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徐庶妙計定漢中

字數:4069   加入書籤

A+A-


    陽平關是一座純軍事化的關隘,關城中的一切,都是為了戰爭服務的。
    關城中常年駐紮著五千以上的漢中精銳,就是為了防備蜀軍來攻。
    軍事化的關隘,對於戰爭來說,有數不清的優點。
    要說唯一的缺點,那就就是關城中的一切物資,都需要依靠後方補給。
    在張任不分晝夜的攻打下,陽平關早就破爛不堪。
    城中的守軍也早已耗盡了體力,全靠一口氣支撐著。
    等看到趙雲的援兵趕到的時候,就連這口氣都泄了。以至於沒能出城配合趙雲追殺蜀兵。
    陽平關的守將張衛,是張魯一母同胞的弟弟。
    這位二世祖本來是到陽平關鍍金的,以往都是漢中主動出擊,去挑釁蜀兵,陽平關作為漢中的咽喉,反而沒怎麽遇到過戰事。
    所以張魯才放心把自己的兄弟放到這裏來鍍金。
    誰知道會碰上劉璋居然會發瘋一般的攻打漢中。
    以至於張衛根本來不及撤回南鄭,就被堵在了陽平關中。
    張衛不是沒想過投降。
    隻是想到自己跟劉璋的殺母之仇,“投降”二字,就讓張衛怎麽也說不出口。
    這位二世祖也難得的硬氣了一回,好幾次的緊要關頭,都是張衛這個平時貪生怕死的二世祖親自上陣廝殺,才讓守軍士氣大振,最終堅持到了援兵的到來。
    趙雲與張任在關前的鬥將,依在女牆上歇息的張衛看的一清二楚。
    雖然他也搞不懂趙雲最後為什麽會放張任離開,但這並不妨礙劫後餘生的他,對趙雲充滿感激之情。
    所以漢軍進關後,張衛立馬安排宴席,為趙雲接風洗塵。
    席間,張衛對著趙雲就是一陣吹捧,說什麽‘趙將軍今日單騎踏營,蜀軍無一合之將。縱然呂布複生,也難比將軍,將軍當為天下第一武將……’
    吹的趙雲一張白臉漲的通紅。
    趁此機會,張衛還向趙雲表達了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並表示在接下來的守城中,願意聽從趙雲的調遣。絕口不提趙雲私放張任離開一事。
    張衛如此上道,倒是讓趙雲有些不好意思了。
    畢竟,趙雲來救援陽平關的目的不純啊。
    本來的打算,就是趙雲先占據陽平關,以陽平關之地利阻擊蜀軍,而後徐庶在設計圖謀漢中。
    這樣一來,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漢中。
    要是陽平關被蜀軍占據,即便朝廷得到了漢中,也難免要跟蜀軍在漢中大戰一場。
    且不說戰場設在漢中郡,會對漢中的民生造成多大的損失。
    隻陽平關在蜀軍手中,想要重新奪回來,就不知道要填進去多少人命。
    沒看張任十萬大軍晝夜不停的圍攻,最後還不是頓兵堅城之下。
    就這還是因為漢中太弱,張衛太菜。要是換一個人來守關,比如張任。蜀軍就算付出三倍的代價,也不可能撼動陽平關分毫。更別說差一點打下陽平關了。
    所以張任要是真的拿下了陽平關,漢軍再想拿回來,付出的代價隻會比蜀軍更多。
    可趙雲麾下,滿打滿算也才一萬大軍,朝廷也沒有更多的兵力支援趙雲,到時趙雲也隻能退回關中,眼睜睜的看著蜀軍拿下漢中,關上通往蜀中的大門。
    幸好這一切都沒發生,在最緊要的關頭,趙雲及時的出現在陽平關,並以英雄的姿態登場,打敗了入侵者。
    一場宴席賓主盡歡,第二日趙雲便接管了陽平關的城防。
    陽平關中還剩下萬餘守軍,大多數都是後來張魯派來的道兵。
    所謂道兵,就是張魯從五鬥米教的教眾中,選取信仰最虔誠的信徒,經過一番洗腦後,每人派發一件兵器,就送上戰場了。
    這些人確實悍不畏死,但他們的裝備奇差,訓練的也不如漢軍精銳。打仗的時候,全憑一股莽勁,沒有絲毫章法。這也是張任差點攻破陽平關的原因之一。
    打仗跟江湖鬥毆是兩個概念。
    比得不是誰更不怕死。
    而是誰的裝備更好,誰的陣容更嚴整,誰的軍事素養更專業,誰的臨陣指揮更精妙。
    很顯然,比起蜀軍來,陽平關的守軍是完敗的。
    在正常的攻城戰中,守軍和攻城一方的戰損比應該是1:3,有些更高的甚至達到1:5以上。
    但這次陽平關的防守戰中,守軍和攻城一方的戰損比才堪堪達到1:2,甚至還不到。
    這就是正規軍和民夫的差別。
    即便蜀軍承平多年,可也是正規軍,軍事素養在那裏放著呢。
    哪怕道兵再怎麽悍不畏死,被箭射中咽喉,也還是會死,被刀砍中脖子,也一樣會死。
    不怕死,反而成了他們的缺點。
    對這樣的兵,趙雲自然看不上眼。
    趙雲隻留下三千漢軍,其餘的全都調撥給徐庶聽用。
    至於原本剩餘的道兵,也不能浪費。通通讓他們去修繕城牆,以防備下次蜀軍的進攻。
    ……
    張任果然沒有辜負趙雲的希望。
    從陽平關下逃脫後,就開始豎旗招兵。
    蜀中多山,昨日逃脫的蜀兵,大多鑽進了山中深處,以逃避漢軍的追殺。
    對於蜀兵來說,進山就跟回家沒什麽兩樣。
    當張任的帥旗再次豎起來時,三三兩兩的潰兵結伴回營,等到日落時分,張任點查人數,竟還有六萬多的大軍。
    除去攻城死傷的三萬餘人,昨日一戰,漢軍並沒有殺傷太多蜀兵。
    大軍潰敗後,最大的傷亡,往往都是來自敵軍的追殺。
    昨日蜀軍逃的太快了。
    漢軍沒追上。
    傷亡自然不重。
    為了防止漢軍突襲,張任命令大軍後撤三十裏安營紮寨。並借此機會,讓麾下士兵們修整一番,隻等修整好後,就再次攻打陽平關。
    那日與趙雲交戰,張任看的清楚,趙雲的援兵隻有數千人。自己的大軍之所以會潰敗,是自己輕敵了,沒想到趙雲能夠那麽快就衝破阻擋,殺到自己主力大軍的背後,以至於主力大軍軍心渙散。
    現在自己已經有了防備,不會再輕敵了。這數千人即便都進入陽平關,那現在陽平關的守軍也不足兩萬之數。
    而自己麾下還有足足六萬大軍,六萬對兩萬,三倍的兵力差距,優勢在我。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