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培養本土資本
字數:3887 加入書籤
張啟明也看出三人言不由衷,他也沒有多解釋的意思。
一個初期的產業,突然這麽高的估值,不被人看好才是正常。
張啟明嚴肅道:“你們就按照這個估值,重新做一份報告給我。
三家公司的融資,我們首選香江本土資本。
如果本土資本不願意投資,我們再考慮海外。”
“好的,張生,我們馬上重做。”
何國雲,吳誌勇,陳萬東三人,見張啟明主意已定,隻得接過報告,轉身去重做估值。
張啟明看著三人離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不一樣。
互聯網行業更講究分享財富。
後世的互聯網公司,股權都十分分散。
一方麵是前期投資要大量燒錢的原因。
另一方麵是因為互聯網的滲透性。
極容易走向全球,而且涉及很多行業,具有一定的壟斷性。
如果吃獨食,沒有一家互聯網公司可以走得長遠。
必須要拉入足夠的資本,才能夠真正的暢銷全球。
張啟明之前也開始想過,要對這幾家互聯網公司吃獨食。
仔細分析後,發現這根本不可能。
前世他隻是普通人占的底層,很多東西看著不像現在這麽透徹。
現在他才看透互聯網的本質。
互聯網涉及了太多的行業,需要一些資本掃清障礙。
他剛才向何國雲,吳誌勇,陳萬東透露,將a輪融資機會首先給香江本土。
其目的是需要在香江培養一批,願意投資互聯網的資本。
前世,國內互聯網公司,大部分的股份基本都是被米國的資本把持。
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幾乎很難從國內的資本,甚至香江的資本手中拿到投資。
即便是有幸拿到,也是非常的短視。
比如最早期的時候鵝廠,就從李超人的小兒子手中拿到投資。
結果持有沒多久,就轉頭賣給了別人。
根本沒有持有的上市。
國內本土的資本,投資互聯網的就更加稀少,他們更熱衷於實體投資。
甚至早期的互聯網公司,也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
在銀行眼裏除了一堆二手電腦,和一堆沒價值的數據,這些互聯網公司根本沒什麽價值。
他們更熱衷於給實體公司貸款,特別是房地產公司。
在前世時,張啟明還沒少罵過國內的那些互聯網公司,為什麽把股份分那麽多給外國資本。
現在他已經明白了這是傳統守舊資本,對新興互聯網行業的天然排斥。
其實國外,包括華爾街資本也是一樣守舊。
別看金融行業,好像喜歡賺高風險的錢,實際上比很多行業都要守舊。
華爾街傳統的金融公司,同樣對互聯網排斥。
後世崛起的一些新興資本,如紅杉資本,就是吃了互聯網的紅利。
米國那些資本為什麽熱衷於到國內投資互聯網,不是因為他們眼光比我們長遠。
而是因為他們早就在90年代初,就開始接觸了互聯網。
21世紀初,國內的互聯網開始生根發芽,很多冒出來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借鑒的米國互聯網模式。
這些華爾街資本來投資,隻需要照搬他們本土的企業進行投資,就幾乎沒有失敗的可能。
這一世,張啟明自己開啟互聯網時代。
他可不想,最後又全都讓米國資本撿了便宜。
香江必須也有一支,支持互聯網的資本。
那就必須讓這些資本嚐到甜頭。
否則他們絕不可能,冒著風險去投資互聯網。
仍然會將資金投入地產上。
之前通過科技硬件行業扶持,已經引導了相當大一部分資金,進入科技行業。
流入地產行業的資金相比前世最少少了三分之二,但同樣也不少。
張啟明覺得,將這些資金流向互聯網更好。
憑借現在掌握的5家互聯網產品,足可以培養出不少資本。
這些資本主要僅根據他的步伐,未來成為百億級,千億級資本綽綽有餘。
香江現在做風投的資本,多是一些豪門二代們在幹,屬於小打小鬧。
在專業上程度上,比起歐美的風投,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想到這裏,張啟明將曹思琪叫來辦公室。
接到電話的曹思琪,兩分鍾不到,就出現在張啟明辦公室內。
“張生!”
正在看報紙的張啟明,抬頭看到曹思琪今天穿的居然在東瀛時,特意為她買的秘書套裝,小腹頓時炙熱起來。
立馬將要說的事情,拋之腦後。
一把將其拉進懷裏。
…………
一小時後,曹思琪收拾好地上碎布。
又從辦公室內的臥室內,重新換了一身,才重新走到張啟明身旁。
張啟明開口道:“思琪,你讓大舅哥曹偉民,將一些有誌於做風投的二代們約出來。
我打算找他們聊聊。
提醒他,別什麽人都約。
想要渾水摸魚,和狐朋狗友別來。”
“知道了!”曹思琪說著,腿腳有些不自然的向辦公室外走去。
快到門口時,轉頭問道:“我如果懷孕了,孩子你會要嗎?”
張啟明聞言一愣,隨即柔聲道:“我很喜歡孩子!”
“我知道了!”曹思琪臉上閃過一絲喜色,轉身開門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