,便行看管,期間自然拿了些許好處,但並未抄家。
    段塵平日不吝賞賜,平日倒是還好,但這抄家之活,還是不能讓士兵來幹。
    這些世家是舉族遷移,必然攜帶家產,現在不必著急,等到上了遼東的船,這些物資是誰的,那就說不定了。
    當然,遼東還是注意些名聲的,到時候會給這些家族一些折算,並且安排他們去北邊墾荒,也算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了。
    現在的段塵,對於世家子弟基本沒有了幻想,除非是大軍前來,主動投靠積極配合的,這些他們可以陪同遷移,但是佃農和土地可能不能保留了。
    至於剩下的,那就可以隨意一些了,某種程度上,遼東還肩負著農民起義軍的性質。
    ·····
    遼東
    如今馬上就要迎來秋收,自從大規模人口遷移之後,遼東的農作物也逐漸多樣起來,早先主要是春小麥的種植。
    而後從藍星引入了土豆和玉米進行種植,雖然不太適應產量少,質量差,卻也是不錯的飼料。
    到了現在,棉花,甜菜,大豆等作物種植也極為廣泛。
    為了研究遼東的農業,段塵專門協同華夏和神話三國研究院,在通遼城建造了遼東農業大學。
    和其類似的還有昌黎城中的遼東工業大學,遼東師範大學等等,這些接下來隨著義務教育製度和統考製度的完善,都將會成為遼東百姓的主要晉升路徑。
    雖然說,【文士】體係和【武將】體係的培養更加要求專業,但這並不代表,段塵就不要在遼東安排全麵教育了。
    很多的知識,其實沒有太大的隔閡,文士中也分為治水的,治理城市的,修建工程的,調動後勤的。
    哪怕是武將,也需要對山川地理,基本曆史,軍事謀略有所掌握。
    這些都很複雜,還是需要梳理。
    青州的人口被調動了過來,自此,整個遼東國的人口也徹底的達到了兩千萬,其中單單遼東平原一部分,就分布了超過一千五百萬的人口。
    超過了當前整個中原的人口,甚至加上淮南,關中等一大部分的總和。
    其中,世家大族在屠刀下,自然是老老實實的前去北洲開荒,隨著民望增長,陽儀在北洲開始普遍布設暖氣,加之火爐,煤炭等的普及,整個北洲能夠容納開發的麵積越來越廣,生活條件也沒有太大差距。
    各式文士的加持,加之甄宓的天賦影響,早先的苦寒之地,倒是真的逐漸被改造成為了沃野千裏的糧倉。
    一眼望去,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分布著許多巨型村莊,這些村莊被一條條水泥路聯通,而後直接通往城市。
    黑土地上,能夠看到老農熟練的開著拖拉機播撒農藥,各式各樣的機械,幾年下來,多加培養,饒是文盲也逐漸上手。
    現在並不是農忙時節,村中的很多年輕人都在周邊的城市做工,或是工廠中作為工人,或是前去建設工地,或是前去開發礦產。
    隨著北方工業的開發,和南邊各州一樣,這些做工收入逐漸能夠趕得上土地收入,雙重疊加下來,遼東的百姓逐漸從溫飽線中脫離了出來。
    甚至已經有不少農莊人,直接將土地再次賣給官府,而後直接在城市工作。
    短短幾年時間,所謂的城市化便就此出現了。
    在遼東,為了防止土地兼並,段塵直接采取了最為粗暴的手段,那便是不能私人買賣,隻能是官府接手。
    如此一來,很多的兼並問題,便能夠得到緩解。
    當然,對於這些,段塵肯定是要派遣華夏探索者管理的。
    對於這些遼東國所有的資產,基本不能讓本土世家插手,很多東西他們隻管治理便是。
    很多時候,確實也是這樣,華夏探索者雖然可能心也有不齊,但段塵是神話三國區總督,他們是完全從屬關係,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嫡係中的嫡係。
    而本土世家,和招賢所得的文士,有才能者當然可能晉升,但很多都會被有意無意局限在傳統的部門和傳統的治理方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義務教育,遼東的工業建設,農業農機,農村土地,醫療,大學建設,對外貿易。
    這些新興的,具有巨大操作空間和複雜的演化機製的部門,都是探索者掌控。
    “比起,中原來,此地也不遑多讓了吧!”
    “我看未必,中原之地多世家,而遼東之地多百姓,此地百姓,竟是比中原還要富足了。”
    從河北到青州,遼東每每南下一步,伴隨的便是大批世家被迫遷移,斷尾求生。
    可現如今,其雖然不喜,卻也沒有了任何辦法。
    往往能見到一兩書生,躬耕於田野當中,每每隻能是相互議論感慨,早先或有辱罵,但三五月餘,直到現在。
    戾氣一掃,很多的思維,也開始回歸到了現實。
    “黑河城招賢館正在招納名士,我等或許也是時候了。”
    這文士一甩長衫,拍拍身上的土灰塵,能夠如此淡然從事農耕,已然是這是世家豪族最頂尖的一批了。
    “李兄,如今或還能等等,南方我等家族還未前來。”
    身後一矮胖長衫文士有些擔憂。
    如今家族未曾表態,直接參與遼東招賢,實則也是某種背叛了。
    “王兄,難道你還認為,我等家族能夠逃出去嗎?我可聽聞青州世家又被屠了!”
    說完,這文士歎息一聲。
    一個“又”字,又能道盡多少世家悲涼呢?
    曆史上,哪怕未來五胡亂華,卻也能讓北方世家根深蒂固的存在,而今日,遼東的出現,卻是直接換人換地換新天。
    脫離根深蒂固的中原,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遼東。
    如此的解題方案,他們又該怎麽破呢?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