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徐庶妙計定漢中二
字數:4751 加入書籤
張任的兵力是陽平關守軍的三倍之多,為什麽不幹脆繞過陽平關,直接攻打南鄭呢?
這是因為陽平關不但是易守難攻的關隘,還是主要的交通樞紐。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一般都用輛車押運,為了運糧的效率,也為了減少運輸中的損耗,運糧車是非要走大路不可的。
陽平關正好卡在通往南鄭的咽喉之處,想要順利的攻下南鄭,占領漢中全境,就必須拿下陽平關,以此為跳板,攻打南鄭,掃蕩漢中。
若是以鎖城之法,繞過陽平關,也不是不行,可人能翻山越嶺,運糧車總不能吧?沒有運糧車,隻靠人扛馬馱,等到了前線,千裏運糧,千石隻怕剩不下一石,這其中的損耗,誰能承擔的起?
至於說就食與敵,也不是不行。可數萬大軍,一日所耗,何其之巨?你要派多少人出去搶糧?而且普通老百姓家中能有多少存糧?
所以古代的就食與敵,通常都是依靠繳獲的敵人的庫存,或者趁著秋收之際,直接收割敵人的麥田等,來充當糧草。
這些都有一個前提,至少你的初始糧草要備足吧?
現在陽平關橫亙在前,選擇繞過陽平關攻打其餘的城池,用繳獲的糧草來支撐大軍的糧草軍需,想法很好。
可你怎麽保證一到城下,就能攻破敵人的城池?又怎麽保證敵人的城池中,一定會有大量的糧草,能夠滿足你自身所需?
打不破城池,你上哪繳獲糧草去?
打破城池,裏麵沒有糧草,你又怎麽辦?
大軍頓足堅城之下,內無糧草,前後皆敵,軍心立馬就渙散了。都不用敵人來打你,你自己就餓死了。
官渡之戰袁紹是怎麽敗的?還不是因為軍中缺糧,軍心渙散,兵無士氣,才被曹操一舉擊破。
這就是為什麽曆史上,許多著名的守城戰中,如唐朝的睢陽之戰,宋朝的襄陽之戰,沒人選擇繞過城池的原因。
當然,有時候繞不過去,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那麽多曆史級的名將,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張任自然也解決不了。
所以他隻能選擇再次死磕陽平關。
數日之後,休整完畢的蜀軍,在張任的指揮下,繼續向陽平關發起進攻。
秋風裹挾著砂礫拍打在殘破的城牆上,發出令人牙酸的摩擦聲。
陽平關內,漢軍士兵正用南鄭運來的桐油修補箭樓,刺鼻的氣味與還未散盡的血腥氣混雜在一起,彌漫在整個關隘上空。
趙雲手持龍膽亮銀長槍,在城頭來回踱步,目光不時掃向城關之外。
根據斥候來報,張任已經收攏了大部蜀軍潰兵,不日就要再次兵臨城下。
三日後的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遠處突然傳來沉悶的鼓聲。
趙雲猛地抬頭,隻見地平線上揚起遮天蔽日的煙塵,數不清的蜀軍旌旗如潮水般湧來。
按照慣例,兩軍開戰之前,雙方之間要進行一次友好的交流。
張任打馬來到關下,仰頭喊道:“趙雲,前日裏,你趁我攻城之際,突施偷襲,致使我大軍潰敗三十裏,今日我再次兵臨城下,你可敢出城與我一戰?”
張任想用激將法,讓趙雲出城浪戰。這樣就能減少攻城的損失。
趙雲從城牆上探頭道:“日前我曾念同門之誼,饒你一次,不想你不念恩情,竟再次領兵犯境,如此忘恩負義,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間?”
張任笑道:“哈哈哈,趙雲,你我各為其主。今我領兵來此,乃是為公,你前日放我歸去,乃是我私人之事,我怎能因私廢公?現在我大軍圍城,你已經插翅難逃,看在你日前放我一馬的份上,你若是開城投降,我保你無恙!”
趙雲同樣笑道:“哈哈哈,因公廢私?天下之公,在天子,在朝廷,不在罪臣劉璋。今你因罪臣劉璋之命,無故攻打漢中,是為反賊也。汝等不見反賊袁術之下場嗎?諸位聽我一言,朝廷隻誅首惡,你等隻要撥亂反正,我可以保證,朝廷會既往不咎。”
張任聞言大怒,吩咐立刻攻城。
其實早在三天前,張任就到陽平關下了。
之所以現在才開始攻打陽平關,是因為張任在等待炮車製造完畢。
日前製造的炮車,已經損失殆盡。
這次攻城,隻能就地取材,命軍中工匠重新打造。
巨大的石塊破空而來,砸在城牆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城磚碎裂的聲音此起彼伏。
在炮車的掩護下,蜀軍推著樓車、衝車,抬著雲梯慢慢的靠近了城牆。
"放滾木礌石!"趙雲的怒吼聲在城頭上回蕩。
漢軍士兵們拚盡全力,將事先準備好的圓木和石塊推下城牆。
但張任早有防備,蜀軍盾牌手結成緊密的龜甲陣,將大部分攻擊都擋了下來。更要命的是,這次蜀軍帶來了新式的攻城器械——衝車。
這些裹著熟鐵撞角的龐然大物,在士兵的推動下緩緩逼近城門,每一次撞擊都讓整個關隘為之震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衛站在趙雲身後,臉色蒼白如紙。他從未見過如此慘烈的攻城場麵,這次攻城的力度,比以往要猛烈的太多,即便是數次從閻王殿裏逃脫的張衛,也忍不住心悸。
"趙將軍,這...這可如何是好?"他的聲音裏帶著明顯的顫抖。
趙雲卻鎮定自若,目光如炬:"傳令下去,讓弓箭手集中射擊,壓製蜀軍的弓箭手!"
而後又轉頭對一名偏將說道:"你帶三百精銳,從側門殺出,擾亂敵軍陣腳!"
益州到底是承平已久,又坐井觀天,不識天下英雄。
所以趙雲從沒把蜀軍放在眼中,在他看來,蜀軍跟漢中軍的戰鬥,就像是兩隻菜雞互啄。
他們雙方能打有來有往,不是雙方有多精銳,而是雙方都太弱了。
其實對付下麵的蜀軍先鋒,趙雲都覺得三百精銳都有點多了。
……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蜀軍發動進攻的三千先鋒,幾乎死傷殆盡,而趙雲有城牆之利,也死傷了數百人。
夕陽西下時,蜀軍暫時退去,城牆上留下了數不清的屍體和血跡。
趙雲望著滿地狼藉,心中明白,這隻是張任的試探性攻擊。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果然,第二日清晨,蜀軍再次發動進攻。
這次張任改變了策略,不再強攻城門,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城牆中段。這裏曾經被蜀軍的炮車砸塌過,雖然後來修複了,但由於時間緊迫,這裏依舊是整座關城的破綻之所在。
蜀軍士兵們扛著雲梯,如螞蟻般密密麻麻地湧來。
趙雲親自坐鎮此處,銀槍揮舞,每一次刺出都能帶走一條生命。
但漢軍終究人少,蜀軍仗著人多勢眾,蟻附攻城,憑借著人命硬填,終於是攻上了城頭。
可惜他們碰到了常山趙雲趙子龍。
"殺!"趙雲大喝一聲,衝入敵群。他的銀槍如蛟龍出海,左突右殺,所到之處血肉橫飛。剛剛登上城頭的蜀軍,還未站穩腳跟,就被趙雲一人趕下了城頭。
但張任也不是吃素的,他親自擂鼓督戰,蜀軍士兵們在鼓聲的激勵下,悍不畏死,前赴後繼。
就在戰局陷入膠著之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
趙雲心中一喜,想必是軍師徐庶派來的援軍。
果然,片刻之後,一支漢軍從蜀軍背後殺來,頓時打亂了張任的陣腳。
張任見勢不妙,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急忙下令撤軍。
這場戰鬥過後,陽平關暫時恢複了平靜。
但趙雲知道,張任不會就此罷休。他開始著手加固城防,囤積糧草,同時派人去聯絡張魯,請求增派援軍。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