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先給太子洗洗腦

字數:5220   加入書籤

A+A-


    他突然想起李世民曾和他說過的話:李恪若是求你辦事,千萬不能先答應。
    一旦嘴快答應了,後麵還不知道有什麽坑在等你。
    果然,下一刻就聽見李恪說道:“我想去出藩!”
    “出藩?出什麽藩?你是說益州?”
    饒是李承乾都愣了一下,好在立馬反應過來。
    他也沒想明白,其他皇子都恨不得賴在長安,你倒是恨不得馬上出藩。
    “沒錯!”李恪點頭如搗蒜。
    “你要去出藩,應該和父皇說啊,來找我幹啥?”李承乾有點懵。
    他總算明白父皇說的話了,這家夥果然在憋壞招!
    自己是太子沒錯。
    可也正因為自己是太子,皇子出藩的問題,自己才更不能插手。
    哦,你蜀王殿下要出藩,還是從太子嘴裏說出來的。
    那李世民會怎麽想?
    你身為太子,就這般沒有容人之量?
    如此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兄弟給趕到封地,以求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吧?
    他知道這類事情是李世民的禁忌,自己絕對不能碰。
    “嗨,我已經求父皇好多次了,可他就是不同意。”李恪雙手一攤,盡顯無奈。
    “這件事情,恕大哥無能為力。”李承乾果斷拒絕。
    李恪其實也沒想著李承乾能幫他求情。
    之所以開這個口,無非是和他攤牌,擺正自己的‘弟位’!
    “吾命休矣!”李恪嗚呼哀哉,賣起慘來。
    “怎麽回事?”李承乾疑惑。
    李恪擔心的是,接下來會被迫卷入太子和李泰的爭鬥旋渦之中。
    曆史上,貞觀五、六年,李世民不斷對李泰委以重任。
    貞觀八年,李泰更是獲得雍州牧與左武侯大將軍的官職,成為同時期皇子中獲封最厚的藩王。
    李世民曖昧的態度,讓李泰誕生了對太子之位的野望。
    在這期間,李承乾黨派和李泰黨派的矛盾不斷加深。
    最終,李承乾於貞觀十七年被逼造反,落了個被流放的下場。
    這長安城就是一個巨大的旋渦,屆時恐怕很多人都要被卷進去。
    隻有遠離是非之地,才能更好地賺小錢錢。
    唯有多賺小錢錢,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一棟別墅,一億存款,一根網線,逍遙又快活。
    李恪並不打算提及李泰,轉而吐槽道:“大哥喲,你可長點心吧!”
    “我才剛被彈劾完意圖謀反,差點就遭老罪了好嘛?”
    “噗嗤!”李承乾都繃不住笑了。
    若非礙於麵子,他真想說一句:三弟啊,你最近被彈劾還少嗎?
    “終究是錯付了嗎?”李恪佯裝可憐,“我被彈劾謀反,你居然還笑的出來?”
    “咳咳。”李承乾輕咳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
    隨後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安慰道:“好啦,你要相信父皇,他還沒那麽老眼昏花。”
    “嘿嘿,大哥啊,剛才長孫衝是不是來給你上眼藥了?”李恪立馬切換成笑臉。
    聞言,李承乾順著話題問道:“哎,我正想問你呢。”
    “你們到底怎麽回事啊,舅舅他們怎麽會突然彈劾你謀反的?”
    以前大臣們還隻是彈劾李恪什麽‘行為不檢’、‘鬥雞遛狗’、‘奇技淫巧’之類不痛不癢的話。
    現在居然直接上升到‘意圖謀反’這等罪名,李承乾也挺好奇的。
    “還不是我蜂窩煤和煤球爐的生意讓人眼紅了,想要分蛋糕唄…”李恪開始吐槽。
    就連長孫無忌怕自己威望蓋過太子,想借此打壓自己這種言論,他都沒隱瞞。
    “噗!”李承乾猛地噴了出來。
    他屬實被雷得不輕,被自己嗆著了,“咳咳…”
    三弟啊,你是真沒把大哥我當外人呐!
    什麽話你都敢往外說,你心也忒大了。
    “大哥,我說實話,你別不愛聽。”李恪語氣一變,表情嚴肅。
    “嗯,三弟你說。”見狀,李承乾端坐起來。
    他知道,李恪一般情況下不會這麽正經。
    所以,想來接下來的話一定很重要。
    “大哥,不是我說你,你真不應該和舅舅家走得太近。”
    “為何?”李承乾一臉疑惑。
    是的,長孫衝就時不時地跑到東宮來,確實走得挺近。
    可自己與舅舅一家走得近,也沒什麽問題吧?
    “我滴大哥喲,你是沒讀過史書是吧?”李恪有些恨鐵不成鋼。
    讀書讀那麽多,腦子讀瓦特啦?!
    “怎麽可能?孔祭酒一直有教。”李承乾皺了皺眉。
    “那你知道父皇為何發起玄武門之變嗎?”李恪拋出一個重磅炸彈。
    李承乾腦瓜子嗡嗡的,臉色驟變,驚出一身冷汗。
    趕忙起身,四下張望,見殿內沒人,這才鬆了口氣。
    將殿門關上,這才回來坐好,不過眉頭卻越皺越深。
    實際上,他還真沒讀過……
    這種禁忌曆史,李世民怎麽可能讓他接觸到?
    “三弟,慎言!”
    “有些曆史注定是禁忌,不是我等可以隨意議論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這毛病也得改改,否則又免不了被彈劾了。”
    他不知道李恪到底是什麽意思,為何會突然提及那禁忌般的詞匯。
    “大哥,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啊!”李恪引經據典道。
    “你!”李承乾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反駁。
    關鍵是,越品這句話,覺得越有道理。
    若是李恪知道他的想法,高低會說一句:廢話,這是後世的經典名句,你敢說沒道理?
    “來來來,我給你分析分析這場宮變的本質。”
    “你想想,父皇從小跟隨祖父打天下,可以說這大唐至少有一半是老爹打下來的,這點你不否認吧?”
    李承乾點了點頭,‘嗯’了一聲。
    李恪嘴角泛起一抹狡黠的弧度,悄默默開始洗腦。
    “父皇勵精圖治,軍功顯赫,你覺得大伯那一派的人能睡得著覺嗎?”
    李承乾搖了搖頭,推心置腹,若是皇子太過優秀,太子之位就不穩固。
    李恪循循善誘:“所以啊,連我就推出個蜂窩煤,都能被彈劾謀反,妄圖染指太子之位。”
    “父皇當時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你若是大伯那一派的世家,你會怎麽做?”
    “嘶~”李承乾倒吸一口冷氣。
    見狀,李恪忙添了一把火,“當年爺爺甚至提出讓父皇和大伯分朝而治,他們會願意嗎?”
    李承乾皺眉低頭,細思極恐。
    他腦子真的有些亂了,心裏更亂。
    “罪魁禍首難道是大伯嗎?”
    不待李承乾回答,李恪冰冷道:“不,不是!”
    “而是大伯背後的那些門閥,他們才是罪魁禍首。”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門閥。”
    “對門閥來說,皇子也好,太子也罷,不過局中棋子,而這天下便是他們的棋盤。”
    “門閥所追求的唯‘利益’二字爾,利益才是永恒!”
    李承乾的拳頭已經攥緊,細思極恐。
    聽著李恪侃侃而談,他心裏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喜歡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請大家收藏:()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